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202节

  “鄙人见过徐大将军。”

  “免礼了,不知阁下此番前来,究竟有何贵干?

  徐晋很忙,因为没有跟这家伙客套,上来就直奔主题。

  “陈某此番是我闽粤二地的平和而来,双方本无夙怨,又何必拼个你死我活呢。”

  “说得好,不过若是本将军没有记错的话,这场战事好像是你们郑帅先挑起来的吧?”

  徐晋面无表情的说道:“此战给我岭南造成了巨大损失,民生凋零.损失惨重...”他表示,考虑到沿海百姓的生计问题,和谈不是不可以,但还需贵方拿出诚意来。

  “不知徐大将军所说的诚意,究竟是何物?”

  陈逢喜闻言一怔,在面对这位权势滔天的岭南大军阀之时,此人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这个好说。”徐晋哈哈一笑,不假思索道:

  “无非赔款.道歉.立约这三项,如此,咱们还是好邻居.好朋友。”

第343章 威胁

  良久,待这位徐大将军言罢后,郑使陈逢喜不由大惊失色,脸上不禁逐渐升起怒容。

  这也不怪他,因为岭南的条件实在是太过份了,首先,率先挑起战事的郑芝龙必须向保乡军公开致歉,当然不痛不痒的说两句漂亮话也不行,还需赔偿岭南方面一百万两白银,只要做到这两点,双方即可派专人在海上签订闽粤友好条约.互不侵犯。

  当然了,还有一项附加条件,那就是今后赵氏运司以及岭南民船皆无需再向郑家缴纳“过路费”。

  此前,郑氏集团是这片海域的规则制定者,在这片混的海船都得掏钱买邓家的“令旗”,否则就别想安心做生意,一般欧洲商船每年要缴三千两银子,岭南这边也得给人家缴,不过只要两千两即可,这是指大船,像民间小船的话便会便宜许多,几百两到几十两甚至几两都用。

  总的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如果能将这些无故流出去的钱都拿回来,保乡军每年的财政收入能够凭空增添至少一百万元。

  岭南水师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力都较为贫弱,只能欺负一下南亚小国或是勉力自保,但今时不同往日,“忠勇”.“奋武”这两艘自产三级甲板风帆战舰已经下水,已经能对郑芝龙构成实质性威胁,而其余两艘战舰也即将完工测试。

  尤其是最大的那艘巨船,排水量差不多在三千吨,可以说是木船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格,其火力之猛堪称为东亚最强战船,而此船已被大将军徐晋命名为“南宁”号,待其下水之后便会成为毫无疑问的南海霸主。

  而目前,岭南水师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与体量庞大的郑芝龙叫板,但正面作战还是很危险的,原因是前装滑膛舰炮的准头和威力都很有限,若是打大船还好,毕竟目标大好命中,可若是遇见神出鬼没的大量小型纵火船,打起来还是很吃力的。

  因为就算百发百中,每一炮都能击沉一艘小船,人家靠庞大的数量就可以拿狼群战术将你磨死,一旦被五六艘纵火船突破火力封锁后接近,即便是风帆战舰这种大船都很危险,毕竟船体是木制的,十分惧火,而在当今这个时代,火攻依然是海战中屡试不爽的经典手段,一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

  当然,如果风帆战舰足够多,线列队形足够密集,自然就不太害怕这些小船了,那种铺天盖地的火力密度啥船也很难过来。

  现如今,岭南水师虽然无法正面击败郑芝龙,但经此一战后却掌握了主动权,原因也很简单,郑芝龙已经见识到岭南岸防炮的威力,现在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随意靠近那些口岸,当然了,他也可以设法避开这些有炮台的地方,转而从其他区域登陆,但保乡军的步兵可不是吃素的啊,一旦郑军敢这么干,那是妥妥的送人头。

  也就是说,现在只要大将军徐晋愿意,完全可以在广东.湖广的战事结束后,直接挥师杀往福建,就算他郑芝龙想玩围魏救赵那一套袭击广东.南宁等地,那也得考虑能不能过了.有岸防炮配合的岭南水师这一关。

  故此,之所以因为占据主动权,所以徐晋才敢肆无忌惮的提出这种要求。

  陈逢喜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显然是无法接受这个条件的,在其看来所谓的“致歉”和“赔款”简直欺人太甚,郑帅身为福建的海防游击,乃是正儿八经的明将好吧,人家奉朝廷命来岭南剿匪不是很正常吗?虽然说南澳岛一战时吃了些亏,但你们岭南水师也没占太大便宜啊,甚至还被撵的到处跑,怎么好意思提这么过分的要求,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那就打!”

  徐晋露出无所谓的表情,笑道:“泉州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尔等的家眷恐怕都日夜难眠吧?”

  “回去告诉郑芝龙,这支突击队不过是开胃菜而已,只有区区三千人,呵呵...在岭南,这样的兵本将军至少能拉出来三万!”

  “让你们的郑帅掂量掂量,能不能顶住我岭南十数万精卒的猛攻,福建要是没了,他郑芝龙只能继续当朝不保夕的海盗!”

  大将军的这番话自然带着几分恐吓之意,也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他毕竟脸皮厚,吹起牛皮来丝毫都不会羞愧,首先,像赴闽那支三千人的突击队,的确是保乡军精锐中的精锐,皆是百战老兵,否则也干不了这种翻山越岭.敌后奔袭的事情,而这样的兵,他徐晋别说三万了,能拉出来五千都够呛!

  真有三万这种悍卒,别说一个福建,即便攻克南直隶也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个中详情外人是很难清楚的,毕竟保乡军的确打了许多大仗.硬仗,因为制度的特殊性,导致在旁人看来全员都是精兵,因此当徐晋大言不惭的说自己随时可以再拉出三万悍卒之时,郑使陈逢喜心里瞬间一个“咯噔!”,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一片。

  要知道,那三千贼兵可是直接将漳州给打穿了,让当地官军闻“贼”变色,现如今已经杀向泉州,据说当地的驻军根本不敢与之野战,只能据城而守,导致郑帅只能心急火燎的率军回师救援了。

  三千精贼尚且将福建搅了个天翻地覆,若是三万...

  那还得了?

  “徐大将军...此事陈某做不了主,请容许我回禀郑帅再做定夺。”

  陈逢喜一阵大脑风暴,沉默片刻后这才答道。

  “不急。”

  徐晋朗声道:“广东连州与湖广那边的局势,你们郑帅应该是清楚的,吾保乡军彻底击溃明军也许就在须臾之间,届时...”

  “这些骄兵悍将若是脑子一抽转头攻入福建可怎么办?要知道本将军有时候说话也不是那么好使的。”

  “好了,事务繁忙我就不留你了,阁下请自便。”

  望着这位徐大将军龙行虎步的背影,陈逢喜低着头发出一道无声的叹息。

  对方最后的这几句话,可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但说的也是事实,如果湖广明军被彻底击溃,那么岭南保乡军便能完全腾出手攻打福建,到时候郑帅在陆战中能顶住吗?

  这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344章 程国祥入湖广

  就这样,随着陈逢喜满怀心事的离开桂林,可想而知徐晋开出的条件在郑氏集团中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但郑芝龙究竟会如何定夺,尚且不为人知。

  而这段时间,保乡军在各地的战事暂时却处于焦灼之中,湖广左良玉是老滑头了,根本没打算与马户野战,而是在左右横跳的同时,常派出骑兵袭击保乡军的后勤辎重,可谓深谙游击战之道,虽然战果不大,但却成功将马户这数万兵力的推进步伐减缓。

  左良玉的宗旨便是以骚扰.疲敌战术为主,等这支南贼露出破绽再给与致命一击,反正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有机会就打,没机会就撤”。

  南贼之棘手已经远超他的想象,昔日在河南.湖广围剿义军之时,左良玉可是相当猛的,砍起那些流民.百姓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张献忠曾被这家伙杀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差点命丧其刀下,内地的其他义军也是对这左良玉又惧又怕,尊称其为“左爷爷”。

  此人与洪承畴.孙传庭堪称“义军克星”,是这些农民军面前的三座大山,甭管闹得再凶,遇见这几人也只能抱头鼠窜。

  有一说一,左良玉在围剿内地义军时的战绩还是相当亮眼的,可如今怎么遇见南贼就成了缩头乌龟,这样怪不得他,是因为与农民军相比,保乡军要更加的正规化.专业化,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不是那些由流民组成的前者能相比。

  当然,保乡军能从一支山贼发展到如今的程度,“足粮”.“足饷”这两个前提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有较为先进的军事制度和行政效率。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了,众所周知岭南保乡军士兵之中,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明军降兵降将的,这部分人员的占比能达到三成以上。

  昔日给大明卖命的时候,这些家伙打打顺风仗还行,遇见强敌只有撒腿就跑的份儿,其实他们的心理也很容易理解:

  “对面这茬子挺硬啊,待会打起来还是找机会溜吧。就算我不跑,可万一其他人跑了那咱爷们不完蛋了?不行!虽然老子也想忠于皇上,但更想活着!

  那既然别人大概率会直接跑路,咱也不能傻乎乎的站在这啊,若想保住小命肯定也得跑,而且还得比其他人跑的更快才行!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十万官军打两万保乡军照样输,只要有一个人开始逃跑,其余人立刻就会争先恐后的丢盔弃甲。

  这仗的性质瞬间就变了,成了两万正规军打十万个流民,而且这些流民皆心怀鬼胎.各自为战,只恐同袍比自己跑得快,如此,仗能打赢就见鬼了。

  而这些明军降兵当了保乡军之后,又怎么就突然变得嗷嗷叫了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心理又变了:

  “这仗打的如此惨烈,简直吓死宝宝了,老子腿肚子都开始打哆嗦了!”

  “要不要干脆跑路?但是想了想咱爷们又不敢啊!”

  “若是逃跑定会被抓住砍头,那既然我都不敢跑,别人肯定也不敢跑对不,这还有啥说的,还不如努力作战吧。”

  “虽然此战九死一生,但当逃兵可是十死无生啊…”

  “唉,大将军对咱们弟兄没的说,简直当亲儿子一样,要吃给吃.要穿给穿,粮饷那是从未短缺,就这么跑了如何对得起他老人家?”

  “况且真打赢了还有丰厚的赏赐,若走运砍死几个人,银子那还不是大把的拿,即便战死沙场,妻小也能领到丰厚的抚恤银,只要命够硬,从大头兵一战升到军官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就是为什么,明军降兵加入保乡军后突然战力暴涨.士气大振,这就是大环境的影响。

  当可以将后背放心交给同袍,且军官老爷都冲在前面浴血奋战.而不是躲在人群里说“给我上”的时候,哪是最胆小.最懦弱的士兵也会豪气冲天.肾上腺素飙升,继而发出怒吼:

  “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咱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然后端着刺刀冲上去跟敌军拼命。

  这就是所谓的王师气象。

  如今的朝廷吏制腐败.赏罚混乱,平日里发不下饷也就罢了,有功之士也拿不到该有的赏,甚至可能会被莫名其妙的清算,小兵拼死拼活的砍个首级,赏钱都要被层层扒扣.层层分润,这种情况下,傻子才给大明卖命呢!

  再加上朱由检这个皇帝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古人云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但崇祯显然是做不到的,而且性格方面急于求成.识人不明,官员任免但凭个人喜好。

  如此,就算把韩信.卫青.霍去病绑一块给大明送来也没用,大概率会被他直接砍了。

  这天。

  大明次辅.户部尚书程国祥一干人等终于风尘仆仆的抵达湖广境内,此人这回所来,目的只有一个,即是查清湖广战事究竟如何。

  当平贼将军左良玉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就慌了神,脸色变得阴晴不定,心中显然已将对方的意图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从开战至今短短二十来天的时间内,左良玉已陆续向京城发了五六封捷报,每战斩南贼首级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反正就是形势一片大好,给人一种岭南光复在即的感觉。

  此人原本是想低调行事的,随便报点军功从圣上手里骗些金银即可,但随着那十三万赏银被火速押至湖广,左良玉见状便彻底放飞自我了。

  他从来没想过,仗竟然还能这么打。

  这可比抢那些百姓来钱快多了,左军所到之处,当地百姓早就被榨的一干二净,这些泥腿子能有几滴油水,还是朱明皇室有钱啊。

  而作为崇祯皇帝的眼线,监军太监王之心也是个极其贪财的家伙,从一开始义正言辞的拒绝到现在的“妈呀!真香!”,显然已被白花花的银子蒙蔽了七窍,甚至屡次催促左良玉再向京城多发几封捷报。

  或许有人会问,大明要是垮台了对你王公公有什么好处?你他妈一个阴阳人.死太监到时候不得跟着殉葬?

  呵呵...人家王之心听见这话只会轻蔑一笑,宦官就得殉国了?这天底下只要有银子开路,哪里去不得?大明没了不还有大清呢,这天底下王朝更替.啥都会缺就是不会缺皇帝,再不济找个偏隅之地置办套宅子.买上几个通房丫鬟.再弄些奴仆,当个富家翁岂不快活?

  此刻,得知程次辅来者不善之后,左.王这两个狼狈为奸的家伙正在商议对策。

  “依咱家看,不如将这程大人给做了。”

  王之心悠然自得的吖了口茶,继而双眼微眯.翘起兰花指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反正这湖广兵匪寇肆虐,弄死一两个人还不简单。”

  “桀桀...这事,甚至都不用咱们亲自出手。”

第345章 野狗

  听见王公公的虎狼之言后,就连胆大包天的左良玉都吓了一跳,面露诧异的同时.心道这狗太监好生歹毒,连户部尚书.大明次辅这种级别的朝廷要员也敢下手。

  程国祥要是死在湖广,傻子都知道是他左良玉下的黑手,那以后还怎么在大明混。

  “此举...是否有些太过冒险了。”

  想到此处,左良玉心中难免有些犹豫,毕竟这事的后果相当严重。

  “也好。”

  王之心一捋斑驳的鬓丝,怪笑道:“到时候你我两人便伸长脖子任程大人砍吧,黄泉路上也算是有个伴了。”

  一语说罢,顿时将左良玉气的够呛,只得冷哼一声转过身去,继而捏紧拳头.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这死太监话虽然难听但说的不错,只要程国祥亲至宝庆府,这里是啥情况一看便知,那谎报军情的事定是纸包不住火,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虽然他左良玉听调不听宣,程国祥也没能力真拿自己怎么样,但这事若是被捅到京师,那可就真得与朝廷撕破脸皮,这是他不愿看到的,最起码暂时不愿意,因为明廷的饷虽然不多,但也胜过没有不是。

  想着想着,左良玉不禁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决定还是向程国祥先下手为强,紧接着,他连忙唤来一名心腹,并在其耳边低语了片刻,后者先是一惊,随即连连点头。

  “大人放心,小的定将此事办妥!”

  常德府.武陵县。

  一行人正浩浩荡荡的行走在田野之中,程国祥身着素服.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整体装扮十分低调,而在他身旁的则是数十员同样骑马挂甲的亲兵及随行钦差,身后则跟着两百多名军士。

  到了襄阳之后,按例来说当地巡抚和平贼将军都得主动去迎接这位次辅,但现在毕竟是战时,左良玉无法亲至倒也正常,这一点程国祥能够理解且并不在意,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调查湖广前线的军情究竟如何,此外的东西都是旁支小节而已。

  “大好河山,何故遍地疮痍...”

  行走在布满杂草的官道上,程国祥隐约眺望到远处那一片变成废墟的民宅,触景生情不由发出一声叹息,而这时他似乎瞥见前方的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在动,同时传出阵阵低吼。

首节 上一节 202/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