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士兵们松一口气时,飞机就在他们的视线中飘出一朵朵白色的圆伞,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像是鱼吐出的水泡,更像是飘散飞舞在空中的蒲公英。
“那是什么?”士兵们惊呼出声。
伯恩哈德少将举起望远镜仔细一看,震惊得无以复加:“是伞兵,夏尔居然,居然用伞兵空降!”
从没有人这么做过,这是头一回。
士兵们目瞪口呆,战争居然还能这样打?
用飞机将士兵运到防线后方,然后从天而降!
在此之前如果有人说有这样的战术,他们只会一笑了之。
但现在,它居然活生生的就在眼前!
接着伯恩哈德少将就明白了:
“我们的炮兵,他们的目标是我们的炮兵!”
“马上联系炮兵,让他们组织防御!”
第946章 夏尔再次开创了一个新战术
一切已太迟。
德军所有的防线都是自北往南朝向法军,战壕、雷区、还有一个集团军二十余万士兵。
防线后方只有炮兵、后勤部队、指挥部,以及物资、弹药库、指挥部等。
所谓的“后勤部队”甚至连枪都没有,他们是德军组织起来的平民和志愿者,用来协助德军运输弹药和物资的。
炮兵的确是军人,但他们的专业是操炮,只经过简单的射击训练,用的步枪大多是前线士兵换下经过维修的故障步枪,战斗力只比“后勤部队”好一点。
而法军空降兵,他们却是夏尔从部队中精挑细选的精锐,不仅身体素质好装备精良,还在三个月时间内强化了战术和枪支训练。
(注:战术和枪支训练主要是学习使用德式装备,包括步枪、机枪、火炮等,为落地后能使用缴获的装备做准备)
驻守在萨尔布吕肯的德军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们马上派出摩托化部队增援城外的炮兵部队。
然而,从天空俯冲下来的战斗机却用子弹将车队打得一片狼籍,没多久公路两侧就到处都是燃烧的汽车和死尸,还有惊慌逃窜的德军士兵。
接着,又有几架轰炸机降低高度,朝公路投下了一批燃烧弹。
霎时所有一切都消失在火焰中,剩下的只有一声声犹如鬼凄般的嚎叫。
不只一条公路,所有公路都被法国航空兵封锁。
附近,在枪声和爆炸声中,一顶顶白色的降落伞缓缓落地。
天空中,那款被命名为“珍妮52”的军用运输机掉了个头返航。
它可以运输17到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但夏尔将座椅拆了使它可以容纳25名士兵。
通常情况下不会这么做,因为一旦遭到敌机拦截将十分危险。
但在法军完全拥有制空权且防空武器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顾虑却是多余的。
于是,100架轰炸机一次就可以伞降2500名精锐。
他们一落地,马上与附近的友军集结组成一支部队,接着在军官的指挥下朝德军炮兵阵地发起进攻。
(注:这是伞降作战的难点之一,伞降后部队的建制是被打散的,士兵彼此陌生互不熟悉,完全以军衔认军官再自发的朝目标进攻,同时还要求与友军协同。)
在一片片激烈的枪声中,德军炮兵阵地一个个被占领。
不是被拔掉或炸毁,而是被占领。
如果占领了105MM炮兵阵地,空降兵们马上将炮口转向德军阵地,大口径炮弹一排排朝德军战壕倾泻。
如果占领的是77MM步兵炮,这些步兵炮就会成为伞兵手中攻坚利器,伞兵推着它们朝德军汽车、仓库和碉堡开火。
如果有德军试图抢回这些火炮,他们最后能得到的就是被引爆后的一片废墟。
德军后方一片大乱。
物资仓库燃起大火冒着黑烟,火车站遭到炮击,铁轨被炸毁,公路莫名其妙的出现伏兵……
而这仅仅只是第一批,半个多小时后100架运输机又一次飞临萨尔布吕肯上空,像撒豆子似的再次丢下2500名伞兵。
……
加利埃尼最早得到答案,确切的说是半个答案。
费尔南中校拿着电报激动的跑到他面前:“将军,是伞兵,夏尔将部队空降到德军防线后方。”
“伞兵?”加利埃尼眉头一皱,那难道不是找死吗?
他对伞兵的理解依旧是:飞机载着几个人到敌军后方侦察情报或是组织间谍工作。
但费尔南中校却将电报递给加利埃尼,激动的说:“首批空降2500人,他们全是精锐,将军。”
加利埃尼猛地扭头望向费尔南中校:“多少?”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2500人。”费尔南很肯定的点了点头:“那是夏尔的新型飞机,每架可以搭载25人,100架一共投送了2500人!”
加利埃尼愕然,然后忽然笑了起来:“这就是他的办法,跳过德国人的防线直接打击其后方,防不胜防!”
这个小家伙,又开创了一个新战术。
不,应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就此出现了一个新兵种!
……
克里雍大饭店,代表们各怀心思紧张的等着前线的消息。
这时克雷孟梭桌上的电话响了,所有人停止讨论将目光转向这个方向。
克雷孟梭接起话筒表明身份,接着露出茫然之色:
“你说什么?夏尔,夏尔用飞机,把部队运过去?”
“怎么运过去?他们难道是跳下去的?”
“伞,伞降?多少人?”
“2500人,还只是首批……”
克雷孟梭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撼了。
他甚至怀疑这事的真实性,这会不会是加利埃尼为了欺骗各国代表杜撰出来的?
因此当其它人问起时,他语气带着迟疑:
“先生们,这是陆军部长那得到情报。”
“他是这么说的,夏尔用飞机搭载了2500人,伞降到萨尔布吕肯。”
“此时伞兵正在进攻德国人的炮兵阵地和后方要地,不过这还需要确认……”
会议室里“哄”的一声乱了起来:
“这就是夏尔,他居然用伞降!”
“2500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猜是夏尔的新型飞机,夏尔总是会给我们惊喜!”
……
然后代表们就开始在心里掂量了:
这是不是说,夏尔的部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投送到自己的国家,甚至是首都?
荷兰代表已开始庆幸了:选择夏尔是正确的,傻瓜才会站在德国一边!
……
消息不久就传到外部,巴黎人民像煮沸的开水似的翻腾:
“夏尔用了伞降,谁能想到是伞降?”
“上帝,那是飞行员用来逃生的东西,夏尔却把它变成了武器!”
“我想看看德国人的样子,他们在看到伞兵从天而降时会是什么表情!”
……
萨尔布吕肯防线。
伯恩哈德少将和德军士兵们有如大祸临头。
这是他们自参战以来打得最无力的一战,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一批批的在后方降落,摧毁火炮、物资和弹药。
而他们却什么也做不了。
第947章 增援萨尔布吕肯
柏林总参谋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对着沙盘讨论莱茵河东岸的防御。
这是德军指挥系统的一个弱点。
德军给各部有更大的自由,地方指挥官更多时候自行应对突发情况,因此向上汇报的情报往往滞后。
此时的兴登堡依旧在担心莱茵河东岸,他指着奥芬堡一带水域说:
“我们应该加强这一带的炮兵。”
“夏尔有‘带式舟桥’,原则上只要舟桥足够多,夏尔的部队就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东岸。”
“唯一能阻止他们的就是炮兵。”
这地球上没有哪支部队会是夏尔的对手,想要取胜,只能炸断浮桥阻止夏尔的部队过河。
“可我们已没有更多炮兵部队了,元帅。”鲁登道夫一脸为难:“除非,我们将萨尔布吕肯的炮兵调过去。”
兴登堡迟疑了下。
萨尔布吕肯的炮兵是该防线重要组成部分,兴登堡的防御思想是用地雷和炮兵协同,使其形成一道立体的、牢不可破的防线。
如果把炮兵调过去无疑会削弱萨尔布吕肯的防御。
正在他犹豫时,一名通讯兵突然大声报告:“元帅,萨尔布吕肯遭到进攻!”
兴登堡眉头一,真是个冒失的家伙,夏尔正在佯攻萨尔布吕肯是众所周知的事,用得着这样大惊小怪?
没想到通讯兵匆匆跑到跟前,手里拿着电报,急得面色苍白:
“元帅阁下,勃兰特中将告急。”
勃兰特中将是第17集团军司令,萨尔布吕肯的最高指挥官,负责那的防御。
“夏尔用飞机伞降部队进攻,第29、82、57炮兵团遭到攻击损失惨重,战斗还在进行中。”
“萨尔布吕肯防线处在崩溃边缘,请求元帅增援!”
兴登堡扭头望向通讯兵,一脸困惑:“伞降部队?炮兵遭到攻击?”
炮兵已脆弱到能让伞降部队击溃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