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72节

  “实际上不用这么麻烦的,只要麋尚书先进关中,麋二先生留在徐州处理麋氏之事,相信等到麋二先生进入关中的时候,肯定能得到主公的重赏。”天使建议道。

  “贵主是?”麋竺这才想到自己还有什么没有问。

  “骠骑大将军上秦下寿。”天使很自豪的说道。

  “天下第一猛将!”麋氏兄弟听了之后,顿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我家主公正是天下第一。”天使洋洋得意。

  “麋大人,现在朝廷初建,八部尚书需要马上到位,下官认为,大人应该立刻启程,前往关中,这个时候,诸位大人应该在江边等候,可以沿江而上,从豫州进入洛阳。”天使催促道。

  “天使所言甚是。”麋竺顿时说道:“到我收拾一番,立刻出发。还请贵使稍等片刻。”

  “大人请自便。”

  天使见麋竺如此识相,心中很是高兴,连忙说道。

  “二弟,这次我准备带小妹前往关中,你留在徐州,收拾一番之后再行前往关中。”麋竺一边走一边吩咐道。

  “兄长放心,我会收拾残局的。”芳连忙说道:“传闻骠骑大将军年轻,若是小妹日后能为大将军生个一男半女,我麋氏就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麋贞在兄弟两人眼中,就是联姻的工具,刘备也好,秦寿也好,只要能帮助麋氏,不管是谁都行。

  麋氏兄弟到底是商人出身,心中所想的仅仅是利益而已。

  “你说的很对,这是我麋氏的机会,我必须马上出发,商部尚书位列九卿,我若是去晚了,这个位置恐怕就是别人的了。”

  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位列九卿,这恐怕是麋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尽管麋氏已经成为徐州別驾,但距离九卿之位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大汉朝堂之上,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要是去晚了,哪里还有自己的份,既然如此,还不如立刻出发,至于麋氏的事情只能交给芳了。

  “我麋氏虽然有万贯家资,但若是没有人保护,这些家资最后都是会成为他人之物,保住了我自己,就等于保住了家业。”

  麋竺幽幽的说道。

  “兄长放心前往关中,家中的事情,我会妥善安排的。”

  芳连忙说道。

  他可是知道,这是麋氏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一旦失去了机会,麋氏只能为徐州之富,根本就不能与天下富豪相提并论。

  当下麋竺领着妻妾和小妹麋贞,轻装简从离开徐州,朝广陵而去,准备从广陵乘船,沿江而上。

  第二天,芳刚刚醒来,就接到探报。

  “什么曹操退兵了,被刘玄德一纸书信给退兵了,前两天双方不是打的很激烈吗?”

  芳听了下面的消息,面色惊讶。

  麋氏离开徐州,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曹操大军入境,而陶谦已经垂垂老朽,即将死亡;刘备虽然有些仁义,但能不能守住徐州,世人并不知道。

  而麋竺有意将麋贞嫁给刘备,也是因为陶谦有意将徐州牧的位置让给刘备,麋氏想留在徐州生存,就需要和刘备捆绑在一起。

  没想到刘备居然在这个时候击败了曹操,逼迫曹操撤军,这就意味着,徐州即将落入刘备之手。

  “哎!若是早点得到这个消息,或许兄长会有其他的选择。不过,一个徐州別驾,一个是九卿之位,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芳很快就摇摇头,作为徐州老牌商人,富甲天下的货色,最擅长的就是投资,一个是刘备,略有仁义之名,另外一个却已经威震天下,占据一方,两者的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芳虽然有些感叹,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传令下去,将家中的产业尽数抛弃,购买粮食、精铁、盐巴、布匹等等,将这些东西都秘密运往洛阳。”

  “通知洛阳徐晃将军,在豫州迎接。”

  芳将心中的一点念想抛之脑后,脸上露出一丝精明来。

  或许他不会当官,或许他不会排兵布阵,但却知道如何做生意,知道关中现在最缺少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

  从这方面来看,秦寿让麋竺担任商部尚书是非常合适。

  小沛,城墙上,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简雍五人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的大营,脸上露出一丝庆幸之色。

  “大哥,陶公祖准备以徐州想让,这次主公可不能推脱了。”张飞豹眼睁的老大,大声说道。

  “是啊!大哥这次救了徐州,是徐州的恩人,既然陶谦礼让,盛情难却,大哥就不要推辞了,陶谦有二子,皆是平庸无能之人,徐州落入这两人手中,日后必定为曹操所夺。”关羽也劝说道。

  刘备听了,摸了摸胡须,脸上露出一丝思索来。

  “主公可是担心徐州世家?”简雍看的分明。

  “徐州世家算个什么东西?岂敢阻拦大哥成为徐州牧?”张飞勃然大怒。

  “三弟,不可胡言乱语,我等原本是来救徐州的,现在成为徐州牧,岂不是让世人说我刘备此行是另有其他缘故?”刘备止住张飞的咆哮。

  “主公,徐州別驾麋竺此人有大才,对主公印象甚佳,有意以其妹许配给主公。”简雍笑道:“不如让属下去见麋竺,有此人相助,主公必为徐州牧。”

第126章 陈氏父子

  刘备听了点点头。

  他半生漂泊,从涿郡到安喜,再到平原,胸怀大志的他,迫切的需要一个根据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徐州是大汉最富裕的州郡之一,丹阳兵骁勇善战,若是能得徐州,那他就是如虎添翼,丝毫不下曹操等人。

  徐州城内,陈氏府邸,陈珪正跪坐软席上看书,就见儿子陈登走了进来。

  “父亲,曹操撤军了,被刘备一纸书信劝退的。”

  陈登将刚刚传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撤军了?”陈珪闻言一愣,惊讶道:“这个刘玄德还真是好运气,大概是曹操后路出了问题,所以才会撤军,只是此举却是便宜了刘玄德。”

  “是啊!使君恐怕要将徐州让给刘玄德了。父亲,我陈氏当如何是好?”

  陈登有些担心。

  “怎么,你想入仕刘玄德?”陈珪看出了自己儿子的心思。

  “刘备此人有仁义之名,若是能得徐州,未必没有机会啊!”陈登迟疑道。

  在他看来,刘备要比陶谦厉害。

  “徐州非王霸之基也!”

  陈珪摇头说道:“此乃是四战之地,就算粮草充足、丹阳兵骁勇善战,也是一样,不是任何人都能守住的,以此为基,必败无疑。”

  陈登听了顿时明白,自家老子是不想投靠刘备。

  “可是,陶使君若真的将州牧之位让给了刘玄德,我陈氏当如何是好?”陈登有些担心。

  “我陈氏立足徐州多年,可不是谁想灭就能灭的。”陈珪得意的说道:“这世上,从来就是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州牧。无论谁执掌徐州,还是得依靠我们世家。”

  “陶谦也好,刘备也好,或者是曹操也好,无论是谁,进入徐州之后,徐州的世家都不会改变的。无论谁来了,我陈氏该给钱就给钱,该给粮就给粮,该给人我就给人。”

  陈珪不在意的说道。

  陈登顿时明白自家老子的想法,无论是谁来到了徐州,只要你不动我陈氏根本利益,我陈氏都很配合。

  “父亲,您认为徐州最后将落入何人之手?”陈登终于询问道。

  “或者是曹操,或者是秦寿。”

  陈珪想了想,说出两人的名字来。丝毫没有将刘备放在心上。

  “曹操还有可能,秦寿能成吗?”陈登有些迟疑。

  “秦寿已经进入关中,被朝廷封为骠骑大将军,如此一来,虎牢关以西的地盘都是他的了,谁能阻止他。”陈珪从一边取出一张纸来,递给陈登,说道:“这是关中刚刚传来的消息。”

  “朝廷已经落入秦寿之手?”陈登惊呼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秦寿不声不响的干了一件大事啊!”

  “此人不简单。”陈珪又说道:“今日有人自称是天使,去了麋氏了。麋竺已经被征召入长安,为商部尚书,位列九卿。”

  显然,陈珪在麋氏内部安插了人手,所以朝廷的征辟令刚刚到达不久,陈珪就已经知晓,速度之快,让人震惊。连麋竺的离开,他都知道。

  “麋竺离开了徐州?”陈登张大了嘴巴,很快就有些不高兴了。

  他也是徐州的才俊,其才能远超麋竺,为何麋竺都有征辟令,自己却没有,秦寿这是瞧不上自己吗?

  “征辟令下来了,你会去吗?”陈珪扫了对方一眼。

  “自然不会,我会留在徐州。”陈登想也不想就说道。

  他怎么可能离开徐州呢!这里是他的老巢,离开了徐州,谁能保住陈氏的利益。

  “所以为何他要征辟你?宣扬你的名声吗?”陈珪看出了自己儿子的心思,淡淡的说道:“骠骑大将军能知道麋竺之名,岂会不知道你陈登之名?只是他知道你是不会离开徐州的。”

  陈登听了顿时恍然大悟,深深的叹了口气。

  “征辟的人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不少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陈珪看着自己的儿子询问道。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陈登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说道:“他人在长安,却知道天下之事?他的消息居然如此灵通?”

  “这才是最可怕的。”陈珪点点头。

  “父亲的意思是说,他手下有一支专门刺探消息的人马?”陈登顿时明白的其中的道理,脸上露出一丝惊骇之色。

  “暂时管不到那么多,他远在关中,距离徐州很远,真的有朝一日,他来到徐州的时候,我陈氏跟随大势就是了。”陈珪显得很淡定。

  “父亲所言甚是。”陈登也点点头。

  “伱去找芳,他也要走了,那些产业需要抛售的,我们接下来。”陈珪吩咐道:“他给多少,你就接多少。”

  “父亲是要交好关中?”陈登顿时明白其中的意思。

  “未来的事情会知道呢?或许关中赢了呢?就算他输了,我们也不亏。”陈珪不在意的说道。

  不愧是老狐狸,不管结果是什么样子,陈氏都不亏。

  “父亲所言甚是,是孩儿短见了。”陈登还想着用低价吃惊麋氏产业呢!经过陈珪这么一解说,才发现陈珪的厉害之处。

  “麋氏到底是一个商人。前段时间,老夫听说麋氏准备和刘备结亲,啧啧,转眼之间,发现有更好的立刻离开,真是厉害。”陈珪摇摇头。

  “不过,孩儿倒是觉得,他没有选择刘备是正确的,刘备就算占据了徐州,恐怕也会长久。”陈登做出了论断。

  “这些与我们没关系,无论谁占据了徐州,我们陈氏还是陈氏。”陈珪不在意的说道。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厉害之处。

  无论天地如何变化,我自不变。

  青州,广县城外,孔融看着眼前的城池,脸上露出一丝萧瑟来。

  在他不远处,四个汉子身着劲装,淡淡的看着对方。

  “文举,一路走好啊!”

  城外,青州名士、官员纷纷前来相送,足见孔融在青州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

  这个时候有一骑飞奔而来,众人望去,却见是一个相貌英武的汉子。

  “子义。”

  孔融看见对方,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亲自迎了上去。

第127章 挟母逼子义

  “刺史大人。”

  太史慈看了一边的四个汉子一眼,拱手说道:“听说大人即将返京,某特来送行。”

首节 上一节 7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