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做到尽忠职守就已经足矣。
于是,刘辩命人宣召何进。
何进抵达时,刘辩正与卢植、光禄大夫朱儁及其下负责顾问应对的官员商议汝南黄巾之事。
除了如蔡邕这样挂职另做他事的,像议郎贾琮也在其中。
何进入殿内时,其他人皆拜退,唯有卢植和朱儁留了下来。
刘辩将刘和的奏书交给了何进。
何进看罢大怒,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汝南太守也是无能,竟能放任治下黄巾贼攻没县城,也该去职论罪!”
“殿下召臣前来,可有意让臣领军平叛?殿下放心,臣必能手到擒来!”何进一如既往的自信。
刘辩道:“我当然知道大将军的能耐,只是大将军还需坐镇雒阳,不可轻动。”
何进很满意刘辩对他的肯定,他试探地问道:“殿下今日叫臣来,莫非是看上了臣的哪个属官?若是,自是随殿下任用。”
刘辩当即对着身边人笑道:“如何?我就说大将军公忠体国,岂会舍不得将军府属官外出平叛呢!”
卢植等人配合地称赞起何进来。
何进面露得色,道:“那是自然!”
刘辩这才图穷匕见,道:“听说汝南袁氏在当地很有声望,我欲以袁绍回乡平叛,大将军以为如何?”
谁还不会忽悠啊,总不能只有你袁绍能忽悠何进吧!
第66章 美事
何进的表情一滞,他完全没想到会从刘辩口中听到袁绍的名字。
“本初是汝南人,此是他的本籍,如何能在汝南为官呢!”
刘辩道:“事急从权,为了百姓早得安生,别无他法。国库的情况大将军也是清楚的,袁氏乃汝南郡望,素有人心,若袁绍往汝南平叛,必能事半功倍。
昔日光禄大夫平黄巾时,就曾奉命于家乡募得精兵数千,所费低于在别处募兵。”
朱儁出声表示认可。
这也是派出袁绍的一大优势——省钱。
可能原本外地的将领募兵需要免除两年的租税,但换成袁绍,以袁氏的声望,很可能免除一年租税就可以募到兵了。
外人说免两年不一定真能免,但本地名士望族说免一年,就一定会免。
这也是刘辩认为可以用来说服皇帝的绝佳筹码。
至于他说服卢植和朱儁配合他的理由也不复杂:以袁氏的门生故吏和姻亲,即便避开原籍,汝南也免不了会受袁氏的影响,不如借着袁氏在汝南的影响力,尽快平息叛乱。
目前汉室存在两家四世三公,除了汝南袁氏外,还有杨震留下的弘农杨氏。而弘农杨氏如今的官职最高者卫尉杨彪,娶了袁术的姐姐,为袁氏姻亲。
他们不得不承认,面对汝南袁氏,三互法在实际上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而且,叛乱平息之后,也可将袁绍再行调离。
见何进迟疑,刘辩又道:“若是大将军最信任的袁本初能够轻松剿灭汝南的黄巾余贼,不也正说明大将军看人的眼光之准吗?”
何进道:“那我回去同本初商量……”
说到这,他忽然想到自己刚才夸下的海口,又见自家外甥期待地看着自己,还有卢植朱儁在旁边盯着,推托的话忽然有些没法拉下脸面说出口。
“……商量该如何剿灭汝南黄巾贼!”
说到最后,何进又恢复了自信。
他甚至主动为袁绍争取了汝南太守加中郎将。
能用这两个官职换来虎贲中郎将,刘辩觉得很赚。
自无不答应之理。
搞定何进后,刘辩第一时间找到刘宏。
一说用袁绍能省钱,二说重申自己对汝南袁氏的忌惮,三说将袁绍调离雒阳能减弱袁氏对何进的影响。
灵帝先没说别的,而是调侃道:“不曾想我儿当了太子之后,竟然知道替为父省钱了?朕原本还想着你这次来会跟朕要多少西园钱呢!”
刘辩:“……”
他已经变成这种形象了吗?
可谁让他暂时找不到别的地方薅羊毛呢,只能盯着西园的皇帝小金库了。
话说回来,要是灵帝愿意早点将西园钱用在国家正事而不是修建园林宫殿等个人享受上,也不至于让刘辩整天盯着西园钱。
“那些钱能够被用来给父皇分忧,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灵帝听完才不再调侃,问道:“你可曾想过,若是袁绍一直不能剿灭汝南黄巾余贼,又该如何?”
“如此,便有养寇自重的嫌疑了。”
灵帝点了点头,又问:“袁绍既去,你想要以何人接任虎贲中郎将?”
刘辩当然不会傻到推荐谁去担任,况且他现在没有也根本没条件培养出一个完全忠于他且够资格当虎贲中郎将的人。
于是他回答道:“这是父皇要操心的事了,我就想着只要接任者不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即可。”
灵帝思考半晌:“辩儿认为朱儁如何?”
“战功赫赫。”
“那就以他接任虎贲中郎将吧!”
……
大将军府,何进一出皇宫就派人去请袁绍到他的府上。
待袁绍到了,何进赶紧抓着袁绍的手,说出了构思良久的措辞:“本初可还记得,去岁伱我还在商议如何扬我大将军府威名,如今,一个好机会来了!”
袁绍望着一脸喜色的何进,只觉得不对劲。
他想要岔开话题:“大将军去岁上书引得郑玄、蔡邕入京,雒阳士人皆感叹于大将军的壮举,尤其以太学生为最。绍曾听闻,有太学生认为大将军的声望已经足以比肩'三君'了。”
三君指的是陈蕃、窦武、刘淑,何进闻言甚是高兴,问道:“本初可知是何人?”
袁绍故作叹息:“我一直打听,可惜未能打听到,可能是那位太学生不愿意被当成攀附权势之人吧!”
何进也跟着叹息:“可惜如此贤才我竟不知是谁,不能为我所用,甚是遗憾啊。”
做完铺垫之后,袁绍这才提回旧题,问道:“大将军方才说又要扬名,不知是何良策?”
何进这才想起正事还没干呢,马上说起他想好的措辞:“本初,我身为大将军,终归是武将,只是我坐镇河南,不得外出建功立业。如今正有一个良机摆在眼前,正等着本初你啊!”
“本初你想必还不知道,汝南郡又有黄巾余孽的踪迹,还攻破了县城。”
袁绍叹息道:“绍来将军府中前才接到家人的书信,黄巾贼虽没到家乡汝阳县,但汝阳已经接纳了许多流民了。大将军知道朝廷预备以谁领军征讨黄巾贼?”
他随即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大将军此前所说的机会,莫非是要派府中同僚前往汝南讨贼?大将军放心,我必会写书信于家中,嘱托家人全力相助!”
何进拍了拍袁绍的肩膀:“本初猜的没错,的确是要派府中属官去汝南讨贼。本初当年被我征辟为官,已经许久没回家乡了吧?我思及汝阳县将来未必不会受到黄巾贼的兹扰,遂为本初求得以汝南太守兼中郎将,为家乡除去灾祸!”
“衣锦还乡,又能护家乡父老周全,这多是一件美事啊!”
“本初以为如何?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
“本初可知,为了让你在原籍为官,本将军还费了不少口舌呢!”
“本初?”
袁绍强行在脸上挤出一抹笑容,终于开口说话了:“是绍失态了,大将军的美意,绍如何不清楚?只是方才想到年幼时对家乡的记忆如今已经淡薄,想到父亲也已故去,不免有些感慨。”
第67章 袁隗的执念
“莫非陛下对我袁氏起了忌惮之心?”
袁隗总结了这一年多以来的数次谋算。
虽不算全无收获,但袁隗总觉得每每到关键时候,临门一脚总会卡住。
为董卓先后筹谋的前将军变成了左中郎将,并州刺史变成了西河太守。
成为太子老师的计划两次失败,还都便宜了郑玄,可偏偏郑玄在经学上的成就如今天下无人能比,即便是他也只能认了。
好不容易下一代中最杰出的三人齐聚洛阳。
但其中最关键的人,作为虎贲中郎将的袁绍竟要被调离了?
缺乏了这么一支力量,还如何完成窦武陈蕃当初未尽的壮举?
他袁氏四世三公,距离成为士人唯一的领袖、真正的万众所望,只差这一件无人能比的大功绩了。
这是他袁隗的谋划,他吸取了窦武陈蕃失败的教训,唯有刀兵能除宦官!
只要成功铲除宦官,他袁隗将超越三君、超越杨震。
霍光又如何?
他袁隗难道做不得!
乃至于王莽……
总之,袁隗是绝对不愿意放弃虎贲中郎将的。
过去,袁绍在虎贲营中,靠着自家声望和挥金如土的豪爽性格,拉拢了许多郎官。
一旦虎贲营被旁人接手,但凡其稍加整顿,那么袁氏能对虎贲营一千五百人产生的影响不知道还能剩下几分。
所以,当袁隗从袁绍口中知道这个震惊的消息时,他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安抚袁绍,而是问道:“本初可曾向大将军举荐接任虎贲中郎将的人选?”
袁绍道:“我初闻要被外放为汝南太守,心神激荡,未曾想到。”
“这该如何是好!”袁隗左思右想,道:“本初,你须得立刻回大将军府,向大将军推荐你兄长接任虎贲中郎将!”
袁绍心中隐隐有怒火,对他来说,汝南太守如何和他现在的官职相比?
未曾想到他匆匆赶来,想第一时间找叔父商议,却没在袁隗这听到半点安慰的话。
袁绍其实明白,袁隗的话很有道理。
但他要的是态度!
面对袁隗,他只好再度回转大将军府,向何进举荐袁基。
看着袁绍离开,袁隗遣人叫来袁基、袁术。
汝南究竟要如何平乱,倾尽全力还是保存实力……
要不要趁此机会对汝南地方上下掌控地再深入些……
一时之间他还不能决定。
在袁绍回来之前,袁隗与袁基、袁术先行商议。
很难说在袁术心中幸灾乐祸和同情哪种情绪更多些,内心深处,袁术只希望见到袁绍比他过得差就心满意足了,给不出啥好建议。
还是袁基比较有担当,认为需要尽快让袁绍回京,必须保证袁绍对大将军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