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340节

  两人到时,已经有不少前来送考的人在内里歇息了。马腾如今还是货真价实的金城太守,腰间代表着两千石的印绶他这一路也从没收起来过。

  是以,在马腾到了酒肆之后,立马就有了独属的位置,甚至周围的人看到马腾并没有派人驱赶他们,连不满的都没有。

  毕竟二千石,活久见!

  马宇与马腾对坐,他其实明白马腾自金城郡而来,心中一直有根刺,认为他是被驱逐出来的,不好意思面对人,虽然事实上也的确有驱逐的成分。

  他对马腾说道:“兄自金城郡一路走来,越是向东,越是热闹繁华,百姓安居乐业。之后经长安至雒阳,还要胜过右扶风……”

  马腾自也明白马宇的意思,犹豫再三后说道:“昔日我曾出兵,跟着王国攻打过陈仓,如今想来,当时实在是不该,可悔之晚矣。”

  马宇这才懂了马腾心中真正的担忧,他宽慰道:“兄大可不必如此……君不见徐晃否?昔日徐晃在河东时还曾随着白波军一同起兵,后被招降,如今不也作为主将领兵前往西域宣威吗?”

  “且兄乃我族忠成公之后也!虽然中间一度断了联系,然血脉联系是做不得假的……兄不过一时误入歧途而已。”

  想到自己的确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点了点头:“误入歧途?”

  “误入歧途!且早已拨乱反正!”马宇强调道,“且如今孟起正在金城郡呢!”

  以往,无论是何人在马腾面前提起马超,他总是忍不住生气,可这一回,马腾并没有多说什么。

  许久之后,等到试举结束,马腾又与马宇一起问起了毛方试举的情况,在考试过程中,倒是没有发现作弊的人。

  毛方答道:“原本以为右扶风之贤才普遍能得到举荐,不说野无遗贤,起码不会太多,今日我虽只粗略观之,但仍发现了数个可造之材。”

  “由此可见,推行试举的确有必要。”

  听着毛方的话,马腾想着方才看着从房间里离开时或沮丧、或自信、或彷徨、或期待的人间百态。

  他忽然意识到,只要试举坚持施行下去,尽量保证其中的公正性……起码那时作为一个砍柴少年的他应是会对此满怀期待的。

  当真是一步妙手啊!

  之后,马腾与马宇前往马氏族地,又出发至长安、雒阳……马腾都并未感受到其他异样待遇,仿佛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来京述职的二千石罢了。

  在之后面见天子,马腾听着天子的话——“朕闻卿久在凉州,知羌人之事多矣。恰好朕身边少了一位了解羌人的大臣以备咨议……”

  待到天子说到这儿,马腾当即表态道:“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见到马腾如此的识趣,刘辩也很干脆,当即说道:“如此,便拜卿为侍中!”

  两人闲聊了一阵凉州的话题之后,马腾感觉到时机合适了,借着凉州事的说道:“陛下,臣有一族弟,昔日在金城郡时,曾助臣良多,对凉州之事亦有一番见解。虽是处士,却心怀报效国家之念。此次臣回雒阳述职,他亦随行。”

  “卿所言,莫非是马宇?”刘辩倒是没想到马腾会在这时候主动举荐马宇,不过话说回来,在提前了解到马宇在金城郡起到的作用之后,刘辩的确不会也不应吝啬给马宇一个官职。

  得到马腾肯定的回答后,刘辩稍加思量,说道:“朕曾听过他的贤名……如今尚书台正需要见识广博者入内,马宇当可为尚书郎。”

  在老一辈的官员日渐退去之后,作为汉室官僚系统大脑的尚书台呈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的趋势,但年轻人总是相对缺乏经验的,让马宇入内在刘辩看来很合适。

  马腾则想到,尚书郎位卑权重,对于一个处士来说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起点了,且还能让马宇同他感兴趣的荀彧日日相处,只觉得天子的任命实在让他实在挑不出毛病,当即郑重地拜谢。

  随后,马腾便带着家人在雒阳居住了下来,至于好几年没有见到父亲的马铁和马休,在一开始快要忘记父亲模样都没认出马腾。

  马腾想到马超的话,只当是他们日夜思念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在马腾愧疚的弥补之下,父子关系日渐回暖,这就是后话了。

  对于马腾来说,侍中的日子很清闲,起码比担任尚书郎的马宇要清闲太多了。

  不过雒阳终究是京都,不是金城郡能比的,马腾除了偶尔会怀念一下在金城郡大权独揽的时光,倒也还算适应,平日里也不算无聊。

  

  这天,他忽然接到了天子的召见,在进入东宫的路上,还碰到了同样得到召见的马宇,而走在马宇身前的人,马腾也认识,正是荀彧。

  眼见着两人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只顾着走路,丝毫没有注意到在身后的他,马腾下意识地想要招手呼喊两声,又想到这这里乃是皇宫,放下了手,快步跟在了两人身后。

  靠的越近,他越能听到荀彧与马宇两人对话时的轻松自如,光看背影,他就能感觉到马宇的身心都是愉快的。

  虽然心中安慰自己这一切都是马宇应得的,但马腾最终还是忍不住有些心酸。

  好在在穿过威兴门进入禁中之时,马宇终究还是注意到了马腾,态度还与以往一样。

  而荀彧的言谈也让马腾有如沐春风之感,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马宇。

  一同拜见天子后,马腾接受了天子的咨议——凉州汉、羌、氐之间的公平对待,如何保证?

第557章 幽州的空闲之地

  汉人与羌人的待遇问题不是个小问题,或者说,这是个羌人汉化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参与屯田的羌人还好说,他们靠着屯田的收益来维持生计,被绑定在了朝廷所控制的土地之上。可以说只要将屯田进行下去,不加大征收田租,参与屯田的羌人能够水到渠成的汉化。

  关键的问题在于那些在过去因为历史等种种原因已经占据了能够作为耕地的土地的羌人。随着他们熟练的掌握原本原本没掌握的耕种技术。想让他们和汉人一样承担服赋税徭役等,会是一件很容易引起动荡的事情。

  几乎肉眼可见的是,这样的问题不止会出现在凉州。号召山越、蛮族种田的扬州、荆州、益州,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在掌握了来自汉人相对先进的耕种技术后,并不前往汉室提供的土地上参与屯田,而是自行开发或在山腰或在汉室所未能掌控的山谷之中能开垦的土地。

  刘辩不得不考虑的多一些——毕竟他也曾在史书中看到案例,荆州曾经就有一位武陵太守为了政绩想要这么干,尽管有人反对,但在汉顺帝的支持下,他成功组织了一起大规模的武陵蛮造反事件。

  刘辩觉得,从马腾这里,他或许能得到来自不同视角的答案。

  而实际上,这桩在刘辩眼中的难题放到马腾这里答案却非常的简单明了——“只要那些人在交完赋税之后不至于活的艰难,那就可以收取赋税。”

  听完之后,刘辩一时之间竟觉得非常合理。

  毕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只要达到条件就就要交赋税。

  看着马腾理所当然的模样,好像刘辩所有的忧虑都是没有必要的。

  不过,刘辩马上意识到,马腾的话说的简单,但要执行起来却很复杂。就算只根据田亩数来划定交税的标准,对吏治要求很高。

  又如刘辩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其实是有一项根据田地亩产的不同征收不同规格的田租。但如此一来,便如唐时的两税法一般,看似根据家资收税很公平,但实际上给了小吏们在其中上下其手更大的空间。所以这种理论上更公平的税法刘辩一直都没有施行。

  马腾又说道:“陛下,臣久在凉州,知道凉州羌人们作乱,要么便是受到了欺压,要么便是活不下去了……如今凉州内部太平,只需缓缓而行,不求一朝一夕完成编户齐民,足可期矣!”

  马腾说完,荀彧和马宇都表达了出了对马腾说法的赞同。

  刘辩从善如流,笑着说道:“之前将卿留在身边以备咨议,当真是留对了啊!”

  又对荀彧说道:“文若,这以后凉州等羌人、氐人之事,还需多问问马卿的意见……”

  荀彧自是称是,而马腾听了,心中凭空生出了一种满足感。

  未久,马腾与马宇联袂告退,而荀彧则留了下来。

  除了商议羌人事宜,荀彧还要向刘辩进行工作汇报。

  “今关东各地战乱已平,关东诸县小吏缺口很多,在车骑将军、四征将军及各郡国二千石监管之下,此次大范围的试举之法很是顺利。而且因为这些年印刷术与造纸术使得经典的售价降低很多,参与试举者也比原本预料的要多,不必担心没有足够的吏员。”

  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读书的门槛,虽然有部分人碍于出身的缘故敝帚自珍,但亦不乏如邴原的老师一般的人,哪怕不收学费也给那些愿意读书的人一个机会。

  刘辩这段时间感觉自己都要赢麻了。

  在大势之下,一切阴谋诡计都无所遁形。

  而天下各处都有捷报传来,随着许多有叛乱的嫌疑的豪强送出了人头,他们所拥有的田亩被收归国有,并以四成及五成的田租租给无地的百姓。

  消息传开,王师所到之处,百姓们不说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都是希望自家附近的豪强们死一死啊!

  各地的乱象起的很快,但平定的更快。

  民心思安!

  且根据贾诩的统计,此次几路大军齐发,在校事部的配合之下,处置的称得上豪强以上的家族,各州郡加起来足足有三千余,就这,还有些漏网之鱼呢!

  大军仍在地方镇守,尚未归来。

  “陛下,今日尚书台又收到了一些请求自关东州郡撤兵的奏书,一则州郡既定,重兵一直在外,恐有风险,二则徒增粮草消耗,三则如今撤兵,士卒们还来得及回家赶得上秋种。”

  刘辩听了后明白,荀彧其实在此时也是支持撤兵的。

  其实他心中也有这种想法,对于皇甫嵩、关羽几人信任归信任,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的,如今关东州郡中的确不需要驻扎重兵了,豪强们在被杀过一轮之后,剩下的应该不敢再闹事了,而靠着收割豪强,朝廷再度控制了一批分布在各州郡的田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

  果然,还是得杀豪强啊,只是现在还不适合分田地。

  “尚书台今日先拿出一个章程,明日早朝之上,便讨论此事。”

  荀彧应下之后,却没有告退离开,而是说道:“陛下,臣方才来时,尚书台又收到了来自幽州的奏书。”

  听罢,刘辩苦笑着摇了摇头,张让带着合肥侯刘端去了并州和幽州,探查度田及闲置的田亩之事。

  虽然将这件事交给张让时刘辩就已经意识到了张让不会消停,但他却没想到张让会如此善于搞事——

  幽州。

  张让对着身侧的合肥侯说道:“吾少时不知事,贪图钱财,后知权柄之贵,遂追求富贵,得以封侯,传承爵位。如今我早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时常想着,我张让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当真是我能承受的吗?每每想到此处,便有如履薄冰之感。”

  “曾经觉得在乎的,诸如钱财,于我如浮云!”

  说到这,张让忽然感怀一叹:“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

  刘端默默地听着,只偶尔在张让需要的时候才会出声附和一下,捧一捧张让的场子。

  恰在这时,有宦官来报:“君侯,又有人投递拜帖了,还奉上了重礼。”

  刘端听了,当即竖起了耳朵。

  张让也没让刘端失望,马上吩咐道:“按照老规矩收起来。”

  刘端觉得自己不能放任不理了,即便对方是张让,他苦笑一声道:“张公便是想收礼,又何必当着我的面呢!”

  张让却笑着反问道:“你以为我方才说的是假话?”

  “我们初来此地,又不是专门来杀人的。本地的大族心生畏惧,想要通过送礼来试探,若要安抚人心,最好便是收了礼,让他们买个心安。且还要来者不拒,如此,也没人会因着送礼来求我办事!”

  刘端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说道:“可是张公,只收礼不办事,难道就不是贪赃了吗?”

  张让答道:“你以为我说的老规矩是什么?自然是将这些礼物登记在册,待到回京之后将之呈报到御前,在此之前,这些礼物都要封存不用。”

  听到这些,刘端才松了一口气。

  “险些误会了张公,还望张公莫怪。”

  张让摇头道:“若是换做以前,你若是来提醒我不要贪赃,我连见都不会见你,可是如今……我瞧你也不是想要在合肥侯府度过一生的人,全心为陛下做事,将来自有你的好处!”

  刘端听了,立马拜道:“多谢张公提点!”

  张让瞧着刘端虚心请教的模样,心中想着——等到这些礼物的清单送到雒阳,陛下难道还会贪图这些小小的礼物不成?最后,还是我的!而且还无后患!

  

  不过,这一点他就没有同刘端说了。

  谁让刘端怀疑他贪赃呢!

  说完这些之后,张让便准备陪着合肥侯一起前往了幽州的乡里。这些天,他除了自己去之外,也专门派人去那些被废弃多年的地方,安抚人心归安抚人心,天子交待给他的任务还是要干的。

  可还没出门,方才的宦官又匆匆来通报了:“君侯,刘幽州来了。”

  对于刘虞,张让还是不太愿意得罪的,当即说道:“请他去客厅,我稍后就到!”

  “刘幽州已经朝这边来了!”

  话音刚落,张让便听到一声带着愤怒的喊声:“张常侍,你若还是这般扰乱地方,兹扰民众,老夫哪怕拼着罢官去职,也要上书将你参倒!”

  原本愤怒于刘虞闯进来的张让听到刘虞这么明显的威胁,原本的怒气值急速下降,不满的话到了嘴头变成了“刘公莫要随意诬陷,我如何扰乱地方了?”

  “你在幽州,每到一地,便大肆收取礼物,使得人心惶惶,如何不算?”

  张让于是乎又拿出了此前对刘端的说辞,说完后总结道:“论起来,我实则还是在帮助刘公安稳地方呢!”

  刘虞听着张让这一通歪理,登时被气得吹起了胡子:“你若不来,地方本就安稳!”

  “若本来就安稳,何以我一来就乱了?”

首节 上一节 340/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