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577节

  这么做的目的,一是给“国际联盟”立威,让所有人都知道“国际联盟”并非是没有执行力的组织。

  另一方面,夏尔将来要做什么,都可以打着“国际联盟”的旗号化身为“多国部队”变成正义和公理的化身。

  克雷孟梭继续说:“第三件事……”

  他声音拉长顿了一会儿,这是在卖关子,也是在等代表们安静下来。

  代表们心生疑惑。

  最近只做了两件事,就是意大利和罗马尼亚,还有第三件事?

  为什么从未听说过?

  就算有第三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克雷孟梭等代表们攒足了好奇心,这才神秘兮兮的揭开谜底:

  “先生们,我们成功的将俄国拉回协约国。”

  “是的,你们没听错,就是那个刚刚经历了‘二月革命’的俄国。”

  “他们还处在混乱中,却在‘国际联盟’的劝说下表示愿意站在我们一边继续战斗!”

  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大功一件。

  它让所有人意外,谁也没想到“国际联盟”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能让俄国拉回协约国重新参战。

  以至于代表们都不敢相信。

  就连温特将军和英国代表都一脸愕然,他们同样不知道这事。

  下一秒温特将军就明白了:这是夏尔的手笔,只有他才有能力说服俄国参战,凭借他与布鲁西诺夫的关系。

  代表中也有明白这一点的,他们互相用眼神交流却心照不宣。

  接着,会议室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国际联盟”稳了,至少对外如此,因为其它国家相信它能让俄国“服从”。

  没等掌声完全停下,希腊代表迫不及待的起身说话:

  “尊敬的主席,各位代表。”

  “众所周知,希腊一直希望保持中立国地位不愿卷入这场战争。”

  “结果让我们始料不及。”

  “希腊成为了战场,协约国军队与德国军队在萨洛尼卡防线上对峙。”

  “我们对目前这状况没有异议,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简单的说是哪个国家的过错。”

  “因此,我们不会要求法兰西军队撤出希腊,也不会要求英国军队撤出。”

  全场一片哗然,就连温特将军和英国代表也感到意外。

  希腊是怎么回事?

  不久前它的诉求还是希望所有军队包括德军在内都不进入希腊。

  当然,关键是英军。

  法军已同意撤出。

  希腊是亲德的,德军没有必要进入希腊造成彼此关系紧张。

  最麻烦的是不愿撤出的英军。

  只有克雷孟梭心下了然,他早就跟夏尔通过气了,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要求英军撤出希腊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它在希腊的运作全都白费了,还有可能让德军获得希腊这个地中海地理位置。

  既然做不到就应该以退为进,尽可能让希腊处于一种“保护”之中,舆论及军事两方面的“双重保护”。

  在众人意外的眼神中,希腊代表继续说:

  “先生们,女士们。”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希腊的土地上作战,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

  “我是说,战争对平民的伤害,还有大量士兵进入希腊引发的安全、秩序和执法问题。”

  “基于此,我请求‘国际联盟’派出‘国联军’为希腊提供保护。”

  听到这代表们就明白了希腊的意图:用“国联军”保证希腊政权避免被英国推翻。

  温特将军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这明显是针对英国。

  “我认为‘国联军’不应该干涉希腊。”温特将军愤然起身。

  他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否则英国的尊严将被这一群小国踩在脚下,威信荡然无存。

  “是吗?”克雷孟梭朝温特将军扬了下手:“您有什么看法?”

  温特将军迟疑了下,他没有想好反对的理由,气氛一时陷入尴尬。

  关键时刻,坐在温特将军身边的使馆武官托尼斯起身代为回答:

  “因为希腊已有协约国军队驻扎。”

  “正如大家知道的,法兰西军队还有英国军队,我们都是‘国际联盟’成员。”

  “我们在希腊与德国人作战,是为了保证希腊不受德国侵略。”

  会议室里传出几声笑声,所有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希腊代表眼里透着愤怒,“保证希腊不受德国侵略”?他们正在扶植反对派颠覆希腊政权!

  温特将军接着往下说:

  “正是如此。”

  “希腊不存在人道主义危机,法兰西和英国可以保证这一点。”

  “而且希腊也有自己的警察和军队,他们能保证自身安全和秩序。”

  “想想吧,如果我们派出‘国联军’为希腊提供保护,到时希腊就就会有许多国家的军队,这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会场再次发出一片笑声。

  有人问温特将军:“这么说,将军希望希腊拥有自己的警察和军队?”

  温特愕然,难道不是?

  托马斯在旁小声提醒:“将军,英国政府要求希腊军队解除武装服从英国的指挥。”

  温特将军马上明白自己错了,但他面不改色:

  “当然,希腊可以拥有自己的警察和军队。”

  “但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我们要求其军队暂时解除武装,这也是合理的。”

  “这并不影响他们维持国内秩序……”

  克雷孟梭听不下去了,他打断温特将军的话:

  “但法军要撤出希腊了,将军,就像我们承诺的那样。”

  “将来留在希腊的可能只有英国军队。”

  “您认为英军能保证希腊的安全?”

  温特将军咬了咬牙:“毫无疑问。”

  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会议室顿时一片嘘声。

  希腊代表的表情既愤慨又无奈,他们甚至不敢过度刺激英国代表,以免他们恼羞成怒在希腊做出更过分的事。

  克雷孟梭一扬手:“那么,就让我们为这件事投票吧,是否要派出‘国联军’为希腊提供保护。”

  代表们连声叫好。

  温特将军和英国代表们面面相觑。

  在这风向下投票,英国必败无疑!

第959章 研发困境

  向希腊派驻“国联军”的提案在英国代表愤怒的反对声中高票通过。

  第二天,多国代表就组建起自己的部队派往希腊。

  出兵最少的是荷兰,只有一个战斗组12名士兵。

  (注:一战时期欧洲国家军队最小的战术单位是“战斗组”,通常由12到16人组成,由一名士官指挥,类似于现代军队的“班”)

  威廉敏娜女王努力保持克制尽量不激怒任何一方,毕竟荷兰对面就是英国,其强大的海军是荷兰惹不起的。

  罗马尼亚象征性的派了两个战斗组20人,用运输机空运来。

  这不只是表示罗马尼亚对“国际联盟”的支持,更是向德奥军队宣告:夏尔的运输机可以把罗马尼亚士兵带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派出军队最多的是比利时,一个步兵连250人,而且是第9侦察旅的,他们会说德语研究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阿尔贝特一世认为他们可能能在“国联军”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这是比利时向所有人宣示自己是法兰西最坚定的支持者。

  虽说比利时的地理位置与荷兰相似,其对面就是最强大的英国,但因为与法兰西相邻又与夏尔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它有十足的底气表现出较为强硬的态度。

  阿尔贝特一世甚至自豪的对伊登少将说:

  “现在是比利时最辉煌的时刻,我们终于可以不用看英国人的脸色了。”

  “或许你会说我们还需要看法兰西的脸色。”

  “不,少将!我们跟夏尔是朋友,他给我们尊重、利益和安全,这是英国人从未给过我们的!”

  这是其它小国愿意加入“国际联盟”围绕在法兰西身边的原因之一,他们在这种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过得太艰难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吞掉。

  夏尔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能体面的作为完整国家在这残酷的世界里生存的机会。

  相比起这个,付出的一些代价可以说微不足道。

  最终17个国家一共集结了637名士兵,他们在土伦汇合。

  部队原本打算用运兵船送往希腊在比雷埃夫斯港登陆,但考虑到康斯坦丁一世危险,最终用20架运输机往返两次将他们分批送抵目的地。

  “国联军”登陆当天,法兰西军队就宣布正式撤出希腊。

  其实法军只是抵达比雷埃夫斯港,让部队登船拍个照发到报纸上,转身又下船编入“国联军”。

  于是“国际联盟”在比雷埃夫斯港拥有一个军事基地,该军事基地距离比雷埃夫斯港只有2公里,兵力5万余人,大多数是法军。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开辟一个大型军用机场:飞机才是反应最快的运输工具,而且制空权至关重要。

  康斯坦丁一世全程配合,为“国联军”大开方便之门提供物资和人力,甚至还派了军队协助。

  他本人也以“接待”和“协助”为名带着妻小搬进了军事基地。

  这些事夏尔没多管,他交给加利埃尼调度。

  这有些超出加利埃尼这个陆军部长的范畴,它要用到空军甚至军舰,但因为加利埃尼超然的地位,操作起来没有遇到一点障碍。

  加利埃尼感叹:“这才是一支军队该有的样子,他们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

首节 上一节 577/6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