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的格雷维,听到加利埃尼的话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警惕的朝两侧瞄了一眼,将礼帽一压,小声对阿曼德说:“走。”
说着转身朝人群外挤去。
阿曼德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他没有多想,转身跟在格雷维身后。
“怎么了?”阿曼德追上格雷维。
“夏尔利用了我们。”格雷维说。
“什么?”阿曼德一脸疑惑。
“情报。”格雷维越走越快:“你还不明白吗?夏尔知道情报会传出去,他利用了我们!”
阿曼德瞬间愣在原地。
起因是夏尔培训工人的周期是三个月。
培训周期三个月,意味着夏尔计划在那之前拿回钢铁厂,因此必然会有一个针对钢铁厂的作战计划。
格雷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就将情报传给德国人。
现在,夏尔突然发起进攻,不是三个月而是一个月,而且在国庆日,在所有人都以为夏尔的部队将接受检阅的时候,他们却在康布雷发起了进攻!
是夏尔有意误导格雷维再通过他误导德国人?
阿曼德咽了下口水,快步追上格雷维,低声问:“如果夏尔利用了我们,是不是意味着他知道我们……”
话还没说完,周围几个黑衣人围了上来,他们单手插兜,很明显在衣服内握着手枪。
为首一名身着西装留着八字胡的人施施然迎上来,从兜里掏出一张证件在格雷维面前扬了扬:
“格雷维先生,阿曼德先生,我是总参谋部第二局的,我叫杜拉。”
“请你们跟我走一趟,有些事需要向你们核实一下。”
第407章 这能骗得过德国人?
在阿拉斯通往康布雷的公路上,福煦坐在飞驰的汽车里饶有兴趣的看着手里的文件,那是夏尔部队的装备信息。
康布雷地属福煦的北方集团军群战区,夏尔在康布雷作战需要的配合及大部份补给都由北方集团军群提供,福煦需要知道装备情况。
“有意思。”福煦翻看着文件:“他把自己的部队全部用车辆武装起来了,要么是坦克要么是装甲车,或者是汽车,连火炮也不例外。”
接着福煦扭头望向坐在身边的魏刚:“你怎么看?”
魏刚是福煦的首席参谋,也是福煦“进攻理论”最忠实的拥护者,两年前获福煦赏识,之后像坐火箭似的先后任第20军参谋长、第9集团军参谋长,现在又任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
(上图为马克西姆.魏刚,一战时任福煦的参谋长,二战时先后任法军总司令,维希法国的国防部长)
“恕我直言,将军。”魏刚面无表情的回答:“我并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做法,它很容易遭到敌方炮火的毁灭式打击。”
福煦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看过那些装甲车和火炮的数据,它们似乎十分脆弱。
尤其是那被称作卡车炮的东西,只是简单的卡车和火炮的组合,如果说有做什么,就是加强了底盘。
福煦脑海里不由闪现这些车辆中在敌人炮火下一辆辆被炸翻的惨景。
“何况。”魏刚补充道:“我对这些车辆在战场能起到的作用表示怀疑,其它的部队都是在步行,他们跟不上夏尔的部队。难道说,夏尔想凭这两支部队总数一万多人就独自击溃德国人?”
福煦没有反驳,他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如果没有其它部队配合,速度快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一头扎进敌人的包围圈,送死送得更快!
“然而。”福煦若有所思的说:“事实是他一直在获得胜利,上校,从未输过。”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战术。”魏刚回答。
“我们的战术?”福煦吃惊的望向魏刚,难道他也对“进攻理论”有了怀疑。
不过很快福煦就明白是自己想错了。
魏刚解释道:“我们的战术对德国人早已不是秘密,德国人也在用同样的战术与我们作战,我们彼此熟悉,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福煦接嘴道:“你是说,在德国人已经适应我军战术的情况下,夏尔忽然采用不同的战术作战,这让德国人无所适从?”
“是的。”魏刚很肯定的点了点头:“贝当的防御战术也是如此,它也是一种与‘进攻战’不同的战术。”
顿了下,魏刚断言:“一旦德国人习惯了他们的战术,就是他们失败的时候,战斗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只能是‘进攻’。”
福煦沉默了。
虽然“进攻理论”是他总结并推出的,之前深信不疑,但与夏尔交谈几次后,他内心出现了动摇,现在已不再轻言哪一种才是正确的。
这时汽车拐进一道山坳,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上前,汽车缓缓停下接受检查。
……
夏尔的习惯是不在城镇内扎营,虽然那更舒适也更方便,但同时也会给敌人创造斩首的机会并给平民带来危险。
因此只要不是特殊情况,他总是将指挥部设在森林里。
此时夏尔刚接到格雷维和阿曼德被捕的消息。
他心下感叹,格雷维的聪明和谨慎远超夏尔的想像。
谁能想到保险柜里藏的一本书无关紧要,那是一本巴尔扎克写的《农民》,这很符合格雷维右翼身份及其理想。
但那只是引别人偷窃并给格雷维示警用的。
格雷维每次把它放进保险柜时,都会小心翼翼的夹上几根头发,一旦有人动过他马上就会知道,然后他就会假装《农民》是密码本发一些无关紧要的电报。
真正的密码本,其实是他随身携带的日记。
他会用旧的日记页发新日记,让身处德国的亲信同步更新日记,于是密码几乎每天更换且绝无雷同。
但格雷维百密一疏,忘了阿曼德这个漏洞。
抓住这个漏洞一切就水到渠成:哈丽从阿曼德那套到情报,渗透进格雷维家里的“佣人”又拍到了日记页,格雷维就毫无秘密可言。
这是夏尔的重大胜利,右翼势力将遭到惨重的打击。
党首居然通敌?
且打击的对象居然是夏尔?
这是要把整个法兰西拖进火坑!
人们甚至会合理展开想像:
右翼势力是希望外部势力介入,或与外部势力勾结以达到其恢复帝制的目的。
而且很可能不只是格雷维,整个右翼势力都有嫌疑。
……
于是,右翼议员将夹着尾巴做人,就算他们不知道格雷维的作为也是如此,施耐德也会与其切割生怕染上骚味。
然后,夏尔出面的时候就到了……
正想着,通讯兵推门报告:“准将,福煦将军来了。”
话音未落,福煦就笑吟吟的弯腰进来:“一切还好吗,准将?好久不见!”
(注:1910年时法兰西平均身高166.8厘米,福煦身高175厘米,在当时算是高个子)
“一切都好将军。”夏尔迎上前与他握了握手。
福煦好奇的打量了掩体一眼,语气带着赞赏:“你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这已超过大多数法兰西将军了。”
“其实并非如此,将军。”夏尔自嘲道:“我只是比较胆小而已,我不敢冒着被暗杀的风险住在镇里。”
福煦“哈哈”笑起来,他当然不相信夏尔真是因为这个原因。
接着福煦把话题转向正题:“你是有意让所有人以为你和你的部队会出现在国庆日的阅兵式上,对吧?”
“是的。”夏尔点了点头。
“这能骗得过德国人?”福煦有些怀疑。
“如果只是这个,或许不能。”夏尔回答。
福煦听出了夏尔的弦外之音:“还有别的?”
夏尔笑了笑:“不只有,还有不少。”
为了今天的进攻,夏尔做了不少准备。
第408章 装甲师与机械化师
“我买下的钢铁厂全都在东方集团军群进攻方向上。”夏尔说:“我向施耐德引进钢铁厂工人以及对他们进行培训,其实是一种暗示。”
福煦“哦”了一声。
他头一回听说这事,情报人员根本不会向福煦这副总司令汇报这种“小事”。
“两周前我还到拉革登去了一趟。”夏尔说。
福煦瞬间明白:“你去见了霞飞?”
霞飞的指挥部目前设在拉革登,一个位于东北部的小镇。
“不。”夏尔摇头否定:“我只是去转了一圈。”
原则上夏尔应该去,但他实在不愿与霞飞应酬。
福煦一愣,接着点了点头:“是的,你不需要见霞飞。”
在一旁的提贾尼听得一脸懵,这与眼前这一仗有什么关系?
但福煦带来的那名上校却一脸恍然:“你是希望通过这个,暗示人们你与霞飞会过面,为了讨论在东方集团军群的合作!”
“是的。”夏尔望向这名上校,眼里有些意外,他的反应还算灵敏。
福煦代为介绍道:“他是我的参谋长,魏刚。”
夏尔一愣,居然是魏刚,未来的法军总司令,二战法国投降后的国防部长。
魏刚见夏尔的表情有异,疑惑的问了声:“我们见过吗,准将?”
“不。”夏尔赶忙回答:“我只是听说,你与福煦将军一起策划了‘奔向大海’战役。”
夏尔原本想找出一个战例恭维一下魏刚,但想到他直到此时还未上过战场一直在做参谋的工作,于是只能编了这个借口。
魏刚有些难堪,“奔向大海”算不上什么胜利,甚至可以说是失败,它没能达到想要的战果。
福煦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他从魏刚手里拿过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朝夏尔扬了扬:
“这是你部队的装备清单,准将。”
“有些事我不太明白。”
“第一坦克旅和第105步兵团都装备有坦克、装甲车、还有火炮,两者有什么区别?”
福煦一度怀疑这是夏尔犯的错误,他把坦克旅和步兵团混为一谈了,至少福煦看不出它们的区别。
战场经验告诉福煦,各兵种应该要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比如炮兵就要以火炮为主,而不是什么都抓一点。
“当然有区别,将军。”夏尔回答:“实际上,我认为他们应该换一个番号,因为他们已经不能简单的称之为‘坦克旅’和‘步兵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