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85节

  由于刘备和郑玄一内一外,让他有种汉室将兴的感觉,一听曹操邀他围猎,便喜道:

  “全得司空雅兴,朕自入许之后,未曾出城围猎!”

  “既是司空诚心相邀,朕当试猎之!”

  自是青年心信,他自以为此举有趣,便应了下来。

  次日清晨,便在曹操的邀请之下,带数十骑行出许县。

  至于田猎场上,但见三军列阵于此,排开围场,方圆数十里。

  曹操骑着爪黄飞电,立于马上,随刘协而进道:

  “今天子在许,难观吾军,不知天子视彼等如何?”

  刘协随他一路,见其与他并列,已是不瞒,听得“吾军”二字,更是气闷道:

  “果真雄武之师,我朝有此兵马,可曰之壮!”

  可他话音刚落,却见许褚先一步策马而出,朗声高呼曹司空已至。

  随之三军听令,纷纷下拜高呼拜见司空。

  此声一响起来,震耳欲聋,传声于野,回荡不绝。

  其威武之态,吓得刘协身子一震,有心呵斥,但众臣皆在远处观之,不得上前。

  此时他已被曹操兵马包围其中,周围皆是曹操亲信。

  他见许褚威武如此,心中虽怒,却不敢言,只得将目光转向曹操身后青年将领道:

  “此何人也,朕却不知朝中有此战将。”

  见他问话,曹操抚须一笑,回头招呼道:

  “孟起,既是天子询问,何不上前自荐?”

  马超一听,自是策马上前对刘协一阵拱手自报家门。

  刘协闻言,刚想说话,却见曹操挥手道:

  “今值围猎,不知孟起箭术如何,且去试射之!”

  马超见状,不知曹操何意,但还是听命翻身上马。

  不一会儿,忽听林内一阵呼喊,随之便是大量野物奔出。

  只见马超张弓搭箭,连射两箭,两箭皆中。

  忽听一声呼啸,林中钻出一支野猪,曹操见之,一指野猪道:

  “天子何不试射一番,以彰陛下之武?”

  刘协闻言,只得张弓搭箭,朝着野猪射去。

  一连三箭皆未击中,刘协大怒,见其四下奔逃,忙叫曹操射之。

  不料曹操见状,提起宝雕弓便射一箭,正中野猪头颅。

  如此连射数箭,直将野猪射死当场。

  众臣见此,尽皆不语,曹操麾下将校见状,尽皆高呼威武。

  两相对比之下,刘协只觉颜面尽失,不悦道:

  “朕已乏了,今日便至于此,且先摆驾回宫。”

  可他说着,曹操却像是没有听到一半,看着眼前林木笑道:

  “今方出宫,陛下便乏,想是疲惫。”

  “正好猎得不少野物,可就地而食,与众臣共享之!”

  刘协见他假装听不到,一时大怒道:

  “朕要回宫,司空莫非不许?”

  然则曹操闻之,听也不听,策马便朝林中行去。

  他刚一去,许褚便上前冷眼对刘协道:

  “请天子随公而进,共飨群臣!”

  刘协见状,一时气得满脸通红,忙喝令侍卫,却见侍卫不知何时已被支开。

  眼下只有许褚和其宿卫虎士相随,脸上皆是一脸冷漠。

  刘协见之大惊,许褚再次固请,言语间不容拒绝。

  这可把刘协吓了一跳,心说曹操今日隔开群臣,又以彼等相随,莫非想要弑帝?

  若是换个皇帝见此,定是勃然大怒,可刘协自小便受董卓欺辱。

  长大之后,又经过李傕郭汜摧残,长久以来的朝不保夕,让他对诸侯极不信任。

  又因他得位不正,时常害怕诸侯升起废帝之心。

  见得曹操如此妄为,他便以为老曹准备直接翻脸,当下两股直颤,只能任众人牵着入林。

  经得一番恐吓之后,他再见曹操,已然不敢再斥,只得唯唯诺诺道:

  “朕身体不适,欲回宫歇息,还望司空允诺!”

  曹操看他态度软化,自是大喜,面上却担忧道:

  “定是今日天寒,野物惊扰了陛下!”

  “无妨,待某撤兵回城,再诏医者观之。”

  言罢他便一声令下,直接下令撤军。

  其麾下听得命令,纷纷后撤,及至外围,众臣急忙上前问话。

  而刘协吓得面色煞白,想要告状,可一看曹操却觉十分恐惧,忙道无事。

  一众汉室老臣见状,心知有异,但畏惧曹操之威,不敢发一言。

  如此众人回到了皇宫之内,曹操本欲借势上表,可见刘协实在不适,只得作罢。

  反正他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也不想逼之太甚,可他这一缓和,反倒闹出来事来。

  因是刘协回到皇城之后,便觉手脚冰凉,卧榻不起。

  左右近侍见了,皆是大惊不已,忙请太医入内诊治。

  一副药汤灌下,总算让刘协恢复过来,皇后伏氏见之,忙问其故,便见刘协哭诉道:

  “梓童有所不知,今日朕恐为曹贼所害!”

  言罢,他便将今日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随后流泪道:

  “朕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

  “今得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

  “今日此人如此冒犯,当有异谋,吾夫妇恐遭祸也!”

  伏皇后一听,顿时芳颜失色,一脸惊讶:

  “今有满朝公卿,俱食汉禄,曹操安敢如此行事?”

  刘协闻之,自是流泪不止,连忙摇头:

  “朕虽有宗亲在外,可终究于此甚远,曹操自持军强,故敢妄为!”

  伏皇后见他哭得如此模样,自是心疼不已,忙安抚道:

  “陛下勿惧,妾为女流之辈,不懂国事。”

  “可唤国丈来解陛下之忧!”

  说着她就连忙请内侍让国丈伏完入朝议事。

  伏完听罢刘协之言,自是一阵泣声道:

  “不料曹操专横如此,吾等不知,徒叫陛下受辱!”

  “然则曹操势大,老臣无权,难以助力!”

  “唯卫将军董承可托,必可尽忠讨贼。”

  刘协听闻此言,心中一喜,忙叫伏完唤董承前来。

  可伏完闻此,思虑片刻,又忙摇头道:

  “曹贼若欲行事,必将宫内来往严查。”

  “下臣今得入宫,必为曹贼所知,若再唤董承,难行其事。”

  “不妨陛下与诏一封,制玉带一条,缝于其内。”

  “再以衣袍一并赐之,令其到家见诏,可神鬼不觉矣!”

  刘协闻言,便是连连点头,当下令伏完离去。

  又使宫众人取来玉带,以血书密诏一封,让伏皇后缝制于玉带之内,准备赐予董承。

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谋

  却说董承其人,在演义中是以大汉忠臣的形象出场。

  实际上这家伙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本是汉灵帝之母董太后之侄,亦是董卓旧部。

  在李傕郭汜时期,他是没有资格和二人同列的。

  可后来随着献帝东归,他便得到了护卫之功,一路升官。

  董承由此得到了好处,故而东归途中,又以其女许配刘协为贵妃。

  后舞弄权术,为了制衡韩暹,密诏曹操勤王。

  按照他的想法,让曹操勤王之后,洛阳便为他所控,曹操之权也可以慢慢剥夺。

  没想到这一招玩脱了,曹操一进洛阳,就依照秦瑱等人的建议迁都许昌。

  董承等人确实因功身居高位,但本质上却被逐渐架空。

  因此董承对曹操一直颇有怨念,只可惜毫无实力制衡老曹。

  看看曹操掌控朝廷呼风唤雨,董承也只得将一颗反心埋在心中。

  不料这日还未上朝,内史却宣他入宫觐见。

  待得见到刘协,一番礼毕,刘协便笑道:

  “朕夜来与后说霸河之苦,念国舅大功,故特宣入慰劳。”

  他所言的霸河之苦,乃是刘协逃出之时准备渡河北上,却被李傕郭汜追上。

  于是众人就劝刘协乘船抵达孟津,绕过追击。

  可真正实行起来,却发现黄河岸边离水足有十几丈高。

首节 上一节 385/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