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353节

  

  虽然不知道哪里做错了,但他马上还能当侍中,还是有兼职的侍中,杨彪已经觉得庆幸了。

  “伏唯陛下所令,臣谨受命,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杨彪拜道,他已经在心中想着自己最近有没有做错什么事了。

  “此重任,朕便托付给卿了。”刘辩面上郑重地说道。

  说完之后,杨彪适时地告退了。

  而在杨彪离开后,刘辩则思考起了新任司空的人选,亦或是为了三公府与尚书台的合并,干脆不设。

  但后一种方案很快就被刘辩所放弃。

  原则上来说,最适宜担任司空的人是刘虞,但如今幽州的移民安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还需要刘虞坐镇幽州总揽大局。

  而在刘虞之下的另一个人选便是安东将军陆康。

  四安将军本就是为了招揽羌蛮越等屯田的临时方案,其中,最早被废除的便是安北将军陶谦。

  如今各处的屯田工作都已经步入了正轨,敢于作乱的蛮族山越等在过去几年早就作乱了,余下的交给各郡即可,已经不需要掌一州或半州军事的将军总揽全局了。

  昔日荀爽去世前的最后一份奏书其实便已经暗示了,在扬州的屯田工作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将陆康诏至朝中以为公卿。

  此外,荆州也不再需要一个总揽军事的刘表了,而居于南中的刘备身上的将军之职也该换一换了……

  总之,在连番的叛乱之后,和平随之而来。

  另一边,杨彪强忍住心中的叹息,出了皇宫,他还是没想明白自己怎么就一下子从司空变成侍中了呢。

  等到杨彪的车驾抵达家门口,才下车的他忽然看到他的儿子杨修似乎正在门前欢快地踱步。

  这异常的一幕立马引来了杨彪的警惕——该不会他这个宝贝儿子又做了什么事来坑他这个老父亲了吧!

  杨彪越想越觉得可能,毕竟杨修的黑历史实在太多了。

  杨修自不知道他父亲的心思,今日去司徒董卓府上时,恰好遇到了董卓的孙女董白——自从当初被董白打了一顿后,杨修不知为何,没事的时候时常会想着董白手持棍棒打他时的样子。今日与董白说了几句话后,杨修心中分外开心。

  “逆子,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杨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来自他父亲的质问,本能地点了点头。

  同为三公,他的父亲和董卓的关系的确不易太过亲密,是以杨修一直都还是瞒着他父亲的。

  “果然如此!”杨彪冷笑道,“做下错事,敢认就好!”

  杨修也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可他有些忍不住……见杨彪这样说,他只当杨彪知道了,点头道:“父亲既然知道了,还请父亲莫要见怪……”

  “不见怪?”杨彪怒道,“来人,把他给我抓起来,狠狠地打!”

  ……

  与杨彪父子不同,刘琦在确认了他的父亲刘表终于要回归雒阳之后,无比激动。

  弟弟刘琮不在身边,刘琦便向黄叙分享他的快乐:“父亲忠于王事,自从去荆州之后,便一直在荆州奔走,往来只有书信,便是元旦团聚之时,也始终没有回来,如今,总算等到父亲了。”

  就这样,等待着,等待着,刘琦终于等到了他父亲接到诏书抵达雒阳的这一天。

  这天,提前得到消息的他带着弟弟刘琮早早地在雒阳城外的官道旁等着了。

  终于,在早上的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消失之际,刘琦总算看到了父亲的身影。

  只见他父亲一马当先,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刘琦不疑有他,连忙带着刘琮迎了上去。

  “拜见父亲!”两人齐声拜道。

  刘表见到儿子,早已经下马来到了马车的旁边,见两人已经拜见了,连忙说道:“不急,先来拜见你们的母亲。”

  刘琦:?

  他和刘琮的母亲早已经离世了啊。

  但见马车之中缓缓走出了一个明艳的妇人,被刘表搀扶着下了马车。

  “你们的母亲出自襄阳蔡氏,今后你们要像尊重我一样尊重你们的母亲。”

  瞬间,刘琦一点都不快乐了。

第571章 贤才齐聚

  通过刘表的解释,刘琦才了解到了现状,面前在他面前之人严格来说还不是他的继母,这也是他之前从未听说过蔡氏的原因,要不然父亲成婚,他这个儿子不知情,总觉得有点搞笑了。

  蔡氏是刘表麾下屯田校尉蔡瑁的妹妹,与刘表两人之间情投意合,但此前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是一直没有成婚。

  如今刘表回到雒阳,眼见着要另任他职了,遂将蔡夫人带了回来,准备卸任安南将军之后便成婚,而刘琦也有了这突如其来的母亲。

  刘琦这几年到底长进不少,他本能地觉察到了其中的猫腻——说不得他父亲在荆州与荆州豪族之间有了多少合作,靠着这一桩婚姻,本是山阳人士的刘表只怕要成为荆州豪族在雒阳的代表了。

  面对父亲的选择,刘琦他这个做儿子的也不好多说什么,面对新母亲,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刘表也知道蔡氏的身份对于两个儿子来说有些突然,他也见刘琦和刘琮都已经拜见了将来的继母后,复又两人介绍道:“此次与为父一道来雒阳的还有荆州各郡以及他处往荆州求学的俊才,他们就在后面不远,稍后你二人便去结交一番。”

  并细心嘱托道:“我先行一步,除了要你们拜见母亲外,就是为了叮嘱你们,其中如庞统、徐庶、孟建、石韬、向朗、李严、霍峻等人,皆一时之才,多多结交,自有好处。”

  未久,刘琦果然察觉到了来自不远处的动静,这一看去,人还真不少。

  ……

  “这就是雒阳吗?当真繁华。”庞统有些感慨。

  若是换做以前,庞统纵然心中惊叹,为了不被旁人嗤笑,他也会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

  但经过与诸葛瑾、贾逵陪着移民生活了数月之后,庞统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现状了——他的才能,远不是外貌所能限制的。

  和他同行之人也大都是第一次来到雒阳,见状没有不心生惊叹的。

  庞统想到了此前从诸葛瑾的信中听到的关于雒阳的描述,果然不假,只可惜同他很有交情的诸葛瑾在回到雒阳参加了他弟弟诸葛亮的婚礼之后,就已经回到荆州了,不然两人大可以在雒阳夜游一番。

  是的,庞统也听闻了雒阳城解除宵禁之事,夜游雒阳,观帝都之美已经成了一桩风靡之事,这同样是庞统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经历。

  而且在他临出发之前,诸葛瑾从书信中听说他要到雒阳,还专门送了他一封介绍信,请他去见自己的弟弟,尚公主的诸葛亮。

  庞统不用听别人介绍也知道以诸葛亮的出身能够尚公主,那么他本人的容貌显然是不一般的,不过他庞统已经不是以前的庞统了,再也没有容貌焦虑了——且诸葛亮容貌不一般又如何?才学能比得过他吗?

  未久他们便追上了先行一步的刘表,并在刘表的介绍下。与刘表的两个儿子一一见礼。

  见面之后,庞统率先对着刘表拜道:“将军,来雒阳之前诸葛子瑜曾写信于我,要我来到雒阳之后,务必第一时间拜访其弟诸葛孔明。如今我既已经到了,自当当遵从对子瑜之诺。”

  “待拜见完诸葛孔明,再来与君等共聚!”

  “那是当然!”刘表听了自无不可,他知道这些人来雒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游学,甚至就连入仕都没有太过急切,毕竟他们都还年轻,以后有的是交往的机会。

  一旁的刘琦听了诸葛亮的名字,附和着说道:“说起来,最近雒阳城中最热闹的事便是开放宵禁了,此事仪式便是由诸葛孔明亲自主持的。在开放宵禁之初,雒阳城内外之人还担心会出现什么变故,但最终一切如常,雒阳比以前更繁华了。”

  “原本我还想着择一日晚上同诸君一起夜游雒阳,白日的雒阳固然繁华热闹,而晚上的亦别有一番滋味。”

  与此同时,徐庶、孟建、石韬几人也都在庞统之后向刘表表示要陪着庞统去拜访诸葛孔明。

  刘表听了交待道:“雒阳毕竟不比荆州,不过诸位本就是妥当人物,多余的话我就不叮嘱了,若是有事尽管来寻我,或是来寻伯瑰,皆可。”

  庞统等人拜谢之后告辞离开,向着他们心心念念的雒阳城而去了。

  至于余下的向朗、李严等人,则在刘琦的招待下陪着刘表同样进了雒阳城。

  ……

  “我等先去诸葛孔明处奉上拜帖,然后再去我家中留在雒阳宅院看一看,最后再逛一逛雒阳城。至于之后,就看诸葛孔明回帖何日拜访了,如何?”庞统问道。

  “善!”徐庶等三人皆答道。

  随后,他们很快打听到了诸葛亮的住处——其实不难打听,诸葛亮在成婚之后便住进了公主府,但他们还是花了点钱。

  投递拜帖的过程也很顺利,并没有什么狗眼看人低的事情发生。并且守门的仆人在知道他们是受诸葛瑾所引荐之后,还格外的热情。

  只可惜很不巧的是,这一日诸葛亮虽然得闲,但却一大早就跟公主一同离了府,府中仆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何处。

  庞统几人倒也没想着直接见面,只在离开之后庞统私下感慨道:“见这府中的门人态度,想来诸葛孔明也如子瑜一般是个谦谦君子,且治家有方。”

  话说完之后,徐庶则笑着道:“士元此话我就要反驳两句了。”

  “有何不对吗?”

  徐庶道:“士元因为子瑜爱屋及乌,却忘了此处乃是公主府,这门人是归属于公主管,还是诸葛孔明管,还不一定呢?”

  庞统听了,只觉得徐庶似乎意有所指,便顺着问道:“有何区别?”

  徐庶答道:“我听说天子素来勤俭,也一贯限制身边宦官等作恶……如今不闻宦官子弟于地方作恶多年矣。又闻万年公主素得东西二宫宠爱,成婚当日,火把照耀全城,连道旁的树都被熏黑了。可今日见公主府上门人如此,可见传言非但不虚,说不得还有不尽之处。”

  “好你个徐元直!不过,这话在我等面前说,可传不到旁人的耳朵里。”

  徐庶则继续笑道:“正因如此,我才说着近乎谄媚之言,在外,我便不说了。”

  四人说着,笑着,逛着对他们来分外陌生的雒阳城。

  来自西域的胡商、胡姬、骆驼……在荆州闻所未闻的美食……在马上表演的马戏……

  庞统徐庶几人自是不缺乏见识的,但抵达雒阳之后,仍觉得长了许多见识。

  当晚,他们因为旅途劳累,终究没有去逛雒阳城,而是回到了庞氏在雒阳的住宅安歇。

  未久,他们就接到了来自诸葛亮的回帖,诸葛亮亲自回帖邀请他们明日傍晚入府一见。

  徐庶看着诸葛亮的一手字,赞道:“字如其人,以我观之,这诸葛孔明自非庸人。”

  庞统虽然爱屋及乌,但却不觉得诸葛亮的才能能够与他媲美,但也不愿贬低诸葛亮,只是说道:“明日且看吧,他是子瑜之弟,听伯瑰说又能将雒阳开放宵禁之事安排妥当,自不是庸人。”

  翌日,庞统、徐庶、孟建、石韬四人如约而至,这时,诸葛亮已经下衙换好了衣物在门口等着了。

  四人到后,很快便被诸葛亮邀请入内。

  谈起荆州事宜,尤其是与诸葛瑾相关的,几乎没有冷场的时候。

  期间,作为女主人的刘寿也短暂登场了一次。因为四人都没带女眷,刘寿并没有停留,而是把一切交给了诸葛亮。

  入宴之后,很快就谈到他们的来意。

  徐庶答道:“我早年入荆州拜得名师,如今奉师命来雒阳游学,探文交友。”

  诸葛亮一听,就来了兴致:“此前也曾听兄长谈起过诸位的才能,不才曾于太学、鸿都门学中进学,今日有暇,不妨论一论经典?”

  与文学之士谈论经典,本就是徐庶他们来雒阳的目标之一,而且这也是交友的一个有效途径——当然啦,前提是肚子里有货。

  庞统、徐庶几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不惧,皆应诺。

  作为主人的诸葛亮率先开口道:“《尚书》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此话出自《尚书》大禹谟篇,据传乃是尧帝在传帝位给舜帝时告诫舜帝的治世之言,其重点在于执两用中,直白点说就是执政要宽严相济。

  甫一出口,庞统便明白,诸葛亮是有功底的。

  

  ……

  一个时辰之后,庞统不禁心中一声哀叹——这老天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诸葛亮比他好看了这么多也就罢了,偏偏才学还跟他不相上下!

  既生统,何生亮呀?

  庞统在哀叹,却不知诸葛亮也在赞叹。

  在他看来,眼前的四人无一不是治国的贤才。

首节 上一节 353/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