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心想,似乎没想像中困难。
当他扣动扳机时并不害怕,因为已没有害怕的时间和空间!
第312章 舰炮掩护
夏尔对自己的战果没什么感觉,毕竟只是击毙三名敌人。
敌人两次冲锋再加上之前被打崩溃的第69步兵团,总伤亡初步估计有三千多人。
夏尔打下的区区3人,就像是一粒沙子丢进湖里,连一点小涟渏都看不到。
然而,这在提贾尼眼里却非同一般。
提贾尼因为担心夏尔的安危,指挥部队作战的同时也注意着夏尔的方向。
他看到了夏尔击毙的那几个目标,心下暗自惊异。
这不是说夏尔的枪法有多准,两百多米的距离且敌人完全暴露在战壕前,再加上一片一片扎堆,命中目标并不困难。
问题在于夏尔是选择有价值的目标精准打击:军官、重机枪手、通讯兵。
要在人群中把他们找出来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将他们击毙了。
提贾尼喃喃自语:“看来,夏尔的军事天赋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发明。”
终于,在夏尔又击毙了两个目标后,奥斯曼军队再次被法军的手榴弹炸退。
此时,战壕前五十米处躺着的尸体已堆积得像个小山似的,它们甚至挡住了士兵们的视线,提贾尼不得不命令士兵们装填沙袋将战壕堆高一层。
……
时间进入正午,小雨总算停了,云层中透出一点阳光,天边不知什么时候挂起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
如果是其它时候,夏尔或许会感叹它的美丽,但此时无论怎么看,它都像是天空被划破了肚子,流出了一段花花绿绿的肠子。
夏尔面色苍白的坐在弹药箱上,步枪架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背靠着分不清是鲜血还是泥污的战壕侧壁上。
夏尔几次试图让自己放松下来却都没成功,身上的肌肉始终紧绷着,他甚至能感觉到它们在微微颤抖。
艾德里安正在另一侧帮医护兵为伤员包扎,他注意到夏尔的状况,匆匆结束手里的工作跑了过来。
“上校!”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块用防潮纸包着的面包递了上来:“您或许需要吃点东西!”
夏尔瞄了面包一眼,艰难的摇了摇头,他一点食欲都没有,甚至看到食物胃部就一阵不适。
“您必须吃一点。”艾德里安坚持:“不想吃只是假象,身体其实已经需要补充能量和水分了。”
夏尔愣了下,觉得艾德里安说的有理,从拂晓出来到现在还没吃过东西,进行的还是高强度的战斗,不饿才是怪事。
想着,夏尔勉强从艾德里安手里接过面包打了开来,强忍着咬了几口。
艾德里安又递来了水壶,夏尔接过喝了几口,感觉似乎好了些。
提贾尼作为团长一直在忙,他在前后两道战壕来回奔波,命令士兵补充火力、加强战壕、添加铁丝网。
安排好这一切后,他才跑到夏尔身边一屁股坐下,气喘吁吁的感慨道:“你的迫击炮又立了大功,上校。”
“什么?”夏尔问,随手将水壶递给他。
提贾尼接过水壶,仰起脖子咕噜噜的猛喝几口,放下水壶深喘几口气抹一下嘴,回道:“它能有效压制敌人机枪,而且很安全,这是我军守到现在而伤亡只有五百多人的原因之一。”
夏尔“嗯”了一声。
在迫击炮之前,压制机枪的最好办法就是机枪。
但此时法军的机枪要扫射正面冲锋的敌人,它们无法兼顾针对他们偷偷架设起来敌方机枪。
迫击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旦敌人纵深有机枪输出,迫击炮马上就会朝枪声响起的位置打去几发炮弹。
提贾尼小心的望了望两侧,压低声音对夏尔说:“但我不确定我们能否守到天黑。”
夏尔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刚才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全军三千多人,在敌人两次冲锋下伤亡五百余人。
这数字似乎很乐观,按这样的速度,只需再付出五百余人的伤亡就能坚持到天黑了。
但战场不是简单的数字推断。
3000人付出500伤亡守一早上,不代表2500人也能付出500伤亡守同样时长。
当达到某一临界点时,第105步兵团的火力已不足以抵挡敌人的冲锋,防线会忽然崩溃接着所有人都变成尸体或俘虏。
只是没人知道这临界点是多少,2000人,2300人?又或者就是下一秒!
“他们无法派出援军,是吗?”夏尔问。
“是的!”提贾尼无奈的点了点头:“奥斯曼人用火炮封锁了登陆的海滩。运输船也无法靠近,敌人的岸防炮已经补充了炮弹做好准备。”
战列舰或许能顶住岸防炮的轰炸,运兵的运输船就不一样了,只要几发,它们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甚至被引爆弹药。
就在两人愁眉不展时,一名通讯兵匆匆跑上来报告:“将军,上校,温特将军来电,他们打算派出舰队强行进入萨罗斯湾为我军提供炮火掩护,其中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号,温特将军需要知道怎么配合我们!”
夏尔和提贾尼眼睛一亮,如果舰队能为防线提供炮火就容易多了。
提贾尼马上从口袋里掏出地图摊开,看了一会儿,用手指在防线以东的区域虚画了个圈:“这里是敌人进攻的主力,我认为炮火应该炸这一块……”
“不!”夏尔打断了提贾尼的话,他指着防线以西,说:“我认为我们的炮火应该炸这一片。”
“西面?”提贾尼疑惑的抬起头:“敌人在那只有一个步兵团和一个民兵团,他们甚至在我们的包围中,已经出现弹药不足的情况……”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炸西面。”夏尔解释道:“民兵团士气低落,如果再加上火炮轰炸,他们内部很可能会出问题。”
提贾尼“哦”一声恍然大悟,仔细考虑一番,提贾尼越发觉得炸西面更合理。
这不只是西面的敌人更容易崩溃,更重要的是打西面“A”角,战列舰可以远离海岸,敌人能够打到战列舰的岸防炮不多。
想着,提贾尼不再迟疑,点头道:“你是对的,打西面!”
第313章 士气问题
下午一点左右,协约国舰队发起了进攻。
舰队集结了十艘战列舰及三十余艘用于扫雷的驱逐舰,它们在奥斯曼人惊恐的眼神中浩浩荡荡的开进了萨罗斯湾,在敌人的炮火激起的一道道水柱中抛锚做轰炸准备。
轰炸初时只有稀稀啦啦的几声,每声炮响后还间隔一分钟左右,天上飞着几架用来校炮的水上飞机。
这是军舰在试射,她们在摇晃的海面上极难命中目标,试射可以根据弹着点修正,之后那些同口径、同型号的火炮再以相同的参数朝目标开火。
大约过了十余分钟,炮声忽然“轰轰”的响成一片,防线以西的“A”角几乎被炸成了一片火海。
但夏尔和一众士兵们却不敢探出头观望,因为包括他们的防线在内都免不了挨几发炮弹。
舰炮偏移目标几里是正常的,尤其齐射时船体与海水会相互影响剧烈震荡。这也是海战中讲究“首发命中”的原因,如果首发未能命中,之后想要命中目标会十分困难。
躲在坑道里的夏尔感觉这次的响声和地面传来的震动比之前更甚,但不知为什么他并没有害怕,反而莫明其妙的有种安全感。
……
博拉耶耳,桑德斯第五集团军指挥部。
这里距离前线最近的距离只有三里,桑德斯只要爬上指挥部西侧的土丘拿上望远镜,就能看到奥斯曼军队朝敌人防线发起的进攻。
进攻一次又一次被打退了,付出惨重的伤亡。
确切的数据还没出来,但估计已超过四千人。
桑德斯认为,奥斯曼军队没有手榴弹和迫击炮是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桑德斯有些自责,他一直以为这是海战和登陆战,奥斯曼军队不太需要手榴弹,现在才发现这想法是多么愚蠢。
他第一时间就致电德国,紧急从奥匈帝国调一批手榴弹和迫击炮来。
然而,这批手榴弹和迫击炮最快也要两天后才能送到。
炮声响起时,桑德斯已有了心理准备,因为通讯兵早就告诉他敌人舰队已经进入射程准备轰炸了。
参谋奎恩几次要求桑德斯将指挥部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但都被拒绝。
桑德斯平静的说:“如果我从这里撤走,就意味着承认失败,士兵将不再奋不顾身的朝敌人防线冲锋,你愿意看到这个结局?”
“不,将军。”奎恩很肯定的说:“我不愿意看到这个结局。但即便您撤走,他们也一样会视死如归,我保证!”
接着奎恩又补了一句:“因为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我们不是为您而战!”
桑德斯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身为一名德国人,他同样不是在为奥斯曼帝国冒险,他是为德国!
不过当然,这话没必要说,让他们保持这种误会,这没什么不好。
炮声响起那一刻,桑德斯正坐在办公桌前静静的盯着面前的地图。敌人舰队参战,使夺回防线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对方到底是一支什么军队?居然能在两万人的轮番进攻下巍然不动!
难道真是他们所说的夏尔的部队?
夏尔这样的人有可能亲自参战?
桑德斯始终不相信,如果德国有一个夏尔,他们会派一个集团军把他保护起来而不是送到战场!
这时巴哈尔满面硝烟的抢进办公室,头上缠着渗血的绷带,那是他撤出布奇亚村时负的伤。但在此之后,他依旧奋战在第一线甚至亲自带队组织了一次冲锋。
这是一名勇敢的职业军人,桑德斯心里对巴哈尔作出评价,而且有勇有谋。
“将军。”巴哈尔用蹩脚的德语焦急的说:“敌人在轰炸西面,我们应该发起进攻!”
“在这时候?”桑德斯反问:“你认为,两面夹击都没能把敌人防线打下来,现在西面处于轰炸中自顾不暇,我们单方面进攻能拿下防线?”
“我知道不能。”巴哈尔回答:“但继续这样下去西面会崩溃,我们将永远失去夺回防线的机会。”
桑德斯沉默了一会儿,平静的回答:“上校,我认为西面的危机不是因为敌人的轰炸,而是因为士气。”
“士气?”巴哈尔一愣。
桑德斯点了点头,不答反问:“你觉得,西面缺兵、缺人吗?”
巴哈尔茫然的摇了摇头。
西面一个团加一个民兵团就有七千余人,另外还有一支后勤部队和工兵部队困在其中,实际兵力上万。
桑德斯又问:“西面缺少弹药吗?”
巴哈尔又摇了摇头。
对敌人防线的进攻不是弹药问题,他们打不了几发子弹就牺牲了,重点始终是他们冲不进敌人的防线。
桑德斯最后说:“西面当然也不缺少食物,对吧?”
巴哈尔没有异议。
确切的说不是不缺食物,而是在食物吃完前,他们就投降了。
“您说得对,将军。”巴哈尔回答:“可西面的确是被敌人包围了,他们的补给线被切断,食物和弹药耗尽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上校。”桑德斯说:“如果今天攻不下来,就明天,明天攻不下来就后天。但西面的情况似乎等不到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