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是法兰西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自从1830年被法兰西征服后,她就被认为是法兰西国土的延伸,1848年正式成为法兰西的三个海外省。
(注:一战时期阿尔及利亚分为阿尔及尔、奥兰和君士坦丁三个省)
曾经作为殖民总督的加利埃尼知道她的重要性,因此始终在犹豫。
一定要这样做吗?
结果会是什么?
是否有其它更好的选择?
正当加利埃尼埋头于文件和情报中时,门外传来几声急促的敲门声。
“请进!”加利埃尼头也没抬,他以为是哪个新来的秘书。
就像夏尔说的,今后外交事务肯定会比现在多,多得多,加利埃尼不得不多招募几个熟悉外交的助手。
然而,听到声音时加利埃尼才猛然发觉来的是总理克雷孟梭。
“部长阁下。”克雷孟梭将文件递到加利埃尼面前,小心翼翼的问:“您知道这些吗?”
克雷孟梭虽说是总理,但他不敢得罪加利埃尼。
谁都知道加利埃尼与夏尔的关系,如果说夏尔是皇帝,那么加利埃尼就是太上皇。
加利埃尼接过文件翻了翻,轻轻点头:“嗯,我知道一些,但没这么详细。”
……
第一份文件,记录的是夏尔在战场上与澳大利亚第5步兵师师长理查德少将讨论战场形势。
“澳大利亚军队是老兵,训练和装备比其它部队好得多。”夏尔对理查德少将说:“所以我们把贵军放在一线,不会有问题吧?”
“当然。”理查德少将欣然应允:“这是我们的荣幸,中将。”
按英军的习惯,是把战斗力弱的非洲军队布署在一线作炮灰,二线是澳新军团或加拿大军团,最后才是英国本土军队。
(注:澳新及加拿大有一定的自主性,严格来说不算“殖民地”,但他们没有军事和外交自主权,直到战后才完全独立)
夏尔反其道而行之,把澳新军团放在一线,非洲军团摆在第二道防线掩护。
“抱歉。”夏尔说:“如果按照这原则,我或许应该将英国军队摆在最前线,但是……”
理查德少将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中将,他们不会同意自己在一线的。”
“很让人费解,是吗?”夏尔语带嘲讽:“正常的做法应该是素质差的部队放在后方观察学习,这样时间一长他们就知道该怎么面对敌人,但英国人却并非如此。”
理查德少将自豪的说:
“你可能有些误会,中将。”
“澳大利亚军队的素质不比英国本土军队差。”
“我们在达达尼尔海峡打过仗,记得吗?而英国人有相当一部份是什么也不懂的新兵!”
夏尔“哦”了一声:“有意思,那我就不明白了,如果是这样,你们为什么依旧是英国的附属国?”
理查德少将呆愣当场。
是啊,英国军队不过如此,他们总是打败仗,军官的指挥更是一塌糊涂。
那么,为什么澳大利亚还要被英国控制?
第859章 官方格言
“这没什么错。”加利埃尼说:“夏尔说的是事实。”
“上帝。”克雷孟梭急了:
“您没看出来吗,部长阁下?”
“夏尔说的话会让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加拿大这些战斗力强的部队寻求完全独立。”
“因为他们了解英国军队是什么战斗力,知道自己有能力与英国军队抗争,他们甚至从战斗中学到了怎么对付坦克。”
加利埃尼反驳道:
“这不关我们的事,总理阁下,这是英国人要头疼的问题。”
“至于夏尔说的那些话,您以为澳大利亚人自己不知道吗?他们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归根结底,在于英国军队在战场的表现太差了,以至于澳新及加拿大军团都比他们强,现在英国人发现自己控制不住这些国家而已。”
克雷孟梭感觉加利埃尼说的没毛病。
不管是殖民还是控制,首先要求英国有实力。
如果英国军队无法或很难打败这些国家,或打败这些国家要付出惨重的伤亡,她们走向彻底独立不过是时间问题。
“那么这个呢?”克雷孟梭将另一份文件翻出来摆在加利埃尼面前。
……
第二份文件,是夏尔视察肯尼亚军团的情况。
肯尼亚部队只有一万多人,是名副其实的殖民军:中高级军官清一色是英国人,基层军官也有一大半是英国人,只有少数几个被认为“表现优秀”的肯尼亚人才会被晋升为少尉、中尉。
夏尔之所以选择这支部队,是因为肯尼亚兵力虽然不多,但却被英国强行征召了20万劳工,且抚恤金及工酬被腐败的英国军官克扣严重,其士兵和劳工对英国人怨气很重。
夏尔没有与军团司令莱尔德少将过多接触,跟英国军官没什么好说的,他直接走进战壕与肯尼亚士兵交谈,带着翻译。
“嘿,你们好吗?”
“难以置信,这是你们配给的面包?”
“你们为他们作战,他们居然不让你们吃饱?”
“你们的军装为什么会破成这样?头盔都没能配齐?”
……
对于夏尔的关心,肯尼亚士兵眼里透着惊恐,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英国军官的“监视”下。
只有莱尔德少将派来随行的参谋洛克少校给出解释:
“这是因为我们的补给没能运上来,中将,平时不是这样的。”
“您知道的,不久前我们打了败仗,他们许多人都把补给和装备丢了。”
夏尔大声喝斥洛克少校:
“收起你的谎言,少校!”
“我看到英国士兵甚至澳大利亚士兵的情况都不是这样的,别把我当傻瓜!”
“你们在殖民地如何对他们或许是你们的自由。但这里是法兰西,这里是法兰西的土地。”
“知道法兰西的目标是什么吗?”
“自由、平等和博爱。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何况他们在为我们作战,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拿着枪的战士,他们应该受到尊重,作为一名士兵!”
夏尔气呼呼的离开了,留下不知所措的洛克少校,他不明白夏尔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洛克少校的确不明白。
夏尔表面是在骂他,其实是把“自由、平等、博爱”这几个字传递到肯尼亚军团中。
果然,当翻译把夏尔说的话传译之后,这事很快传遍了肯尼亚军团,接着就像长了脚似的传给了其它殖民军。
“夏尔说了,法兰西的目标是自由、平等、博爱。”
“它们是什么意思?”
“自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平等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博爱是提倡的对人类普遍的爱!”
“他真的这么说?这,这太棒了,他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说出了我们的希望!”
……
这事还没完,第二天,夏尔就带着一大堆物资和补给重返肯尼亚军团的阵地,满满的装了几十辆汽车。
“先生们!”夏尔朝肯尼亚士兵挥手:
“我不会在乎你们来自哪里,因为你们都是英勇的士兵,每个人都一样。”
“所以,这是你们应得的。从今往后,你们得到的物资、薪酬,将与其它士兵一样。”
“当然,不只是你们,只要是在法兰西的土地上为我们作战,都应该受到尊重!”
肯尼亚士兵高声欢呼,其它殖民军的士兵也沸腾了,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夏尔的名字。
莱尔德少将面色苍白的跑上前来:“中将,您不能这么做。”
夏尔“哦”了一声,冷声反问:“为什么?”
“物资应该统一分配。”莱尔德少将回答:“而且这是我们的内政……”
夏尔打断了莱尔德少将:“你似乎忘了我是远征军副司令,少将。另外,这些物资和装备,来自我的私人财产,我想给谁就给谁,没人可以干涉!”
莱尔德少将瞬间没了声音,如果是夏尔的私人财产,那的确不关“物资分配”的事。
再看看周围,殖民军士兵眼中的怒火就像一把把杀人的刀,有些还手握着步枪食指搭在扳机上。
你们英国军官平时克扣物资和津贴就算了,那是你们的。
现在,连夏尔用私人财产分发的物资也要雁过拔毛?
莱尔德少将赶忙改口:“如您所愿,中将。”
说完就灰溜溜的逃了。
……
“这同样没什么问题。”加利埃尼面无表情的回答:
“士兵要作战,就应该吃饱饭得到应有的津贴,否则怎么会有士气作战?”
“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就是英国军官的腐败。”
“他们不只没把殖民军士兵当人,还克扣他们的食物和津贴。这显然不符合协约国的利益,甚至有可能造成另一次溃败!”
克雷孟梭一想,觉得加利埃尼说的似乎没错,殖民军上一次不就在德军的进攻下一溃千里?
夏尔这么做,只是提升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而已。
接着加利埃尼又补了一句:
“何况,夏尔用的是私人财产,这与国家和军队无关。”
“他说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兰西官方格言,难道你不认同?”
“夏尔的做法,恰恰体现了法兰西的精神,这是一名法兰西将军应该做的!”
克雷孟梭哑口无言,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无法反驳。
(注:自由、平等、博爱于法国大革命时提出,此后一直是法国的官方格言,1946年被写进法国宪法成为法国国家格言)
第860章 我们没有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