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孟梭明白了加利埃尼的心思,他始终支持夏尔。
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只要加利埃尼站在夏尔一边就没有什么人能反对他们。
克雷孟梭原本想就此结束这次谈话,但转念一想,又不无担忧的问:“部长阁下,法兰西也有许多殖民地,它们为法兰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您确定,这么做不会影响法兰西?”
瓦解英国殖民地不是问题,这符合法兰西的利益。
克雷孟梭身为法兰西总理,即便没有爱国之心也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在立场上必须站队法兰西。
然而。
瓦解英国殖民地的同时也会影响法兰西的殖民地。
就像当初法国大革命时期,推翻封建运动由法兰西迅速蔓延到欧洲各国导致议会制兴起。
加利埃尼犹豫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反问:“你以为这是我们希望的?”
“我们”,包括夏尔在内。
克雷孟梭一愣:“我不明白您的意思,部长阁下,谁能逼你们这么做?”
加利埃尼走回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克雷孟梭:“这是二局在美国调查得到的结果,总理阁下。”
克雷孟梭接过文件瞄了一眼,瞬间明白了。
是美国,美国打算这么做!
……
这是夏尔一周前对加利埃尼说的话。
“我们没有选择权,将军。”夏尔说:“我们只能这么做,也只有这么做才符合法兰西的利益。”
“别把我当傻瓜,中将!”加利埃尼回答:“没有殖民地,法兰西根本撑不到现在。而你,却说瓦解殖民地让她们走向独立符合法兰西的利益?”
加利埃尼声音很冷,低沉中带着愤怒。
夏尔的做法已触及加利埃尼的底线,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碰法兰西殖民地,这关乎法兰西的未来。
任何人都不行,包括夏尔。
夏尔语气平静:“但如果说,我们不这么做的话,美国就会这么做呢?”
“谁都不行……”接着加利埃尼一愣,愕然望向夏尔:“美国?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世界第一,将军。”夏尔回答:“为了重新制定这个世界的规则,为了把英国从世界第一拉下来,为了粉碎欧洲各国的未来,将世界中心拉向美洲!”
加利埃尼脑袋一时转不过来:“可是,瓦解殖民地跟这些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夏尔给加利埃尼递上了一个苹果:“您可以坐下慢慢说,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
一股暖流在加利埃尼心底油然而生,他明白,夏尔担心他动怒引发旧伤。
然而,加利埃尼还是无法平静下来,他接过苹果放桌上一放:“告诉我你知道的。”
“我是从‘白衣夫人’得到的消息。”夏尔回答:“说些你已经知道的事,美国一面阻止欧洲停战谈判,一面又将自己扮演着‘和平使者’调停,知道是为什么吗?”
加利埃尼疑惑的问:“难道不是因为贷款?”
“不只是贷款,将军。”夏尔喝了一口咖啡润了润喉:“更因为舆论高地,美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解决世界争端、主持正义、裁判各国对错的国家,明白吗?”
加利埃尼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从未想过这个,即便是英国强盛时期也没有这种想法,它只是贪得无厌、不择手段的发动战争在全球争夺殖民地,谁不服就打谁。
但转念一想,他发现美国的手段更胜一筹。
因为美国一旦成为了夏尔所说的这种“舆论高地”掌握了话语权,就能成为“世界法官”、“世界警察”。
将来世界各国都会成为它手中玩物,是圆是扁随它怎么捏,谁要是不服就会纠集一堆所谓的“文明国家”对其发起制裁和讨伐。
它甚至不需要自己直接出手。
夏尔接着分析:“而要达到这一点,我是说美国占据舆论制高点,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得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同。”
说到这夏尔放缓语速,问加利埃尼:“将军,您认为什么才能让美国获得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同?”
加利埃尼马上想到了答案:“支持殖民地走向独立?”
夏尔轻轻点头:
“首先,美国的殖民地少得可怜,从墨西哥夺取的土地已被视为领土而不是殖民地。”
“而拥有大片殖民地的是欧洲各国。”
“英国、法兰西、荷兰、葡萄牙等。”
加利埃尼明白了,他接嘴道:
“美国将提出一个号召,支持世界各国的殖民地独立。”
“这对它自身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能获得巨大的国家声望。”
但加利埃尼依旧不信,他扭头望向夏尔:“可这只是你的猜测,不是吗?”
夏尔从兜里取出一张照片:“这是‘白衣夫人’在美国议员家中拍到的,我不确定它能否成为证据。”
加利埃尼接过一看,那是一份文件,其中用英文写着一行字:“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注:民族自决原则在此之前就有人提出,但公开在国际上以文件形式出现应该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918年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讽刺的是,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却拒绝给予美国殖民地民族自决权。)
加利埃尼气得浓眉倒竖,冷哼一声将照片重重的拍在桌上:“我一直以为它(指美国)想要的是英国的地位,现在看来,它要的是整个欧洲都臣服于它脚下,还有全世界。”
夏尔往椅背上一靠,语气轻松:
“现在,请您告诉我,将军。在这情况下我们还能怎么做?”
“我们不争抢这个舆论制高点,不给殖民地自由,不给它们更多的权力,后果会是什么?”
“还有,最终获益的会是谁?”
如果这时还想着死守一亩三分地镇压殖民地独立运动,那就中了美国的计了。
越是镇压就越是把欧洲推向世界的对立面,殖民地的人心就越向着美国,就算美国只是说几句话什么也没做。
最终欧洲各国什么也得不到,镇压、打仗的消耗抵不上从殖民地的收入,还会失去话语权成为美国的傀儡。
第861章 人类共同的利益
夏尔给加利埃尼的照片是假的。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际上正式提出“民族自决”时是1918年底,距今还有两年,“白衣夫人”不可能从美国议员那拍到关于它的支言片语。
它是夏尔伪造的,用英文打字机打出几行字,相机随手一拍,就带在身上给加利埃尼当作证据。
不过夏尔不担心穿帮。
证据是假的,事情却是真的,此时的美国已经在计划这件事了,难免会透露出一点风声。
更重要的是美国一直以来没有战争需求,这时期的情报系统和保密意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加利埃尼很容易就能查到些什么。
接着两者一对照,加利埃尼就深信不疑。
……
加利埃尼递给克雷孟梭的文件是“二局”查到的情报。
“其中大多是美国议员在酒会上透露的内容,还有‘二局’在废纸中找到的信息。”加利埃尼对克雷孟梭说,语带焦虑:
“他们正在试图营造一种气氛,简单的说就是法兰西的‘博爱’,站在人类的高度上看问题。”
“他们强调应该支持民族自主,并予以被压迫民族自决权。”
“我们总以为他们说的是不切实际的套话,是一些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家伙说的蠢话,是骗人的谎言,没想到却是一场阴谋。”
克雷孟梭明白了:“所以,即便我们不这么做,美国人也会这么做?”
“是的,这不可避免。”加利埃尼轻轻点头:
“这是现实、是趋势,总理阁下。区别只在于我们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
“如果被动接受,我们与殖民地的关系会迅速恶化并陷入战争中无法自拔。”
“更不用说在国际上树立威望并占领舆论制高点了。”
原本准备离开的克雷孟梭缓缓坐回椅子上。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课题,一个很大、很重要,甚至超过战争的课题。
考虑了一会儿,克雷孟梭接上加利埃尼的话:
“但如果我们主动接受,就能缓和与殖民地的关系,这反而能获得最大利益。”
“同时,我们还能再次引领世界解放殖民地。”
“就像当初法兰西大革命引领全球体制变革一样!”
加利埃尼坐在克雷孟梭对面双目紧盯着他,语气慎重:“您会选哪一个,总理阁下?”
克雷孟梭轻轻一笑,嘴角挂着无奈:“我们有选择的权力吗?”
夏尔是对的。
与其将这个制高点及其附带的利益拱手送给美国,不如法兰西抢先占领。
与其让美国将欧洲敲碎打散,用殖民地的反抗来拖垮欧洲各国,不如法兰西发展壮大成为领导者。
考虑了一会儿,克雷孟梭忽然来了兴致。
上帝,这对身为法兰西总理的我将是重大利好,因为我将成为像夏尔一样的“圣人”!
“部长阁下。”克雷孟梭说:“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先考虑怎么逐步放开对殖民地的限制,同时又能尽可能多的获得利益……”
……
巴黎市政厅,总理办公室。
莫里斯原以为克雷孟梭用不了多久就会返回,毕竟只是确认夏尔的意图。
而且莫里斯确信克雷孟梭会给出一个让英国满意的答复。
因为夏尔的做法对英国不利的同时也会反噬法兰西自身。
这也是英国只派莫里斯这层级的官员与克雷孟梭交涉的原因,英国方面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他们相信那不过是夏尔个人“理想主义”的圣母情节。
就像夏尔在法兰西被称作“有良心的资本家”一样,那不过是夏尔脑袋发热。
但莫里斯左等右等也不见克雷孟梭回来,不由暗自奇怪。
是被什么事耽搁了?
或者是跟加利埃尼大吵一顿?
亦或是夏尔权势滔天,连克雷孟梭都压不住?
最后一点很有可能,谁都知道克雷孟梭是夏尔的人。
但莫里斯依旧认为夏尔一定会妥协。
因为,这不只是克雷孟梭的事,更关系到所有资本家甚至所有法兰西公民的利益。
除非夏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所有人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