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53节

  然而比利时军队却没有半点犹豫,炮弹不停的朝阵地前倾泻,炸出一道道火光和烟雾。

  士兵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到半空中再狠狠的落下,有英军也有德军,他们像一个个没有生命力的木头人,毫无抵抗力,在半空中就被分成几块。

  然而,堡垒炮数量较少无法批量覆盖,德军虽然有几辆坦克被炸毁却依旧高速朝堡垒防线冲锋。

  在千钧一发之际,“圣莎蒙”自行火炮从前沿工事中冒出头来,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对准直面而来的德军坦克,稍作调整后就“轰轰”发出一阵炮响。

  德军“LK1”坦克前装甲只有14MM厚,它堪堪能挡住子弹,但在75炮面前就跟纸糊似的,瞬间被打得一辆辆冒起青烟甚至着了火。

  埃尔温上校始终跟着部队前进,他搭乘一辆EV4装甲车观察前线的战事并时刻指挥。

  (上图为德军一战时期EV4装甲车,一般装备有4挺机枪,1915年生产)

  他在望远镜中看到这情形马上对参谋下令:“停止进攻,采用B计划!”

  “是,上校!”参谋马上下达了命令。

  埃尔温上校一开始就对夏尔训练和规划的堡垒防线保持警惕,此时见一击不成马上作出改变。

第602章 真正的危机

  埃尔温仔细观察了堡垒防线,他发现这是一道多重火力结合的防御体系。

  堡垒的火炮可以保证他们在炮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堡垒能轻松摧毁德军火炮,德军火炮还击却只能在堡垒上打出一个白点。

  如果像之前一样搬出“大贝尔莎”,又会轻易被夏尔的战斗机摧毁。

  所以这是一个死局,除非德军能始终保持绝对制空权,但这又是不可能的。

  在这基础上,堡垒防线还有铁丝网、防坦克壕、雷区,之后又有“圣莎蒙”及堡垒炮……简直就是固若坚汤。

  因此,埃尔温上校毫不犹豫的改变了进攻方案,由强攻安特卫普变成了往英军腹地穿插,包围安特卫普的同时兵锋直指比利时重镇根特。

  ……

  敦克尔刻,英国远征军指挥部。

  基钦纳和他的参谋们已忙成一团,电话电报声此起彼伏。

  黑格负责指挥索姆河战役,艾维斯中将又无力把控安特卫普的局势,这使基钦纳这个陆军大臣不得不坐镇总指挥部主持大局。

  一封电报送到基钦纳面前:“元帅阁下,安特卫普已挡住了德军的进攻。”

  基钦纳浑身一轻,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指挥部的一众参谋们也如释重负般的松了一口气,手上紧张的动作也随之慢了下来,几名参谋还发出一声欢呼。

  基钦纳沉声问:“是谁挡住的?”

  这很重要,关系到英军的威望。

  参谋有些难堪,声音明显低了许多:“是比利时军队,元帅阁下,他们的堡垒防线起了作用!”

  指挥部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怪异,有些压抑,有些尴尬,还有些难堪。

  英军是以胜利者、解放者、保护者的姿态进入比利时的。

  艾维斯中将带领着他的精锐部队从敦克尔刻出发时,喊的口号是让法兰西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教夏尔怎么打仗,让比利时人知道哪支军队才真正值得倚仗。

  结果,他们不但没有把法兰西军队比下去,连比利时军队都没比下去。

  甚至别说比下去,他们还需要比利时军队的保护!

  原本应该保护比利时军队,现在却在比利时军队的保护下苟延残喘。

  基钦纳强作镇定的“嗯”了一声,岔开了话题:“命令艾维斯中将,马上组织部队做好反攻的准备!”

  “是,元帅阁下。”

  基钦纳始终不相信英军不如比利时军队。

  他认为英军之所以会崩溃,只是因为没有防备被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只要英军站稳脚跟有组织、有计划的反攻,必定会给德国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这时,又一封电报送到基钦纳面前:“元帅阁下,德军绕过安特卫普,朝我军腹地进攻!”

  “什么?”基钦纳脸庞瞬间失去了血色,他猛地抬头望向参谋,紧张的问:“路线,他们进攻的目标是哪里?”

  参谋对照着电报看了一会儿,在地图上指出一条路线:“敌人沿着公路往西推进,目标应该是根特。”

  基钦纳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良久,他才喃喃骂道:“去他妈的,德国人学会了夏尔的战术,还把它用在我们身上!”

  堑壕战的特点是鸡蛋形防御,它外面一层壳看起来很硬,只要捅穿这层壳里面全是空的。

  英军也是如此。

  此时的英国远征军虽说有近百万兵力,但大多兵力集中在索姆河,比利时方向一共三十余万人又被打得大败来不及撤回,被快速推进的德军远远甩在后头。

  (注:英军在索姆河方向先后投入54个师上百万兵力,仅伤亡就高达42万人。)

  “元帅阁下。”参谋看着地图忧心忡忡的说:“一旦德军占领了根特,就不只是安特卫普防线崩溃的问题了,整个比利时都将失去补给,甚至会威胁到伊普尔和敦克尔刻!”

  伊普尔同样无兵防守,敦克尔刻只有两个步兵团不足一万人。

  这些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根特一丢,德航空兵以根特机场为基地就能封锁几乎所有的比利时公路铁路。

  再加上德军潜艇在海上航线的封锁,整个西线都将处于缺乏补给的状态。

  到时,就算夏尔的航空团再能打,飞机性能再好,装甲部队再厉害,也将面临燃油越打越少最后不得不退出战场的局面。

  

  基钦纳这时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危险,也看到了真正的危机。

  沉默了一会儿,基钦纳无力的说:“我们应该向夏尔求助。”

  “可元帅阁下。”参谋疑惑的说:“我们已经向夏尔求助了。”

  基钦纳缓缓摇头:

  “不只是飞机,我们还需要他的坦克,他的部队,他的一切。”

  “现在,很可能只有他才能救我们了!”

  参谋一愣,然后心领神会:“我把您的意思转告艾维斯中将。”

  基钦纳是一名陆军元帅,让他出面向夏尔低头有损日不落的尊严。

  基钦纳轻轻点头,目光始终盯着地图,内心还在挣扎。

  他知道向夏尔求救的代价是什么,英国军队将会被夏尔狠狠的踩在脚下,再也无法在比利时和法兰西的土地上抬起头,无法正视所有士兵的目光,包括殖民军。

  因此,他内心依旧在考虑一种可能:英军是否有能力挽回这个局面?

  不一会儿,参谋回来了:

  “元帅阁下,艾维斯中将回电。他希望您能给他一次进攻的机会。”

  “他认为德军主力朝根特进攻,其后方必定兵力空虚。”

  “如果我军派出骑兵部队发起反攻切断德军补给线,他们就无法对我军腹地实施穿插,更无法穿插到根特。”

  基钦纳笑了起来:“骑兵?他以为骑兵有能力切断德军补给线?”

  这个愚蠢的家伙,索姆河的教训难道还不够?

  不过随后基钦纳又想到,如果不让艾维斯中将尝试一下,他以及黑格等一众指挥官始终会对骑兵抱着一丝幻想,始终以为他们没能发挥作用是因为上级不允许,于是骑兵就永远不会淘汰。

  想到这,基钦纳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回电:做你想做的,由你全权负责,不需要通过我!”

第603章 这就是战争

  安特卫普市中心,英第一集团军指挥部。

  艾维斯中将在指挥部内焦急的走来走去,远处炮声一阵紧过一阵,不时有德军战斗机带着呼啸声从头顶掠过。

  它们全面掌控安特卫普的天空,肆意低空飞行寻找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目标。

  这一仗最不甘心失败、最不愿意向夏尔求援的是艾维斯中将。

  自从调到安特卫普防线以来,艾维斯中将及他的部队始终生活在夏尔的阴影中。

  虽说艾维斯中将名义上是安特卫普指挥官,但他任何时候都没能全面掌控防务。

  法军不用说,就连比利时军队及民兵都只听夏尔的。

  夏尔调兵遣将进攻纳木尔时,艾维斯中将居然一无所知,直到夏尔占领了纳木尔他才获得情报。

  “我们才是最优秀的。”艾维斯中将不只一次对部下放出豪言:“夏尔的部队在我们面前不值一提,我们需要一次战斗,当那天到来时,人们就会知道我们的力量!”

  艾维斯中将对此深信不疑。

  原因很简单,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而他手里的远征军第一集团军是英国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经验丰富、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没人能比得上他们,即便是夏尔的部队。

  这一天,战斗突如其来的发生了。

  虽然初战不利,但那只是因为没有准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一定是这样!

  良久,艾维斯中将才停下脚步,他抬头问参谋:“地下仓库的情况怎么样?”

  “报告将军。”参谋回答:“德军战机分批为‘暴风突击队’提供掩护,伊登少将指挥部队几次发起冲锋都被他们打退。”

  艾维斯中将皱了皱眉头:“告诉伊登少将,我们需要仓库里的补给发起反攻,让他抓紧时间!”

  “是,将军。”

  不一会儿,参谋快步跑了回来,激动的报告:“将军,伊登少将成功夺回了地下仓库,德军战斗机也放弃了对仓库的封锁,我们可以从地下仓库获得补给了。”

  “很好!”艾维斯中将松了一口气,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马上派人去调取物资。”艾维斯中将下令。

  “是,将军!”

  艾维斯中将不知道的是,伊登少将之所以有这个“成功”,是因为他说的“发起反攻”。

  英军急着找死又何苦拦着?

  何况,英军的弹药与比军、法军不通用,留着也没用。

  ……

  下午两点,英第一军进入堡垒防线整装待发。

  经过一番整顿之后,英军看起来精神了许多,他们一个个头戴钢盔手握步枪,排着整齐的队形在战壕内等待命令。

  艾维斯中将与伊登少将沟通制定了一个反攻计划。

  “我需要你们的火炮为我们提供掩护。”艾维斯中将指着地图说:“包括‘圣莎蒙’坦克。”

  “可‘圣莎蒙’无法打中什么。”伊登少将回答。

  “圣莎蒙”坦克虽说装备有8公里射程的75炮,但它藏在车体内视线有限,几炮后车体内就会充满有毒的烟雾,因此实战精度不高。

  它更适合用来防御,或者跟随部队进攻以压制敌人纵深炮兵。

首节 上一节 353/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