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206节

  “这什么狗屁玩意?”他扫了扫后随手捡起一杆黑不溜秋的火绳铳,定睛一看,才发现这火铳上面刻着万历九年造的铭文,由于保养不当,木制铳托已遭虫蛀,铳管上数条细密的裂痕清晰可见,整体已然包了一层黑乎乎.臭烘烘的浆。

  这东西若是拿上战场,别说杀敌了,炸膛也只在须臾之间。

  一连看了好一阵,大部分的火铳皆是如此,工艺粗糙不说还老的掉牙,有些连机簧都锈死了,扳机根本叩不动,偶有一两支勉强能用的,但也尽是下乘货色。

  而那八十门炮基本都是碗口.虎蹲这样的小炮,最好的是那两门三斤佛朗基轻炮,基本上都是老古董了,能不能打响.会不会炸膛完全看运气。

  “奶奶的!”

  张献忠将手中那杆火绳铳猛地往地下一砸,气呼呼的一脚踩了上去,这支饱经风霜的“万历造”哪里承受的住,在这一踩之下铳身甚至都有点变形,这情形让这家伙气的火冒三丈。

  “咱老子好心跟那岭南结交,那徐晋就拿这么一堆破铜烂铁糊弄老子?”

  也不怪此人会如此气愤,毕竟众所周知那两广产的铳炮质量皆为上乘,外人皆称之为“岭南造”,保乡军在占据广东佛山之后,也控制了澳门的葡人炮厂,军械的质量和数量都足以笑傲江湖,内地不知有多少官军和义军对岭南造垂涎三尺呢。

  这时,一身戎装的李定国剑眉微皱,向前走了几步后抱拳道:

  “父帅勿怒,这徐晋却有些小家子气,但眼下却没必要与之交恶,这有总比没有的好,既然这些铳炮不堪一用,倒不如将其熔了.再让匠人自行打造便是。”

  “不错,咱们现在不但缺火器,这铁料也是奇缺呢。”老大孙可望也连忙开口劝慰,他担心这父帅一怒之下跟那保乡军翻脸,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奶奶的...”张献忠阴狠一笑,不屑道,“老子没那么傻,要打那徐贼也是以后的事,眼下还是得先把湖广官军收拾了再说。”

  听到这话,众人总算心中稍定,这张帅喜怒无常.脾气暴躁,他们还真担心这家伙冲动。

  数日后。

  正当左良玉在宝庆府得邵阳县与保乡军激战之时,后方却突然传来一道惊天噩耗。

  张献忠又反了!

  数万义军在谷城起事,杀了当地的县令.士绅,正在猛攻襄阳府城,沿途所到之处,当地百姓无不揭竿而起,极短的时间内,张献忠的三四万人马滚雪球似的膨胀到近十万。

  事态紧急,五省总理熊文灿向前线发来急报,令平贼将军左良玉立刻班师回援.镇压流贼。

  “俺靠恁娘!”

  左良玉气急败坏之下,连山东的家乡话都骂了出来,他早就告诉过这熊文灿,张献忠这两面三刀的奸贼,日后必反,与其招抚不如将其彻底斩尽杀绝!

  奈何这熊总理被猪油蒙了心,只看眼前的政绩,却不想身后之事。

  “将军,依我看,这对于咱们来说倒未必是件坏事。”

  参将仇尚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脸上的表情有些耐人寻味,“这宝庆府已经守不住了,如今既然襄阳遭到流贼围攻,我等便能顺理成章的撤离此地,谅陛下也没啥说的。”

  “咦...”左良玉闻言摸着胡须.嘿嘿一笑,他刚才光顾着恨铁不成钢,反而将此事给遗漏了。

  没错,既然熊文灿让自己去解救襄阳,那就去好了,如此,宝庆府就算丢了可怪不到他左良玉的头上,而那些作假的战功.战线自然也就无从考究了,天王老子来了,宝庆府也是他熊文灿搞丢的,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这么一想的话,好像那张献忠反了,还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呢。

  “传令!全军撤出邵阳县,即刻班师回援襄阳!”

  大明京师,紫禁城。

  乾清宫中,朱由检浑身颤抖的捧着眼前这张南贼之报,上面的内容令人触目惊心,最令人瞩目的便是那道加黑的粗大标题:“湖广大捷。”

  具体内容是,保乡军前将军马户率兵入湖广宝庆府后,立刻与当地明军展开对决,但那个所谓的平贼将军左良玉却连打都不敢打,几乎可以说是一触即溃,这一仗保乡军基本没太大伤亡,却在随后的追击中斩杀敌军三千余,俘虏若干。

  之后,前将军马户继续推进,“逃跑将军”左良玉反复横跳,妄图以麻雀战术阻挡王师步伐,但也只是痴人说梦而已,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乡军不负众望,解放了数县之地的无数贫苦百姓。

  这份最新一刊的贼报.乃是东阁大学士周延儒弄来的,从川境八百里快马加鞭.这才呈到圣上面前,虽然有一点心理准备,但这个结果还是让所有人都如遭晴天霹雳。

  “左良玉!”朱由检口中喃喃念着这个名字,他的目光中泛起滔天怒火,脸色阴沉的有些可怕。

  如今,程国祥虽然暂未从湖广回来,但却可以基本确定,这杀千刀的左良玉一直都在谎报军情!

  什么狗屁大捷,分明是大败才对!

第355章 新任首辅周延儒

  此时,殿中阁臣中内,最紧张的莫过于吏部尚书薛国观,因为这家伙此前便为左良玉撑过腰。

  瞧见陛下冷冷的目光朝自己投来,薛尚书惊恐之下连忙跪倒在地,口中叫道,“左良玉欺上瞒下.十恶不赦,该当死罪!”

  “微臣识人不明,有眼无珠,还望陛下恕罪!”

  崇祯没有搭理这老匹夫,而是面无表情的在众臣身上扫了一圈,最终停在那道着绯袍乌纱帽的老登身上,后者正弓着腰,眼观鼻.鼻观心,动也不动,像极了老僧入定。

  “左良玉这狗东西欺瞒朕,湖广局势已然恶化,温首辅,你可有何对策?”

  听到这句喝问,温体仁这才从“活”了过来,偷偷观察了一下圣上的脸色后,这家伙沉声道:“陛下,老臣认为应当立刻将左良玉抓捕归案,明正典刑!”

  此话一出,不仅崇祯皇帝陷入沉默,其余阁臣也是一脸诧异,心道这老匹夫莫不是糊涂了?

  左良玉可不像孙传庭,哪有那么好拿捏,先不说派谁去将此人抓捕归案,只怕这家伙当场就反了。

  这温大人向来毫无主见,只讲陛下喜欢听的,呵呵...这回算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想到这里,许多不怀好意的目光皆投向那道苍老的身影,显然是准备看此人的笑话。

  周延儒也奇怪的瞥了这位政敌一眼,思索片刻后道:“陛下,臣认为此时不宜发作。”

  “左良玉麾下皆是不服管束的骄兵悍将,从屡次劫掠上便可见一斑,即便将其明正典刑,那些兵勇也根本无人能够收服,届时,恐怕湖广又会生起大规模的兵乱。”

  他的意思的很简单,左良玉这家伙即便再怎么样,最起码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将领,而且也听从调遣,再者,也唯有这家伙才能控制那些骄兵,若将其杀了,湖广立刻就会乱上加乱。

  朱由检沉思良久,他虽然恨不得将左良玉千刀万剐,但当下倒也分得清利害关系,而周延儒的话正是他心中所想,毕竟如今的大明,是真经不起一点风浪了啊。

  “温首辅年岁已高,以后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崇祯皇帝冷声道:“便将这首辅的位子腾出来吧。”

  话毕,众阁臣皆一脸惊骇,温体仁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却露出一副苦笑.并挤出了几滴眼泪,接着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泣声道,“谢陛下隆恩!”

  这会,别看温大人好像如丧考妣,实则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这首辅的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啊,尤其是现在的局势越来越恶化,这权力越大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一个判断失策,即便贵为首辅也会锒铛下狱,甚至午门问斩都有可能,风光无限又有何用,还不是天子脚下的一条狗。

  他温体仁当了这么多年首辅,对官场上这点破事早就了如指掌,如今能安稳告老已是最好的结局,再糊弄下去,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方才所言,也不过是故意为之而已,温大人岂会不懂朝廷根本没有能力拿捏左良玉的道理?

  这时,在众人艳羡.妒忌的目光中,周延儒已经被崇祯钦点为新任内阁首辅,听到这话,此人激动的一颗心怦怦直跳,多少年的梦想,近日终得以实现。

  “臣自当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眼前的这一幕,温体仁却只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同时露出一抹阴恻恻的笑意。

  呵呵...这个周延儒,真以为大明首辅是这么好当的?

  要不了多久,就该知道这个位子有多烫手了!

  而此时,张献忠再次叛乱的消息还未传到京城,崇祯在动不了左良玉的情况下,也只好捏着鼻子将此人谎报军情的事情按压下去,不许向外传播,以免朝廷定会沦为笑柄。

  当然,也有阁臣认为,这南贼之报也许只是胡说八道而已,湖广那边的具体情况,还得等程次辅回京后方能确定,毕竟报纸这东西本来就是哄人的,就连朝廷的“大明圣报”不也时常刊登一些“加工”后的边镇“捷报”嘛。

  周延儒上任之后,向崇祯提交了自己的救国方针,此人认为,如今天下糜烂.叛民四起,而地方将领非但剿贼不利,且谎报军情.欺上瞒下,致使时局越发动荡。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无非“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这两个最大的问题,也正是因此,朝廷才逐渐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力,这才有左良玉这种军阀生长的土壤。

  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这两个问题真要解决起来,难度非常之高,需有“破而后立”的勇气才有可能扭转,讲到此处,周延儒不禁抬头看了一眼正在思索的朱由检,继而微微一叹,心道当今圣上恐怕是没有这个气魄的,况且,要整治这两个问题,阻力实在太大,几乎是跟全天下的官绅作对,即便贵如天子,也是有力不逮啊。

  “继续讲。”崇祯皇帝正听的出神。

  周延儒顿了顿后表示,若想使大明老树回春.再度中兴,唯有“治吏”和“强军”这两味药,前者属于治“本”,但短时间内难以奏效,而且艰险无比,后者属于治“标”,这个难度就相对而言小许多,而且这味药见效极快。

  “哦?”朱由检大喜过望,目光热切的急声道,“详说与朕听听,究竟是怎么样强法。”

  周延儒的想法也十分简单,此人认为像左良玉这种将领为何如此乖张,各地军头又为何对朝廷阳奉阴违,说到底都是因为中央的力量贫弱,无法震慑这些在外将领,唯今之计,只有重塑京营.再造新军,由陛下亲自掌握这支忠于自己的力量。

  这支京营不但可以保卫京师,关键时候还能开往地方力挽狂澜,如此,也就不会再现昔日的情景,鞑子都杀到京城跟前了,各路勤王部队还在路上。

  “是这个理啊。”朱由检听的连连点头,顿觉与这周首辅相见恨晚,这席话可算说到他心坎里去了,建奴屡屡突破边镇防线,来到内地肆虐,更有数次,都抢到京师城下了,他这个皇帝也被吓得战战兢兢。

  不过,这办法虽是个好办法,可搞起来却难如登天,别的不说,新练京营的话,这钱和人要从哪来?

  “关于此事,臣已想好了对策。”

  周延儒深深一拜,心中颇感紧张,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很有可能引起圣上震怒。

第356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

  片刻后,朱由检目光复杂的盯着周首辅,拳头一阵握紧又一阵松开,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中纠结无比。

  方才,周延儒已壮着胆子将话说的很明白,如果陛下想练一支由自己亲自掌握的新军,唯有从皇田.皇庄上下手,此些田产上依附了巨量的佃农,且因为赋税相较不重的缘故,都对圣上很是孺幕.也对朝廷忠心,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兵员吗。

  如果陛下真励精图治的话,便可以此来招募数万优质兵员,但自古以来,任何一只军队的战斗力都离不开“分田”二字,因此,圣上也要舍得给这些兵分皇庄耕田,并且保证落实,只要能做到这点,多了不敢说,两三万的大军立马就能拉出来。

  崇祯皇帝静静的坐在龙椅上,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这些话若是换做其他人说的话,早就被拖下去挨棍子了,但他也明白周延儒说的有道理,而且可行性很大,在这一刻,朱由检仿佛看见了大明中兴有望的曙光,但此人一时半会的确难以下定决心。

  “即便新军招募到位,军械.甲胄.粮草的事又该如何解决?爱卿应当知道,朝廷现在是个怎样的光景...”

  闻听陛下的叹息,周首辅不假思索的说道,“这些东西说白了都是银子的问题,在搞钱这方面,咱们还得向南贼学习呐,只要能将其手段学来三分,以江浙之富庶,维持这京营数万兵丁运转并不费力。”

  “当然这只是对内,对外的话,臣建议暂与北虏和南贼议和,先腾出手来肃清内部.操练京营,也只有这样,大明才能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

  周延儒表示,岭南沦陷已成为事实.这些年里,整个西南地区的数十万官军几乎全折损在那徐贼手里,围剿南贼之事就是个无底洞,如果不想办法练出一支强军的话,投进去多少人马也是白搭,平白无故给人家送人头。

  这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君不见这数年以来的剿贼,却剿的朝廷越来越疲弱,南贼却跟滚雪球似的越战越猛,每战不知有多少官军降贼,导致南贼的兵力越来越多。

  就拿当下这场仗来说吧,若孙传庭和左良玉二人被南贼打的主力尽丧,那么四川.湖广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对南贼构成威胁,如此,甚至连江西甚至南直隶都非常危险,真到了那一步,大明也就真完了。

  “适才所言,倒是令朕茅塞顿开。”

  朱由检的声音有些低沉,眼下大明到底是个什么光景,他这个皇帝最清楚不过了,此前北虏和内地流贼已将各地搞的乌烟瘴气,尤其是前者,为了抵御这些该死的鞑子,朝廷每年要往辽东防线上倾注巨量资源,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百姓加派,却导致内地流贼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简直就是个死循环。

  若仅仅如此倒还好,建奴虽时不时越过防线在山东.京师等地抢掠,但八旗想一举入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像闯.献这些流贼头目,也在朝廷的围剿下降的降.逃得逃,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难以成事。

  但让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岭南竟突然蹦出个“徐贼”,此人的手段要比闯.献二人老辣.高明的多,内地的流贼往往攻下城池之后也只是裹挟百姓.大肆抢掠.搞破坏,乍一看好像声势浩大,实则要好对付的多,因为这些流贼目光短浅.不知经营为何物,依旧是强盗.土匪的思维。

  但这南贼却完全不同,人家非但不肆意破坏,甚至还大搞建设,而这“破坏”跟“建设”的意义完全不同,这说明南贼是有极大的志向,甚至有可能觊觎社稷神器,那贼兵攻占府县之后,向来不掠夺百姓,反而派贼官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简直比朝廷还正规。

  眼下,朱由检已明白南贼才是自己的最大威胁,周延儒说的没错,只有打造一支精锐京营,方可以此将天下权柄揽于掌中,如此,方能与之对抗。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最终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操练新军之事便由爱卿全权负责吧,朕会让司礼禀笔太监王承恩协助你,若遇任何困难,皆可向朕直言,只要能让京营再焕昔日荣光,哪怕是要将这乾清宫的大柱拆了变卖,朕也在所不惜!”

  “吾皇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面对圣上如此的信任,周延儒顿时高呼万岁,随即趴在地上泣不成声。

  唉!陛下糊涂了半辈子,总算英明一回了,大明中兴有望啊...

  不过,周首辅的想法显然太过乐观,此前摊派债卷一事,已搞得江浙百姓怨声载道,这地方的款子,哪是那么好征的,而且新军的待遇如此之好,到时候定会有许多官宦士绅子弟.族人浑水摸鱼,趁机挂个名头吃空饷.领圣上的耕田。

  不用说,这定是一股极其庞大的阻力,那些土地和粮饷真能分到佃农兵身上吗,还得画个大大的问号。

  他周延儒即便贵为首辅,也得铁面无私.清廉如水到极致才有机会将这事落实到位,但这无异是在于整个官宦.士绅群体作对,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念才能推行下去。

  而他,真的能做到吗?

  朱由检没有想这个问题,也不愿意想,他现在只能相信这个新任首辅周延儒,因为满朝衮衮诸公,唯有此人有担当,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至于其它人,基本上都是一坨大便。

  与此同时,广东佛山。

  这个保乡军治下的工业重镇的匠人们,今日一片喜气洋洋,因为敬爱的大将军将会于今日莅临此地,前去视察兵工厂以及冶炼等官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佛山的匠人数量已接近四万之众,当然这是将学徒也算在内的,不过在流水线模式下,一名合格的学徒也有他的作用。

首节 上一节 206/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