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226节

  反倒是跟着成律归身后跑回来的素利部族人纷纷出言为成律归求情。

  在刘虞主政幽州之后,幽州州郡兵的装备和待遇一年好过一年,较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只不过往日汉军除了吕布外,很少有出塞作战的,就算出塞也不会出兵太远。

  他们与汉军作战,输着输着就习惯了。

  打不过很合理,他们入寇之时也会尽量避开汉军主力。

  弥加见状,也适时地劝道:“关羽会在此处,确实是游骑未能探查到的,陡然相遇,成律归避而不战,未必不是良策。若是仓促作战,以有心算无心,未必……”

  弥加摇了摇头,未曾将剩下的话说出口。

  对于成律归,素利本就无心责罚,毕竟成律归将他的命令贯彻地很好,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自家的军队数量。

  素利见弥加很给面子的给了他一个好台阶,马上顺着弥加的话说道:“看在这么多人为你求情的份上,今日就免除了你的处罚。但是,若下次再有避战之举,那就两罪并罚!”

  ……

  处理完这些人,素利与弥加也没打算继续追了,君不见两股汉军已经联系上了嘛!

  两人遂回去同此战损失最重的柯比能掰扯自是不提。

  而关羽与吕布也终于安全归塞。

  他们对柯比能的怀疑也很快传到了刘虞的案头。

  刘虞立刻召来了最了解柯比能的阎柔,问道:“以你所见,吕布的怀疑有无道理?”

  阎柔沉吟良久,在实话还是假话奉承之间犹豫了片刻,委婉地说道:“柯比能素有大志,若是他能做出此等事,也不算奇怪。”

  刘虞似是看出了他所想,斩钉截铁地说道:“柯比能但凡有反复之意,则来年大军出塞,将着重剿灭他,以儆效尤!”

  “若有证据,便可师出有名!”

  阎柔心头一震,平日里的刘虞宛如一个好好先生,如今这话却向阎柔展示了大汉右将军的威势。

  他立刻起身朝着刘虞郑重拱手道:“将军,下官愿请令,去寻找柯比能不轨之实证!”

  “那吾便在此静候佳音!”

  “必不让将军失望!”

  望着阎柔离开的背影,刘虞庆幸于此次同意关羽与吕布的出塞之行,摸清了柯比能的狼子野心。若非如此,来年出塞,就算会对柯比能有所防备,但届时会不会造成什么难以挽回的后果谁也不好说。

  刘虞做下了决定——他养的虎,也要由他来灭掉!

  好人也是有脾气的!

  雒阳,云台殿。

  刘辩再次召见了枣祗,后者给他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今年水稻的秧苗移栽法在各处的实验均获得了成功。

  枣祗激动难掩:“陛下,江淮之地用移栽之法,可稻麦轮种,使一年两熟,江南荆北之地,使用此法,亦可如交州一般一岁两种水稻!”

  兴奋之余,刘辩又说道:“田亩肥力有限,一年两熟,往后数年,须得多关注亩产……”

  这個时候农人已经有了人工肥的概念,刘辩说的不算唐突。

  见枣祗表情肃然的应下,刘辩又说道:“朕有意设一劝农都尉,至江淮江南荆北等地配合地方长吏推广秧苗移栽之法,卿可愿为之?”

  “臣愿为陛下效死!”枣祗立刻拜道。

  

  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自己的实验成果推广至千家万户的百姓之中更令人兴奋的事吗?枣祗只觉得若能亲手推广移栽法,此生足矣!

  “卿去后,鸿都门学农科文学一职空缺……昔日为了选出卿来,朕和尚书台寻了太久,都快将各地郡吏名士的名单全都找一遍了……卿近年来专心农事,可曾发现足以接任农科文学的人?”

  枣祗怔了怔,他这时才知道昔日他被选为农科文学时发生了这些事,心中更是感激。

  马上回过神来的他又想到了皇帝的问题,遂答道:“河内韩浩,素知农事,其年初听闻移栽之法后,自乡中来京,后至江淮之间,研习移栽之法,多有建树。臣私以为,韩浩韩元嗣足以为农科文学。”

  “卿所言,朕信得过!”刘辩说着,又问清了韩浩的名与字,遂写了个小纸条命小黄门交给了尚书台。

  然后他又说道:“劝农校尉一应所属,朕已交付给尚书台和三公府,这两日便能定下了。”

  “卿可先归家歇息两日,此后一两年,怕是没有这么闲暇的时光了。”刘辩心情不错,开起了玩笑。

  枣祗再次郑重地拜道:“回陛下,为国为民,臣绝不惧艰辛,万死而不悔!”

  刘辩:……

  刘辩虽然知道枣祗的表态发自肺腑,并非是故意说来噎他的,可他心头还是有那么些许的不爽。

  尽管刘辩也知道自己其实不该有这种情绪,但情绪这种东西,难以控制。

  因为刘辩的一时沉默,云台殿内登时有些安静。

  侍奉在旁的郭胜这时忽然打了个茬,说道:“枣君,陛下也是关心你的身体啊,既要为国效力,当知劳逸结合,方能长久。”

  “正是。”刘辩马上收起了自己的小情绪,“卿所要做的事影响深远,莫要轻言生死。”

  “臣谨受命!”枣祗并未怎么与刘辩接触过,并未发觉有什么奇怪的,随后请退离开自是不言。

第388章 反思

  枣祗离开后,刘辩问郭胜道:“方才朕有要发怒的迹象吗?”

  见郭胜脸上堆着笑,刘辩强调道:“说实话!”

  受情绪影响,刘辩说话的语气不可避免的有些冲,吓得郭胜立刻跪伏在地。

  这下,不用郭胜说实话,刘辩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郭公,快起来吧!”

  刘辩亲自上前搀扶郭胜。

  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郭胜竟这样怕自己了?

  反思,必须得反思!

  “出去走走吧!”刘辩说道。

  这一走,便来到了濯龙园。

  入冬之后的濯龙园别有一番萧瑟景象,刘辩踱步来到躺椅旁,躺了上去。

  御寒用的氅裘马上就铺在了刘辩的身上。

  这些待遇刘辩早已习以为常,但正是这份习以为常在今日忽然让刘辩警醒。

  他不得不承认在枣邸义正辞严地回答他的玩笑话后他有些生气,毕竟他说的话又不是需要劝谏的话。

  刘辩意识到,他越来越适应自己皇帝高高在上的身份,习惯于所有人都围着他转,稍微有点不顺意就会激起他的怒火。

  尤其是今年的天灾不断,更让他心烦。

  刘辩有些担心,自己在将来的某一日会在一怒之下做出迁怒他人的事。

  刘辩忽然理解为什么古今那么多帝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或许,在皇位上待久了就会这样吧!

  汉武帝听闻刘据的死讯,唐太宗知道李承乾谋反,想必都会心生悔意吧!

  ……好吧,以上这些,都可以理解为咱们的大汉天子在有了小情绪后自我开导时的自怨自艾。

  不过经过这一场反思,刘辩决定重新出发,他想到自己初次监国时曾下诏让百官上书议论朝政之过失。

  当时因为先帝还在,许多朝臣都没敢上书多说什么,生怕先帝归来后清算他们。

  倒是荀彧借着此次上书在刘辩面前崭露头角。

  如今上计已毕,朝臣百官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他们找点活……

  于是,emo时间刚过,刘辩就躺平不下去了,掀开盖在身上的氅裘起身一路回到云台殿,传令给尚书台拟定诏书——六百石及以上在京官员必须在年前上书,六百石以下及上计吏,亦可上书!

  既然要反思,那么大家就一起反思吧!

  群臣的反思奏书还没有结果,关于关羽和吕布出塞作战的公文就已经出现在了刘辩的案头。

  让刘辩愈加坚定他派关羽和赵云去幽州的决定是对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吕布此战也不能算没有斩获,但也的确有贪功冒进的嫌疑。

  若非时机不对,刘辩都想把吕布召来雒阳专门培养一下了!

  而让刘辩emo的根源之一——长安地震,此时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之中。

  相比于四个月前的华阴县,长安的底蕴要深厚得多,京兆尹陶谦也如同王宏一般亲自坐镇,这天,一直为长安重建提供各种物资的曹嵩亲自来到了长安。

  对于这位财神,陶谦自是欢迎地很,亲自出城十里相迎。

  生怕麾下的小吏或是军中的粗人贪图曹嵩带来的钱财物资。

  面对陶谦的重视,曹嵩很是受用,下车后就上前拉住了陶谦的手不放,叙起旧来。

  所谓上行下效,天子常常喜欢拉人的手以表重视,久而久之,这种原本就有却不太热门的社交方法竟逐渐被曹嵩这样的官吏推广开来了。

  言谈间,陶谦注意到曹嵩乘坐的车驾之上,正有一个模样俊俏的少年悄悄掀开车帘朝这边张望。

  陶谦是见过曹操的,深知曹嵩父子的长相,当即就在心中怀疑起了少年的身份。

  可他本就与曹嵩面对面,眼神别离岂能瞒过拉他手的曹嵩?

  他一转头,少年立刻缩了回去。

  但晃动的车帘却告诉了曹嵩发生了什么,他立刻叫道:“曹德,快下车来拜见你陶叔父!”

  陶谦闻言,不知为何,竟觉得有些失望。

  其实曹嵩本可以继续留在雒阳不来的,但曹嵩不知道是谁给皇帝出的馊主意,竟然要求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上书言朝政之过失。

  曹嵩别说言不出来,就算能言出来,他也不想言啊!

  于是他索性趁此机会来到长安,准备躲到年后再回去。

  此时,过年已经被视作与亲人团聚日子了,曹嵩考虑到曹操过年时是回不来的,所以才会把他的小儿子从雒阳带来了长安。

  

  曹德作为少子,又因长得好看,被曹嵩认为类己,多重原因下最得宠爱,被曹嵩带在了身边教养,很是知礼。

  在他下车拜见陶谦之后,曹嵩与陶谦便没再聊什么公事。

  这对原本的苦主和可能的凶手反而聊起了家长里短,子嗣教育……并准备在旁边的驿舍稍事休息。

  两人一个想在长安多加停留,一个想着小钱钱,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有说不完的话。

  这边两人正在驿舍收拾好的房间内说着话呢,忽然听到驿舍养的几只鸭子忽然“嘎嘎”乱叫起来,他们带来的马匹也有不断嘶鸣的。

  曹嵩和陶谦对视了一眼,皆立刻起身冲出了房间。

  未久,他们都感受到了地面的摇晃。

  两人皆震惊地看着对方,这下再也没有闲聊的心情了。

  光熹四年十二月初,京兆地再动。

首节 上一节 226/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