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们望向他的眼光也有些异样,还有人交头接耳:
“他们居然完全忽视了夏尔的贡献。”
“现在凡尔登还在大量使用夏尔发明的地雷和定向雷,他们却只字未提。”
“真的是贝当守住了凡尔登?我不这么认为!”
……
加利埃尼明白尼维勒这么做的意图。
他是在向贝当这个“前上级”示好,试图将贝当拉拢到他们阵营中去。
此时的法军内部似有“三足鼎立”之局:进攻派、防御派,和夏尔派。
进攻派是主流,是传统,不只是法军,英军也是进攻派。
夏尔派是后起之秀,代表着新势力、新理论,凭的是至今未尝一败的战绩。
以贝当为代表的防御派则势单力孤,人气没有进攻派足,胜仗没有夏尔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和趋势。
但在进攻派与夏尔派两虎相争时,贝当却成了两派争相拉拢的目标。
贝当似乎察觉到了这一点,脸上阴晴不定,似乎在考虑应该站在哪一边。
尼维勒从公文包里取出几份电报朝众人扬了扬:
“在会议开始前,请允许我先说几句题外话。”
“情报显示,德国人在凡尔登共集结了两千多门各式火炮,每天打出的炮弹至少有数万发。”
“我想,对这一点感受最深的应该是贝当将军。”
贝当点了点头:“的确如此,有时我在想,德国人可能是集中了全国的炮弹并将它们倾泻在我们的战壕上。”
尼维勒手指在虚空中一点,说:
“这就是我想说的。”
“想想吧,将军们!如果德国人把兵力集中在凡尔登进攻,其它地方必定极为薄弱。”
“这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第515章
很明显,尼维勒打算进攻。
或者说是英国人决定进攻。
加利埃尼望了望贝当,后者没有任何反应,静静的坐在椅子上保持沉默,他似乎还在犹豫。
加利埃尼只能抬头说:“我不认为现在是合适的反攻时机,总司令阁下。”
尼维勒目光从地图转到加利埃尼身上,微笑着点了点头,摆出一副通达的样子:“说说您的看法,部长阁下。”
加利埃尼缓缓起身,侧一下身对周围的将军说:
“我承认德国人在凡尔登投入许多兵力和装备,但把它说成是集中全国最后的力量孤注一掷,我认为未免言过其实。”
“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德国人在防线上的力量。”
“他们在俄国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在比利时拉开一条新防线与我军形成对峙。”
“我们甚至在其它方向有几次试探性进攻,结果证明德国人的防御十分严密,没有任何你说的‘薄弱’迹像。”
说着,加利埃尼将目光投往坐在身后的东方集团军群司令卡斯泰尔诺中将。
卡斯泰尔诺中将起身:
“是的,我按照加利埃尼将军的命令发起几次进攻,德国人的防御很严密。”
“我还听说他们装备了新型重机枪。”
“这种重机枪更轻更适合运动作战……”
话还没说完,黑格就用生硬的法语冷声的打断了他的话:“想想夏尔吧!”
“什么?”加利埃尼疑惑的望向黑格,他不明白夏尔与他们的进攻意图有什么关系?
“我是说夏尔进攻安特卫普那场战斗。”黑格翘着二郎腿一动不动,眼皮稍抬,语气慵懒:“夏尔为什么能在一天内就打到安特卫普?难道真的是夏尔的坦克和他的部队坚不可摧?”
加利埃尼愤怒的反问:“那么,你以为那是什么?是敌人太弱?”
这些家伙,居然公然否认夏尔的战绩!
“差不多是这样。”黑格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确切的说不是敌人太弱,而是德国人的防御只有外面一层,只要突破这一层内部就是空的,许多地方甚至无人防守。”
黑格抬头,用挑衅的目光盯着加利埃尼:“我没说错吧,部长阁下?”
“这的确是事实。”加利埃尼加重了语气:“但是,只有夏尔的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才能快速突破,只有快速突破才存在‘内部是空的’这情况。”
步兵靠双脚前进速度不可能快,在他们突破时,敌人援军就会从四面八方堵上来将他们拖住挡住。
接着加利埃尼又补充了一句:“进攻安特卫普一战,福煦的第九军在蒙斯被德国人堵住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将军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安特卫普一战已被军事专家详细分析,人们一致认为,夏尔之所以能一天内顺利穿插到位,是因为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够快、够强、够灵活。
快,使绝大多数敌人援军无法及时赶到。
强,使偶尔赶到的敌人无法拖住他们,甚至被夏尔的部队短时间内快速击溃。
灵活,有时碰到无法短时间取胜的城市和据点,夏尔的部队可以绕过而不是死战。
纯粹的步兵显然无法做到这些。
黑格轻轻一笑,施施然起身对所有人一摊手:“先生们,你们似乎忘了一点,步兵也有属于自己的快速机动部队。一直以来,我们就是凭借着它们在战场上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加利埃尼先是一愣,接着就明白了:“你是说骑兵?”
黑格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
“夏尔用的战术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吗?”
“我们在战场上已经用过千百遍了。”
“在敌人防线上打开突破口,再利用骑兵从突破口快速穿插其侧后。区别只是夏尔用的是坦克和汽车。”
英国将军们纷纷附议,还有人叫嚷着:
“坦克和汽车存在无法解决的缺陷,它们过度依赖汽油了。”
“没有汽油它们就是一堆废铁,而汽油又很容易遭到攻击,夏尔的攻势就差点因为汽油而功亏一篑!”
“骑兵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同样可以穿插,还可以在马背上射击,并且不依赖公路。”
……
黑格扬扬自得。
这就是他认为坦克和机枪是多余的原因。
有骑兵为什么要坦克?
有步枪为什么要机枪?
坦克能做的事骑兵也可以,机枪其实就是多几把步枪!
加利埃尼无言以对,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时代还有人迷信骑兵认为骑兵比坦克、汽车更强。
但加利埃尼势单力孤,他无法与所有英国将军们争论。
而法兰西的将军们,他们要么若有所思要么就连连点头,有的虽然不认同英国人的观点却选择了沉默。
显然,英国将军们团结得多。
这时尼维勒说话了:
“我们的作战计划差不多是这样,不过还要加上大炮。”
“就像德国用密集的炮火轰炸凡尔登一样,我们会集中炮火轰炸德国人的一段防线。”
“接着用步兵打开突破口,最后是骑兵从突破口迅速穿插。”
与英国人略有不同,尼维勒更相信“火炮”,在他的脑海里打仗就是“火炮征服,步兵占领”。
他认为打败敌人的是“火炮”,步兵只是在敌人被打败后前出“占领”而已。
加利埃尼忍不住问:“这是英国人的计划还是你的计划,总司令阁下?”
尼维勒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您这是什么意思,部长阁下?”
“没什么意思。”加利埃尼回答:“如果你们希望用这种战术去送死,我或许无法阻止。但作为陆军部长,我会尽一切所能阻止法军参与……”
“不,部长阁下。”尼维勒打断了加利埃尼的话:“您无法阻止。”
这时黑格说话了,他语气中带着满满的不屑:“我们的物资只提供给那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士兵,而不是躲在战壕里贪生怕死的胆小鬼!”
于是加利埃尼就明白了,他们最终会利用物资威逼议会做出妥协。
第516章 M1半自动步枪
夏尔这段时间正抓紧时间训练部队,尤其是训练部队使用新装备。
勃朗宁是同时生产出BAR和M1半自动步枪的。
所有人都以为BAR能更早列装,因为它相对成熟,原型是轻机枪,只是改进成自动步枪而已。另外勃朗宁已生产出样枪甚至经过简单的测试。
但让人意外的是,最终还是M1半自动步枪先一步出现在众人面前。
前后不过半个月,勃朗宁就送来首批一百支步枪供士兵测试。
他特地到指挥部来找夏尔,一脸震惊的问:
“少将,它一生产出来就很完美。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弹容量、长度,还有导气装置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严丝合缝恰到好处。”
“这几乎不可能,除非你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甚至考虑到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主动规避!”
他自己设计的BAR就在测试时发现枪管壁太薄,这导致快速连发时有可能炸膛,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这就像五百米的赛道上,夏尔让勃朗宁先跑,眼看勃朗宁要跑到终点了,夏尔才不慌不忙的起身,结果忽然间夏尔就冲线并高举双手接受观众的欢呼。
勃朗宁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却又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夏尔轻描淡写的回答:“或许只是运气,勃朗宁先生,设计时我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款步枪而不是轻机枪,而步枪又比轻机枪成熟得多。”
勃朗宁考虑了一会儿,最终点头接受了夏尔这个解释。
M1半自动的确有许多与步枪相似的地方,比如护木、枪管、枪机等,只是把栓动改成半自动。
更重要的还是,如果不相信这个解释还有什么原因能出现这情况呢?
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