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83节

  站在他身后的伊登少将也明白过来,他惊呼出声:

  “是的,战斗机可以争夺制空权,只要有它在,任何鱼雷攻击机都无法靠近我方军舰。”

  “所以,它才是最重要的!”

  “而我们……不,是将军的战斗机是最先进的。”

  但随后伊登少将又迟疑着说:“可是,将军,英国似乎获得了一批‘骆驼’战斗机,这是否意味着……”

  夏尔将钢笔抓在手里,在虚空中朝伊登少将点了点:“而战斗机的关键是发动机,少将,它决定了战斗机是否能飞得更快、更远、更灵活。”

  伊登少将和阿尔贝特一世互望一眼,这才放松下来,很明显,夏尔掌握了最先进的发动机。

  由此不难推断,夏尔才是能彻底掌控拉芒什海峡的那个人。

  “当然。”阿尔贝特一世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没人能比得过你,将军,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

  夏尔笑了笑没说话。

  阿尔贝特一世之所以会问这番话就证明他不是“坚信”。

  不过夏尔却认为这情有可原,他作为一名国王,不得不为比利时的将来打算。

  毕竟只要走错一步或遗漏一个小细节,比利时都有可能大难临头。

  “将军。”这时通讯兵上前报告道:“温特将军来了,他希望与您谈谈。”

  夏尔朝阿尔贝特一世扬了扬眉,几个人相视一笑,他们都猜到温特将军来是做什么的。

  不久,温特将军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他脸色有些苍白,蜷着身子直吸凉气,显然是在飞机上被冻着了。

  温特将军看到阿尔贝特一世时一愣,接着苦笑着摇了摇头,上前分别与几个人握手打招呼。

  “看来,我此行是不能如意了,是吗?”温特将军朝夏尔耸了耸肩。

  比利时的利益,是借夏尔一人之力挡住其它所有国家的威胁,包括来自英国的海上威胁。

  

  因此,有阿尔贝特一世在这而且夏尔没让他回避,就说明谈判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夏尔没回答,只是让勤务兵给温特将军冲一杯咖啡,说:“喝一杯咖啡再走吧,来一趟不容易。”

  “可是中将。”温特将军并不甘心:“如果英国也能拥有这款鱼雷攻击机,我们就能轻松的封锁北海甚至短时间内击溃德国海军,难道你不愿意看到胜利吗?”

  这是对夏尔的道德绑架,他将“不给英国鱼雷攻击机”与“不愿意看到胜利”联系起来。

  “想想吧,中将。”温特将军补充道:“战场上有成千上万的士兵正在死去,人们正在遭受战争的折磨,正在忍饥挨饿,许多人被冻死饿死。而你,是唯一能拯救他们的人!”

  这是温特将军在路上想好的说辞。

  既然夏尔是“有良心的资本家”,那就应该用这个打动他,而且也只能用这个才能打动他。

  否则,没人会傻到把鱼雷攻击机提供给世界海军第一强国,那是战列舰的克星,是把英国从海军第一强国上拉下来的利器。

  但夏尔却不为所动,他点头表示同意却笑而不语,手里自顾自的签着文件。

  阿尔贝特一世和伊登少将坐在一旁不插话,喝着咖啡摆出一副看戏的态度。

  政治很现实,在国家利益面前说这套大道理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温特将军无奈,只能说:“中将,我想你也不希望媒体把这些话公之于众吧?”

  语气中带着些威胁。

  夏尔意外的看了温特一眼,平静的回答:“你或许忘了,将军,如果你和你的国家考虑到士兵和人们的牺牲及苦难,随时都可以结束这场战争。”

  温特将军哑口无言。

  夏尔说的没错,德国人早就有“为了和平谈判”的呼声。

  只是因为被美国收买的政客从中作梗并误导民众,因此才没能停战谈判。

  因此,身为英国人的他没资格说这样的话。

第653章 命运共同体

  温特将军带着失望离开了。

  他在安特卫普给海军大臣发了一封电报:

  “我们都很清楚夏尔不会出售这种技术。”

  “如果我们手里拿着一把枪对准敌人脑袋,可以毫无顾忌的抢走他手里的一袋金币还有他所有的一切。”

  “这时,我们也不会同意让他用这袋金币买去这把枪。”

  “所以,夏尔也不会同意。”

  此时的贝尔福已两天三夜没合眼了,看到这封电报后他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看来,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追上夏尔的脚步。”

  他的目光望向战争办公大楼的窗外。

  伦敦的天空依旧飘着雪花,它始终笼罩在令人压抑的大雾中,一点都没有冬去春来的样子,似乎正在酝酿一场更猛烈的风暴。

  ……

  阿尔贝特一世对此行颇为满意。

  他在返回哈塞尔特的汽车上甚至哼起了歌。

  “知道吗,少将?”阿尔贝特一世得意洋洋的对伊登少将说:“近百年来,比利时都在试图在几个大国间取得平衡,包括荷兰。现在,我们终于要结束这种心惊胆战的日子了!”

  阿尔贝特一世已厌倦了这种在大国间努力周旋强颜欢笑的交际,还有旁人鄙夷的目光。

  (注:比利时于1830年脱离荷兰建国,至本书时间点86年。)

  “是的,陛下。”伊登少将发自内心的表示赞同:“与夏尔结为盟友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站在夏尔一边,虽然没能使比利时从棋子一跃成为棋手,却也相差不远了。

  有朝一日,当比利时全面贯彻夏尔的防御体系有能力对抗三大国的威胁时,就再也不会有谁会能把比利时当作一条路了。

  “不!”阿尔贝特一世反对道:“不是盟友,是朋友,少将。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

  盖普拉特中将始终坚持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安特卫普机场,就在夏尔的楼下。

  此时北海的战事已告一段落,他原则上没必要继续呆在机场。

  且习惯于在海港吹着海风看着军舰的他,很不习惯机场飞机起降的噪音,这让他耳朵“嗡嗡”作响甚至头晕脑胀。

  然而,他始终不愿搬到海港,哪怕机场距离海港并不远。

  “这不只是作战上的协同。”盖普拉特中将对劝说他的参谋说:“更是战术甚至战略方向,明白吗?而且,我们应该要习惯飞机,不只习惯,还要了解它!”

  飞机有可能是一切,盖普拉特中将站在窗口愣愣的望着在窗外起降的战斗机,心下有些失落。

  盖普拉特出身于海军世家,他爷爷甚至在拿破仑手下指挥过风帆战舰。

  他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是:“海军就是一切,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没有任何一个兵种能超过它。你应该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指挥官为人生目标,并以此为傲!”

  然而,他忽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空军要崛起了,海军在它面前似乎什么都不是。

  军舰最多只能以三十几节(时速50几公里)的速度航行,但飞机却能轻松达到一百多甚至两百公里的时速,以后还会更快。

  军舰只能看到四十几公里远,而在高处的飞机却能轻松发现上百公里外的军舰。

  军舰没有作战的主动权,只能被动的等飞机进攻,而飞机却可战可走……

  盖普拉特中将心下不甘,他不断的在脑海里推演,希望能找到一种海军打败空军的方式,或者说是海军的出路。

  但最后无一例外的全被自己推翻。

  最终,他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夏尔是对的,制空权能决定一切,尤其是海战。”

  陆战还可以通过烟雾、森林、战壕、坑道等削弱飞机的影响,而又平又宽的海面,军舰就只能成为飞机的靶子。

  带着沉重的心情,盖普拉特中将转身走向电讯室,对通讯兵下令:“给布雷斯特造船厂发电:‘夏尔将资助我军建造10艘新型驱逐舰,希望你部尽快派人到安特卫普洽谈’。”

  ……

  布雷斯特造船厂。

  此时距夏尔在北海的胜利已三天了,韦尔斯的心情由最初的狂喜逐渐冷却下来。

  他正在船厂指挥工人为驱逐舰装上“回声探测仪”。

  

  1000吨的“冒险级”驱逐舰正面临两难:排水量摆在那,舰炮、鱼雷,再加上人员和物资已差不多到上限。

  要加装“回声探测仪”及配套设备和人员就不得不减少其它物资甚至武备,比如鱼雷数量。

  “我们需要更多资金。”韦尔斯对着图纸皱起了眉头:“我们需要造更大的驱逐舰才能满足现在的作战需求。”

  然而,韦尔斯却觉得这不太可能。

  军方将大多资金都用于陆军投入战场与德军作战,海军的资金原本就不多,海军部长又打算偏安一隅转向土伦造船厂,刚造好的两艘战列舰都被调往土伦。

  (注:一战时期法兰西一共建成了三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三艘战列舰为布列塔尼级,1909年开工建造,一战时法兰西海军集中资金将它们建成希望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哪怕夏尔已经在北海取得了胜利也改变不了什么,固执的海军部长依旧会把资金投入到战列舰上。

  然后,等最后一艘普罗旺斯建成再把它调往土伦。

  就在这时,秘书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韦尔斯面前,报告:“先,先生,好消息……”

  韦尔斯头也不抬的问:“另一场胜仗?”

  这没有太大的意义,海军部长不会改变他的战略,他始终认为北海和大西洋是英国人的天下,法兰西海军插足其间是多余的,是一种浪费,是一种无谓的挣扎和冒险。

  “不,先生。”秘书回答:“是盖普拉特中将发来的电报,他说,他说夏尔将资助海军建造10艘新型驱逐舰。”

  韦尔斯猛地抬头望向秘书,迟疑着问:“你,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先生。”秘书回答:“而且,盖普拉特中将向政府报告了这件事,他要求这10艘新型驱逐舰由布雷斯特海军调动。”

  “太棒了!”韦尔斯惊叫起来:“10艘,那得多少钱?重点是,这只是个开始,一个很好的开始!”

  韦尔斯是个生意人,他知道一旦布雷斯特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展开争霸,订单就会源源不断的涌进布雷斯特造船厂。

  到时,布雷斯特造船厂不仅不会因为海军部长的“战略方向”而没落,反而会迅速崛起!

  所以,韦尔斯与盖普拉特中将是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他们能成为彼此信任的好友的基础。

第654章 游戏心态

  盖普拉特中将想要拿到这10艘新型驱逐舰的控制权并不困难。

  他在报告里申明:“这10艘驱逐舰是布雷斯特海军拉到的资金,如果政府将来要把它们调往土伦,就不会有资助这回事。”

  于是,政府就面临一个选择:

  不同意,法兰西海军就什么也得不到。

首节 上一节 383/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