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246节

  莫里茨上校接过电报仔细看了几遍,没看出毛病,尼科拉斯少将身为第一坦克师师长也不可能怯战。

  “我们的炮兵呢?”莫里茨上校抱着最后一丝希望:“105MM榴弹炮,它们为什么没发挥作用?”

  “它们遭到敌人轰炸机的压制。”通讯兵回答:“很明显,敌人早就侦察到我军炮兵阵地的准确位置。”

  莫里茨上校咽了下口水,不得不接受并面对这个现实。

  之后莫里茨上校又对着地图分析:“夏尔的部队下午前有可能推进到瓦朗谢讷,我们可以从东面的莫伯日调第182步兵团赶往增援,该团已在二线休整半个多月,兵员和装备都经过补充,如果速度快,他们可以在那构筑起一道防线。”

  瓦朗谢讷在法比边境附近法兰西一端,距离康布雷二十几公里。

  莫里茨上校是根据夏尔之前的穿插速度做出这个判断。

  只是,夏尔之前的穿插是带着“马克1”型坦克,且步兵还未全面机械化,两者的行军速度不在一个层面。

  法金汉没有反对,就算这个步兵团无法挡住夏尔的进攻,至少也能迟滞他的速度,接着其它援军就能源源不断的赶到。

  但还没等法金汉下令,通讯兵又大声报告:“将军,瓦洛镇失守,法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该镇!”

  莫里茨上校初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他对比利时一带的地形不熟,想当然的以为瓦洛镇在瓦朗谢讷西面,也就是法军还没到瓦朗谢讷。

  结果在西面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瓦洛镇,一名参谋眼疾手快,指出了瓦洛镇的位置:“在这,比利时境内5公里左右。”

  莫里茨上校瞬间石化,清醒过来后转头望向通讯兵,大声问:“谁的报告?”

  “尼科拉斯少将。”通讯兵回答:“他们在那遭到游击队和法军先头部队的夹击,同时还遭到轰炸机的轰炸,他只能选择抛弃坦克和装备朝热蒙方向撤退。”

  莫里茨上校依旧不敢相信。

  这才不过两个多小时,夏尔的部队居然能跨过瓦朗谢讷推进到距康布雷三十几公里的瓦洛镇?

  “夏尔A1”坦克的最高时速不过15公里,就算他们以最高时速前进也到不了……

  或许是看出了莫里茨上校的疑惑,通讯兵进一步解释道:“上校,情报说敌人装备了一种用钢板覆盖的汽车,它们比坦克快得多,法国人就是用这种汽车走在前方为坦克扫清障碍。”

  

  莫里茨上校一脸尴尬,偷眼望了望法金汉。

  此时的法金汉也急了,他没时间纠结莫里茨上校是否判断错误,指着地图说:“蒙斯,马上把援军派往蒙斯。”

  “是,将军。”

  但依旧迟一步。

  事实是不只迟一步,夏尔的军队占领蒙斯时德军援军却还需要一小时才能赶到。

  接着是布鲁塞尔。

  莫里茨上校以为那里有一个后备师两万多人的兵力,这一回夏尔总没办法快速通过了吧!

  但一声轰响弹药库被炸,第82后备师在法军赶到前就撤退。

  最后一次误判是安特卫普。

  受尽折磨的莫里茨上校这时松了一口气,他以为夏尔这一天的进攻总算到头了。

  此时天色已黑,安特卫普又是著名的“国家堡垒”,当初德军是用“大贝尔莎”作敲门砖才成功突破,夏尔只有坦克没有大口径火炮,只能望城兴叹。

  就算进攻,也要等第二天天亮吧,莫里茨上校想。

  然而,就在莫里茨上校带着参谋团彻夜未眠调兵遣将之际,忽然一个电报传来:“上校,安特卫普失守,夏尔的部队已经攻入城内!”

  正在地图上构画防线的莫里茨上校一愣,然后平静的放下手中的笔坐回到椅子上,轻叹一口气愣愣的望着前方的虚空发呆。

  他已经麻木了!

第428章 “封锁”消息

  由于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判断失误,莫里茨上校已不敢轻易做判断了。

  于是“蒂比兹是否安全”就成了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它位于蒙斯与布鲁塞尔之间,据情报显示法军的包围圈有一个宽达30公里的漏洞。

  是包围圈没来得及合围?

  夏尔的部队已经通过这一带,他们只需要留下一些部队驻守就行。

  何况那是夏尔,一个天才军事家,他怎么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但是,万一这就是夏尔的失误呢?

  应该马上抓住这个机会命令部队突围!

  不行,这可能是陷阱,夏尔或许就等着德军进入一片区域,再用坦克和装甲车围歼了。

  “这一带地势平坦且一片空旷。”莫里茨上校犹疑着说:“它很适合坦克和装甲车作战。而我军为了追求速度只能轻装突围,一旦在这里被包围将会是一场屠杀。”

  顿了下,莫里茨上校又补充道:“另外法军还有空中优势,一旦我军进入这片区域将会遭到轰炸机轰炸。”

  一定是这样,莫里茨上校想,夏尔就是做这样的打算。

  法金汉犹豫了,他不知道该相信哪种可能。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突围还有机会,不突围就只能在原地等死。

  考虑了一会儿,法金汉最终决定,放弃地势空旷的蒂比兹,改从蒙斯突围。

  ……

  一天一夜没休息的夏尔在堡垒的休息室内睡了一觉,虽然环境和空气不怎么样,但他依旧睡得很熟,直到下午两点多才迷迷糊糊的醒来。

  张嘴打着哈欠,夏尔打开门回到被当作指挥部的作战室。

  提贾尼一直都在,虽然眼睛通红布满血丝却依旧坚持不睡。

  “总要有一个人关注战事。”提贾尼说:“何况这一仗可以说是最伟大的一仗,它简直就是个奇迹,无法想像你在经历这些后还能睡得着!”

  提贾尼越说越激动:“我们创造了历史,准将,现在是最关键的收尾时刻了,我们应该坚持到最后。”

  夏尔一脸无所谓,这并不影响睡觉,如果有事需要他做决定时,把他叫醒就行了。

  何况,睡一觉才可以更好的“创造历史”。

  道理很简单,但许多人就是想不到也做不到。

  ……

  正翻看电报的提贾尼见夏尔出来,稍抬一下头说:“德国人的援兵赶到了,但他们在十公里外没敢发起进攻。”

  说着把一封电报递到夏尔面前。

  夏尔“嗯”了一声,接过电报瞄了一眼放回桌子上。

  安特卫普这样的堡垒或许无法挡住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但对一战时期的步兵却是噩梦,只要弹药够,多少人上来都是送死。

  还想像之前一样用“大贝尔莎”把堡垒轰开?

  那是空军还没投入战争的事。

  现在要是还敢这么做,“大贝尔莎”这个笨家伙就会成为轰炸机绝好的靶子。

  因此,安特卫普绝对安全,它就像在德军后方扎下的一根钉子,牢不可破。

  等夏尔在办公桌前坐下,提贾尼又说:“德国人正从蒙斯突围,一小时前的事。”

  夏尔一愣,他有点看不懂这操作,为什么要从蒙斯突围?

  “第9军应该打到蒙斯了吧?”夏尔问。

  “是的。”提贾尼点了点头:“他们正与德军在蒙斯展开巷战争夺控制权,公路与铁路几乎陷入瘫痪。”

  “那为什么德国人还要选择在蒙斯突围?”夏尔疑惑的将目光投向地图找到蒙斯的位置:“他们完全可以开着汽车从蒂比兹通过。”

  这是舍易取难给自己找麻烦。

  “谁知道呢?”提贾尼抬头笑了下:“或许,德国人是想离你远一点。”

  蒙斯距离夏尔的部队将近一百公里,的确更远。

  接着提贾尼就想到了一个可能:“你猜会不会是,他们担心从蒂比兹突围遭到坦克和装甲车的埋伏?”

  “也许吧。”夏尔记得那一带地势空旷,的确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接着夏尔就明白了:“这说明他们不知道我们燃油不足。”

  步兵没能及时跟进最严重的后果是燃油无法送上来,而民间不多的燃油仅仅只够夏尔打进安特卫普。

  现在,装甲部队除了呆在安特卫普哪也去不了。

  “说得对。”提贾尼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他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微笑:“我们的运气来了,准将。如果他们一直这么想的话,突围的速度就会慢得多,而我们就机会封闭包围圈。”

  

  接着他又想到了关键的一点:“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封锁消息?我是说,如果我军燃油不足的消息从安特卫普传出去,敌人就会像潮水一样从缺口涌出去。”

  按常理说的确应该这么做。

  但夏尔却摇了摇头:“想要把消息封锁得密不透风很困难,将军,总会有几个人逃出去,哪怕安特卫普是个防御森严的堡垒。”

  提贾尼点头表示同意。

  即便围着高墙站满警卫的监狱都有办法越狱,何况是野战防线。

  “那就不太妙了。”提贾尼皱起了眉头。

  夏尔想了想,说:“我们或许有另一个办法。”

  “另一个办法?”提贾尼眼睛一亮,脸上的倦容都少了许多。

  夏尔点了点头:“我们可以把坦克布署在堡垒防御圈上组织防御。”

  “可这没什么用,准将。”提贾尼笑了起来:“你说过的,坦克更应该用于机动而不是当作炮台……”

  夏尔没说话,只静静的看着提贾尼。

  提贾尼猛然醒悟:“坦克如果当作炮台就不需要开动,就没人会发现它没油!”

  夏尔点了点头:“然后,我们可以把所有剩余的燃油集中起来,供几辆坦克在安特卫普转几圈,你猜他们会怎么想?”

  提贾尼哈哈大笑:“他们一定会以为我们燃油充足。”

  这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算有德军士兵潜出安特卫普,他们告密的内容也不可能是“法军燃油不足”。

  “温特将军那边是否有回应?”夏尔问。

  夏尔联系了温特将军解决燃油问题。

  安特卫普是个海滨城市,可以通过英国皇军海军运输燃油。

  提贾尼点了点头:“他们的运输船需要两天后到,还有援军。”

  所以,留给德军突围的时间只有两天了。

第429章 阿尔贝特一世

  夕阳下的安特卫普机场颇显荒凉。

  机库被炸塌了,塔楼被烧了一半,只留下黑漆漆的墙体,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周围到处是飞机“残骸”,还有几具被烧焦的“尸体”。

首节 上一节 246/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