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贝克说:“我们正好没事,不着急!”
……
当夏尔走进会议室时,困惑的看着军需大臣和战争部长跟德约卡相谈甚欢,三个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说着什么,进门前夏尔还听到了笑声。
如果不是德约卡身上的工作服与他们的军装、礼服不搭,夏尔差点误会他们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
“嘿,中将。”贝克见夏尔进来,扬了下手中的咖啡:“你父亲是个很好的人。”
“是的。”军需大臣附和:“他很健谈,我们相处得很愉快!”
德约卡起身朝夏尔轻轻一摊手,似乎是在说我已经尽力了,接着礼貌的与两人告别,把空间留给夏尔。
仆人举着托盘为夏尔送来咖啡。
夏尔接过后表示感谢,扭头问两人:“所以,你们这次来是跟我父亲谈生意的?”
“如果你愿意,未尝不可。”贝克一语双关,他知道最近伯纳德集团与加拿大的合作,卖的是比美国更先进的装备。
夏尔知道贝克指的是什么。
“抱歉。”夏尔语气轻松:“我们是一个集团,必须考虑最赚钱的方案,希望部长阁下理解。”
贝克微笑着点头。
他知道夏尔会怎么解释:
从赚钱的角度考虑,技术当然不能卖给美国,因为以美国的产能马上就能用这技术超过伯纳德集团,到时伯纳德集团就没生意了。
加拿大不一样,它即便得到技术也很难超过伯纳德集团。
一个完美的借口,而且卖给谁是伯纳德集团的自由,美国无权干涉。
军需大臣起身走向夏尔,阴沉着脸,声音低沉:
“说实话,中将,我对您最近的做法不是很满意。”
“我们是盟友,为什么要做到这种程度?”
“你想要与德国人停战至少也应该跟我们说一声,或者征得我们的同意。”
夏尔打断了军需大臣的话:
“大臣阁下。”
“我不得不提醒你,这不是我的决定,这是法兰西议会和政府做出的决定。”
“而且我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军需大臣脸色一黑:“你似乎忘了《伦敦条约》,中将!”
《伦敦条约》是战争爆发不久签下的,1914年9月5日,英法俄三国承诺不单独与同盟国媾和,必须共同协商任何和平条款。
(注: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爆发)
夏尔早就料到军需大臣会拿这事说道,他轻轻一笑迎上军需大臣的目光:
“大臣阁下,首先签下这协议的是我们的腐败总理白理安,有许多人怀疑他是在收受贿赂后签的协议。”
“其次,现在的法兰西政府只是停战,我们没有与德国人谈判更没有达成任何和平条款。”
“请问,法兰西违反了《伦敦条约》中的哪一条?”
军需大臣哑口无言。
《伦敦条约》只规定不能单独与德国和谈,没有规定不能停战。
“好吧。”贝克见军需大臣和夏尔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上前劝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些事纠结,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心平气和的谈谈。”
说着给了军需大臣一个眼色,意思是让他冷静。
军需大臣强压下怒火,喝了一口咖啡放缓脸色:“我也是这么想的,中将,让我们抛弃那些外交上的场面话,说说你这么做的目的,或者说你想要什么?”
“很简单。”夏尔回答得很干脆:“利益。”
“利益?”军需大臣反问:“战争继续下去难道对法兰西不利吗?战争在法兰西领土上,中将,如果不把德国人彻底打垮,他们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夏尔笑而不语。
军需大臣马上明白这套话术吓不住夏尔,甚至可以说愚蠢。
法兰西有夏尔有伯纳德集团生产的各种先进装备,并且还在建设“超级防线”。
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的是德国而不是法兰西。
军需大臣之所以脱口而出只是出于一种惯性,还有无奈。
法兰西的军事实力强大到现在这程度,的确可以有恃无恐,英国已没有可以拿捏法兰西的东西了。
夏尔自顾自的走到椅子前坐下,面带微笑,轻松的翘起二郎腿:
“先生们,如果抛弃外交上的场面话,那就让我们把话说明白。”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实力和地位出发展开一次平等的对话。”
“然后一起来考虑一个问题:法兰西的利益在哪里,法兰西为什么要继续这场战争?”
夏尔是懂讹人的!
第913章 海上起降平台
军需大臣似乎不愿面对法兰西的实力和地位,他开始跟夏尔讲情怀:
“英国为法兰西付出了很多,中将,我们有上百万士兵在这里作战,他们为了保护法兰西的领土和自由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夏尔打断了军需大臣的话:“大臣阁下,我们不讲外交场合上的套话。”
军需大臣无奈住嘴,贝克对着军需大臣轻轻摇头,表示这个对夏尔不会有用。
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当有人试图用私人感情往国家关系上套,那就是一种讹诈!
夏尔冷声回答:
“反过来,我也可以说这场协约国面对的战争发生在法兰西。”
“法兰西为协约国提供了战场,无数公民因为战争受苦受难,还有士兵的伤亡以及遭到敌人破坏的经济和工业。”
“法兰西为协约国付出了这么多,是不是理所当然可以要求更多的回报?而本土没有被战火燃烧到的英国是不是亏欠了法兰西?”
不等军需大臣回应,夏尔继续说:
“更重要的是法兰西做出的贡献。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击败了德国人救英国军队于危难之中。”
“如果不是法军,英国军队只怕早已被德军围歼或赶下大海了,而大臣阁下却依然觉得英国比法兰西付出更多?”
“是的,或许英国遭受很大的伤亡,但你们的伤亡获得什么战果?”
“告诉我,除了一堆尸体需要掩埋,以及一大堆伤员需要救治外,你们给了法兰西什么?”
夏尔的思路很清晰:英国的牺牲对法兰西毫无意义,英军一直都是拖后腿的存在,你们甚至借此机会在法兰西搞分裂并试图用物资控制法兰西政权,别再说什么“付出”。
军需大臣无话可说,英国陆军糟糕的表现摆在那,有目共睹。
他们更像是不愿夏尔迅速崛起而争抢胜利果实,不是帮忙。
不过军需大臣的心态一点都没有受影响,他丝滑的转移了话题:“重点是你们需要什么,中将?也就是你说的‘利益’,你要怎样才愿意继续战斗?”
夏尔两手一摊:
“这就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了,大臣阁下。”
“至少目前法兰西议会看不到把战争继续下去有任何好处。”
“我也很无奈,你们要说服的不是我,而是议会,还有克雷孟梭。”
夏尔把球踢到英、美的脚下。
想要劝说我参战,想要让法兰西士兵付出生命,那就给出足够大的诱惑。
至于“足够大”是多大,那就看你们的诚意了。
军需大臣与战争部长面面相觑,他们意识到夏尔是个不容易对付的家伙,政治外交上也是如此。
考虑了一会儿,贝克迟疑着说:“我们可以减免伯纳德集团的贷款,具体金额需要研究后才能决定。”
夏尔手指在虚空中朝贝克一点:“很好的想法,我有些心动了。”
美国为伯纳德集团提供了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那是夏尔收购资产以及开发“超级防线”的资金。
如果能减免几亿美元,打一仗也未尝不可。
接着夏尔又将目光转向军需大臣,英国有什么想法?
军需大臣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不是他不想给,如果用一笔资金能让夏尔重新加入战争,那显然是划算的。
现在的英国正陷入一个死循环中:
不打败德国人就拿不到战争赔款。
拿不到战争赔款英国就将面临债务危机。
之后的日子,英国想还清贷款的利息都难,政权很可能因此崩溃。
到时更不可能打败德国了!
只有夏尔能打破这个循环将他们从这泥潭中拖出来。
该死的夏尔,他为什么要选择在这时候停战?就差最后一脚了,德国人坚持不了多久!
军需大臣的难题是给不了夏尔想要的东西。
资金,英国自己欠了一身债,夏尔很可能比英国还富有。
物资,利用军工赚得盆满钵满的夏尔不稀罕,他可以直接从美国进口。
装备,夏尔研发的东西卖到全球……
这时军需大臣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眉毛一挑,迟疑着说:“有样东西,中将或许会有兴趣。”
夏尔“嗯哼”一声,摆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军需大臣瞄了战争部长一眼,语带神秘:
“最近我们在研发一种新装备,中将。”
“这是一种,供飞机起降的平台,但它是海上的。”
“我是说,它是一艘船。”
夏尔半张着嘴,这家伙是要把航母共享出来了?
不过似乎不奇怪。
这时期英美只是对航母的可行性做出验证和探究,他们还不知道这东西有多重要,也不知道它在将来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大的作用。
所以,情急之下就把这还不成熟的东西作为交换。
不过当然,夏尔不能表现出很想要的样子。
相反,他发出一声不屑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