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462节

  刘磐在远处见此,自是大怒,急忙挥军掩杀上前。

  可他还没赶到,太史慈已被接应入城,他一靠近,城上便是箭如雨下。

  几番来回,让他恼怒不已,唤来黄忠大声喝骂道:

  “方才可斩敌将,将军为何不斩,又放其人遁走?”

  黄忠面对他的怒喝,只得低下头羞愧不已道:

  “乃因昨日他未趁人之危,我实不忍暗害之!”

  刘磐听着,暴怒不已,可就在这时,忽见一人来报,言说大营被袭。

  原来在太史慈上次出兵之时,秦瑱便让李异换上荆州军军服埋伏在外。

  待得刚才刘磐出战之际,其兵马趁势偷袭了刘磐后营辎重,一把大火将刘磐粮草辎重烧了大半。

  刘磐本就已是强弩之末,眼下粮草被烧,自然无力再战。

  其人瞪了黄忠一眼,便直接下令兵马撤退。

  又因武陵难取,只得令人忙去报与刘表知晓。

第345章 功高震主,庞统来投

  荆州,襄阳,镇南将军府内,正当秦瑱在南边和刘磐交手之时。

  刘表坐在郡府之中,面沉似水,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

  而他的手上,正拿着一纸讨刘表檄文,左右便是蔡瑁、蒯越、刘先等人。

  本来还有一个蒯良在列,但自去年秋天以来,蒯良便一病不起。

  也是年纪大了,像是蒯良此时早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体每况愈下。

  与之相比,年龄差不多的刘表精神状况不错,还能压着怒气看刘备发来的檄文。

  在众人的沉默之中,他看了许久,便一把将檄文丢在了案上道:

  “都说说吧,眼下刘备忘恩负义,欲取荆州之地。”

  “其人大军将至,尔等以为我军该当如何应对?”

  他一说罢这话,蔡瑁便直接将手一拱,沉声道:

  “主公,事到如今,刘备兵马众多,我军难以与战。”

  “若要抗之,唯有北上求援,求得曹公兵马南下。”

  “如此,便只偏军,亦可壮我军之威,增我军之力。”

  “再者,刘备非义而伐荆州,可上表请天子降罪。”

  “若有天子诏令,或可以此劝服刘备撤去兵马!”

  刘表一听这话,自是眉头一皱,颇为不满道:

  “曹操此贼屡次犯我荆州,致使南阳以北皆落其手。”

  “若非此人,老夫又岂会作视刘备壮大至此?”

  “再者,眼下其人陷于河北战事,哪有余力增援我军?”

  实际上远在刘备讨伐江东之前,他就预料到了可能会有今天。

  所以他当初极为不愿意帮助刘备击破江东水军。

  就是因为彼时曹操势大,他才会想要刘备与之助力。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刘备和曹操之间实力扭转会如此之快!

  还没等他平定荆州南北乱局,刘备就已经雄霸一方。

  可以说,现在的局面和曹操一直压制他脱不了干系。

  结果现在又要让他向曹操求援,他自然不愿意行事。

  不过蔡瑁见其恼怒,便低头一叹,抬起头道:

  “行与不行,皆可试试,形势如此,不得不为尔!”

  现在的局面他也没办法,唯一能想到的计策就是如此。

  刘表见他这般模样,索性又将目光投向了众人道:

  “除德珪此议之外,诸位难道皆无计策教我?”

  “刘始宗,之前不是你力主我军助力刘备么?”

  “吾之前已尊王命,现在刘备伐我,卿无言否?”

  被他点到了姓名,刘先便面露愧色,连忙拱手道:

  “主公不必多言,在下愿往刘备军中,劝刘备退军!”

  去刘备军中动动嘴皮子,这是他现在能赎罪的唯一方式。

  刘先这么一表态,刘表自也不好再嘲讽,又看向了蒯越道:

  “异度善于军略,必有妙计,可否与我言之?”

  蒯越见其点到了自己,当即便站起身来分析道:

  “使君,以在下之间,德珪与始宗之言皆可行事!”

  “因是刘备其人以尊王起家,若天子下诏,刘备便不得不尊。”

  “故依在下之见,主公不妨遣使北上,请天子下诏令其退军。”

  “然则眼下天子迁都长安,我军遣使前往,来回须得月余。”

  “所以先遣使前去刘备军中求和,再以重兵拦于险要之地。”

  “如此,刘备进路被堵不得进军,又见天子诏,自然会退。”

  “不过在下观之,我军当前第一大患,并非刘备,而是秦瑱!”

  刘表闻听这话,顿时眉头一挑,有些不解道:

  “异度此言何意也?刘备和秦瑱乃是一家。”

  “若能阻得刘备,其麾下秦瑱又有何惧之?”

  而他一问,便见蒯越严肃的摇了摇头,坚决道:

  “主公须知,二人说是一家,其实如今不然!”

  “自秦瑱就任江东都督之后,此人便自有一套班底。”

  “刘备与其假节之权,秦瑱方才能夺取交州。”

  “此次刘备起兵,也未必是刘备本意,而是秦瑱所为。”

  “此人深谙刘备弱点,故先行说服张羡请之北上。”

  “眼下秦瑱已经起兵入驻荆南之地,即便刘备退军,秦瑱多半也不会退。”

  “以秦瑱手段,若叫其占据荆南四郡,则我军当永无宁日。”

  “故我军之患不在刘备,而在于荆南秦瑱!”

  “若不能驱逐秦瑱,则我军便说服刘备,亦无大用!”

  在他看来,刘备虽然兵马众多,可这对他们并不致命。

  毕竟江夏还握在他们手中,全力阻挡之下,刘备很难站住脚跟。

  可南边的秦瑱不同,这货夺取交州之后,天然就对荆南有威胁。

  而如果荆南被秦瑱夺入手中,那就能威胁荆州腹地。

  这样一来,他们就算挡住了刘备,早晚也要被秦瑱蚕食吞并。

  且秦瑱不是刘备,这货压根不讲什么仁义道德!

  恐怕刘备亲自劝解秦瑱退军,这货都会来上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

  到时候这一对君臣唱起双簧来,你刘表就等着烦吧!

  听着他的分析,刘表自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可秦瑱此人用兵了得,又兼善于治政,该当如何处置?”

  秦瑱这一个名字,可算是他噩梦一般的存在。

  若是别人在南边也就罢了,以刘磐领军在南就能坚守。

  可秦瑱不一样,这货打仗很厉害,刘磐未必是对手。

  而除了打仗之外,秦瑱又极为善于治理地方,且颇为善辨。

  可以说打也打不过,骂也不骂不过,沾着就像牛皮癣,根本别想甩掉。

  对付秦瑱这种人,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克制?

  在他的问话之下,蒯越沉吟片刻,便直言道:

  “要想对付秦瑱此人,正道绝不可行,唯有离间之策。”

  “眼下秦瑱威胁虽大,可其人权柄过矣。”

  “我军不妨散播流言,言说秦瑱有意自立!”

  “如此行事,或可让刘备撤换秦瑱,只需此人下马。”

  “我军坚守城池,早晚定有反攻之机!”

  而蒯越一说完,蔡瑁便皱了皱眉头,眯眼道:

  “可刘备以秦瑱为鱼水之交,信任不下关张。”

  “我军如此离间,刘备当真会信么?”

  “正是众口铄金,无论刘备信不信,此计都可行也!”

  蒯越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看向了蔡瑁笑道:

  “因是眼下秦瑱已然功高震主,无人可制。”

  “其左右亲近之人皆居要职,岂为人臣之道?”

  “我军若行此计,无论刘备信与不信均无大碍。”

  “只要刘备军中有人信此,便会军心浮动!”

  “即便刘备不会在意,秦瑱亦需谋划自身,或会主动隐退!”

  “除此之外,断无计策能谋秦瑱退军!”

  刘表闻得此言,一时抚须沉思,但就在这时,却见一军士前来报道武陵已被秦瑱攻陷。

  听着刘磐兵败秦瑱之手,众人皆是大惊失色。

首节 上一节 462/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