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尔“嗯”了一声,他似乎明白了桑德斯的意思:
西面是否能坚持是能否夺回防线的关键。
它如果还在奥斯曼手中,就能对敌人防线形成两面夹击。否则,敌人的登陆部队将源源不断的从那登陆并补充到防线里,整个加利波利就危险了!
然而……
“可我们还能怎么做?”巴哈尔疑惑的问:“除了进攻外!”
桑德斯静静的望着巴哈尔,问:“听说伱在奥斯曼军队中有很高的支持率?”
“可以这么说。”巴哈尔点了点头:“因为我总是与他们战斗在一起。”
接着巴哈尔又望向桑德斯,眼里透着不解:“可这与这场仗有什么关系?”
桑德斯手指在地图上西面的位置轻轻一点:“如果,你带着一队士兵出现在这里,能让他们再坚持两天吗?”
巴哈尔明白了,桑德斯想把他派到西面去指挥,或者说是振奋士气,在敌人的包围圈内。
“没问题,将军!”巴哈尔挺身回答:“天色一黑我就出发,我可以乘船绕过敌人的防线!”
第314章 主动权在敌人手里
巴哈尔的渔船是黄昏时出发,只带了两名警卫员和一个通讯班一部电台,天色入黑时已在防线西面登陆。
巴哈尔的到来受到了军民们的热烈欢迎,他就像给濒临崩溃的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尤其巴哈尔大声告诉他们:
“英勇的士兵们,敌人能封锁住我们陆地上的公路,但封锁不住我们海上补给线!”
“我就顺利的过来了,还带来了食物!”
说着,部下将一袋袋面粉从渔船中抬了出来摆在众人面前。
原本神情沮丧的奥斯曼士兵和民兵们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
巴哈尔接着大喊:
“我们可以趁夜晚用木船和渔船把食物、弹药运过来,这不是难事!”
“但我们需要用两天的时间制作足够的船只。”
“只需要坚持两天,情况就会不一样了,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
士兵们的欢呼声更响了,巴哈尔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胜利的希望,更是活下去的希望。
但只有巴哈尔知道,所谓的渔船、木船是不存在的,这根本不现实。
白天,协约国的水上飞机会发现这些渔船,战列舰会在十几公里外将它们击沉。
晚上,奥斯曼的岸防炮看不见黑漆漆的海面,敌人的驱逐舰会布满海角两侧将其全面封锁。
这也是巴哈尔选择黄昏出发的原因,这是白天与黑夜的转换期,英国人的懒惰和懈怠给了他安全赶到这里的机会。
……
炮声隆隆。
坑道内,夏尔躺在艾德里安用炮弹箱铺好的床上休息,枕头是背包,他甚至不敢将行军被从包里拿出来,因为它很快就会被潮湿的环境弄得无法使用。
床头摆着奥斯曼士兵留下的树墩,上面放着一盏煤油灯,它带着黑烟的火焰点燃后,呛人的烟味瞬间充斥着整个空间。
之前,夏尔肯定受不了这种味道,但现在却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它就像是熏香,可以驱赶海风吹来的血腥味和尸臭味。
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仰躺着的夏尔盯着坑道顶部用于支撑的几块木板发呆。
他对“A”角敌军的状态有些困惑。
自从舰队进入萨罗斯湾以来,舰队断断续续已对其轰炸了几小时,晚上也没停,依旧有一声没一声的将大口径炮弹砸在他们头上。
夏尔原以为奥斯曼人最迟今晚就会选择投降。
毕竟他们大多是民兵、工兵以及后勤部队,这些部队没受过多少战斗训练,现在又身处绝境,应该支撑不了多久才对。
天黑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他们可以暗摸摸的离开队伍越过无人区向法军投降。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来投降的奥斯曼民兵只有个位数,其中还有两个是澳新军团的人,他们成为俘虏后被奥斯曼人押着构筑战壕,找到机会跑了出来。
是什么原因不投降?
勇气?
还是因为保卫家园?
这时坑道口黑影一闪,夏尔一翻身就端起架在床头的步枪对准目标,手指已搭在扳机上。
“嘿,上校,是我。”提贾尼声音略带紧张:“放轻松,门外有艾德里安守着,不会有敌人到这的!”
提贾尼有些后悔,他忘了今天是夏尔第一天参加战斗,这样的“新手”往往会过份紧张,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抓起步枪扣动扳机。
夏尔松一口气,把步枪放回原处,语气略带尴尬:“抱歉,将军,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我明白。”提贾尼回答:“过段时间就好了,你只是没习惯。”
“也许吧!”夏尔回答,他感觉自己永远也习惯不了。
提贾尼没在这个问题上过多拉扯,他手拿一份文件,那是审问投降的奥斯曼士兵的笔录。
“事情查清楚了。”提贾尼把文件递到夏尔面前:“不是你的计划有问题,而是敌人有了应对措施。”
夏尔接过文件凑到煤油灯下翻了翻,他注意到了一个名字:“巴哈尔?”
“是的。”提贾尼像一滩烂泥似的躺在夏尔的床位上,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呤,声音慵懒的回答:“记得今天在布奇亚村被敌人挡住将近二十分钟差点出状况吗?是他违抗命令私自带着部队抢占的!”
夏尔“哦”了一声,这家伙有点东西。
“他是一个上校。”提贾尼接着说:“如果按军职算,他至少应该是个少将甚至中将,他直接指挥的部队有三个师,间接指挥的部队应该还有三个师。”
这在战场上并不奇怪,有能力的军官在战事发生时指挥权迅速扩大,但军衔却没来得及晋升。
提贾尼接着说:“他是天色入黑时从海路进入‘A’角的,奥斯曼人把他当作战斗英雄,他说会打造出一条海上交通线。”
夏尔明白了,巴哈尔是用“望梅止渴”这招稳住了“A”角的军队。
接着夏尔就皱了皱眉头,如果“A”角的敌人不投降,协约国的援军就没空间登陆,他们顶多派几千人补充进夏尔所在的防线。
再多人就没办法了,防线容纳不下也没有意义,人挤人被敌人火炮一炸就死一半。
提贾尼起身,拿过水壶咕噜噜的喝了几口,又重重的躺了回去,翻了个身似乎已累得不行,声音越来越轻:“他们说巴哈尔要求至少守两天,你觉得我们能否坚持两天?”
夏尔没回答,他考虑了一会儿,说:“你可能对‘至少守两天’的理解有误。”
“什么?”提贾尼梦呓般的回了一句。
夏尔回答:“你的理解是,巴哈尔要求他们守两天,这是‘A’角守兵的极限,因此我们只要坚持两天就可以了,到时奥斯曼军队就会崩溃。”
提贾尼喃喃反问:“难道不是吗?”
夏尔轻轻一笑:“还有另一种可能:两天后,敌人有信心攻破我们的防线,因此巴哈尔才要求他们守两天。”
提贾尼似乎是睡着了,有几秒的时间没反应。
但猛然间又“腾”的坐起身,扭头震惊的望向夏尔:“你是说,主动权在敌人那?我们只有两天时间迫使他们投降?”
第315章 两天期限
夏尔没回答,他其实并不确定,只是认为后者更有可能。
“可是。”提贾尼半信半疑:“敌人有什么办法能在两天后突破我们的防线?我是说,他们现在不能,两天后为什么能?”
法军防线应该越来越难突破才对,第一天是登陆并快速抢攻,无论是兵力、弹药还是补给都不足,甚至连淡水都成问题。
到了夜里,舰队就会不断的把它们送进来,此时在防线西端已经在接收运输船送来的物资了。
再加上又有舰队的火力增援,敌人凭什么有把握在两天后突破?
夏尔轻声回了一句:“想想吧,将军,现在的敌人和两天后的敌人有可能会有什么区别?”
提贾尼沉默了一会儿,茫然的摇了摇头,他想不到会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还是补了句:“难道是德国人?德国人的援军会赶到这?”
“不,将军。”夏尔否定道:“就算是德国人,他们也不见得比奥斯曼人打得好。”
这是事实,奥斯曼人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得很英勇。
而德军,就算他们有更好的素质有更好的装备,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未必会有奥斯曼人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
“那是……”提贾尼更为疑惑。
“手榴弹。”夏尔揭开了谜底:“还有迫击炮,如果这两样东西运到奥斯曼军队手里……”
提贾尼“哦”了一声微微点头,脸色瞬间慎重起来。
法军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奥斯曼军队的进攻,就是因为有迫击炮和手榴弹的优势。
但如果奥斯曼军队也有手榴弹和迫击炮,他们就可以在战壕内用迫击炮压制法军机枪,士兵就可以冲进防线50米线后就将手榴弹投进法军战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挡在50米线外。
想到这,提贾尼渐渐失去了血色,这很可能会对法军的防御造成致命的打击,这是能冲进防线与不能冲进防线的区别!
接着,提贾尼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夏尔:“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上校?毕竟它们是你发明的!”
夏尔笑了起来,他发明的,并不代表有破解方法。
如果有,只能说破解手榴弹的就是手榴弹,破解迫击炮的就是迫击炮。
夏尔无奈的回答:“唯一的方法,就是两天内让敌人投降。”
“可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提贾尼的声音有些沮丧:“我们总不能拿着喇叭对‘A’角的敌人大喊,你们上当了,不会有什么海上补给线,现在就投降吧!”
这当然不行,虽然说的是事实,但敌人显然会把法军的话当作蛊惑人心的谎言。
夏尔没回答,因为他也没想到办法,这是始料未及的。
夏尔发现自己轻敌了,敌人指挥官是个高手,他知道这时候把巴哈尔这样的人派到“A”角去鼓舞人心振奋士气,也知道夏尔的防线空间有限,更知道用手榴弹和迫击炮来对付夏尔的防御。
他甚至会在这两天积蓄兵力、火炮、炮弹,到时将对夏尔防线发起雷霆一击。
这时,坑道外传来一阵欢呼,艾德里安兴奋的钻进坑道报告道:“将军,上校,我们的援军来了。”
提贾尼只“嗯”了一声。
原本他很期待援军的到来,但在知道“两天限期”后就对援军失去了兴趣。
几个黑影走进来,煤油灯照不到脸,只看到为首的头戴大檐帽扎着绑腿,腰挎手枪,从军衔可以辨认出是一名上校。
“提贾尼将军?”上校望着夏尔,用娴熟的英语自我介绍道:“我是澳大利亚第5轻骑兵团团长理查德,很高兴见到您!”
(上图为登陆加利波利的澳新军团,军服模仿英军老款军装)
夏尔将目光转向提贾尼,提贾尼这才兴趣寥寥的上前与理查德上校握手:“你好,理查德上校,欢迎你们!”
嘴里虽是这么说,心下却想着,你们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来送死的。
“将军。”理查德上校因为认错人有些尴尬,他面带歉意的朝提贾尼敬了个礼:“请您下命令,我们要做什么?”
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似乎迫不及待的希望上阵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