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95节

  这一路接触,田丰对牵招的生平经历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对于眼前这个满怀理想的青年,田丰颇有好感,等到了陈留国时,他已经近乎把牵招当作子侄看待了。

  田丰一行才到兖州,早已听闻消息的兖州刺史刘岱派了别驾从事王彧前来迎接。

第170章 治与不治

  当初田丰在荆州的丰功伟绩如今谁人不知。

  尤其是那些本州的豪强们,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疏散了供养的门客游侠。

  某些家中建筑修建过高的,也急忙拆毁。

  刘岱为宗室,原为侍中,去年被拜为刺史。

  他派王彧来,自然是希望能先把田丰迎到州治所在。

  兖州州治在山阳郡昌邑县,位于兖州东南侧,可田丰自西而来,当然不打算越过西边的三个郡直去山阳。

  “田公或许不知,山阳郡监察乃是田公的故人,信人也,平日里常夸赞田公的品德。如今他正与刘使君一同等着与田公相会呢!”

  田丰其实知道王彧说的是谁,他来兖州,怎么会不先了解一下朝廷任命的官员呢!

  山阳郡监察从事正是原本的代行荆州刺史事的诸葛玄。

  田丰对于诸葛玄印象颇深,当初在他活着归来前率先控制了华容贝氏。后来清查宗贼,诸葛玄出力不少,也算是熟人了。

  有功有过,诸葛玄虽没能真的成为荆州刺史,却还是获得了提拔。

  田丰道:“故人自有再见之时,烦请王别驾告诉刘使君,他日抵达昌邑,必拜访之。”

  故人不足以改变他的意愿。

  说完,他看向了来自校事的一行人,双方虽同行却并非他的部下。

  其为首者李锴据说在雒阳县当了二十多年的斗食小吏,不得提拔。他进了校事部没几天就被派了出来,数日间从一个不入百石的斗食吏一跃成为了比六百石的军候。

  就田丰所听闻的,这样的情况不是孤例。

  王彧也知道这些人原本就是关羽的部下,他见田丰的表现,很快反应过来,适时地邀请道:“诸公此来欲清各郡国吏治吗?私以为诸公可至山阳与使君一会,届时由使君遣部郡国刺史随行,可事半功倍。”

  李锴很机敏,拱手道:“出发前,校尉曾吩咐过,吾等当以田公行事为先。”

  王彧惋惜却不意外。他乃是务实之人,身为别驾,与同属州刺史的诸葛玄同在昌邑县,双方颇多交流。

  来之前他就从诸葛玄口中打听到了田丰的刚直性格,早有准备。

  “诸公既要巡查郡国,彧身为刺史别驾,岂能置身事外?请允许彧与诸公同行,彧对本州各地颇为熟悉,愿为一向导。”

  对此,田丰没有拒绝。

  这样,双方合成一行,往郡治陈留县去。

  因天子之弟被封为陈留王,虽未就国,但陈留郡已经变成了陈留国,太守也变成了国相。

  陈留相应劭曾在何苗为车骑将军时做过府掾,后外任县令,因治理有功升为二千石。

  田丰并不全走大路、直路,时而会派人沿小路进乡里询问,偶尔还会亲自前往。

  校事所属亦然。

  对于他们最关注的皇帝免除三年口赋的诏书有没有真的让百姓咸知,他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他们问过的百姓,没有不知道的。

  王彧时刻跟着田丰,向他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一路上越走越自信。

  就这样,一连数日,眼看着就要到陈留县了,田丰忽然改了方向,往北方的东郡去了。

  田丰的行程很慢,陈留相早该知道田丰的到来的。

  王彧听到田丰的决定,首个念头便是以为是田丰责怪应劭没有亲来迎接他,心有不满。

  他到田丰面前为应劭辩解道:“应仲远之家学于律法颇有见解,早前他听闻天子要重修律法,便意欲归纳其家学,上书天子。”

  “田公放心,应仲远心中是有大义之人,绝不会为此耽误正事。”

  田丰见王彧这般着急,解释道:“我并未怪罪,这一路走来,看到百姓的境况,我便知道不用再往前走了。”

  王彧这才对着田丰拱手一拜放下心来:“乃是下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望恕罪。”

  “无碍!”田丰当然不会在乎这些。

  在去东郡的路上,王彧忽然意识到,校事所属少了几个人。

  尤其是那个田丰很关注的青年也消失了,看着就很精干。

  他明智的将之记在了心里,没有多问。

  只是在路过下一个县城时,将消息传给了刘岱。

  期间,他不忘借着诸葛玄跟田丰套近乎。

  

  “诸葛君当真是有德之人,他的兄长诸葛珪原本在泰山郡当郡丞,可惜去岁因病去世。诸葛君就将他兄长的年幼的子女全都接到身边教养。”

  “其兄之长子在家中奉养母亲,据说也是贤才,但要我说,最聪慧的当属次子诸葛亮。”

  “诸葛亮年不足十岁,却通经典。我听说啊,河内郡有个司马朗,十二岁为童子郎。他没见过他,但我觉得诸葛亮当能过之。”

  神童的话题倒是让田丰来了兴趣:“日后到山阳郡,定要见上一见。”

  抵达东郡之后,王彧发现校事所属又在不知不觉间少了几个人。

  他亦如此前故事。

  与田丰说的话多了,王彧又换了一个话题:“东郡之中,皆以陈公台为贤,我却知有一人毫不逊色,程仲德是也!我听说他被举荐入京,不知如今近况如何……”

  “什么?程仲德竟成了田公的同僚?”

  “真好啊!皇天不负贤才,若非公事,真想饮上一大白。”

  此后不久,王彧就发现最先离开的那几位校事所属竟回来了。

  田丰巡视之下,发现兖州终份属中原,情况比当初的荆州要好上太多了。

  他虽不敢松懈,却也放心不少。起码不用担心随行人员的安全了。

  但兖州并不全是好处,佃户与豪族豪强家奴仆的数目让他心惊。

  陈留相应劭的治理不可谓不好,律法严明却不严峻,但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不过至少,接下来引陈留郡的无地百姓前往三辅屯田的事不用朝廷太过忧虑了。

  在东郡,田丰的所见就不如陈留国了。

  生活在大道之旁的百姓都知道免除口赋之事,但在偏僻的角落,乡吏们如非收税都不愿去的地方,百姓非但不知道免除口赋的事,其所要缴纳的口赋,竟还是双倍四十钱。

第171章 审案

  发现问题怎么办?

  田丰早已不是初入荆州时的模样了。

  有过荆州生死之间的经历,他成熟了!

  与乡野相比,县城更安全,更有秩序。他作为皇帝派出的使者,在这里最有权威。

  所以田丰他第一时间找到了别驾王彧,此处出了问题,抛开其他不谈,你家刺史就没错吗?

  太守是一郡之主,直接负责监察治下诸县长吏,相比于刺史,太守桥瑁更脱不开关系。

  田丰相信,作为流官,他们绝不会为了当地人而献上自家整整齐齐的一族人。

  在田丰联系刘岱、桥瑁二人的同时,校事郎李锴也派人将此情况回报校事校尉处。

  做完这些,田丰亮明车马,带着别驾王彧直接来到了平丘县城。

  听到消息的平丘令到城门口迎接。

  平丘令陈瑾出身本郡东武阳陈氏,年四十有余。陈氏世仕州郡,担任都是重要官职,其族为郡中冠盖。

  陈瑾初为郡吏,后举孝廉,为三署郎官。后为司徒府掾,迁为平丘县令。属于一般豪族子弟经典的升迁路径。

  他本人颇具名士风气,人刚刚到近前朝田丰拱手作揖道:“天使远来辛苦,县中驿馆已备好住处……”

  说着,他看到了一同来的别驾王彧一脸严肃,陈氏也有在兖州刺史处为官者,双方不算太陌生。

  他隐约间有了点不详的预感。

  明明他都提前安排好了,还花钱雇佣了百姓,足足二十钱呢!

  正要请使者一行入城,却见田丰上前来走到他的面前:“且慢!我身负皇命,在进城之前,有一事要先向诸位宣告。”

  “烦请王别驾做个见证!”说着田丰扫视着跟在陈瑾及跟在他身后的县中官吏。

  陈瑾只好领着官吏再拜。

  田丰向西方拱手遥拜道:“吾得天子信重,以太中大夫领侍御史,奉命巡察,不敢怠慢。”

  “今有平丘县令,治下无能,欺下瞒上,阻碍天子德政。卫士何在?给我拿下!”

  旁边早就得到吩咐的卫士们直接上前控制住了平丘令。

  田丰又道:“太守来之前,还请王别驾暂管平邱县。”

  王彧虽觉得田丰此举过于刚烈,可平丘的问题是实打实的,只好应允。

  田丰看着眼前县中的官吏面对这一意外表情不一,心中暗道,慢慢来。

  出了这等事,最该追责的必然是本县长吏。

  平丘令第一时间竟愣住了,被制住后才反应过来,叫喊道:“我没有罪,我安民一方,我为国家出过力,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我要见明府,我要见使君!”

  田丰不理:“带下去,我亲自审问!”

  有朝廷的大义在,还有王彧的协助,田丰很轻易地掌握了县寺。

  陈瑾出身豪族,在不用刑的情况下嘴硬得很。他终归是士大夫,在罪责未明的情况下,田丰不能做的太过,他得考虑到万一陈瑾只是无能而被小吏所欺。

  不过陈瑾不开口,自有人开口,李锴带来的这些人处理起小吏来,驾轻就熟,经验十足。

  一连数日,田丰每日都会来与陈瑾聊聊,顺便向陈瑾说说进展。

  但所有的调查结果都不利于陈瑾,田丰明白,可以动刑的时候快到了。

  这一日,李锴则来到了田丰的身边,当着陈瑾的面提醒道:“被安排在道路边的百姓终于说实话了,亭长们提前得知了我等的到来,此前数日每天都带着人守着,那些百姓一人能得三钱。”

  陈瑾虽身处囹圄,闻言仍是大怒,他的钱竟也被贪了,还贪了这么多?

  他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究竟是怎么暴露的了,在心中咬牙切齿。

  李锴继续说:“据县中管理府库的小府供认,这笔钱是由县令亲手拨出的,但拨出的钱足够一人二十钱,光此一项,县令就得了八成半的脏钱。”

  “这笔钱没在县寺中搜到,可能被送到了族中。陈氏是郡中大族,田公,此事当上报,奏明天子!”

  涉及到宗族的名声,陈瑾沉默不下去了:“不是我,我没有!”

  “是那些奸吏,将我发下去的钱贪了去……”

首节 上一节 95/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