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68节

  没想到夏尔只是淡淡的回了句:“让他进来吧!”

  德约卡一愣:“你,这……他是你的朋友?”

  他担心夏尔这表现太冷淡了,有可能怠慢了这名英国皇家海军中将。

  话里的意思是让夏尔客气点。

  然而,夏尔依旧毫不在意:“算不上什么朋友,帮他打过几次胜仗,这次肯定又是找我帮忙的。”

  德约卡两眼一黑,英国皇家海军居然要夏尔帮忙打仗?

  是不是听错了?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德约卡不得不相信夏尔说的。

  温特将军笑吟吟的走进门,手里拿着一个礼物,进门就热情的与德约卡握了握手:

  “您好,德约卡先生。”

  “我是夏尔的朋友,冒昧拜访希望您不要见怪。”

  “这是给您带来的礼物,不成敬意!”

  德约卡手里拿着礼盒不知所措,他望了夏尔一眼,见夏尔点头后才敢收下。

  德约卡离开后打开,才发现那是一块产自瑞士价值不菲的怀表。

  不过重点不是怀表的价值,此时的德约卡也看不上这点钱。

  重要的是,和夏尔往来的居然是这层级的人物,而夏尔甚至懒得把他当作朋友。

  德约卡忍不住在心里感叹,现在的夏尔似乎已到了他难以想像的层次了。

  ……

  办公室内,夏尔以主人的身份给温特将军冲了一杯咖啡,冷冷的问:“找我有事?”

  “拜托,夏尔。”温特将军说:“我们什么时候这么陌生了?”

  “我觉得还是陌生点好。”夏尔坐回椅子上:“就像您说的,我们各自有自身的利益。一会儿是朋友一会儿是敌人,我很难像你一样自然丝滑的转换。”

  “我只是公私分明。”温特将军为自己辩解。

  “那么。”夏尔问:“你今天来不会是为了私事吧?”

  “当然。”温特将军点了点头。

  他是从英国伦敦赶来的,当然不可能为了友谊。

  夏尔一摊手。

  那不就是了?谈公事就是对手,潜在的敌人。

  温特将军一脸无奈:“好吧,还记得我们在达达尔尼海峡从德国人潜艇打捞到的密码机吗?”

  “当然。”夏尔拿过自己咖啡悠闲的回答,顿了下反问:“是它出了问题?”

  “是的。”温特将军轻叹一口气:“德国人更换了密码。”

  “这是迟早的事。”夏尔不动声色:“你们应该更隐蔽些,这样还有可能多用一年半载。”

  接着又像想起了什么,故作惊讶抬头问:“你们不会是,希望凭着密码机阻止德国海军的突围行动吧?”

  温特将军苦笑:“你猜对了,那是我们最有力的倚仗,我们通过密码机破译电码能知道德国海军所有计划,甚至他们舰队的位置。但现在……”

  “难怪你上次那么有自信。”夏尔一脸幸灾乐祸:“不过,我相信世界最强的海军一定有办法解决的,我没说错吧?”

  温特将军当然能听得出夏尔话中的嘲讽,但他不以为意。

  如果是别人,温特将军早就火冒三丈甚至不惜以决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但那是夏尔,夏尔有资格嘲讽任何人。

  “我是来寻求合作的,夏尔。”温特将军盯着夏尔,透着真诚:“就像你说的,英国海军与法兰西海军的合作。”

  夏尔继续装糊涂:“你难道不应该跟海军部长谈这事?”

  “我已经跟他谈过了。”温特将军耸了下肩:“他没有任何意见。但我知道,更重要的是你!”

第637章 海上侦察机

  就像法兰西海军常年以英国皇家海军为假想敌一样,英国皇家海军也总是把法兰西海军当作对手。

  因此,温特将军很了解法兰西海军海军部长与布雷斯特舰队的关系。

  原则上,法兰西海军都是由海军部长指挥。

  但法兰西特殊的地形将海军分为北面针对大西洋的布雷斯特舰队和南面针对地中海的土伦舰队。

  海军部长刚上任时问题还不大,但近两年海军部长越来越觉得法兰西海军基本没有赶上英国皇家海军的希望,他认为与其将资金和物资浪费在布雷斯特舰队,还不如专心经营土伦舰队。

  海军部长曾在议会上对所有人说:

  “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我们在布雷斯特造船厂怎么努力都很难有成就,因为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就在对面。”

  “但如果我们把资金和资源投到土伦造船厂,我们却能轻松控制整个地中海。”

  “甚至英国皇家舰队都很难插足,那为什么不呢?”

  海军部长的意思是,必要时法兰西海军能封锁直布罗陀海峡,即便英国皇家海军也无法通过,这能使法兰西舰队在地中海这片局部海域成为最强者。

  (上图为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只有13公里)

  出于这方面考虑,海军部长开始将资金和资源向土伦造船厂倾斜,甚至还有取消布雷斯特军港将其尽数迁往土伦的计划。

  这遭到了布雷斯特军港和造船厂的反感和抵触,于是法兰西海军分裂成布雷斯特派和土伦派。

  现在,布雷斯特派的实际指挥是总司令盖普拉特中将和造船厂所有者韦尔斯。

  而夏尔,就是让正走向没落的布雷斯特造船厂重新崛起的那个人。

  是他使几近消失在公众视线中的布雷斯特造船厂再次成为全球焦点,甚至成为能控制物资能决定战争胜负的一支主要力量。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夏尔。”温特将军端起咖啡往椅背上一靠,翘起了二郎腿。

  他用的是“夏尔”而不是“将军”。

  温特将军喝了一口咖啡后继续说:“我们要的不只是合作,更是一个计划,一个能把德国人封锁在北海无法攻击我军运输线的计划。”

  夏尔面无表情的回答:“你们做得很成功,德国人的确被你们封在海港内无法动弹。”

  “那是因为我们能破译他们的电码。”温特将军皱了皱眉头:“我们都知道之后的情况会有变化。”

  这是另一个“攻大于守”,海军的“攻大于守”。

  英国皇家海军是守方,这必然需要更多的兵力。

  但即便皇家海军的实力接近德国海军的两倍,却依旧破绽百出首尾难顾。

  “会改变的。”夏尔表现得很从容:“法兰西海军的加入能弥补第三舰队的不足,我们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温特将军摇了摇头,轻叹一口气:“昨天德国人的舰队偷袭了我第三舰队一部,当时我们的军舰甚至比德国人更多,但我们依旧以3艘负伤2艘被击沉的代价却只击伤对方2艘。”

  接着他又补了一句:“你知道原因。”

  夏尔的确知道原因。

  第三舰队驻守在狭窄的英吉利海峡内兵力很难展开,更重要的是海峡许多地方都布设了水雷,这虽然能阻止德国海军通过,却又会进一步阻滞第三舰队的机动性。

  而德国海军却是从海峡外展开进攻,很容易就对英国舰队形成完美的“T”字阵位。

  (注:海战中讲究利用速度对敌形成“T”字阵位,自己的舰船是“T”字中的一横,而敌人的舰船是“T”字中的一竖,这样己方每艘军舰都不会被遮挡可以同时开火,而敌人只少数几艘军舰能开火)

  “这不是军舰数量可以弥补的。”温特将军说:“即便法兰西海军加入,也是作为第四舰队在北海巡航,而不是挤在海峡内。”

  夏尔笑了起来:“但这依旧不够,是吗?”

  温特将军无奈的点了点头。

  北海长965公里,宽643公里,德国海军有可能攻击任何一点,增加一个法兰西舰队又怎么会够?

  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能破译德国人的电码。

  可现在却一去不复返了。

  “德国海军掌握了主动权,夏尔。”温特将军语带沮丧:“他们用潜艇获取情报掌握我们的弱点,再集中舰队对这个弱点发起进攻,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或许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夏尔平静的回答。

  “什么?”温特将军抬头望向夏尔,这家伙不会是想把法兰西的土伦舰队调过来吧?

  但夏尔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情报,将军。”夏尔回答:“掌握敌人舰队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夺回主动权。”

  “可是。”温特将军一脸不解:“德国人已经更换了电码,我们无法再适时获得准确的情报……”

  “获得情报的方式有很多种。”夏尔打断了温特将军的话。

  “你的意思是……”

  “几个月前,你们从我手里购买了卡普罗尼轰炸机。”夏尔抬头望向温特将军:“它的作用可不只是轰炸。”

  温特将军一愣,接着眼睛就亮了起来:“你的意思是,用卡普罗尼轰炸机,执行侦察任务?”

  夏尔点了点头:“600公里的总航程,如果不带炸弹带上两个副油箱,航程有可能达到1000公里,这已可以从英国起飞到达德国黑尔戈兰湾再返回了。”

  接着夏尔又补充道:“另外,它的速度比德军水上飞机快,与德军最先进的战机相差不多,可以说是最安全的侦察机,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把它利用起来?”

  (注:此时德军使用的福克E2最高时速140公里,英军版卡普罗尼发动机没升级,依旧是137公里。)

  温特将军深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开,考虑了一会儿后“腾”的一声站起身,惊呼:

  “你说得对,夏尔,很好的办法!”

  “难以置信,我们居然不知道这么干。”

  “上帝,我们一直把它当作陆军的装备从没考虑过用在海上,我们始终按照习惯使用水上飞机!”

第638章 提醒德国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战胜负的关键就不是军舰本身,而是由制空权决定的。

  原因之一就是“情报”。

  由于地球曲率的原因,每隔40公里左右两支舰队彼此无法发现对方,因为对方已被曲面的海水挡住了视线。

  最初的解决方法是让水手爬上高高的桅杆用望远镜瞭望,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接着就是给军舰配上热气球,必要时把气球放飞侦察。

  再往后就是水上飞机,战列舰放飞水上飞机扩大侦察范围,并将情报传回舰队。

  然而,一旦进入飞机阶段就不可避免的争夺制空权。

  敌我双方的水上飞机还没来得及发现对方舰队就会在空中展开厮杀。

  最终,夺取制空权的一方就拥有信息权,他能侦察到敌人的位置及时作出调整,并不断的派出战机、轰炸机轰炸。

  而敌方舰队却跟瞎子似的一无所知只能被动挨打,它们甚至不知道敌方舰队在哪个方向。

首节 上一节 368/5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