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甚至还可以用试射的方式作战:计算诸元后一门炮开火,观察弹着点,再计算偏移量修正诸元,再试射……一旦进入范围其余火炮马上齐射。
而对方战列舰如果没有统一火炮口径,就需要计算多个诸元,每个诸元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实战中会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现在只有三艘无畏舰。”提贾尼微笑着摇头:“而英国已经有二十几艘,德国也有十几艘,曾经是海军第二的我们,现在已被他们远远的甩在后面。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在绿水海军与传统海军之间摇摆不定,今天造鱼雷快艇,明天又有一艘新的无畏舰计划。”
夏尔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发展方向不确定,处于迷茫的状态。
提贾尼接着说:“潜艇也一样,它甚至分成三派,有人认为潜艇应该用蒸汽发动机,有人认为应该用柴油发动机,还有人认为应该给潜艇装上舰炮,这样它在面对敌人军舰时就有一战之力!”
(注:上图为装上舰炮的潜艇,絮库夫号,法兰西在1927年开工建造,法兰西称之为巡洋潜艇)
提贾尼拿起牛奶喝了一口,恨铁不成钢:“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机械动力驱动潜艇的国家,又是第一个实现电推动潜艇的国家,还是第一个把鱼雷带上潜艇的国家,可现在呢?”
接着提贾尼下了结论:“我们已经没有海军了,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难道陆军不一样吗?”夏尔反问。
夏尔指的是方向模糊、反复摇摆这一点,陆军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是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决定的。
“我以前一度认为它们的确相差不大。”提贾尼停下手中的动作望向夏尔:“但现在,我发现陆军跟海军是两回事!”
(上图为一战时的鱼雷,射程近命中率低,曾经在150米的距离发射未能命中,但一旦命中依旧能造成致命打击)
第217章 海军的第三派
夏尔吃完了,他像往常一样端起牛奶一饮而尽结束了自己的早餐。
被卡米尔逼着喝完牛奶,一段时间后已经成了习惯,没喝光反而不舒服。
放下杯子,夏尔继续刚才的话题:“我猜,你觉得陆军与海军不同,是因为建造周期的问题。”
海军的建造周期长,一艘军舰需要几年才能完工。
因此,海军想要知道一个想法、一个尝试是否正确,很可能需要几年,如果长期没有战事就需要更久。
而陆军却是以月计算,比如这时期用拖拉机底盘再加钢板的坦克十几天就能造出原型车,如果不用测试紧急投产参战,一个月后就能知道结果。
“不,少校。”提贾尼轻轻摇头:“我不认为这样,你知道陆军很固执,他们常常被固有的思想蒙住眼睛,看不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或者为了利益、为了名声,还有其它什么,然后一直错下去。”
这倒是实话,比如此时很多人其实知道片面的进攻理论是错的,但都不愿承认。
又比如红军帽、红军裤,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它们不利于战争,士兵们迫切的想把它们换掉,却依旧硬着头皮使用了一年才更换。
尤其更换军装可以说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多少成本,要做的只是停产原有的军装换成另一款式或者只需要换一种颜色。
但他们就是不做!
“那是为什么?”夏尔问。
提贾尼像个饿鬼似的,又开始对付另一块披萨,嘴里一边嚼一边回应:“因为你,少校!”
夏尔面无表情的回答:“伱不需要因为突围的事恭维我,将军。身为军人,你应该知道这是任务,你不欠我什么!”
“我知道。”提贾尼平静的回答:“但我就是这么想的。”
见夏尔依旧不信,提贾尼解释道:“你用事实打败了所有与你意见相左的人,少校。你总是对的,一次又一次,而且每一次都是碾压,从坦克到火箭飞机、机、机枪飞机,最近又有‘夏尔A1’在战场上的表现,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提贾尼望向夏尔,手里拿着披萨:“您将统一陆军装备,用不了多久,所有人都会习惯一点:夏尔总是对的,就算他拿出一把转轮手枪递给前线的士兵,士兵们也相信能用它打赢这场仗!”
提贾尼把最后一点塞进嘴里,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做了总结:“那时,我们还需要考虑陆军选什么装备吗?不,到时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夏尔的装备!”
夏尔笑了起来:“你想得太天真了,你完全忽略了施耐德……”
夏尔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抬头问提贾尼:“你这次来,不是代表你自己,是吗?”
提贾尼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
提贾尼说的是实话。
提贾尼与部队一起安全返回巴黎休整后,第一时间就想来拜访夏尔,但他却紧张得不敢付诸行动。
这是提贾尼从未有过的情况,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紧张,但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慌。
如果夏尔对自己这种“废物”不屑一顾怎么办?
用什么理由找夏尔?
冒昧打扰他是不是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这时韦尔斯走到提贾尼面前,面无表情的说:“我需要你去和夏尔谈谈,提贾尼,这或许是你选择陆军的唯一用处!”
……
夏尔明白了,提贾尼成了韦尔斯与夏尔之间的桥梁。
韦尔斯是布雷斯特造船厂的所有者,原则上他不能与夏尔有过多的私人联系。
但提贾尼不一样,他是军方的人,还是陆军的一员,一名陆军少将。刚刚被夏尔救出来的他与夏尔见个面略表谢意,之后又成为朋友,这是很正常的事。
“韦尔斯想要什么?”夏尔问。
夏尔很清楚,韦尔斯不会无条件站在自己这边,商人只讲利益。
提贾尼拿过餐巾擦了擦嘴,回答:“一个答案,他希望你能解开海军的迷茫,海军的迷茫导致造船厂方向混乱。我父亲认为,你的军事天才有可能帮助造船厂走出困境。”
接着提贾尼又若有深意的补了一句:“事实上,我认为,他像海军一样处于迷茫。”
一语双关,迷茫指的不只是造船厂的未来,还有韦尔斯与夏尔的关系:如果夏尔对造船厂没有帮助或者帮助不大,韦尔斯对夏尔的支持或许就只流于表面了。
夏尔考虑了一会儿,他认为自己应该争取到韦尔斯,这样在议会上面对施耐德和格雷维时才不致于处于全面被动。
想到这,夏尔“嗯”了一声,反问:“如果我给出答案,你们能说服绿水海军和传统海军?”
提贾尼回答:“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了!至少知道发展方向,造船厂就不会总跟在海军混乱的决策后走错路!”
夏尔对此表示认同,方向对一个企业同样重要。
如果韦尔斯知道将来什么装备会占上风,就可以集中资源投入相关的研发方向。
海军的研发和建设必须要有前瞻性,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夸张,一旦走错就有可能落后,所有的投入也将打水漂。
此外,夏尔在陆军上的研发不会与韦尔斯的军舰形成竞争关系,而夏尔时不时的灵机一动想到什么却有可能帮助韦尔斯打败他的竞争对手施耐德。
这就是韦尔斯对夏尔的需求,也是他与夏尔合作的基础。
夏尔感觉自己已经进入瓜分法兰西军队装备的门槛了,至少现在正在与造船厂的韦尔斯谈判。
决定后,夏尔反问一声:“你刚才说,海军分为两派?”
“是的,绿水海军和传统海军。”提贾尼随口回答。
夏尔又问:“如果第三派才是对的呢?”
提贾尼笑了起来:“可没有第三派……”
话没说完提贾尼就明白了夏尔的意思:“您是说,两派都不是未来的方向?”
夏尔轻轻点头。
“可是,为什么?”提贾尼一脸疑惑:“我个人只是好奇。还有,第三派指的是什么?”
夏尔不紧不慢的回答:“绿水海军的鱼雷艇,虽然理论可行但由于吨位原因只能在近海作战。传统海军的战列舰,虽然有大炮装甲但速度始终是短板。第三派,应该是综合两者的优点!”
提贾尼猛然醒悟,他惊呼出声:“鱼雷艇驱逐舰,第三派是鱼雷艇驱逐舰!”
(上图为第一艘实际意义的驱逐舰,它最初的功能是用来驱逐鱼雷艇,因此叫“鱼雷艇驱逐舰”。排水量275吨,1893年英国生产,装备有一门76MM主炮和3门47MM火炮,并可携带3枚450MM鱼雷,最大航速27节)
第218章 海上运动战
英国海军的发展很有意思,他一次又一次的发明出自己的天敌。
一战时期英国海军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无论是吨位、数量还是先进程度全都一骑绝尘。
站在最顶端的他只需要保持这优势继续发展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即便有什么奇怪的想法也应该藏着掖着偷偷研发。
但英国海军的“进取精神”简直是对手的福音。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危机感,拥有最多、最先进战列舰的它,整天想着是否有什么廉价的、简单的装备打败战列舰。
于是鱼雷艇被发明出来了。
在拉芒什海峡对面的法兰西原本还愁眉苦脸:海军跟不上英国怎么办?英国就在对面,不过一百多公里,以战列舰的速度不过三小时就到。有一天要是惹得英国,他能轻而易举的把法兰西海军消灭掉再从海上将法兰西包围……
长此以往,法兰西是不是要成为英国的附庸?
非洲殖民地是不是无法控制?
海上贸易是不是要被英国封锁?
结果英国却研发出了鱼雷艇,法兰西海军大喜过望,正规军舰比不上你,鱼雷艇这种东西还是造得起的。
于是两百艘鱼雷艇就出来了,并且还在继续发展中。
英国海军后悔不迭,这不是为难自己吗?
造什么鱼雷艇,现在好了,随便什么国家造几艘鱼雷艇都能威胁到战列舰,冷不防来一下就要阴沟里翻船!
不行,得想办法对付这种鱼雷艇。
于是就有了“鱼雷艇驱逐舰”。
这玩意装有更大的发动机拥有比鱼雷艇更快的航速,还有主炮、副炮,它们可以在战列舰周围为其提供保护,甚至将鱼雷艇驱逐到安全距离之外。
同时它吨位不大造价低廉,就算被鱼雷艇击沉也不可惜。
另外它又装备鱼雷,对低航速的战列舰同样能构成威胁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英国海军以为这下可以放心了,鱼雷艇就交给“鱼雷艇驱逐舰”吧!
然而,他们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种用来干杂活的“驱逐舰”,最终在二战时全面取代了战列舰。
“我还是不明白!”提贾尼考虑了一会儿,疑惑的望向夏尔:“鱼雷艇驱逐舰能与战列舰对抗么?我是说将来!”
“它不需要与战列舰对抗,将军。”夏尔平声静气的回答:“它只需要比战列舰快,战列舰就永远也追不上它,那么在它眼里,战列舰就相当于没有。”
海战与陆战不同,陆战可以埋伏、偷袭,还有公路的限制。
海战是海阔天空,只要速度够快,速度慢的战列舰就几乎不可能追上,它的火炮自然无法发挥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在生产无畏舰的同时还发展战列巡洋舰的原因,战列巡洋舰就是牺牲装甲和火力追求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追上目标。
但如果连战列巡洋舰都追不上驱逐舰,驱逐舰就完全有条件在海上打运动战。
(注:战列舰航速大多为20、21节,战列巡洋舰航速大多为25、26节,而首艘驱逐舰的航速就有27节,之后有许多驱逐舰航速超过30节)
提贾尼半信半疑:“可驱逐舰也同样无法靠近战列舰……”
夏尔打断了提贾尼的话:“首先,驱逐舰不一定需要靠近战列舰,它可以利用其更高的速度、更好的机动性与战列舰周旋。比如进攻没有战列舰保护的港口、商船,或者封锁航道。”
提贾尼一愣,然后点了点头。
他研究过夏尔的战术,这与夏尔用边三轮部队打运动战类似,把强大的敌人甩在后面,进攻敌人薄弱部位。
而敌人,不可能把每个港口、每个商队都用强大的战列舰、巡洋舰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