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有人起身呼吁:“我们还等什么?做决定吧,我们应该统一指挥权!”
“统一指挥权”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把指挥权交到黑格手中。
议员们纷纷点头,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好的选择。
加利埃尼脸色苍白,他知道议员会通过这个决议,不管自己怎么反对也没用。
因为,大多数人已相信了艾维斯中将说的那一套。
工作人员给议员们发下选票,填好后一个个收了上来,最后在演讲台上一边唱票一边计票。
情况果然像加利埃尼想的那样,大多数议员都选择“统一指挥权”,并且是一边倒的优势。
然而,就在计票接近尾声时,费尔南中校猛地推开议会的大门,高声朝加利埃尼喊,语气激动:“将军,我们胜利了!”
议员们“哗”的一声,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向费尔南中校,就连计票的工作人员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什么胜利了?”有人问。
艾维斯中将一愣,接着自信的说:“一定是英军的增援,他们打退了德国人!”
加利埃尼不由自主的起身望向费尔南中校,他也想知道答案。
费尔南中校紧握拳头在胸前挥了一下:“是夏尔,将军,夏尔的反攻打败了德国人!德国人全线崩溃,我军一口气推进了5公里,5公里!”
会场一片哗然,这可能吗?
这情况下反攻居然打赢了,还推进了5公里?
艾维斯中将的笑容僵在脸上,不,这不是真的,没道理会是这个结果!
加利埃尼“哈哈”大笑:“我就知道,这小家伙不会让我失望的!”
他走了几步站在旁听席边缘,自豪的挺起胸膛俯视着台下的议员们,声音清脆有力却又满满的嘲讽:“先生们,你们可以继续投票了,把指挥权交到英国人手里吧!”
第562章
索姆河北岸,英军指挥部。
黑格愣愣的坐在椅子上,耳边尽是南岸传来的欢呼声:“法兰西万岁!我们胜利了!”
“叮铃铃”,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黑格却毫无感觉,似乎所有一切都与他无关,他脑海里只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夏尔究竟有什么魔力?
参谋赶忙上前接起电话,过了一会儿小心翼翼的将话筒递到黑格面前:“将军,是元帅!”
黑格赶忙定神轻咳一声清了下喉咙,但接过话筒后依旧是一股无力感:“是我,黑格。”
话筒内传来基钦纳难以置信的声音:“他们说的是真的?夏尔在反攻中取得了胜利?”
“是的,元帅阁下。”黑格艰难的回答,虽然他也不敢相信,但这却是事实。
“他是怎么做到的?”基钦纳又问。
黑格烦躁的解开衣领,语带尴尬:“我,目前还不太清楚,元帅阁下。”
所有的一切来得太快了。
如果不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德军的溃退,如果不是听到法军发出的欢呼声,黑格几乎以为这是德国人和夏尔串通演的一场戏。
“上帝,道格拉斯!”基钦纳语气中带着不满:“战斗就在你身边发生,而你却不知道他是怎么打败德国人的?”
真正让基钦纳不满的其实不是这个。
英国军队死伤了数十万人用了二十几天只推进1公里,而夏尔却用几小时就推进了5公里,伤亡人数可能还不到英军的零头。
但基钦纳却不能这么说。
因为,黑格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经过基钦纳首肯的,换而言之,夏尔打败的不只是黑格,还有基钦纳。
“是的。”黑格语带沮丧:“我很抱歉,元帅阁下,我会马上调查清楚,到时再向您汇报!”
基钦纳没说什么,“嗯”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参谋很识趣,不等黑格问,自觉的上前报告情况:
“我从法国人那得到的信息,将军。”
“夏尔是沿着索姆河穿插到德国人的后方……”
黑格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索姆河?”
参谋点了点头:
“是的,将军。”
“他暗中调来了许多登陆艇和两栖登陆船。您知道的,夏尔在进攻达达尼尔海峡时发明了这些装备。”
“它们显然做了升级,登陆艇可以搭载坦克和火箭炮,再用两栖登陆船搭载士兵和弹药。”
接着参谋在地图上找了一会儿,指着一个点说:“他们在这登陆,布加瓦村附近,直接进攻德国人的炮兵阵地……”
黑格不耐烦的打断了参谋的话:“可他们怎么骗过德国人?德国人居然对河面上的动静视而不见?”
“黑夜,将军。”参谋解释道:“还有炮声,以及炮弹爆炸时的火光,这些都成为他们很好的掩护。”
黑格发了一会儿愣,最终才长叹一口气,愚蠢的德国人,他们完美的配合了夏尔的作战计划!
黑格用了几分钟整理一下整个过程,拨通了基钦纳的电话向他报告整件事。
基钦纳听完后也陷入了沉默。
不久,基钦纳语重心长的缓声说:“你或许忽略了一点,道格拉斯。”
“什么?”黑格觉得自己没有遗漏。
“炮声。”基钦纳提醒道:“夏尔知道德国人会发起进攻,他做好准备等着这一刻。”
黑格猛然醒悟,是的,德国人一开火,夏尔的部队马上趁着这时候沿着索姆河穿插。
这不是巧合,是夏尔猜到德国人会进攻。
可他凭什么猜到德国人会进攻?
法军一直在戒严状态,他们努力不让德国人知道哗变。
基钦纳在话筒中提醒道:“他知道你会怎么做。”
黑格震惊得无以复加:“您是说……不,这不可能。”
话筒那边没回应,显然,基钦纳是笃定了这个答案。
黑格依旧不愿承认,但似乎只有这个能解释。
也就是说,他以为那不为人知的做法,其实早在夏尔的算计中。
最后,基钦纳用警告的语气问:“现在,你还以为夏尔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运气?”
黑格无言以对,他连否认的话都说不出口。
……
当天下午,《功勋报》就用全版面详细报导了夏尔的索姆河一战。
这是科布多忙碌一天的结果,他一听到消息马上搭乘飞机赶往索姆河前线,用几小时采访到需要的素材又拍了照片,再赶回巴黎编辑印刷。
这一次,《功勋报》就不再像之前一样保持所谓的“中性”,它毫不吝啬的给了夏尔所有能用上的溢美之词:
“许多人说夏尔没有指挥大兵团的能力,也缺乏与敌人正面作战和阵地战的经验。”
“事实证明这是谎言。”
“夏尔是把握住战争命脉的那个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天才,他精通所有战术。”
“就像夏尔一直强调的‘随机应变’。”
“难道还没有人意识到,‘随机应变’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什么都会?”
……
虽然报纸上报道的更多的是夏尔怎么利用索姆河穿插到德军后方以及战斗过程,但人们更在乎更愿意看的其实是这些内容。
巴黎再次因为这一仗哄动,人们很自然的把它与之前作了比较:
“这是真的吗?夏尔这一仗只伤亡了一千多人?”
“难以置信,用一千多人的代价就前进了五公里,英法联军在这片土地上至少牺牲了几十万人!”
“这是事实,有部分伤兵已经送到巴黎了,他们说这几乎不是进攻,一开始德国人就在溃退,他们是在追杀德国人。”
……
这的确是事实。
战场情况就是后方突然出现一支队伍接连击溃了德军三个炮兵团,它把前线正准备进攻的德军吓坏了。
他们以为自己已被敌人包围,匆忙调头逃跑。
法军士兵则一路跟在德军身后开枪射击,跑慢了都追不上。
这让巴黎公民十分自豪,不只是因为打败了德国人,更因为把英国人比了下去,在同一个战场上!
第563章 喧宾夺主
冬雨绵绵,如丝如缕,悄无声息的落入索姆河。
河岸停着十几艘登陆艇,士兵们正冒着雨水搬运补给,战斗结束后它们就被转为运输艇。
岸旁,战壕曲折如带,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另一边,最终消失在雨幕和微白的天色中。
夏尔的指挥部已搬进德军构筑的战壕。
原木支撑起宽敞的地下坑道,平整洁净,被褥和地面都保持干燥,他们甚至还挖了一个火炉用于取暖。
夏尔望了望身后跟进来的克里斯汀。
克里斯汀一脸愧色。
看了德军的战壕后就再也不想回法军战壕了,后者简直就是个狗窝。
“知道德国人为什么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吗?”夏尔环顾四周不禁感叹:“他们把战斗当作生活,而我们是把生活当作战斗。”
“是,将军。”克里斯汀应声。
他明白两者的区别。
德军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养精蓄锐,一旦有战事来临就能发挥出全部战斗力。
而法军,糟糕的天气及恶劣的环境就消耗掉他们大部份体力,物资还屡屡因为受潮而出现大量浪费。
勤务兵给火炉添上几根柴,原本就没熄灭的火焰不久就欢快的跳跃起来,带着噼啪的响声,给坑道内增添了光明和温暖。
夏尔解下雨衣,又脱下军装外套坐在火炉前烘烤。
雨中战斗,雨衣往往起不了作用,里面的衣服不可避免的会弄湿弄脏。
这也是许多士兵干脆不穿它的原因,雨衣更多时候是累赘,会阻碍他们的动作让他们比敌人慢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