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226节

  人们都说他是“有良心的资本家”,他发明了许多装备,据说还鼓励工人发明并允许他们保留发明的产权。

  接着弗森登又犹豫了,夏尔更热衷于用于战争装备的发明,自己似乎没什么东西用得上。

  忽然,弗森登想到了自己用于探测冰山的回声探测仪,这说不定对夏尔有用。

  于是弗森登就下了决心,买一张船票千里迢迢的赶到法兰西。

  弗森登找到夏尔的住处才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夏尔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见的,尤其自己还是一名很容易被当作间谍的外国人。

  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弗森登咬了咬牙,他决定铤而走险。

  想着,弗森登整了整自己外套,大跨步走向基地大门,胸有成竹的对警卫说:“我想见夏尔,我有一个关于德国人的重要情报,需要亲自向他报告!”

第393章 人才送上门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早晨,夏尔起床后坐在办公桌前啃着勤务兵送来的面包,没洗脸也没刷牙。

  这似乎不卫生,以前的夏尔不会这么做。

  但从加利波利战场返回,体验过那里沾满鲜血的泥土带着粪便味的坑道,以及空气中尸体的腐臭味后,他就不会在乎这些了。

  提贾尼拿着报纸朝夏尔扬了扬,说:“很神奇,是吗?居然能看到人的骨头!”

  “什么?”嘴里塞着食物的夏尔含糊不清的回了声。

  提贾尼把报纸递到夏尔面前,手指在一张图片上点了点:“这个,居里夫人的发明。”

  夏尔听到“居里夫人”时愣了下,咀嚼的动作不自觉的慢了下来。

  夏尔当然知道居里夫人是谁,从小听着她的名字长大,夏尔只是没意识到居里夫人居然与自己在同一个时空。

  夏尔将目光转向报纸,只见头版头条一个大标题:“‘小小居里家族’至今已帮助了十余万名伤员并得到了妥善治疗。”

  图片上是一辆汽车,居里夫人坐在其中,目光有些忧郁。

  看了内容夏尔才知道,那汽车是居里夫人发明的,上面装载着放射线装置,可以开到战地医院为受伤的士兵拍片,居里夫人把它称作“小小居里家族”。

  (上图为居里夫人在她的放射医疗车中,一战时她创建了法兰西第一个军用放射成像中心,装备了20台移动式X光机,还在一所战地医院配置了200台X光机,战争期间共有100万伤病员借助X光设备得到治疗)

  “伟大的女人。”夏尔由衷感叹。

  提贾尼“嗯”了一声表示赞同,但又耸了一下肩:“只可惜,法兰西公民似乎并不认同她。”

  “不认同?”夏尔吃惊的望向提贾尼:“为什么?”

  提贾尼扭头望向夏尔,脸上带着疑惑和意外:“你居然没听说?所有法兰西人都知道。”

  夏尔“哦”了一声:“我,对外界的事很少关注,除了读书外。”

  提贾尼翻了翻白眼,分明是被父母管得太严了。

  “好像是三年前的事。”提贾尼解释道:“居里夫人写一封情书,它被刊登在‘巴黎新闻报’上。于是人们就知道居里与郎之万教授交往,后者是居里亡夫的学生。”

  夏尔轻轻一笑:“这能算什么!”

  不过是师生恋而已。

  不想提贾尼补了一句:“郎之万教授是有妇之夫。”

  夏尔一时无语,他没听说过这个。

  提贾尼抬了下手:“然后谣言就传开了,许多人认为这段恋情是她丈夫死前就开始的,甚至有人说她丈夫因此而自杀,更夸张的是还有人怀疑这其中有阴谋……”

  夏尔心下一叹,他似乎明白居里夫人在照片里为什么总是如此孤独且郁郁寡欢。

  喝了一口牛奶,夏尔摇头感叹道:“法兰西人很奇怪,他们把人尽可夫的哈丽捧上天,却无法容忍玛丽这么小的污点。”

  这可是放纵浪漫的法兰西!

  提贾尼一愣,似乎觉得夏尔说的有道理。

  想了一会儿,提贾尼才给出一个勉强说得通的解释:“或许,是人们对科学家的要求更高,就像他们对你也有很高的要求一样。”

  夏尔将喝空的杯子往桌上一放,恶狠狠的望向提贾尼:“所以,你才把哈丽叫到我浴室?”

  提贾尼愕然,他没想到夏尔会联想到这事。

  “该死!”提贾尼一拍脑袋:“我怎么没想到,那天我应该带上几个记者准备好相机,我错过了绝佳的头条!”

  夏尔直接把吃剩的面包砸向他,这个油嘴滑舌的家伙。

  不过夏尔明白,这其实不只是因为居里夫人是科学家,更因为她是女性,这时代对女性还存在严重的歧视和偏见。

  “将军。”这时一名警卫一路小跑到夏尔面前报告:“有人想见您,一个美国人,他说他掌握了有关德国人的重要情报。”

  夏尔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白衣夫人”,这个组织大多是平民且各个国家的都有。

  不过一想又觉得不对,“白衣夫人”的成员不应该这么鲁莽,找上门几乎就是暴露身份。

  “让他进来。”夏尔下令,带着疑惑。

  提贾尼多了个心眼,他问警卫:“搜过身没有?”

  “搜过了。”警卫回答:“没有带武器,也没有任何可疑的地方。”

  ……

  

  夏尔把人带到会议室,他怎么看面前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头也不像是个间谍。

  “您现在可以说了。”夏尔朝他点了点头:“您想告诉我什么?”

  “是这样的,将,将军。”老头看起来有些紧张,他搓了搓手咽了下口水:“两年前,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了,从那以后我就在……考虑一件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夏尔有些意外,泰坦尼克号是两年前沉没的?距离自己居然如此近。

  “这与德国人没关系吧?”夏尔打趣道:“你是想说,它是被德国人击沉的?”

  “不,当然不是。”老头涨红了脸,迟疑了一会儿,他才回答:“非常抱歉,将军。我其实,没有关于德国人的情报。”

  这或许是一个粉丝,夏尔想,假借提供情报来要签名。

  “本子呢?”夏尔问。

  老头一脸迷糊的望着夏尔:“什么本子?”

  “我应该签哪?”夏尔从抽屉里取出笔:“下一次不要再用这样的方法了。”

  老头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不,我不是来要签名的。”

  “那是什么?”夏尔有些难堪。

  “我是……”老头停了下,接着深吸一口气似乎豁出去了:“我叫弗森登,将军,研究无线电的。这两年因为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事,一直在研究水下探测冰山的方法,不久前已经申请了‘回声探测仪’工业产权,它能侦测到两英里外的冰山,我认为这可能对您有用。”

  夏尔瞬间瞪大了眼睛。

  无线电专家?

  侦测冰山的“回声探测仪”?而且还距离两英里,这不就是声呐的雏形?

  这样的人才怎么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第394章 人才养成计划

  “我们可以用‘回声探测仪’探测航线,将军。”弗森登说:“它可以让我们的航线更精确、更安全,它可以观测到暗礁、浅滩、以及沉船等其它障碍物,可以用它探索出新航线。”

  夏尔匪夷所思的望着弗森登:“仅此而已?”

  听了这话,弗森登的热情瞬间就被浇灭。

  是的,这些都可以人工做到,而且现有航线已足够了,军方使用的海航图还经过反复探测,何必多此一举?

  想到这,弗森登打起了退堂鼓,他眼里带着沮丧,有气无力的说:“抱歉,将军,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很遗憾浪费您宝贵的时间……”

  “不不。”夏尔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您认为‘回声探测仪’只是用来探测航道?当然,它的确有这功能,我们很需要它为航线安全做进一步补充。”

  弗森登眼睛一亮,这说明夏尔对此感兴趣?

  不过,弗森登疑惑的问:“可除此之外,它还能做什么?”

  弗森登是一个科学家,他对军事装备不了解,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夏尔一时无语,就是因为你没想到,所以明明已经做出了声呐,可最终的发明者却是别人。

  “探测潜艇,先生。”夏尔提醒道:“如果你的‘回声探测仪’能探测到冰山、暗礁,是不是也可以探测到潜艇?”

  弗森登忽地瞪大了眼睛,愣了好一会儿才激动的点点头:

  “是的,将军,它……它可以,我确定。”

  “我们要做的,只是改变波长,我是说,有些波长更容易被金属反射,再增加接收器的灵敏度,这样就可以探测到潜艇,尽管它是移动的。”

  “上帝,我们还能根据接收的时长确定潜艇的距离,再结合声波的方向计算出它的方位。”

  夏尔轻轻点头。

  声呐是在1906年发明的,但它其实不算是“声呐”,更应该被称作“水听器”。

  因为它纯粹是在水里听对方潜艇发动机和螺旋浆的声音,由听力灵敏的水兵经过一定训练后操控。

  主动声呐在1915年出现,发明者就是与居里夫人有过绯闻的物理学家郎之万教授。

  然而,在这之前弗森登已经发明出主动声呐,只是用途不在潜艇,名字叫“回声探测仪”。

  弗森登又惊又喜,他满怀期待的望向夏尔:“这么说,将军,您会聘用我是吗?”

  “当然。”夏尔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虽说法兰西没有太多的反潜需求,但这样的人才这样的技术绝不能落到英国人手里。

  何况弗森登还是无线电专家,他的发明有很多门类,同时精通物理、化学、数学、建筑,天文……

  难以想像,只需要花点小钱就能将这样的发明天才置入一箭之地。

  这时弗森登反而迟疑了:“我,我有个不情之请,将军,在为您工作期间,我能保留我发明的工业产权吗?”

  “当然。”夏尔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我对工人也是这么做的,您当然不会例外。”

  这是吸引人才的一大诱饵。

  接着夏尔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因为战争的原因,我希望我对您的工业产权有优先购买权,如果您不愿意出售也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但至少有三到五年对外保密期。”

  弗森登对此表示理解,没人会愿意把先进的军事装备泄漏给敌人,这不是工业产权的问题,而是叛国、间谍、危害国家安全。

  何况,卖谁不是卖,如果价格合适为什么不卖给夏尔?

  “我同意。”弗森登很干脆的点了点头。

  他不太敢谈薪资,高薪对现在的他而言完全是奢望,他只希望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夏尔似乎看穿了弗森登的想法,平静的说:“月薪5000法郎,提供食宿。”

  弗森登初时还没什么反应过来,身为一个美国人,他习惯性的把这个数字按现在的汇率兑换成美元。

  5000法郎是330美元左右,那一年……上帝,4000美元的年薪,这已远超他过往的最高薪水。

  “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夏尔问。

  夏尔完全可以提出更高的薪资,一个月几千法郎的支出对此时的夏尔而言不过是毛毛雨,何况这些支出往后会翻着倍的收回。

首节 上一节 226/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