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蒯越一脸坚定的朝着刘表一拜,再度谏言道:
“秦瑱此人属实难制,还望主公尽快行事。”
“不然荆州之地恐早晚必陷于敌军之手。”
刘表见此,当下不再犹豫,令人开始散播流言。
言说秦瑱自持功大,早晚必将挟江东、交州、荆南等地自立。
又使传播童谣,言说秦瑱之能盖刘备,不畏征东,但畏秦君。
与此同时,他又调集三万兵马交予文聘率领前往江夏助阵。
让蔡瑁这个南郡太守南下与刘磐共同收御江陵城。
做完一切,他方才遣使北上关中面见刘协,又让刘先前往刘备军中出使求和。
另一边,却说刘备自一月下旬时起兵讨伐刘表。
其人先至庐江汇军,调令赵云等人合军七万大军西征。
至于二月中旬,兵马总算集结完毕,便朝着江夏杀来。
又说江夏太守黄射,本无文治武功,听得刘备杀至,便忙紧闭城门,下令各县死守。
然则刘备麾下兵强马壮,水陆并进,一路攻城掠地。
短短十几天时间,相继攻克了下稚、蕲春、鄂县、邾县等地,眼见便要杀至西陵。
而就在这时,却听到了秦瑱传来消息,言说已经占据武陵、长沙等地,荆南已入其手。
听到消息之后,刘备大喜,忙令麾下猛攻西陵城。
黄射见之,一时抵抗不住,险些丢了江夏郡治。
幸得文聘领着三万兵马及时杀到,方才挡住刘备攻势。
一时间,城内兵马突破了四万大军,死死挡在刘备面前。
刘备猛攻几次皆不得破,只得下令暂时止住兵马。
而在这时,使者刘先也抵达了刘备军中,询问刘备为何擅自动军。
刘备也听过刘先之名,自然十分礼遇,当即便道:
“乃闻刘表联合袁绍叛逆,故而伐之。”
刘先闻言,便是一阵辩驳,直接摇头道:
“刘牧身为汉室肺腑,居处牧伯之位。”
“因昔日袁绍讨伐董贼,乃为盟主,因有此义方才尊之!”
“后闻袁绍叛逆,刘牧便未再举兵响应。”
“想来征东将军不知,故有这等误会!”
刘备被他驳斥,自是有些不悦,忙问道:
“吾闻刘景升有祭祀天地之举,不知何意也?”
刘先一听,想也不想,当即又开口答道:
“因是王道未平,群凶阻道,抱玉帛而无能献天子,书奏章不得奏朝廷。”
“刘牧感念此事,因而郊天祀地,表明自己的赤诚之心。”
刘备见又被此人辩驳了过去,不由沉声道:
“昔日天子在许,刘景升居于荆州,未见礼敬,何也?”
“此亦征东将军不知尔!”刘先抚须一笑道:
“天子临许之前,宫室乃为我荆州所修。”
“临许之后,主公亦是时常上供,未曾有何不敬之处!”
刘备几番询问,皆被刘先辩过,一时沉默不语。
只得下令先带刘先下去休息,又招众人前来议事。
然则还没等众人说话,便听一士兵来报道:
“主公,营外有一士人自称庞统庞士元,意图面见主公!”
听得这消息,刘晔便即大喜,对刘备笑道:
“昔日军师与我论及荆州俊才,曾言有一凤雏。”
“此人名为庞统,乃庞德公从子,少有奇才,名传州郡。”
“善观者傅公悌曾言,此子乃为半英雄也!”
“而今我军伐荆州得此人来见,必有妙计教主公!”
刘备亦是听过裴潜等人言说凤雏之名,当即忙带着人出营迎接。
待至营外,只见一年轻士人身着道袍,立于辕门。
虽然容貌平平,气度却是不凡,刘备见之甚喜,忙上前道:
“先生莫非凤雏庞士元否?早闻先生之名,恨不得见!”
庞统见之这般礼遇,自是心中一惊,奇异道:
“刘征东远在淮南,亦闻过在下之名?”
可他一说罢,刘备便将他手抓住,一脸笑意道:
“吾虽在淮南,亦知荆州俊才,乃识卿名!”
说着,他便将庞统请入营内详细交谈,随之谈及刘先之事,刘备便道:
“吾不在荆州,未知此地详情,不知刘始宗之言然否?”
而庞统一听刘先在此,便是一脸笑意道:
“此人乃我州中善辨之士,征东将军自然辩之不过。”
“既是在下来此,当为将军解困,且唤他来,我与他辩!”
刘备听得此言,心中甚喜,忙又将刘先请了过来。
第346章 凤雏之才,智计百出
庞统突然出现在刘备营外,这当然不是什么意外状况,实则其人蓄谋已久。
远在刘备还未夺取江东之前,诸葛亮就曾经尝试让其人出仕。
但庞统少年成名,哪里甘心从刘备军中小吏做起?
故而当时他便对诸葛亮表示过,自己要等到刘备来荆州才会出山。
按照他的想法,普通的上升通道,短期内是绝对无法进入刘备军核心圈层。
故而只有一鸣惊人,才能让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
刘备讨伐刘表,显然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只要刘备遇到困难,他就能出场帮助。
可让庞统始料不及的是,秦瑱的手段远比他想象的要多。
还没等刘备打到荆州,秦瑱就已经悍然杀入了荆南四郡。
这样一来,如果刘备被挡住,那秦瑱一定会想办法突破。
这就会导致他原本助刘备夺取荆州的想法胎死腹中!
所以在仔细思考过利弊关系之后,他就做出了主动投靠刘备的决定。
其人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建立功勋,在刘备军站住脚跟。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刚一来刘备就遇到了刘先辩难!
这对庞统来说,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故而他才言说要和刘先辩难。
刘备这边正想着如何找回场子,二人自是一拍即合,又把刘先叫了过来。
而刘先一回到帐内,看着庞统在此,便皱眉道:
“庞士元汝不在襄阳闲居,为何会至此处?”
庞统见他询问,自是摇头一笑,神态自若道:
“因我昔日受叔父之命,前往江东看望黄公。”
“路过此地,见征东将军驻军于此,特来拜会。”
“不料听得刘征东言尊驾于此辩难,故有一问,不知先生可否解答?”
实际上在看到庞统的一瞬间,刘先就有一种不好预感。
此时见他主动发难,便知这小子多半准备踩着自己上位。
他本是荆州名士,又兼身居高位,心中自有几分傲气,沉声道:
“吾与德公也有交往,既是士元有问,吾自当答之!”
庞统见他上钩,自是微微一笑,拱手便是一拜道:
“方才听征东将军言刘牧祭天之语,公答之此乃出于公心。”
“敢问先生若是刘景升真无叛逆之心,韩德高岂会劝阻?”
“莫非韩德高不知礼?亦或是公以为韩德高不知礼否?”
韩嵩这个人可谓是刘表怎么也跨不过去的一个坎。
因为韩嵩乃汉末名士,曾避三公征召,是被刘表强逼着出山的。
当年祭天之时,韩嵩就参与了劝阻,刘表因此不喜其人。
现在庞统就用韩嵩来问了,是韩嵩不懂礼,还是你觉得他不懂礼?
这个问题是不能直接回答的,怎么回答都会被庞统驳斥。
故而刘先听着这话,一时便是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而庞统在得了先机之后,便有乘胜追击,继续问道:
“先生既是不答,那此议便就此略过,再谈刘牧进贡之事。”
“先生言说昔日宫室乃为荆州所造,敢问先生之前天子受难之时刘牧可曾出兵助力?”
“得无赵邠卿南下,刘牧又岂会出兵助力修建宫室?”
“先生极为荆州别驾,岂可视之不见,颠倒是非?”
“这这.”刘先再度语塞,倒不是他辩不过,而是庞统说的都是事实。
他的辩论点都是欺负刘备是外来人不了解详细情况。
可面对庞统这个知情人,他也没有那个脸皮去为刘表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