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05节

  黄射笑着,又回头对甘宁正色道:

  “说来吾与兴霸并无诸多交往,亏得先生前来,吾方识兴霸其人。”

  “之前吾闻传言,故觉兴霸不善,今日一观,才知兴霸武勇!”

  “以往若有言语不敬之处,还望兴霸见谅,不知可否饮下此杯,宽恕射之不敬?”

  本来甘宁对黄射没多大好感,甚至还有些厌恶。

  但在秦瑱开解之下,他已然想通了不少事情,对黄射也没了诸多恶感。

  此时见黄射如此倾心相交,便即端杯起身道:

  “府君无须如此,算来之前矛盾,过错亦是我先。”

  “君乃尊者,在下还未过之,岂有尊者请罪之礼?”

  “此杯吾先饮之,还望府君莫怪昔日之罪才是!”

  说着他便端杯将酒一饮而尽,黄射见之,忙自感慨道:

  “真壮士也,却是吾以往不识英雄,该遭此回责难!”

  言语之间,他自是也端着杯子将酒水一饮而尽。

  二者在这里杯酒忘恩仇,秦瑱自是点头一笑,又笑道:

  “二位也莫在此处罪来罪去,凭的就尔等饮酒,却让我等在此干等?”

  二人一听这话,不由皆是一愣,随之黄射反应过来,又指着秦瑱笑道:

  “当真好一张利嘴,诸位切莫闲着,且先灌醉此人,不然我等必难清净矣!”

  魏延和裴潜等人闻言,自然又是一阵大笑,便纷纷端起杯来又是一番饮宴。

  本来就欢喜的气氛,经得黄射这么一打岔,反倒更为和谐了起来。

  直到众人酒意上头,黄射方才将杯盏放下,微微一叹道:

  “说来悔之晚矣,我早闻文行身具大才,使君不得其用。”

  “而今兴霸又即离去,我荆州人才将凋矣!”

  “早知如此,吾不必会答应先生,让兴霸随你前去!”

  话语之间,他似乎有些意兴阑珊,众人闻言,自是一阵不语,不知其人何意。

  独有秦瑱见状,自顾自的饮着酒道:

  “尔等不能识人,便识人又不知用,何以又来怪我?”

  黄射闻此,突然看向了秦瑱,似有愤然之意。

  可他一看秦瑱,就见秦瑱面色淡然,并无异色。

  如此看了许久,他便低头一叹道:

  “先生真乃当世智者,刘豫州得先生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啊!”

  “也罢,便如先生所言,兴霸在我荆州甚难得用,文行亦是俊才,非刘使君可驱使。”

  “二位要去淮南,射亦无法阻止。”

  “但请先生应我一事,不然此事我决计不与先生善了!”

  秦瑱看他如此,早就猜到了其有所求,索性放下杯盏笑道:

  “公礼兄莫要如此,你我相交一场,何事我不能应,但说无妨!”

  而他话音一落,便见黄射一把抓住他的手道:

  “还望先生救我黄氏,救救我父!”

第226章 黄氏隐疾,以子代父

  对于秦瑱来说,黄射其实算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人。

  倒不是说这段时间的交往在他心里不算数,而是黄射这人史书记载极少。

  他只知道黄射喜好诗赋碑文,因此与汉末第一大喷子祢衡交好。

  除此之外,便是黄射两次出兵被败的经历。

  第一次是刘勋兵败,黄祖令黄射带兵前去支援,却被孙策击败。

  第二次是黄射率领数千人攻击柴桑,反被徐盛不到二百兵马血虐一场。

  从这些事件中,他能初步判断,黄射其人偏向文事,不善领军。

  可在与黄射交往之后,他发现黄射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因为从蔡瑁的口中他能知晓,黄家在荆州堪称一霸,兵权独立,话语权极重。

  相较于仰望刘表壮大的蔡氏来说,黄氏的权势才是最重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黄射不把刘表放在眼里,但也没有逾越之举。

  言行举止之间,似乎是作为黄氏与刘表之间缓和的桥梁。

  既要保证自家在刘表麾下的独立性,又要尽量保证刘表不心生反感。

  这种种一切事情,都绝非一个庸人可以为之。

  故而在秦瑱看来,黄射这个人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比黄祖更有用处。

  此时见得黄射如此模样,他便眉头一皱,忙对裴潜使了个眼色。

  裴潜见状,便笑着起身对甘宁、魏延道:

  “吾观府君必是醉矣,我等且让先生于此照看,待得改日再行饮宴。”

  甘宁与魏延虽非心思细腻之人,但眼力却是不错,当即纷纷起身一笑,朝着营外便即行去。

  待得众人走后,秦瑱方才对黄射笑道:

  “公礼兄此言何意,恕我愚昧,不知何意!”

  “请兄言明,黄氏何危也,黄公又有何危也?”

  黄射见他如此反问,顿时有些不悦道:

  “吾与先生诚诚相交,先生何以这般言语试探?”

  “射不信以先生之智,还未看出我黄氏之隐患!”

  秦瑱当然知道黄氏的隐患在哪儿,但此时却是一阵摇头道:

  “公礼兄须知,非我不言此事,乃因瑱为外臣,不便多言。”

  “须知此次瑱在于此,乃是请刘使君之助尔,非请黄氏之助。”

  “故便是吾知黄氏隐疾,亦不知兄何所求!”

  “府君若不言明,吾参谋此事,便是插手荆州之局,若传扬出去,天下当如何视我军?”

  黄射见之这般谨慎,自是一阵无奈,当即就将黄氏现在的局面讲述了一遍。

  要说黄家的隐疾,可谓成也独立,败也独立。

  可能在荆州士人的眼中,黄氏立足于江夏安陆,有黄祖黄射父子当政,可谓荆州一霸。

  但其中有多少风险,唯有黄氏子弟自己知晓。

  毕竟黄氏不像蔡氏和蒯氏,蔡氏背靠刘表,只要刘表不倒,那在荆州就稳居第一士族。

  即便刘表倒台,凭蔡氏这么多年的底蕴,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

  与蔡氏相比,蒯氏虽然弱势一些,可有蒯良蒯越两兄弟在,那就基本不会倒台!

  只有黄氏,看似兵权在握,独霸一方,却是两头不讨好。

  于内刘表一直心存忌惮,有心削弱黄氏的兵权,于外现在周边大敌崛起,南边有张羡,东边有孙策。

  可以说,在和平之时,黄家没有覆灭之危,但在这种局势下,一旦兵败,那就可能族灭。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麾下多出一支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势力!

  略微讲述了一番之后,黄射又给秦瑱倒了一杯酒道:

  “先生也知,我黄氏一族根基全在江夏,昔日射本以为凭我江夏兵马,便无力向外,也当可以自守!”

  “然则今日一战,却让射知晓强军在前,我父已是独木难支!”

  “如今使君命我黄氏助力贵军,此事本属应当,射亦不当苛责。”

  “可那周瑜用兵之道了得,我军若是再败,使君必然责难,若是以此怪罪,我黄氏必在难有今日之势。”

  “先生也知,吾父已然年迈,哪里能是周瑜对手?”

  “父亲心知此事,必然不肯甘于此败,又要与周瑜大战,偏生父亲不听我言,实难再劝!”

  “吾知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刘豫州又是仁人志士,断不会作视我黄氏如此!”

  “还望先生赐教,射当如何解得此局,救得我父?”

  听着黄射之言,秦瑱不由暗自点了点头,能看出这个问题,至少说明黄射还是有机敏的。

  思虑之间,他便反手给黄射倒了一杯酒道:

  “说来说去,公礼兄所求之事,无非便是求一攻破敌军水军之计!”

  “此亦是我军现在所求之事,你我两家现在同属一艘船上,合着两利,分则两害!”

  “便是公礼兄不问,再下亦当竭尽所能,助力黄公成事!”

  可这杯酒一倒下,黄射便闷闷的将酒一饮而尽道:

  “先生休要以为射浑不知事也,吾素闻先生公私分明,今虽与我交际,却还在算计之中!”

  “孙策现在虽为大患,但贵军南下之后,未必便无入荆州之意!”

  “如此观之,定是荆州水军折损越多,对贵军越为有利!”

  “先生现在说得好听,未必便没有让我军与江东水军拼杀,好从中取利之意!”

  他如此说着,已是脸色通红,眼神涣散,显然有些醉意。

  秦瑱听着,自是老脸一红,还真别说,他还真有这个意思!

  因为对他们来说,荆州军虽然是友军,但也是日后的敌人。

  所以荆州水军损耗的多,对他们未必便是坏事。

  他实际上也有心削弱黄祖麾下兵力,为了来日进军做准备。

  心思被人所破,终究有些尴尬,好在他脸皮足够厚,当即便道:

  “诶,公礼兄此言何意也,我军与贵军共同进军,岂有这等暗害友军之意?”

  “若是真有此心,吾今日何必又要苦劝兄让黄公分兵!”

  “实在此番皆由我军而起,不忍贵军死伤太多而为,兄怎么如此虑之!”

首节 上一节 305/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