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219节

  而徐晋听闻此消息后,便兴致勃勃的来到了匠部,想要看看这个三代蒸汽机的性能究竟如何。

  “小匠参见大王。”杭天白衣衫肮脏.发丝杂乱,平日里不修边幅,此刻行礼之后便连忙让学徒将那蒸汽马车拖来。

  “大王请看,这便是匠部这段时间的心血所在!”

第397章 实用化机械

  很快,一辆造型奇特的蒸汽马车出现在众人眼前,说是马车,其实叫“汽车”更为合适,因为只有那个车厢有马车的样,使其运转的动力可跟马儿没有关系。

  这是一辆敞篷结构的车子,四个铁制的轮毂又大又圆,前面还有一个稍小的转向轮,所有轮边包有一层厚厚的硫化橡胶,轴承和减震弹簧也一应俱全,在车头的部位安装着一个磨盘大的蒸汽机,最为醒目的是气缸和锅炉,车子的整体不算协调,看起来还有些笨重。

  徐晋凝视着此物,心中感慨万千。

  自己的心血和资源没有白费,一直以来他努力提高工匠待遇,致力于推广科学思想,为的是什么?

  无非是为了让岭南政权在生产力层面上得到提高,进一步使整个大汉民族不会被时代所抛弃,重回世界巅峰。

  华夏是当之无愧的文明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方面素质都是碾压海外夷国的,但因为错过大航海时代,致使鞑虏入寇中原,鞑子人丁稀薄,为稳定统治便常使愚民之术,如此,整个中国也就更加保守.蒙昧,后面便有了一系列的悲剧。

  一步错,步步错,这是任何一个汉人都会感到痛心的事情。

  “开始吧。”

  见大王发话后,杭白天点头称是,面容肃穆的指挥起了余者。

  六个匠部学徒兴致勃勃的往车厢里一坐,上去以后东摸摸.西看看,显得很是激动,而随着蒸汽机的启动,过了一阵后,“突!突!突!”的声音宛若雷鸣一般,回荡在这块方圆之地,连杆很快被驱动起来,那根铁皮烟筒也不断喷出滚滚浓烟。

  徐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这个动静倒是让他想起了后世的单缸“拖拉机。”

  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这辆载有六名乘客.一名司机的车子开始缓缓向前行驶,这个匠部内的实验场所不算太大,约有三四亩的范围,地面也是被平整过的,因此这蒸汽车动起来之后,速度攀升的很快。

  “嗯...虽然速度有限,但好歹像那么回事了。”

  徐晋眯着眸子目测了一下,这车子的刚起步时相当于人的小跑速度,最高时速可能也就在每小时十公里出头,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他从前也有跑步的习惯,时速基本就在十公里这个区间,因此可以拿来当参照。

  也就是说,这台蒸汽车跟马儿快步赶路的速度差不多,当然爆发力肯定是比不过后者的,但这东西可是机械啊,只要不出故障,便能日夜运行,根本不会感到疲累。

  当然,现在这个测试场地比较平整,如果是外面的烂地,或是带有坡度的山地,车子的速度恐怕得减半。

  这时,轰隆隆的直线行驶了片刻后,由杭白天驾驶的蒸汽车不断喷吐着浓烟,离那堵围墙只有二十来步的距离,乘客们都很紧张,因为若是操控不得当,车子就得一头撞到墙上,自己受伤倒是小事,却让大王看了笑话。

  在一旁观摩的匠部总工.吴良屯也暗自捏了把汗,在心中祈祷可千万不要生岔子,这蒸汽机研制已经失败了好几回,也就是大王有这个耐心,若换做旁人,恐怕相关人员皆要受到处罚。

  在众人的凝视下,杭白天不紧不慢的操纵一字型的车把,车头前面的导向轮被施加外力之后,顿时朝左边转了几十度,带动整个车厢在那围墙面前划了个椭圆形的曲线。

  在设计之初,此人便考虑到了调转方向的问题,并设计出类似后世单车的手把转向结构。

  紧接着,这辆拉风的蒸汽车在试验场地内整整兜了两圈,这才在观众们吃惊的表情中缓缓停下。

  停车是需要有制动系统的,不过这玩意还十分简陋.原始,乃是用一根与车轴等长的闸用木头,将闸把安装在车辕上,需要制动时,利用杠杆原理,将木闸向后拉,通过摩擦铁制车轱辘内侧的凹型车圈,产生刹车作用。

  这玩意的制动力自然有限,不过暂时够用了。

  

  “干得漂亮!”

  徐晋笑眯眯的竖起大拇指,对这车子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最起码在刚才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平稳运行,没有出现任何故障,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说明科研司的匠人们是下了大功夫琢磨的。

  蒸汽机的性能提升,是需要精密零件为基础的,这可多亏了那些镗床的存在。

  “大王。”杭白天跳下车子之后快步跑来,咧嘴道,“下官认为此物已经可以装在舰船上了。”

  他表示,第三代蒸汽机的综合性能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如果将其体积扩大后安置在战舰之上,继而带动螺旋桨推动,便可使其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自由活动。

  另外,如果能多造一些这种蒸汽车,安南那边的铁锭.煤石运输起来就会更加迅捷,这可比传统的骡马拉车快多了。

  “的确如此。”

  徐晋笑着称赞了一番此人的想法,紧接着便让科研司好好琢磨一下升级传动结构,比如利用大小齿轮的杠杆原理,先将这蒸汽机给南宁水泥厂装上试试,若能大幅度提高水泥生产效率的话,那么便有足够的材料能在安南和广西原本修建的简陋驰道上,再铺上一层水泥。

  如此一来,从那边往本土运送粮草.矿石.铁锭的速度将会极快。

  再者可用此物来提升炼铁坊和开采铁矿的效率,将来直接在安南和广西之间修建一条铁轨,建造蒸汽火车,如此一来,不但平日可以用来运输物资,战时还能用来运输兵员。

  徐晋是将安南作为大后方看待的,此地所产粮食.铁煤皆是保乡军的底气所在,不容有失。

  因此要想牢牢占据此地的话,就得拥有足够的掌控力才行,这掌控力一方面是驻军,而更重要的则是.能发出大军顷刻间开到安南境内,在这种雷霆手段下,任何人.任何势力都翻不起风浪。

  除此之外,科研司还接到命令,越王徐晋让他们先研究一下船用蒸汽机的结构,争取给即将下水的那几艘风帆战舰装上,尤其是最大的那艘“南宁”号,这可是水师的预定旗舰。

第398章 岭南留学生

  广西镇安府,靖西县。

  一名身穿灰色短衫,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正在田地里挥舞着镢头,他的神情很是专注,一镢头下去便能翻出许多湿润的泥土。

  这人正是前大明兵部右侍郎.兼四川总督孙传庭,放眼望去,周围还有许多跟他一样劳作的犯人,从高处鸟瞰的话,便能看见密密麻麻的人如同蚂蚁一般,在耕田里奋战不休。

  此处正是镇安战俘营旗下的农场,总面积约有三万余亩,平日里便是由劳改犯们进行打理,除了种粮食之外还会种植一些蒜头.葱姜.青菜之类的玩意,足够养活这些战俘们,因此基本不需要上面的财政拨款就能自主运行。

  除了农场之外,战俘营中的主要创收业务是炼焦.烧砖.制陶这几样,这里造出的陶缸.陶瓮品质非常不错,称得上物美价廉,在府城里也是相当有名气的,甚至远销到安南那边。

  除此之外,还设有一大两小三个养殖场,猪羊鸡鸭应有尽有,也是由犯人们进行喂养工作,这镇安战俘营便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颇有上古时期男耕女织的味道。

  孙传庭被押解回岭南之后,原以为那贼酋徐晋会来劝降自己,他甚至都想好了痛骂此人的话,但结果从头到尾都没见到对方,被晾了几天后又被转交到了镇安战俘营。

  说起来,这可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啊...

  在这里,孙传庭这个兵部右侍郎竟见到了曾经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前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两人虽未被分配在一间大通铺,却在打饭就餐时偶然相见,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你也来了...”

  杨嗣昌目光躲闪,捧着木制餐盘有些不知所措。

  这家伙如今又黑又瘦,活像一条成了精的泥鳅,经过长期的劳动改造,杨“标兵”现已攒够了工分,这几日便有希望出狱,因为他是“政治犯”,不是普通的俘虏,因此这出狱的流程要繁琐一些,还须经过上头层层审批。

  “嗯。”

  孙传庭迟疑片刻后点了点头,两人皆面无表情.也没有寒暄,对话十分简洁,孙传庭本想过问一下对方的近况,但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也没说。

  毕竟,看杨大人这老农民一般的模样,方才差点就没认出来,想必在这里的日子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夜晚休息时,孙传庭躺在大通铺上久久无眠,瞪着眼珠子直勾勾的盯着房梁,心里不由牵挂起了远在陕西境内的妻女。

  泸州城破,他这个总督兵败被擒,圣上定然震怒,恐怕妻子.儿子已被抓进狱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被问斩。

  身旁传来的呼噜声犹如雷鸣一般,滔滔不绝,正是由那名独眼汉子发出,孙传庭翻来覆去,被这噪音吵得头昏脑胀,最终忍无可忍的将其一脚踹醒。

  “是谁!”

  马祥麟睡得正香,被踹醒之后顿时怒不可遏,这家伙本就有起床气,因此当场就撸起袖子准备发飙,而这时,大通铺上的其余人也被惊醒,纷纷坐起身看戏。

  这独眼老马呼噜声大不说,脾气不好,最主要的是身手过人,算是这座监舍内的“牢头”,这让其它饱受摧残的室友们皆敢怒不敢言。

  这些人中大多都是明军降兵,不乏把总.千总之类的将佐,不过身处此地,倒也没人再提往昔之事了,因此曾经的那些身份一文不值,说出来只会让人笑话。

  “是我!”

  孙传庭见这家伙如此蛮横,当即也是来了脾气,于是便立刻报出了自己的名号。

  “我当是谁呢。”马祥麟露出不屑的表情,对方的名字他倒是有所耳闻,好像曾经在陕西那边剿贼,据说战绩不错,不过这有个屁用,现在还不是跟老子睡一张大通铺?

  而这间屋子里的其它十几个犯人们,则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心道又来了一个大官,这下可热闹了。

  “你可认得我?”

  孙传庭沉着脸,借助窗外投进的月光仔细端详起这家伙的面貌,片刻后心中一惊,根据独眼和口音这两个特征,已有了一些猜测。

  他此前并未与石柱马家有过接触,但也知道白杆兵战败后,秦老夫人与其子被擒的消息。

  “打呼噜怎么了?有本事你也打!”

  马祥麟很干脆的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表示这回看在大家同僚一场的份上不与你计较,再有下回,决不轻饶,这番话顿时让孙传庭脸上有些挂不住,便与之争辩起来。

  两人都是脾气火爆的汉子,立刻从口角冲突上升到拳脚冲突,监舍内顿时踢哩哐啷的乱作一团,还夹杂着狱友们叫好的声音。

  这动静顿时将在附近值班的宋管教引了过来,当看见马祥麟顶着乌青的眼眶,正骑在孙传庭腰上准备抡拳头之时,顿时火冒三丈,这独眼老马可不是省油的灯,三天两头跟别人打架。

  “所有人,给我立正!”

  次日,孙传庭在打完饭默默就食之时,心里还有颇感愤慨,因为昨夜私斗的事,他与马祥麟二人皆被严重警告一次,并扣了整整三分,这几乎相当于数天的劳动都打了水漂。

  孙传庭已经搞清楚了这南贼战俘营的规矩,任何人若想重获自由,必须攒够那所谓的工分,否则一辈子都得在这当牛做马。

  这时,杨嗣昌捧着食盘悄咪咪的摸了过来,客套了几句后,便低声询问朝廷如今的状况如何。

  “大厦将倾啊。”

  “川境官军一败再败,此地沦陷已成定局,湖广那边的情况也不太好,左良玉那狗东西根本就不敢抵抗,而是一退再退...”

  听完这席话后,杨嗣昌沉默良久,目光闪烁之间不知在想些什么,在这消息封闭的战俘营,他对外界的局势一无所知,原来大明已经落魄到这个程度了么,如果鞑子此时再趁虚而入,恐怕朝廷真是危在旦夕。

  在战俘营的这段时间,杨嗣昌研读了许多期岭南月刊的报纸,并从其它途径得知了保乡军在各地的政策.改革,这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如果大明也能这么搞的话,枯树逢春也未尝可知。

  算起来,杨大人与其说是在战俘营劳动改造,倒不如说是来留学深造的。

  因为这家伙在每天下工之后,都会根据现有信息来对岭南政权进行研究.揣测,并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有效的救国方针,用以借鉴。

  此人心里,其实一直惦记着大明,并没有忘记紫禁城那个毛头皇上。

第399章 新潮美食

  次日,战俘营一间问讯室内,这里的氛围十分沉静,偶有翻册的声音发出。

  宣慰使程安国及数名管教正襟危坐,有人翻看着记工分的册子,有人则是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那犯人。

  “编号?”

  “肆伍六一。”杨嗣昌闻言抬起头,连忙答道。

  “贯籍?”

  “湖广武陵人士。”

  “嗯...”程安国点了点头,又将册子合上,尽管他对眼前这家伙的信息十分了解,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本官先给你道声贺了,阁下在这营里表现相当不错,连续五月荣获标兵称号,这可不是那么好拿到的啊。”

  “工分虽然是攒够了,但像你这种政治犯出狱的程序是比较繁琐的,不过现在上头已经批下来了,恭喜你了老杨。”

  杨嗣昌激动的浑身哆嗦,听到重获自由的话顿时眼眶湿润,感激之余就差点给管教们跪下了。

  “多谢大人!多谢...多谢!”

  “呵呵,倒不用谢咱。”程安国眯着眼睛笑了笑,继而抱拳朝东北方向遥遥一拜,“要谢就谢越王吧,若不是大王仁厚,阁下别说重见天日了,恐怕早已被斩首弃市。”

首节 上一节 219/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