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字夏尔懒得清点,因为这不重要,至少对缺乏补给的第一装甲军而言不重要。
重要的是物资。
由于德军第37军迅速溃退,食物、弹药、装备都没来得烧毁炸毁,几乎完整的交到夏尔手中。
包括打扫战场、从俘虏手中收缴以及仓库中获得的步枪,夏尔一口气缴获了四万多支步枪,另有大批马克沁机枪、反坦克步枪、上百门77MM步兵炮以及三十几门105MM榴弹炮,还有大批的食物、弹药和炮弹。
提贾尼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弹药眼睛冒着火:“可惜这些弹药与我们的步枪不匹配!”
“但它们跟比利时军队的一样。”夏尔说:“比军用的步枪仿毛瑟,火炮也大多来自德国。”
提贾尼瞬间明白了夏尔的意思:“你是说,让比利时第一特种侦察军跟随我们一起穿插?”
“我们还有其它选择吗?”夏尔反问。
法军或许可以从让布卢调一支法军跟进,但法军越多就意味着勒贝尔步枪弹的消耗量越大。
如果让装备德械的比利时军队跟进,缴获的装备和弹药就能很好的利用,比军这六万余人的部队就几乎不需要考虑弹药和装备问题,还会越打装备越好,越打战斗力越强。
提贾尼似乎也想到了这些好处,他兴奋的点头赞同:“这能减轻我军后勤的压力,没想到比利时军队还有这好处。”
接着他又迟疑着问:“只是,比利时特种侦察军似乎没有统一的指挥。”
这支部队一直是由伊登少将带领,此时的他正在安特卫普组织防御。
夏尔很干脆的回答,或者可以说是命令:“把阿尔贝特一世叫回来,让他指挥。”
提贾尼愕然,那可是国王,中将阁下,你能不能客气点?
不过,阿尔贝特一世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他甚至会感恩戴德,毕竟这是带着他的部队收复国土,顺便跟着夏尔的部队刷经验。
有这么强的大哥带队练级,哪有拒绝的道理?
……
布鲁塞尔,阿尔贝特一世正在市政府临时指挥部里忙着收集情报。
他急着赶到布鲁塞尔坐镇指挥的原因,一是因为预估夏尔会以这里为基地展开反攻,二是因为布鲁塞尔是比利时首都。
德军突破安特卫普至布鲁塞尔的防线后,其在鲁汶的驻军与穿插部队就对布鲁塞尔形成半包围的局势。
协约国是什么情况他可以不管,也可以不关心。
但布鲁塞尔,她是比利时的首都,她不能再次落入德军手中,否则会对比利时军民的士气和信心造成很大的打击。
因此,他一赶到布鲁塞尔就积极组织民兵打探德军情报,同时尽一切努力做好后勤工作,比如为夏尔的飞机和坦克筹集燃油,为部队准备食物和弹药。
“我们不能让夏尔的部队因为这些因素陷入困境。”阿尔贝特一世对布鲁塞尔市长说:“否则,我们就是比利时的罪人,将一辈子被钉在耻辱柱上!”
“是,陛下!”市长德布劳有些紧张,国王把话说得很重,已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层面,这事绝不能懈怠。
然而,就在阿尔贝特一世忙得焦头烂额时,一名通讯兵兴奋的拿着电报向他报告:“陛下,夏尔的部队已突破德军防线朝敌军腹地穿插,他需要您去指挥第一特种侦察军。”
阿尔贝特一世愕然:“夏尔打了胜仗?在哪?”
阿尔贝特一世的第一反应是在布鲁塞尔的某个地方,但他却一点都没听说夏尔的部队已经到这了。
“纳木尔,陛下。”通讯兵回答:“夏尔突破了德军纳木尔防线,正在向哈塞尔特进军!”
“纳木尔?”阿尔贝特一世惊呼出声:“正在,向哈塞尔特进军?”
第609章 国王的指挥
夏尔的指挥部设在一辆装甲侦察车上,露天没有覆盖帆布,雪花不断的从顶部落下,寒风吹得呼呼响,冻得所有人瑟瑟发抖。
但夏尔却知道这是必要的。
盖着帆布遮风挡雪看起来很美好,但一旦装甲侦察车遭受攻击着了火,或遇到紧急状况,会给跳车逃生及还击造成很大不便。
战场没什么会比安全更重要,其它的一切都要为安全让道。
夏尔正在吃着他的中饭,一块从德军手里缴到的黑面包,被冻得像石头一样,得含在嘴里过一会儿才能咬得动。
提贾尼给夏尔递上一封电报,脸上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和自豪:“德国人又给我们送来一批补给,装满了二十几辆汽车!”
夏尔接过电报一看,是走在前方的坦克部队迎面撞上了德军一支补给车队,只放了几枪德军就投降了,补给连同汽车一起被法军缴获,一辆不少。
像这样的事已不只一次了,而且各个方向都有,原本物资紧缺的第一装甲军瞬间阔绰起来,至少食物已不缺。
“我听说哈塞尔特是德军的物资集散中心?”夏尔问。
“是的。”提贾尼点了点头:“德军的火车线路直达哈塞尔特城,在那构筑了许多地下仓库储存物资。”
这是夏尔之前掌握着制空权不断打击德军后勤补给线决定的。
德军不敢将火车线路直接开到鲁汶或更接近前线的位置,否则铁路连同火车都会被炸成废铁。
他们只能将物资运到哈塞尔特,再趁着夜色用汽车分散到前线各地,以此避开战机的轰炸。
“很好。”夏尔看着地图上的哈塞尔特,下令:“命令部队做好彻夜行军的准备,必须在明天天亮前赶到哈塞尔特。”
“是,将军。”提贾尼应了声,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他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越早赶到就意味着敌人的援军越少,哈塞尔特的准备越少,能快速攻下它的可能就越大。
这时,后方一辆轿车跟了上来,追上夏尔的侦察车时还按了几下喇叭。
夏尔和提贾尼疑惑的朝那辆轿车望去,见阿尔贝特一世探出头来兴冲冲的朝夏尔挥着手:“嘿,将军,是我。我刚下飞机就赶来了!”
夏尔和提贾尼互望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意外和惊恐。
阿尔贝特一世至少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
一是搭乘没有装甲且十分显眼的轿车行驶在战场上,如果有德军士兵埋伏在路边,一眼就能看出轿车里坐的是个“人物”。
二是他朝夏尔挥手并喊“将军”,如果恰好有德军狙击手或小分队埋伏在附近,夏尔以及他的指挥部就有危险了。
三是他身着夸张至极的军装:头戴镶着金边的高顶军帽,宽厚的立领上纹着显眼的树叶,肩膀上挂着黄色的饰带,胸前还别着一枚勋章,看着就像民国时期的总统。
这身打扮,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给他及身边的人带来危险。
(上图为身着军装的阿尔贝特一世)
提贾尼警惕的探出头朝周围望了望,没察觉到异样才回身望向夏尔,语气中带着庆幸和不屑:“你觉得他适合指挥比利时军队?”
夏尔有些无奈,他命令侦察车停下,在阿尔贝特一世上车时轻声回答:“是的,少将,不会有人比他更合适。”
提贾尼以为夏尔是在说反话,原本想反唇相讥,但见阿尔贝特一世已走近就没再说什么,只是不以为然的瘪了瘪嘴。
他认为这个国王更适合呆在后方稳固大局,战场不是他呆的地方。
“我亲爱的朋友。”阿尔贝特一世上车后第一时间就激动的拥抱了夏尔一下,接着又拍了拍提贾尼的肩膀,回头又紧紧的握住夏尔的手,眼里充满了感激:“我就知道,您一定能带领我们打败德国人的,将军,我从未怀疑过这一点,我的士兵也是如此!”
“陛下。”夏尔随手摘下自己的头盔递了上去:“如果您希望我们能打败德国人,必须戴上它。”
阿尔贝特一世愣了下,恍然醒悟,语带尴尬:“当然,将军,让你见笑了。不过我不该用你的头盔,我可以……”
他猛然想起比利时军队还未装备头盔。
“接着吧。”夏尔把头盔一递:“我的头盔与其它人的一样,我的勤务兵会为我再领一个。”
夏尔其实是想尽快让阿尔贝特一世换下那顶镶着金边的高帽,它在半开放的装甲车里尤为明显。
“好吧!”阿尔贝特一世总算是听了夏尔的意见换上了。
不过这还没完,夏尔把跟在后头的轿车打发走,又让阿尔贝特一世摘下勋章把肩章和饰带一起割下,再给他配了一件白色的斗篷披风才算完事。
阿尔贝特一世还算聪明,他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因此从头到尾都没有反对。
“我们能做什么,将军?”阿尔贝特一世问。
“你也许已经知道我们的目标是哪了。”夏尔回答。
“当然。”阿尔贝特一世在摊开的地图上指着一个点说:“哈塞尔特。”
这并不难猜,从夏尔部队的前进方向就能分析出来。
“首先。”夏尔回答:“我需要你的部队构筑一条从纳木尔到哈塞尔特的补给线。”
“明白!”阿尔贝特一世很干脆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构筑补给线是怎么回事。
补给线与防线不同。
防线是构筑战壕拉铁丝网,守住每一个点不能有漏洞。
补给线则是沿途占领村镇并将其守住,有补给车队来时为其提供掩护和保护。
夏尔进攻安特卫普时就这么干过,阿尔贝特一世早就把这些研究透彻了。
“其次。”夏尔接着说:“我希望您能派一队民兵渗透进哈塞尔特,带领哈塞尔特的人们配合我军进攻。”
“没问题。”阿尔贝特一世自信的点了点头,这是他常干的事。
提贾尼这才恍然大悟,他望了望夏尔又将目光转向阿尔贝特一世。
国王的确是适合的指挥人选,提贾尼想,因为一路上的比利时人都会以为,是国王带着大军和夏尔一起来解放他们的!
第610章 群众的力量
夏尔是在利用阿尔贝特一世的号召力,或者说是利用群众的力量。
这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从德军手里缴获的物资里有大批德式步枪,之前突破德军防线时就缴获了四万多支,沿途俘虏德军补给车队且后续还会占领仓库,可以预见将会缴获更多枪支和弹药。
这些军火法军用不上,比利时第一特种侦察军或许能用上弹药却用不上步枪,而且子弹也用不完。
那为什么不把沿途的人民群众都武装起来?
四万支步枪就能武装四万民兵,不管男女,只要教会他们会打枪就行。
二,仗打到现在,德军的素质也不怎么样。
尤其是精锐部队已调到安特卫普担任主攻任务,留在后方及腹地的部队大多是新兵。
这些新兵的素质与比利时民兵相比差不了多少,而比利时民兵有“保家卫国”的勇气,说不定比德军新兵更能打,最后能发挥的作用很可能会比想象的大得多。
事实的确如夏尔所想。
知道自己的任务后,阿尔贝特一世马上组织部队跟在法军后方沿途驻防构筑补给线,同时把多余的步枪发给沿途村镇的平民组织民兵。
更重要的是,他还组织起一支骑兵抄近路抢在部队前头,沿途将消息传递给通往哈塞尔特的城镇,让人们做好迎接夏尔军队的准备。
第一装甲军的推进速度之所以缓慢,原因之一就是路上的积雪。
连日的大雪给公路覆上了厚厚的雪层,汽车轮子陷在其中打滑是常事,并且从一个坑里推出来不久又掉进另一个坑,说是装甲部队、机械化部队,其实比人步行快不了多少。
有履带的坦克或许会好些,但“夏尔A1”的底盘很低,前方的钢板就像推土机似的顶着积雪前进且越来越多,需要士兵在前方不停清除。
下午两点多后这些问题几乎不存在了。
比利时公民知道夏尔的部队要经过自己的村镇,自发的组织起来清扫积雪。
部队一路上都能看到身穿棉衣铲雪的公民们,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忙得热火朝天嘴里喘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