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20节

  (注:德国提出“为了和平谈判”确有其事,只不过是在1916时提出的,当时双方都有些熬不住且德国占了上风,都有谈判的意愿,却被美国财团破坏了)

第548章 谁为贷款负责?

  纳木尔城堡,夏尔正对着地图与提贾尼讨论针对鲁汶的作战计划。

  纳木尔拿下后,鲁汶就处于法军的三面包围之中,同时夏尔手里还有装甲部队、机械化部队,再加上航空部队和比利时第一特种侦察军的配合,拿下鲁汶指日可待。

  甚至,这不是能不能拿下的问题,而是包围多少德军俘虏多少人的问题。

  这也是夏尔明知纳木尔地形不适合坦克作战,却偏要舍易取难进攻纳木尔的原因之一。

  这在围棋中就是叫吃,是高效率的走法。

  如果德军指挥官够聪明,就应该主动放弃鲁汶收缩防线。

  (上图红圈圈出的,由上自下分别是安特卫普、首都布鲁塞尔和纳木尔。鲁汶在三者正中间,处于被包围夹击的状态。如果主角先进攻鲁汶而不是纳木尔,不但鲁汶因为有别地增援更难打,最终还是要面对纳木尔这个“难题”。)

  提贾尼看着地图笑道:“一旦拿下鲁汶,英国人就将再一次被甩到二线。”

  安特卫普东北是中立国荷兰。

  鲁汶一下,安特卫普就基本处于不需要面对敌人的“角落”中。

  夏尔轻轻一笑:“你眼里只有鲁汶么,将军?”

  “什么意思?”提贾尼不解,看了夏尔一眼又将目光转向地图:“除了鲁汶外,还有更好的进攻方向?”

  他若有所思,目光转到比利时重镇列日要塞时,一脸吃惊:“你不会,想直接进攻列日要塞吧?”

  “不。”夏尔摇了摇头:“列日要塞到处是城堡且地形复杂,短时间打下几乎不可能。”

  德国人甚至修复了那里的堡垒,堡垒内的大口径火炮对任何进攻单位都有十足的威慑力,包括夏尔的装甲部队。

  “你的意思是……”

  夏尔指着地图上一个点:“哈塞尔特,将军,我们可以避开列日要塞防御圈。”

  (注:哈塞尔特就是地图上的“Hasselt”)

  提贾尼在地图上找到位置后一愣:“哈塞尔特?这没法包围……”

  下一秒他就想明白了,他一脸震惊的望向夏尔:“你的意思是,利用荷兰边境包围德国人?”

  夏尔点了点头。

  此时鲁汶一带的德军正大致处于一个三角区域,南面是法军从安特卫普到纳木尔的防线,北面是荷兰边境,只有东面列日要塞一个出口。

  一旦法军穿插到哈塞尔特,就会先一步把这个出口堵死,到时又会有几万德军被包围。

  不过这计划有个漏洞,荷兰为了自保,很可能会允许这支被包围的德军过境。

  进攻前先要把这问题解决了。

  这时通讯兵送上来电报:“将军,我军在索姆河获得决定性胜利。”

  提贾尼接过电报一看,“哈”了一声,一脸不屑的把电报递到夏尔面前:“4万伤亡推进了一公里,还是平堆,居然是‘决定性’胜利?”

  夏尔看了电文也觉得难以理解:“他的意思可能是,既然第一次这么打能获胜,第二次这样打也一样能获胜吧?”

  提贾尼笑了起来:

  “我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总以为德国人会一成不变的使用老战术。”

  “4万人,一天伤亡4万人!他们居然称这为胜利?”

  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提贾尼跟着夏尔这么久,看到的都是几百人的小伤亡,上千人伤亡只在达达尼尔海峡处于被敌人包围的那场战斗中才出现过。

  因此,他很难想像一天伤亡4万人是什么画面。

  这时另一个情报递了上来:“将军,德国人提出‘为和平而谈判’。”

  提贾尼赶忙抢上前接过电报,看完后两眼放光语气带着兴奋:“要谈判了,少将,战争要结束了!”

  “别对这个抱有太大的希望。”夏尔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我可不这么认为。”提贾尼激动的说:“只要有人愿意谈,达成协议就是时间问题,至少战争烈度会小得多。”

  毕竟知道在谈判了,所有人都在期盼达成协议的那一天,就不会有多少人真的玩命。

  “你想多了。”夏尔坐回椅子往后一靠:“你忽略了美国人。”

  “美国人?”提贾尼不解的望向夏尔:“这跟美国人有什么关系?他们甚至没参战!”

  夏尔微微摇头,顺手拿过文件一边签一边回答:“美国人给了英国很多贷款,将军。”

  

  英国人从美国那获得的所有物资都是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向美国政府贷款,再用贷到的款买美国物资,其中包括大量子弹和炮弹。

  (注:协约国用于作战的弹药有40%是美国生产的,最终贷款额超过了100亿美元)

  然而提贾尼还是不明白,一脸迷茫的望着夏尔。

  夏尔只好补了一句:“想想吧,将军。如果现在和平了,你认为谁会为这笔贷款买单,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兰西人?”

  提贾尼陷入了沉思。

  法兰西人肯定不会支付这笔贷款,这与他们无关。

  德国人也不会,他们没有战败,他们是在占了上风的情况下“谈判和平”的。

  最应该支付的是英国人,贷款的是他们,直接获益的也是他们。

  然而,被德国围困的英国人却一穷二白根本还不起这笔贷款。

  最重要的是英国人是世界第一强国,虽然处于衰弱期但拥有话语权且殖民军无数,即便赖帐美国又能如何?难道还跟英国打一仗?

  想到这,提贾尼恍然大悟:

  “如果现在‘和平’了,没人会为这笔贷款负责,它将成为一笔坏帐。”

  “所以美国人希望这场战争继续下去。”

  “只有……只有最终打败了德国从他们手里拿到巨额赔偿金,才有可能补上这笔贷款!”

  夏尔点了点头:

  “说得对,将军。”

  “所以,美国财团会利用他们手里对物资的控制权,极尽所能的左右英国和法兰西的舆论。”

  “他们会让所有人相信,所谓的‘谈判’只是德国人的阴谋,是缓兵之计。”

  提贾尼如坠冰窖,刚看到的一点希望瞬间被掐灭。

  美国的确能做到夏尔说的那样,轻而易举!

第549章 为了钱包的战争

  美国人的动作十分迅速,他们明白一点,舆论倾向就应该从苗头开始“引导”,越早动手成本越低,效果却会越好。

  在夏尔与提贾尼讨论时,美国财团分布在英法两国,乃至意大利甚至中立国的眼线已四处出击“攻城略地”。

  ……

  英国伦敦。

  下议院议员伯里斯刚回到家就收到一个信封。

  信封里装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是相邻的伊斯灵顿区(中产聚集区)的一处房产。

  当伯里斯找到这个地址时,发现那只是一幢不起眼的小房子,破败不堪不值几个钱。

  伯里斯冷哼一声,战争时期正是房价下跌最严重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士兵在战场上死亡,大批房产因为没人继承被抛弃或被甩卖。

  现在,居然有人送他一幢破房子?

  然而,大失所望的他打开房门走了进去,却发现偌大的地下室里堆满了物资,吃的、用的,还有许多高档红酒,足够他们一家奢侈的生活几年。

  ……

  英国下议院,虽然有少数议员不可思议的大喊:

  “我们为什么不与德国人谈谈?听听他们开出的谈判条件再做判断!”

  “如果想知道这是否是德国人的缓兵之计,我们完全可以让军情局去调查。”

  “我们可以一边打一边谈,至少应该派人与德国人接触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可能是一次机会,谈谈不会损失什么!”

  ……

  他们说的很合理,却被其它议员愤怒的声音掩盖了:

  “不,等我们调查清楚已经太迟了!”

  “想想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士兵们吧,我们已经死了数十万人,难道他们的鲜血白流了?”

  “你们这些叛徒,你们应该被关进监狱!”

  ……

  法国巴黎。

  议员阿图尔发现自己欠下的巨额赌债一夜之间全部还清,曾经纠缠着他的债主们全都笑脸相迎。

  议员诺亚得到一个仓库,仓库里有数不清的紧缺物资。

  议员马埃尔莫名其妙的获得了肯纳德海运公司的股份。

  (注:肯纳德海运公司是一家美国海运公司,参与了战争期间的运输工作)

  ……

  波旁宫众议院,尽管反对者的咒骂和抗议络绎不绝,但依旧宣布:

  “我们一致认为,任何与德国谈判的念头都是可耻的、卑鄙的。”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人收了德国人的贿赂,有些人还有间谍嫌疑。”

  “我们必须把战争进行到底,直至获得真正的胜利,这一点不容置疑!”

  “为了法兰西,为了荣耀,为了人民!”

  在他们的号召下,西线的法兰西士兵又一次发起进攻,似乎是在向德军、向法兰西,向全世界表明他们坚定不移战斗到底的决心。

  ……

  从报纸上看到这一切的夏尔心下一叹,都是生意。

  本该结束的战争,却因为100亿美元的贷款又要持续几年之久,早已疲惫不堪的各国军民,在议员和贵族们满口的仁义道德下苦苦支撑。

  付出代价的只有平民和士兵,与他们何干?

  提贾尼却按捺不住了,他越看越气,最后“砰”一拳砸在桌上,破口大骂:

首节 上一节 320/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