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那些议员收受美国的贿赂无视眼前的和平、无视人民的利益。”
“却口口声声为了人民,反而把那些争取和平的人贬损为叛徒!”
提贾尼望向夏尔:“我们就不做些什么吗?”
“我们能做什么?”夏尔反问。
真是奇怪的富家子,他分明是利益集团之一,却总是站在平民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难怪与他父亲不和。
“我们不能眼睁睁的让这一切发生。”提贾尼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是一个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谁也不知道战争要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会多死多少人。”
“然后呢?”夏尔又问。
“你有声望。”提贾尼望向夏尔的眼里充满了期盼:“你还有势力,我们可以集结圣艾蒂安兵工厂和布雷斯特造船厂,还有你的资源以及FN兵工厂,我们会成功的!”
夏尔语气出奇的平静:“你以为他们会支持我?”
提贾尼无语,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夏尔,他们难道不是唯你马首是瞻?
夏尔微笑着轻轻摇头。
可怜的提贾尼,从小锦衣玉食在温室中长大的他太单纯了。
夏尔手里的资源大多是军工企业,他们之所以会听夏尔的,是因为夏尔脑袋里的创意,是因为夏尔能给他们带来创意和前景。
这些军工企业恰恰是最不愿意和平、最希望战争继续的那批人。
提贾尼却希望他能集结这些人推动和平!
“这样吧。”夏尔的回答很简单:“你可以问问你父亲,听听他的想法。”
提贾尼愣住了,不用问他也知道父亲会是什么态度。
然后,他就明白了夏尔的意思,他颓然坐回椅子上,声音带着些嘶哑:“所以,战争会继续下去,是吗?”
夏尔不答反问:“你所推崇的战争艺术,核心之一难道不是战争能推动人类进步?”
提贾尼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痛苦的将脸埋进双手中。
他现在依旧相信战争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依旧推崇战争艺术。
他只是没想到,战争得到的进步居然会伴随着这么多痛苦、黑暗和不公平。
如果是为了国家而战也就罢了,士兵的牺牲还是有价值的。
然而,提贾尼发现士兵们只是为那一小部分人的钱包而战,跟国家、荣誉、尊严没有半点关系,士兵与平民都在被那一小部分人操控和愚弄。
“将军。”这时通讯兵递上一封电报:“尼维勒向全军发布申明,他说索姆河与纳木尔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战场。”
夏尔接过电报一看,大意是索姆河是正面大规模作战,而夏尔在纳木尔的战斗是小规模偷袭。
他用的是“偷袭”两个字,无疑是努力将夏尔的胜利往不光彩的方向带。
最后总结:即便是由夏尔指挥,也很难在索姆河获得更好的战绩!
这是狗急跳墙了,夏尔想,这种令人不耻的招数也做得出来,不愧是法军总司令!
第550章 他又一次隐瞒了真相
尼维勒的做法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经过一番仔细的考量。
深谙政治手段的尼维勒知道议会和英国人有打压夏尔的需求,因此,他贬低夏尔的言论不但能踩着夏尔抬高自己,还可以重新争取到议会和英国人的支持。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议会和英国人都会看到个中利益。
尤其是英国人,尼维勒认为获得他们的支持才是关键。
因此,他丢下正在激战的索姆河前线赶往敦克尔刻与基钦纳会晤,第二天又赶往巴黎参加会议为自己争取支持。
夏尔不关心也不在乎这些小伎俩。
他知道军队跟其它系统不一样,战时的军队更是如此,士兵们的需求很直接、很现实,他们要的就是能带领他们打胜仗的指挥官,其它的一切都是扯谈。
尼维勒的做法或许能解决高层对他的支持问题,但无法解决中低层官兵对他的认同,士兵们对这种靠关系尤其是依靠外国势力上位的指挥官十分反感。
因此,尼维勒注定将因为不得人心而走向失败。
对于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人,夏尔认为自己没必要在意他的攻击,那是在浪费时间。
然而,克里斯汀发来的一封求助的电报却让夏尔不得不正视。
……
这天,阿尔贝特一世带着伊登准将赶到纳木尔堡垒向夏尔汇报工作。
“很遗憾你没有亲自带兵进入纳木尔,少将。”阿尔贝特一世一脸兴奋:“你错失了那个场景,你无法想像自己有多受欢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他们在雨中排着队高喊你的名字,许多人等待了几小时就为了能见你一面。”
伊登准将表示赞同:“不只是纳木尔的人们,第一特种侦察军的士兵也同样如此,他们很希望能获得您的亲自教导。”
“如果可以的话,你能否露个面讲几句话?”阿尔贝特一世眼里带着期盼望:“这能振奋军民的士气,他们会因此疯狂。”
“看看吧。”夏尔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的。”
他始终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真正能鼓舞军民士气的是稳扎稳打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不是与军民见面说些鼓励的话。
“当然,少将。”阿尔贝特一世连忙点头。
夏尔就是比利时的天,他做的任何决定都是正确的。
这时一封电报递到夏尔面前,是克里斯汀少将发来的。
夏尔瞄了一眼电报面色瞬间大变,他甚至没把电报给提贾尼看,而是叠好放进口袋里。
“怎么了?”阿尔贝特一世以为是纳木尔局势有新的变化。
“没什么。”夏尔回答:“我得回巴黎一趟,议会有些事需要我处理。”
阿尔贝特一世“哦”了一声放松下来,原来是议会的事,那些混蛋,总是想尽办法给夏尔找麻烦。
……
巴黎波旁宫,正反两派正处于激烈的争论中,且势均力敌。
尼维勒站在演讲台上主导反派言论:
“先生们,纵观夏尔所有指挥,没有超过两个师以上的部队。”
“这或许是他能指挥部队的极限,一旦大兵团作战,比如五个师10万人甚至更多,就不是他能驾驭得了的。”
“两种作战的性质完全不同,战术也不一样!”
台下一片嘘声。
加利埃尼反对道:“他取得的战果却是你们的数十倍!”
阿曼德发出嘲笑:“我想您一定忘了,夏尔曾包围过根特俘虏了十几万德国人!”
斯蒂德大声抗议:“我们很期待您给我们一次夏尔式的胜利,总司令阁下!”
就连不常在议会中发言的韦尔斯也愤怒的喊:“直到现在,您似乎还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战绩,除了让我们的士兵一天内伤亡了4万人!”
还有许多中间势力坚定的站在夏尔一边,他们相当一部分代表工人。
……
反对夏尔的议员其实心知肚明,两者的战绩相差太大了,根本无法放在一起对比。
然而,出于削弱制衡夏尔的需求,他们却不得不支持尼维勒的言论。
“夏尔的战绩相当一部分依靠装备。”
“如果尼维勒将军也拥有同样的装备,谁说他不能打出同样的战绩?”
“而且新装备的发明是危险的,德国人马上就学去并用在我们身上!”
……
在咒骂和抗议声中,尼维勒请出了安特卫普指挥官艾维斯中将。
艾维斯中将往演讲台上一站,摆出一脸忧虑:
“我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或者是请示。我甚至不知道夏尔的军队已经从安特卫普调走了。”
“这种做法极其危险,我以为安特卫普有夏尔的部队防守,因此对它很放心,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德国人忽然进攻安特卫普,后果将不堪设想。”
……
加利埃尼马上予以反驳:“你似乎忘了比利时军队,他们才是驻防安特卫普的主力,夏尔已经安排好了!”
尼维勒摆出一副客观公正的样子回道:“部长阁下,重点是指挥官不是夏尔而是艾维斯中将。众所周知,军队只有处于统一的指挥下才有战斗力,否则必定会陷入混乱!”
台下马上有人反对:“可事实是他获得了胜利,令人瞩目的胜利,你能吗?”
……
正在众人争得难分难解时,夏尔推开门走了进来。
争吵的声音瞬间小了,甚至消失不见。
议员们对夏尔的出现感到意外,他们并没有邀请夏尔参加,气氛颇有些尴尬。
尼维勒迟疑了下,然后高昂起头,但谁都能看出他是色厉内荏。
夏尔没理会议员们怪异的目光,他径自走到尼维勒面前,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您应该回前线了,总司令阁下。您的军队正在哗变,您要说服的是自己的士兵而不是议员。否则,整个西线都有可能崩溃,法兰西也会陷入危险中!”
举座皆惊。
议员们全都将目光集中在尼维勒身上。
尼维勒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目光带着愤怒,却没有意外和慌张。
于是议员们就明白了,尼维勒早就知道“哗变”一事,他又一次对外、对议会隐瞒了真相!
第551章 对上谄媚者,必对下傲踞
前线部队“哗变”是两天前发生的,那是尼维勒展开攻势的第三天。
或许是受到第一天胜利的鼓舞,尼维勒紧锣密鼓的命令士兵持续对敌人防线发起冲锋,就连夜间也是如此。
在他看来指挥战斗并不困难,那不过是从其它地方调来一批批部队再把他们推上战场。
至于士兵是否成批成批的倒在敌人枪口下,他认为那原本就是战场该有的样子。
然而,后续进攻并不顺利。
德国人将夏尔的反斜面工事用到了索姆河战役中,所有的高地哪怕只是一个小山丘都被他们利用起来。
高地间又被埋上了地雷,甚至定向雷也出现了。
这使英法联军的炮火优势无法发挥,坦克瞬间失去了作用,防线再次处于僵持状态无法动弹。
(上图为志愿军反斜面阵地实拍,其中棱线是正斜面与反斜面的交界处,这附近一般会设有坑道,躲藏一个班左右的战士准备投掷手榴弹。棱线位置十分特殊,手榴弹能直接从反斜面投到正斜面杀伤敌人,侦察兵也会在棱线位置观察敌人并用旗语报告敌人动向。)
即便如此,急于获得进一步胜利并以其证明自己的尼维勒,依旧命令士兵发起进攻,一批接着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