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147节

  “他们可以把侧装甲做得很薄,只要求抵挡普通弹药,正面装甲加厚到可以抵挡K弹。”

  “作战时他们始终以正面面对目标。凭借高机动性从各个方向靠近目标……”

  夏尔明白了艾斯丁尼的想法,它听着似乎颇有道理:

  如果生产一辆“夏尔A1”的钱可以生产两辆甚至更多这种廉价的轻型坦克,那么“夏尔A1”需要旋转炮塔来瞄准目标,而这廉价的轻型坦克却可以同时从几个方向依靠多辆坦克瞄准。

  哪种效率更高?

  似乎是这种廉价的轻坦,它有可能拥有像蚂蚁一样多的数量,形成一种“蚁多咬死象”的优势。

  夏尔微笑着摇了摇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施耐德绝对想不到在不久的将来,各种步兵反坦克装备就应运而生。

  不说反坦克装备,这种薄皮小坦克就连高射机枪都扛不住,它们会被步兵当作靶子打着玩。

  见夏尔依旧不以为意,艾斯丁尼上校接着解释:

  “众所周知,我们的坦克有速度慢的缺点。”

  “如果能在公路上像汽车一样达到几十公里的时速,那就太可怕了。”

  “它能对目标实现快速穿插,上校。这很可能是坦克的发展趋势!”

  夏尔“嗯”一声心下有些意外,这提醒了他,施耐德或许不只是模仿表面,还深入到战术。

  不愧是个合格的资本家,它有相当不错的学习能力,只可惜依旧走上了歪路。

  “它不会是坦克的发展趋势。”夏尔的语气坚定。

  “我们无法确定这一点,上校。”艾斯丁尼上校语气难掩困惑和焦虑:“如果它不是发展趋势,什么才是?我已经想不出任何改革的方案了!”

  听了这话,夏尔才明白艾斯丁尼上校此时的心态。

  他以为某种装备在发展时必须要有所改变,不管是核心还是结构或者形态上。

  “夏尔A1”坦克出来后,艾斯丁尼上校希望改进但却发现已经改不动,这使他陷入一种绝望以为自己停滞不前。

  这时施耐德忽然研发出一款机动性更强的坦克,艾斯丁尼上校想当然的误以为那就是改进、那就是趋势。

  这在夏尔这个现代人看来很可笑,但这时代的人却不知道将来坦克的发展,陷入混乱和迷茫似乎是人之常情。

  夏尔沉吟片刻,不急不缓的问:“它有多重?”

  “我不确定。”艾斯丁尼上校回答:“但据说施耐德的理念是对其轻量化,重量很可能只有‘夏尔A1’的一半。”

  (注:圣沙蒙实际重量只有3.3吨,还不到“夏尔A1”8吨的一半)

  接着艾斯丁尼又补了一句:“测试的结果是它在公路上的时速能达到28公里,这只是初步测试,以后有可能更快。”

  艾斯丁尼上校说这话时眼里带着一丝恐惧,他似乎看到了一大堆这种轻型坦克在公路上飞驰并将敌人分割包围的场景了。

  这不就是夏尔在前线几次作战的模板?

  德约卡也露出慎重之色,艾斯丁尼之前跟他描绘过,这甚至很符合艾斯丁尼上校一直以来构思的“蜂群作战”理论,或者说这种快速的轻型坦克才能实现他的作战理论。

  夏尔轻轻一笑,说:“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想,如果这款轻型坦克面对的不是德国人的重型坦克而是‘夏尔A1’,你们认为哪款坦克能获得胜利?”

  艾斯丁尼和德约卡两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这样思考过。

  (上图为圣沙蒙M21轻坦收起轮子的状态)

  (上图为放下轮子的状态)

262.第260章 坦克的发展方向

  262.

  考虑了一会儿,艾斯丁尼上校回答:

  “我明白您的意思,上校!”

  “如果是单独作战,‘夏尔A1’或许会拥有优势。但如果‘夏尔A1’面对一群这样的坦克可能就力有不逮了。”

  “更何况,施耐德还可以把这款坦克改进为旋转炮塔,到时‘夏尔A1’就没有任何优势。”

  简单的说,就是“夏尔A1”有的这款坦克都可以有,它相比“夏尔A1”还多了机动性的优势。

  到时“夏尔A1”凭什么打败它?

  夏尔差点都被艾斯丁尼说得词穷了。

  这时期的坦克或许是被“夏尔A1”的成功带偏了节奏,坦克作战理论突然由“圣沙蒙”、A7V之类的超重型转向另一个极端——超轻型。

  这很法兰西,他们总是试图找出一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后什么也不干只需把这个理论坚持到底就希望能取得胜利。

  然而,战场的复杂多变却决定了这种思路注定要失败。

  夏尔慢条斯理的回答:“我认为您考虑的问题并不存在,上校。坦克作战大多都是在公路之外,这一点您不否认吧?”

  艾斯丁尼上校点了点头。

  到现在为止没有坦克在公路上作战的战例,即便在公路被拦截,作战依旧会脱离公路。

  “所以!”夏尔拿过草图,手指在草图上的车轮点了点:“作战时它的车轮完全没有用处,它作战时的机动性只能是履带而不是车轮。”

  艾斯丁尼没有否认,车轮的机动性是用于穿插而不是作战。

  夏尔又说:“既然它的车轮形态在公路上时速只有28公里,那么我大胆猜测,它履带的行进时速很可能只有十几公里,您是否同意这一点?”

  艾斯丁尼稍加迟疑,点头回答:“同意!”

  如果施耐德这款轻坦履带时速能达到20公里,就根本不需要轮子。

  另一方面,“夏尔A1”因为有更先进的悬挂,最高时速能达到15公里,因此履带行进速度应该与这款轻坦相差不大。

  “既然如此。”夏尔用一个问题结尾:“只有4吨左右的轻型坦克,凭什么能打败8吨的‘夏尔A1’?”

  艾斯丁尼一愣,接着恍然大悟。

  德约卡却听着一头雾水,他迟疑着看了看艾斯丁尼又望向夏尔:“这,可以用重量分胜负?”

  “虽然难以置信,但似乎的确可以。”艾斯丁尼上校解释道:“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机动速度又相差不大,重量大的坦克就意味着装甲更厚,也就是我能击穿对方而对方却无法击穿我!”

  德约卡“哦”了一声点了点头。

  道理其实很简单,施耐德和夏尔都是法兰西军火商,轻坦用的发动机差不多、武器装备也差不多。

  重量大就一定代表装甲更厚,装甲更厚就意味着作战时更具防御优势。

  夏尔没再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两人。

  艾斯丁尼上校出了一会儿神,接着如醍醐灌顶般猛然惊醒:“上帝,我可能知道坦克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了。”

  德约卡一脸迷糊:“什么?”

  他不明白这怎么能分析出“发展趋势”。

  艾斯丁尼上校目光转向夏尔,脸上带着些不确定,声音略带激动:“如果重量可以决定战斗力,那是否可以解释为,在保证一定的速度和机动性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加厚装甲?”

  接着艾斯丁尼又想到了什么,他补充了一句:“所以您才让马修到飞机制造厂学习发动机技术?”

  夏尔微微点头。

  那是两周前的事,在飞机制造厂研发部生产轰炸机时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夏尔借这个机会把马修调过去帮忙。

  德约卡听得越发摸不着头脑,发动机技术跟加厚装甲有什么关系?

  考虑了一会儿后似乎明白了,发动机技术更先进、马力更大,就意味着它能带上更厚的装甲,必然会有更强的防护力。

  夏尔语重心长的补充道:

  “坦克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有更多、更花哨的功能,上校。”

  “战场的装备有一个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共同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任何装备只要从这角度思考,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艾斯丁尼瞬间恍然:“施耐德这种轻型坦克,它虽然有更强的机动性,却无法‘保存自己’,它甚至很难突破敌人的防线……上帝,如果它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其公路机动性或许无法发挥作用,这意味着那是一个多余的、无用的功能,甚至有可能增加后勤负担。”

  夏尔暗自点头,毕竟是法兰西装甲之父,一点就透。

  此时的艾斯丁尼似乎进入了另一种状态,他脑海反复思考着夏尔的话,嘴里喃喃自语:

  “那么‘消灭敌人’就是……火炮!”

  “对,就是火炮!”

  “火炮应该,有更远的射程。”

  说着艾斯丁尼兴奋的望向夏尔,激动得声音发颤:

  “我没猜错吧,上校,火炮往更远的射程发展。”

  “还有穿透力,力求能在更远的距离击穿敌人坦克!”

  夏尔轻轻点头:

  “没错,上校。这就是将来坦克的发展趋势。”

  “它不需要有太多的变化,只需要追求机动、防御和火力三者的平衡。”

  “而决定这一切的核心……”

  艾斯丁尼上校接嘴道:“是发动机,决定这一切的是发动机。”

  只有发动机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让坦克带上更厚的装甲和更大口径的火炮。

  否则,就会像“圣沙蒙”和A7V一样小马拉大车,它们在战场上想要正常开动都困难,更别说作战了。

  这时艾斯丁尼忽然想到,夏尔之前一直不愿意在“马克I”型上装火炮,“夏尔A1”型坦克也只是装了一门37MM口径的小炮,似乎就是从这综合性方面考虑。

  想到这一点后,艾斯丁尼震惊得无以复加。

  难道说,夏尔那时已经知道这个方向?

  可是……

  当时坦克才刚刚出现还没有对手,夏尔怎么可能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居然,能考虑到这么深远!

263.第261章 更高的定位

  263.

  或许是因为不习惯,夏尔连续在司令部服役半个多月后,假期时间就只想呆家里哪里都不想去了。

  以前每次假期回来还会走走摩托车厂、拖拉机厂,现在完全不想动。

  他为自己找了个借口:反正德约卡会把生意安排好,去了也没太大意义。

  还有一个原因:夏尔现在通过“授权生产”随便就拿到几千万法郎:授权美国的,还有授权俄罗斯和英国的,预估都能有上千万收益。

  赚钱容易了,夏尔就没把拖拉机厂和摩托车厂的收益放在眼里。倒就倒吧,不过是九牛一毛。

  如果不是它们与军工有关,其中拖拉机厂的发动机直接关系到坦克的发展,夏尔都懒得留着它们。

  再想想那个令人厌恶的弗兰西斯,他最近已经收敛了许多。

首节 上一节 147/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