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189节

第305章 公私分明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你们这些阁臣有何用?”

【厌世尒詤φ 车专詀1 ㈦ 玖 ⑨ ④ 3 一 6 ⒋】

  “朕就不明白了,那南贼不过匪寇出身,究竟怎么想出来这么多花招?”

  “而你们!堂堂的大学士,平日里自诩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在朝廷缺银子的时候,连一个办法都想不出来!

  崇祯皇帝的这席话几乎是咆哮着说出来的,显然情绪极为激动,方才所言的”大明宝钞”之事,相当于揭开了朱家的遮羞布,这事就算不是朱由检干的,但也让此人觉得颇没面子。

  这一通发火直接让阁臣们皆战战兢兢,低下头不再言语,好似阉鸡一般乖巧。

  这时,温体仁注意到圣上不善的目光投到了自己身上,此人额头立刻生起了细密的汗珠,旋即轻咳一声后道:

  “陛下,或有一法可解燃眉之急...”

  他表示,如果朝廷空口白牙就想从民间搞到银子那是做梦,且不论信用问题,你都没有像人家赵氏运司那样能赚钱的企业啊,难道卖概念股票还是空气股票?

  不过,如果圣上愿意拿出“皇庄”作为抵押,别说是卖点所谓的股份了,就算是直接从江浙财阀手中贷些银子都没太大问题。

  皇庄.王庄即朱明皇室.宗藩的私人财产,正德年间,皇庄峰值为高,总面积近八万顷,嘉靖年间近四万顷,到了崇祯朝,尚有两万七千余顷,也就是两百七十万亩。

  皇庄在名义上也要缴税,不过这部分钱是直接进内库的,走个形式罢了,一般都是让宦官来打理,由佃户所种。

  而王庄的耕地,藩王通常是无权直接管理的,而是要从当地官府那领俸禄,以及王庄的“租佃”收入,当然,大明藩王虽然不好插手王庄的事,但人家可不全靠这点收入,藩王通常都会努力兼并周围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兼并到的地才真正属于自己。

  由此可见,朱明皇族实际上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老财”,论兼并土地和搜刮民脂民膏的规模和程度,那些贪官污吏.不法奸商只能甘拜下风。

  果然,崇祯皇帝本就一肚子邪火,一听要拿皇庄抵押才能筹得银子后,顿时勃然大怒。

  “荒谬!”

  “若是拿皇庄去作那抵押,叫这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除了“面子”上的问题之外,朱由检还担心此行会惹来非议,让本就山河日下的朝野更加震荡,原因很简单,大伙一看你老朱家穷的连裤子都要当掉,这说明什么?说明朝廷早他妈亏空了!

  哥几个赶紧早谋它路吧,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不过这世上鱼与熊掌往往不可兼得,事有轻重缓急,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显然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除了嫌卖皇庄实在不够体面之外,要将自己的私人财产拿出来充当国资,这让崇祯皇帝难以接受。

  有明一朝,皇帝们都是极其“善变”,平日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这天下都是我们老朱家的!

  太祖爷打了一辈子仗,子孙后代还不能跟着享受享受?

  不过一旦到了国库空虚.财政艰难之时,朱明皇室宗藩们又很擅长“公私分明”,即:

  “大明朝的事跟我们朱家有什么关系?

  公归公.私归私,一码归一码!

  凭什么从本王口袋掏银子?

  当然,在这一点上,不光明朝皇室如此,封建时期任何朝代也都差不多,在“人治”的框架下,即便偶尔出现几个圣君也只能改变自身所处的时代,于身后事也无能为力。

  因此,这个抵押皇庄来筹银的建议最终被朱由检无情驳回,顺便以“无能”为由将温体仁狠狠的训斥了一番,紧接着,他也不理会战战兢兢的阁臣们,而是坐在龙椅上将双眼一闭,看似假寐.实则埋头苦思起来。

  崇祯皇帝发现,这些文臣根本就是一坨大便!

  攻击政敌.打击异端的时候那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贪污受贿也是一把好手,不过一旦真遇见什么难题,一个个要么是当缩头鸟,要么就是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对策。

  嗟哉!

  为何自己手底下就无一个可用之士?

  在这一瞬间,朱由检突然对杨嗣昌有些想念,论能力的话,此人可比温体仁强多了,而且对自己.对大明十分忠诚,当然最重要的是,杨嗣昌领兵打仗的能力如何暂且不论,但此人的战略目光还是有的,最起码比崇祯这个皇帝强得多。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相当于一针强心剂,直接让疲软的大明似有回春之象,其实这个策略的核心也很容易理解,即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力量把内部问题解决完,同时与伪清议和。

  为了将这十张网全部竖起来,明廷又是增加剿饷.又是增加练饷,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不过在这个战略表面上还算比较成功,一代目闯王高迎祥被擒,二代目闯王李自成兵败后落荒而逃,十三路义军头目之一的张献忠被诏安。

  至于其他什么过天星.摸着天之类的阿猫阿狗,更是在洪承畴.曹变蛟.卢象升的围剿下抱头鼠窜,眨眼一看,内地的义军好像在一夜之间就被平定了,形势一片大好。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见得,剿.练二饷给大明百姓带来的负担是极为沉重的,本来就已经活不下去了,现在连最后一点口粮都得上缴,更别提一两的饷落到基层就得征收个十两!

  可以想象的是,农民军虽然暂时蛰伏.恢复平静,实则在民间的潜在兵源越来越庞大,只要明廷竖起的这“十张网”被外部力量撕破.失去平衡,便会再次迎来燎原烈火,义军的规模将会更甚从前。

  崇祯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对那个所谓的“外部力量”即伪清毫无防备,湖广等地的暂时平定给了此人错觉,认为义军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了,杨嗣昌果然有经国之才。

  但,这天底下,其实人人都是潜在的义军,倘若统治阶级不仁,滔滔洪流迟早会再次席卷大地。

第306章 大明债券

  仿照南贼卖股票这事儿显然是行不通,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好将主意打在了“债券”头上,他心想那徐贼捣鼓出的此物又无甚抵押,不就是空头支票嘛,朝廷完全可以学一学。

  如今内地贼患暂时平息,只要再将辽东建奴之乱解决,凭借大明的体量,哪怕随便省下一部分军费,也足够给购买债券的人分红,到时候银子还会缺吗。

  倘若大明完蛋了,那就不用多说了,这钱自然也不用还...

  是的,朱由检原则上是不打算食言的,此人是真的想力挽狂澜,如今看到这南贼层出不穷的筹钱手段后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也是真的想有样学样。

  “陛下,万万不可 !”

  众阁臣被圣上天马行空的想法听的瞠目结舌,尤其是在皇帝说出准备向江浙地区以及百官中摊派“债卷”来筹银之后,许多人都坐不住了,连忙七嘴八舌的劝阻起来:

  “此举无异于抽骨吸髓呐!恐会激起民怨,望陛下三思!”

  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方逢年一咬牙率先站了出来,此人正是浙江的士族出身,一看圣上将强行摊派这一套都准备玩到官绅头上了,这还了得?

  “陛下,臣认为此举有些欠缺妥当,江浙地区乃是朝廷的根基所在,一旦这摊派债卷之事惹了众怒,后果不堪设想啊。”

  同样为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的程国祥也连忙开口,此人乃是“次辅”,虽为安徽人士但却是寒门子弟.为官清廉,素禀怀“仁德”二字。

  不过他与方逢年不同,前者是因为这摊派之事触动了江浙士绅.也就是他们这些士族的利益,而程国祥只是完全站在朝廷角度上考虑而已,认为此事很容易激起当地士绅的怨恨,于国家统治不利。

  不过崇祯本就多疑,眼见自己一提出摊派二字,便立刻遭到众阁臣的坚决反对,这让他脸色阴晴不定,不禁怀疑这些家伙是不是串通好了,尤其是这个方逢年和程国祥二人,怎么看都像是朋党。

  而首辅温体仁这个官油子自是最了解当今圣上脾性的,此人深谙迎合圣意那一套,反正只要顺着皇上的话说,肯定是出不了错的,即便是真出错了,圣上还能对“自己人”太过苛责?

  于是,这家伙稍加思索后,义正言辞的说道:“陛下圣明!江浙士绅备受朝廷洪恩,为家国略尽绵力乃是本分。”

  “故此,老臣赞同摊派债券一事。”

  此话一出,众阁臣皆震惊的望向这个老匹夫,尤其是那几个江浙士族出身的,更是难以置信,要知道这老登也是浙江人士,他就不怕被老家的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诚然,背负些许骂名哪比得上受陛下恩宠重要,孰轻孰重人家温大人自然知晓。

  在这众多的反对声中,首辅的支持无异于雪中送炭,让朱由检在意外之余不禁对温体仁的观感大为改变,心道此人虽然才能平庸,但却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是极为难得的。

  哼!看看这些阁臣吧,一个个都当自己是为民请命的海瑞,实际上内心那点花花肠子谁傻子都能看出来,净说些不中听的话,什么狗屁容易激起民变,这所谓的“民”恐怕指的就是他们自己!

  有了温体仁的支持后,朱由检好似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继而目光不善的望向一言不发的周延儒,想看看这家伙是什么看法。

  而周延儒此刻也是左右为难,他自己便是江苏人士,如果支持这摊派债卷之事的话,无疑会被家乡的士绅所怨恨,可若是反对,看圣上这怒气冲冲的模样,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

  “臣...臣认为这摊派一事也不是不可,只是具体怎么个摊派法还得好生琢磨,须尽可能将此事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无奈之下,周延儒心中微微一叹,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算是站在圣上的立场上。

  “嗯...既然如此,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内阁还须尽快论出个章程,交予朕过目。”

  朱由检扫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江浙阁臣们,冷声道:“朕知道你们那些小心思,倘若大明亡了,尔等士族岂能好过?”

  “谁再敢妄议此事,定斩不赦!”

  听见这话,众人也只好将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下去,他们知道以当今圣上的脾性,是真能干出来砍人之事的,还是不要捋虎须了。

  就这样,通过南贼之报,明廷对那行债卷敛财之事进了深度批判,最终决定进行批判性的采用,而对于此番筹银的数目,朱由检的心理预期是两百万两银子,当然越多越好。

  江浙士绅个个肥的流油,这点钱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上面的毛尖尖,根本不会伤筋动骨。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笔款子将会专门用以对付南贼所用,这才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说实话,崇祯皇帝现在已经被缺钱二字搞得夙夜难眠,此人甚至一度将主意打到了宗藩身上,像蜀王.福王等宗室个个富可敌国,若是肯大公无私的接济朝廷,贼寇何愁不破。

  不过这事的难度实在太大,甚至比向江浙地区摊派债券还大,那些藩王若是给他这个皇帝面子的话兴许能捐个几千上万两银子,若是一个劲的哭穷,他朱由检又有什么办法,难道要派人对这些亲戚抄家吗?

  有时候,崇祯真的很羡慕那闯贼.献贼.徐贼等獠,这些反贼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杀谁就杀谁,完全不用考虑那么多,遇见那些为富不仁的士绅,二话不说直接抄家灭族即可,不但无需考虑其他事,还能获得老百姓的声望。

  而他自己,虽然贵为九五之尊,行事却要瞻前顾后.如履薄冰,朝廷上下的利益团体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坐在这个龙椅之上,却远没有混迹草莽之中来的快活。

  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想做个快意恩仇的汉子啊。

第307章 张献忠

  朱由检除了向江浙士绅摊派“大明债卷”外,亦决定要办朝廷的自己的报纸,大明乃是正统,没道理光那些反贼可以骂自己,自己却无法还嘴。

  而这办报一事,则有首辅温体仁全权督办,当这个消息传出之后,朝中的文官褒贬不一,有些自视清高的家伙认为,这攥写文章乃是圣贤之道,那些底层贱民愚钝不堪,陛下的良苦用心恐会白费。

  也有大臣持正面态度,认为这报纸的确是个好手段,通过此物不但可以控制舆论导向,而且还有可能让那些受到义贼蒙蔽的百姓迷途知返。

  这事虽然定下了,不过在文体格式上,众大臣却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认为应该仿照八股文.或是文言文的格式,如此不但与那岭南贼报大相径庭,而且还显得庄重.威严。

  不过以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程国祥为代表的务实派却持反对意见,毕竟这玩意面向的群体是老百姓,这些泥腿子有几个识字的?你搞的那么庄重只会让人昏昏欲睡。

  不仅如此,程国祥认为朝廷之报可以向贼报深度学习,人家的白话文粗看之下貌似毫无深度,但实则有“通顺”.“连贯”的优点,而且不容易出现歧意,每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十分明显。

  另外,作为明廷户部的一把手,此人还从这贼报的“商业板块”上看到了盈利的机会,像这个所谓的“广告”就很有意思嘛,而且也很实用,在这个信息不流通的时代,如果某名商人手里囤积了一批货卖出不去,而可能另一人想买这种货物又买不到,但通过这种刊登广告的办法,便能解决这些人的困难。

  谁不知道商贾有钱啊,程国祥认为朝廷的报纸若是这样搞的话,不但不用户部掏银子,说不定还能有所盈利呢。

  这个提议本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内阁大臣却为此争的脸红脖子粗,礼部尚书方逢年言称此举“有辱斯文”,这报纸本是庄重之物,若像南贼一样刊登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像什么话?

  而东阁大学士周延儒则是支持程国祥的,认为这办报若是不花朝廷银子,还能盈利自然是好事一桩,不过首辅温体仁的态度却模棱两可,不想承担一丁点责任,表示此乃重事,还需圣上定夺。

  最终,这刊登商业广告一事被朱由检拍了板,从心理上来说,此人是不愿意搞这些歪门邪道的,但迫于现实,不这么弄的话指不定得花多少银子呢,不过,崇祯皇帝却严令禁止报纸上刊登那些乡野逸事.花边新闻之类的内容,认为这些东西有伤风化。

  某些时候大明官员的办事效率还是很给力的,由于这件事难度小又备受圣上关注,内阁很快就制好了第一刊报纸的样板,并呈到圣上面前过目。

  这所谓的“大明圣报”开篇就是一则“缴文”,准确的来说是专门骂那岭南徐贼的,言官御史不愧是吃这碗饭的,简直把徐贼的祖宗十八代都翻了出来。

  其主要的意思就是说,这南贼暴虐嗜杀.时常对百姓行抄家灭族之事,贼酋目无君上.不敬孔孟,视纲常伦理为无物,贼兵更是在当地横行霸道,肆意掠夺百姓,岭南黎庶苦不堪言,可谓是水深火热。

  朱由检看完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很自然的忽略了这篇缴文中满口的胡说八道,反正是真是假,内地的老百姓又不知道,这下自己终于有了“还嘴”的手段,让崇祯皇帝狠狠的解了一把气。

  而与此同时,在湖广地区的谷城县中,内地的义军巨头张献忠正处于烦闷不堪的状态。

  半年前,在攻袭南阳之时此人被左良玉击败,连命都差点没了,后遁至谷城被大明五省总理熊文灿招安,不过虽然接受了招安,但张献忠却拒绝了明廷的改编和调遣.并拒绝赐予的官衔,欲保持队伍的独立性。

  在谷城蛰伏的这段时间里,张献忠并没有闲着,囤积粮草.打造军器.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一件事都没停下,现已恢复了元气,麾下已有四万人马,分别驻守在谷城的四郊,由李定国等义子统御。

  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在熊文灿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位大明的五省总理却置若寡闻。

  按理说,眼见麾下实力不断增长,这张献忠应该高兴才是,何来烦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接受招安驻守谷城的这段时间里,湖广地区的官员将此人视为奇货,敲诈勒索不断。

  小到县令.大到巡抚,没事就来要银子,连襄阳那边有士子要入京找“门路”,都要求他提供一应金银。

  除此之外,为了与左良玉修复关系,张献忠更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每逢此时,当地的官员也会不请自来,厚着脸皮蹭饭。

  不仅要打发这些贪得无厌的“小鬼”,此人还要向那些真正在京城里掌权的大员“进献”,可想而知在这种巨大的开支下,即便家里有座银矿也负担不起啊。

  张献忠的积蓄如今已算是米缸见底,再这样下去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而拿不出银子之后,湖广当地官员的态度也就变了,以前在宴席上亲热无比的好兄弟,现在见面也是冷着脸,秉着“公事公办”的态度。

  这让他感到十分不安,原本招安之后蛰伏在谷城,此人一方面是想积蓄实力,而另一方则是暗中观察明廷对自己的态度,眼见自己在朝廷眼里只是个提款机,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再次翻脸。

  这家伙本就是草莽出身,乃十三路义军头领之一,从来只有他抢别人的份,如今却混到了被小小县令都能随意勒索的局面,是个正常人都受不了。

  “去,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叫过来!”

首节 上一节 189/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