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在德军控制时期被用于训练飞行员,这里驻扎着德军一个飞行中队。
他们大部分在夏尔的部队打进来前驾着飞机逃走了,离开前还搞了些破坏,把开不走的故障机炸毁或引燃。
法军进驻后只在这里派了一个步兵班接管。
此时,夏尔带着警卫连清空跑道,望着这个机场深有一种宝山空回之感。
从二战起,机场是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一旦控制了机场,运输机马上就运去燃油、物资和援兵,接着战斗机就会在这里起降并争夺周围几百公里的制空权,同时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
几乎可以说,只要有一个机场在,就能为前方几百公里的范围内争夺到战争主动权。
但在这时期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的看着它在这摆烂。
仔细考虑一番夏尔就明白了,是缺乏专用的运输机,它是这种进攻模式的基础。
否则,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地面交通线畅通后把燃油、零件以及后勤人员运来。
就在夏尔扼腕长叹时,望着天空的提贾尼提醒道:“来了。”
沿着提贾尼的目光望去,在火红的夕阳背景下飞来了三架飞机,正中一架是双座型“阿芙罗”,两旁各一架“骆驼”。
那是阿尔贝特一世。
他在知道夏尔的部队打到之安特卫普后,强烈要求亲临战场与夏尔一同作战。
“你帮不上什么忙,陛下。”夏尔在电报里回复:“能做的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夏尔就差没告诉他别来这里添乱了。
阿尔贝特一世在开战之初或许很重要,他在德法两国之间,谁都希望能把他拉进己方阵营。
但现在,战争已经开打且比利时几近灭国,阿尔贝特一世也就失去了价值。
这就是国家间的政治,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但阿尔贝特一世依旧坚持:
“那是我的国家,准将,我必须与我的子民一起见证比利时的胜利!”
“另外,我可以为稳定战线发挥更好的作用,我能做到。”
夏尔无奈的同意了。
实际上根本不需要阿尔贝特一世组织,比利时人自己就是这么干的,“白衣夫人”和游击队,不过有一个领头的也不错。
阿尔贝特一世绕了一个大弯,他先从英国飞到敦刻尔克,再在法军的护送下飞往安特卫普。
原因是他不相信英国飞机能保证他的安全。
此时英国最先进的飞机依旧是“阿芙罗”,这款战机面对德军的“福克E1”只有被动挨打。
(注:虽然英国从夏尔手里购买了“骆驼”战机,但按协议还在巴黎训练)
“阿芙罗”逐渐降低高度,最终在一阵“隆隆”的发动机声中稳稳的停在机场的跑道上。
两架“骆驼”在空中盘旋了两圈,飞行员挥着手向夏尔致意再原路返回。
它们如果在这里降落,很可能就没有多余的油料的返航。
阿尔贝特一世从“阿芙罗”后座上跳了下来,一边摘着护目镜一边快步走向迎上前的一行人,老远就兴奋的叫着:“夏尔,我亲爱的朋友,我就知道你会成功的!”
阿尔贝特一世上前激动的拥抱着夏尔,发出爽朗的笑声。
“这是伟大的一天。”阿尔贝特一世说:“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看着你,你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这是欧洲人常有的礼节,但夏尔还是有点不习惯。
坐上汽车时,夏尔提醒道:“这里并不安全,陛下,德国人虽然投降了,但还有许多残敌。”
阿尔贝特一世心思却不在这,他一脸感慨的望着街道两边的建筑,喋喋不休的说着:
“我们就是在这认识的,你那时还是个少尉。”
“不到一年时间你已经是个准将了。我以你为荣,准将。”
“只有你能做到,只用一天时间,太让人吃惊了。事实上所有人都被你吓住了,他们都在讨论你取得的不可思议的战果。”
“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我的朋友。”
“我以为我这辈子都回不来了,但我现在就在这!在安特卫普!”
“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像是在做梦!”
……
“停。”夏尔忍不住打断阿尔贝特一世:“您听到我说的吗?这里很危险!”
“我知道,准将。”阿尔贝特一世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如果你已经把它夺回来了,而我却因为担心危险而置身事外,你认为我的子民会用什么眼光看我?”
夏尔点了点头。
比利时沦陷时期他一直都在为收复国土奔波,虽然没起什么作用。
同时这也是个很好的时机,他可以在比利时人心中树立国王的形象争取大众的支持。
夏尔相信阿尔贝特一世考虑过这一点,这无可厚非。
“你打算怎么做?”夏尔问。
“很简单。”阿尔贝特一世回答:“给我一些枪,我会组织起民兵,安特卫普、布鲁塞尔,还有其它地方,肃清残敌的任务就交给我了。如果你有需要,我们还可以配合法军作战。我们或许不专业,但一定会奋勇向前。”
说着,阿尔贝特一世望向夏尔,眼神中透着期盼。
夏尔有些意外,这是他没想到的。
此时的法军的确兵源不足,确切的说是步兵不足。
第9军没能及时跟进,又由于油料紧缺,装甲师和机械化师不得不转为普通步兵使用。
那为什么不把比利时人发动起来呢?
一路打过来时,法军已从德国人手里缴获了许多步枪和弹药,只要把它们丢给比利时人就可以。
“你觉得怎么样?”阿尔贝特一世有些紧张。
他这个国王很清楚,决定权掌握在夏尔手里。
夏尔点头道:“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关于指挥的问题……”
“无条件服从你的指挥。”阿尔贝特一世抢着说。
除了夏尔还有谁能打赢这场仗,还有谁能拯救比利时?
第430章 利益交换
夏尔承认自己小看阿尔贝特一世了。
在此之前,夏尔只知道有游击队,他通过“白衣夫人”与游击队联系并制定作战计划,也知道有些游击队在配合法军维持治安甚至直接参与到战斗中。
但他不知道游击队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游击队在哪,一旦有战事更无法指挥他们作战。
阿尔贝特一世来了之后,马上就把分散在各处的游击队组织起来统一指挥。
……
第二天一早,夏尔正在堡垒指挥部里与提贾尼对燃油精打细算,他们在考虑怎么才能保持坦克在城内巡逻的同时又能剩下一些备用。
夏尔有一种让阿尔贝特一世组织游击队从民间运油的冲动,不只是安特卫普,还有安特卫普周边地区,把方圆几十里的民用汽油全都运过来,说不定能解装甲部队的燃眉之急。
但这不是个好主意。
这就是明摆着告诉德军夏尔的部队缺油,接着他们就会放心的从缺口逃走。
因此,夏尔只能把这个想法否决掉。
这时阿尔贝特一世进来了,他手里拿着公文包,脸色因为疲倦有些苍白,却依旧透着兴奋的光。
阿尔贝特一世身后跟着一名身着比利时军装的军官。
正在夏尔疑惑时,阿尔贝特一世侧身介绍道:“这是伊登上校,准将。我决定让他负责安特卫普的游击队,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对他下令。”
夏尔打量了伊登上校一眼,一名四十开外的军人,留着八字胡,让人奇怪的是军服上的军衔是少校。
接着夏尔就明白了,他是被火线升为上校,军装还来不及换,或者没条件换。
伊登上校明显气场不足,他手足无措的上前向夏尔敬礼,想与夏尔握手却又担心冒昧,最终还是夏尔主动伸出手。
“您好,上校。”
“您好,将军。”伊登上校赶忙回应:“很荣幸能成为您的部下,我们,我们准备好了,您下命令吧,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做你们正在做的。”夏尔回答:“维持治安,搜索残敌。”
“是,将军。”伊登上校激动的挺身回应,望向夏尔的目光透着敬意。
他就是那个一天就从康布雷打到安特卫普的将军,看起来还是个孩子,却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阿尔贝特一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到夏尔手里:“这是安特卫普游击队,我们把它暂编为第21师,师长就是伊登上校。”
夏尔疑惑的接过文件。
这又是一个奇怪的点,师长难道不应该是少将军衔?
后来夏尔才知道这是因为夏尔的军衔是准将,伊登作为夏尔的部下当然应该是上校。
接过文件翻开一看,夏尔吃了一惊:“安特卫普居然能组织起上万人?”
夏尔发下去的步枪只有六千多支,那是在安特卫普所有的缴获,其中还包括故障枪支。
阿尔贝特一世点了点头:“有些是女兵,她们强烈要求加入部队,我认为不应该打击她的积极性。”
夏尔“哦”了一声。
女兵在这时期是个奇怪的存在,只有沙皇俄国有一支女兵部队,但在现代却很常见。
所以夏尔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更不会觉得不可接受。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夏尔想,有了游击队在这里驻防,明天英国运输船一到,装甲部队马上就能原路折返开往蒂比兹补上缺口。
不,应该让机械化师走前头,他的速度更快。
然而,就在这时通讯兵给夏尔递上了一封电报:“将军,温特将军来电,他说燃油运输船因德国人的潜艇而延误,另外,他问您是否能增援达达尼尔海峡。”
夏尔一愣,他难道不是明确拒绝过吗?
下一秒夏尔就明白了。
“燃油运输船因德国人的潜艇延误”是个借口,温特将军把它与“是否能增援达达尼尔海峡”放一起是有原因的。
这显然是个暗示。
……
这并非温特将军所愿,而是“海军大臣”的意思。
“海军大臣”原本不知道夏尔缺燃油这事。
温特将军的嘴很严,他知道这是军事机密,一旦泄漏将直接影响到比利时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