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军的骑兵部队并不多,拢共也就五千出头,这还是东吁王朝的强盛时期,其战马基本也都是矮马,跟大明的西南马差不多,耐苦力但速度不行,这就导致骑着优良战马的南征军很容易追上对方,那些胸甲骑兵人高马大,追上去后二话不说就是一枪,接着拔刀劈砍。
这一下可把缅王他隆心疼的要命,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战果几乎没有,但却累积折损了五六百号珍贵的骑兵,于是他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报告长官!”腊戍县内,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托马斯上尉正在对手下的军官训话,一名穿着紧身军装的哨兵突然跑来:“敌军步兵离这里还有一日的路程,不过他们的炮兵要慢一些,追上来大约还需要半天时间。”
托马斯抿起薄薄的嘴唇,陷入沉思之中,如今所处的这个腊戍县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御工事,夯土筑成的墙壁又矮又薄,他甚至怀疑只需几发六磅炮弹就能将其打穿,因此这几日里,荷军一直在布置壕沟之类的工事,英军也是如此。
那么如果赶在对方的炮兵与步兵会师之前,也就是那珍贵的半天时间内主动出击,肯定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要知道,荷军和英军此次携带的野战炮并不多,而且是以轻便的三磅炮.六磅炮为主,而东吁王朝虽然也从洋人手里买了不少重炮,但这些东西都集中在后方的东吁城附近,用以拱卫王都,因此这腊戍县极其缺乏重火力。
在这种情况下,这座县城肯定是守不住的,因此托马斯上尉才打算剑走偏锋搏一搏。
不久后,这支近两千众的英荷联合雇佣军.与正在进发的大夏南征军先头部队遭遇,黎忠黎都统正骑在马背上眺望周围的近山远景,忽然接到了侦骑的报告。
“前方四里外发现敌军的活动痕迹,应该是埋伏在山林里头。”
黎忠微微皱眉,昂起头朝那个方向望去,这缅境多山地,前面的山头却是怎么也避不开的,非要绕道的话就得多行两三日的路程。
“区区缅贼而已,又有何惧,哼!敢伏击咱们,那就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吧。”
紧接着,一支三百人规模的胸甲骑兵被派了出去,他们的目的是绕道敌方的身后,将其退路堵截,必要时可首尾夹击将这群杂碎全歼。
不知名的山林里,密密麻麻的英荷雇佣军正趴伏在地上,周围茂盛的植被是天然遮挡物,方才,托马斯上尉看见了敌方的哨骑在附近游荡了片刻,又若无其事的走了,这让他心里有些担忧,对方会不会已经发现自己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最明智的打算就是立即撤退,一旦被敌军包围将会十分危险,但托马斯实在不愿意放弃这个宝贵的机会,在与英军雇佣兵队长汉特商量后,两人决定赌一把,那些汉兵在缺乏火炮辅助的情况下,并不值得害怕。
保乡军虽然在北部湾乃至南洋那一片名气很大,无论是东印度公司还是欧洲夷商都知道岭南有这么个割据势力,那些步兵善于使用火枪火炮,战斗力要比明国军队强得多。
但具体有多强谁也说不上来,因为大家都没跟打过,而托马斯与汉特二人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都觉得这些东亚国家的军队是垃圾,如果不是体量大的话,早就被欧洲殖民征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那所谓的保乡军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个反叛势力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完全是因为明国军队太差。
要说玩火器的话,谁能玩过他们欧洲步兵?
“来了!”
英荷联军等了许久,直到那些士兵个个都有些不耐烦,山坡下这才出现了敌军的身影,放眼望去,对方的先头部队并不多大约在两三千左右,不过奇怪的是,这些汉军行进间很是警惕,即使是在这林子里也维持着队形不散,这让托马斯上尉在奇怪的同时,心中一慌。
不好!看来这些伙计早就发现埋伏了。
但现在骑虎难下唯有与之对决,紧急撤退肯定是不现实的,这一两千号人的动静何其之大,刚一冒头就会被敌方发现,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骑兵缠住,随后被追上来的步兵绞杀。
“开火!”
就在双方越来越近,已经到达五十步距离时,埋伏在植被中的英荷联军纷纷起身.迅速抄起火枪,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向南征军发动齐射。
第428章 雇佣兵大战
远征军前排的正是葡萄牙雇佣兵,黎都统使了个坏,专门让这些夷兵顶在前面抗敌军的第一波火力输出,反正死夷兵总比死自己的兵好,再说了,当兵本身就是把脑袋别裤腰上,谁也不比谁高贵。
英荷雇佣军的火力很猛,雨点般的铅子顿时将葡萄牙人放翻一片,不过这些家伙军事素养的确不错,即使伤亡惨重也丝毫没有溃败的迹象,而是在安德烈中尉的咆哮声中举枪反击。
黎忠的目的已然达到,不过当他看见埋伏自己的不是黑不溜秋的缅兵,而是一个个卷毛鬼佬后顿感吃惊,继而眼神也变得更加森然。
“不管你们这些杂碎是哪来的,既然敢帮缅贼打王师,那就一个都别走了!”
不等他下令,大夏远征军的步兵们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瓢泼般的铳子立刻组成了一张弹幕,朝着那些鬼佬头上覆盖,由于地势崎岖不平.且有树林石块阻碍,线列队形不太好施展,因此大伙都采用了散兵战术,一边压制对手一边缓缓向前推进。
“该死!”
荷军的托马斯上尉暗骂一声,几轮对射下来他发现这些岭南步兵确实很棘手,无论是士气还是组织力都非常出色,而且火枪发射的速度很快,完全不逊色己方。
荷兰以海军见长,陆军在欧洲并不算出色,其军官多为资产阶级子弟出身,或是常年混迹于雇佣兵机构的老油条,更习惯凭借战术.技术等辅助手段作战,换句话说,就是打不了苦战.恶战,如果战事不利,将会兵败如山倒。
葡萄牙正好相反,由于军官有很大比例都是贵族子弟,在作战时往往身先士卒.羞于后退,就导致那些普通士兵都很勇猛,正如当下的场景一般,尽管麾下的士兵死伤很多,但葡军中尉安德烈却毫无惧意,反而亲率一队人试图朝敌军那里绕去。
而英属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兵们,虽然人数很少但却装备有轻.重火枪,士气也比荷兰兵强一些,面对铺天盖地的铳子依旧在组织反击,反观前者,不少人已经萌生退意,不想打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欧洲陆军在海外时并没有国内那么多兵种,基本上都是单一的火枪手,原因是容易组织.容易协调,对指挥官的要求比较低,也尚未装备刺刀,近战完全靠腰间佩刀,像长枪长矛之类的冷兵器,通常配发给殖民地的仆从军。
“这些葡国兵倒是不错...”黎都统默默的观察着战局,见这澳门的葡萄牙雇佣兵竟如此勇猛,着实令他刮目相看,他不禁在心中拿自己的兵与之作比较,认为这是能在野战中与保乡军扳手腕的存在。
伏击未果,眼见那些密密麻麻的汉军逐渐逼近,尤其是该死的葡萄牙人,一个个面目狰狞,简直比保卫自己国家还卖力,这让荷兰雇佣兵吓了一跳,许多人纷纷起身扭屁股就想跑。
这时,在托马斯上尉的嘶吼中,那些藏在草丛中的三磅炮终于开火,这些火炮由于重量轻因此机动性很强,而威力更大的六磅炮却难以运来。
火炮发射的是霰弹,近距离一扫一大片,这一下又将葡兵放翻不少,连着者保乡军的铳手都纷纷中招,英荷雇佣军见状一喜,连忙进行更猛烈的压制。
而这时,数十个人高马大的岭南掷弹兵终于登场,只见这些汉子冒着枪林弹雨向前疾冲几步,然后猛的将点燃的手榴弹扔了出去,这些玩意砸进人群之后顿时引发爆炸,荷兰人受到的照顾最大,顿时被炸死了百十号人。
在这会,欧洲只有法国和西班牙陆军才设有掷弹兵连,因此这种攻击方式还是比较新潮的,效果也显而易见,荷兰雇佣兵直接被手榴弹炸的扭头就跑,就连托马斯这个军官也跟着跑路了。
“快撤!”
不远处的英国雇佣兵队长汉特见状满头大汗,虽然麾下的火枪手依旧硬着头皮保持射击,甚至都有人拔出佩刀准备肉搏,但现在连胆小的荷兰人都跑了,就凭自己这几百号人怎么可能顶得住。
于是,山野里出现了滑稽的一幕,一群穿着近身军装的英荷联军玩命的逃窜,火枪.刀剑胡乱的扔了一地,身后则是红着眼的葡萄牙兵.正挥舞着佩刀穷追不舍,而保乡军的铳手挠了挠头后,也架起刺刀追了上去。
大伙都没想到到,来缅甸的第一场仗竟然是这么个打法。
作为交战双方的缅军和大夏远征军连面都没碰着呢,双方的雇佣军却打的不亦乐乎,这些欧洲鬼佬还真是实诚的不行。
最终,英荷溃军被那三百胸甲骑兵包抄,由于前者都在逃跑,连武器都丢了,根本不可能列阵对抗骑兵,故而只能哭丧着脸纷纷举手投降。
在欧洲战场上,打不过就投降很正常,并不算太丢人的事情,因此他们投降的很干脆。
葡萄牙人因为死伤惨重,都对这些家伙恨得牙痒痒,于是在安德烈中尉的率领下,众人纷纷冲上前去朝着俘虏们就是一枪托,将其砸的眼冒金星。
“不要冲动,这些人还有用。”
黎忠制止了葡兵们的行为,又安慰了这些鬼佬一番,后者这才逐渐冷静下来,毕竟他们这些雇佣兵是要听从保乡军命令的,要不然早就将这些该死的荷兰人.英国人一刀一个全给捅死。
“先把此些俘虏派去押运粮草吧,后勤的弟兄正需要苦力呢。”黎忠淡淡补充道,“完了再问问东印度公司,看他们愿不愿意掏赎金,要是不愿意的话,交趾那边的橡胶农场也缺人呢。”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岭南一般都不会杀俘虏,而是将其发配到劳改营等地充当苦力。
像攻克福建之后,郑芝龙手下的各国杂兵就俘虏了许多,比如那些黑人就被送到交趾种橡胶.摘香蕉了,相当于农奴的角色,而朝鲜俘虏通常种地的手艺不错,基本都被发配到交趾的官田里种水稻了。
第429章 暴发户徐晋
除了大量的俘虏之外,郑芝龙在泉州的财产也已尽数充公,此人在海上横行多年.积攒下银子后又大力置宅买地,以及添置店铺,位于晋江县的郑府奢华无比,无论是规格还是面积都堪比藩王府邸。
由于这家伙的产业太过庞大,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不动产,这就给稽税局的查抄统计工作增添了难度,而除掉这些不动产之外,仅从郑家查抄出的现银数目就让已经让所有人震撼不已。
毫不夸张的说,郑氏武装贸易集团的规模和资产都超过了荷属东印度公司,郑府宝库内除了有数不胜数的纹银.银币,和许多黄金.珠宝,甚至还有英镑.荷兰盾.法郎等欧洲货币,总价值超过一千七百万两,几乎相当于大夏政权三年的财政收入!
这只是现银,那些不动产也不会低于这个数目,从这一点来说,郑芝龙本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首富,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资本集团,什么东印度公司在他面前都不够看的,这些钱若是用来打造战船,整个欧洲都得被这位海贼王给殖民。
再看看大明,可怜的崇祯皇帝要是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搞不好鞑子都会被边军赶到西伯利亚,当然这个前提是上下官员不要贪的太过分。
听闻此消息,直把徐晋乐的鼻涕冒泡,他知道郑芝龙很有钱,但依旧被这个数目好好的震撼了一把,蜀王跟他比起来只是个小弟,数百年的积累竟远远不如人家数十年的收益。
不过这也不奇怪,郑氏集团垄断了海贸这么多年,之前岭南内统局就做过估算,从各种数据中得出结论,认为前者的年度总收入不会低于两千万,当然郑芝龙的开销也很大,养兵得发饷,战船需要维修.升级,一部分收益也要分为手下的大小船主,不然谁会跟他干。
但就算刨去种种开销依旧数目可观,而且还攒了这么多年,因此越王徐晋在兴奋过后不禁琢磨道,郑芝龙的现银应该远不止这些,此人逃跑时应该是将一部分银子带上了,多的不说几百万两肯定是有的,要知道郑氏集团中基本都是海盗,要是手里没钱那些残兵败将又怎会心甘情愿的随他跑路。
正是因为有这些银子作为底气,这家伙才相信自己在倭国一定能东山再起。
“还是抄家来钱快啊...”徐晋摩挲着稽税局的报告,心中感慨万千。
跟郑芝龙打了这么久,大夏的损失也不小,但如今的回报实在是太大了,这些一千七百万两的款子在弥补完损失后还能大赚特赚,再加上之前从蜀王那抄的银子,自己这下可真成了财大气粗的暴发户!
从这个角度来说,徐晋希望像郑芝龙这样的对手多来几个。
这么多款子掌握在手中,大夏政权面临的财政压力顿时迎刃而解,虽然这些钱是一次性收入,再也很难找到像郑家.蜀王这么有钱的肉票,不过却可以解决当务之急,至少在两三年内,大夏不用考虑军费问题,这就给了本土正蓬勃发展的工商业缓冲时间,越王徐晋也不需要向民间摊派什么苛捐杂税。
当下最重要自然是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才好在多线作战的同时稳稳占据优势,那么增加保乡军的兵力就是当务之急,徐晋现在非常阔绰,因此打算在原先的扩军计划中再加五万人,这样的话大夏海陆总兵力就达到了整整三十万,其中水师八万.步军二十二万。
以保乡军的战斗力,二十多万的步军哪怕同时面临三线作战也够用了,不过像水师的话光人多也没用,最重要的是战船,因此徐晋决定进行第二轮造舰计划,而且要以造远洋大船,也就是战列舰为主,这跟大夏考虑到大夏的未来战略。
很简单的道理,按照一名士兵每年需要花四十五元来算,等扩军完成之后大夏的年度军费开支就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三百五十万元,再加上战舰修缮.保养,火炮等成本,综合军费差不多有一千五百万元,相当于白银一千七百万,刚好跟从郑芝龙手里抄的财产等同。
大夏虽然现在已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年度财政收入也不过五百万元出头,这还得将赵氏运司的收益算在内,赋税的话也基本靠两广来维持,像贵州.云南是收不到多少钱的,就算将新打下来的福建和四川算上,总收入也不过六百万元。
那剩下的九百万元缺口怎么解决?
工商业当然是未来的纳税大户,但这些行业的发展毕竟有一个过程,那么在此之前要解决军费赤字的问题,就只能从海上想办法。
因此,大夏将整个东亚的海贸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搞垄断,像丝绸.瓷器.茶叶等东方高利润产品出口欧洲时,得由赵氏运司全面把控,成为新的海上游戏规则制定者,但这样的话肯定会触碰到那些夷商的利益,比如东印度公司。
蛋糕就这么大,利益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徐晋认为大夏舰队迟早会与东印度公司展开对决,所谓的东印度公司根本不算什么,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它们身后的母国,即英国海军与荷兰海军。
只要打赢这场仗,整个东方都是自己说了算,东印度公司所摄取的利润也会尽归于大夏,这样就基本解决了军费问题,同时再将触手伸向倭国和整个东南亚,开采当地的高价值矿脉等等,以此让外邦来为大夏的军费买单。
什么?你说你不愿意?
不愿意就打!
再加上金融等手段,军费的难题将不再是难题,不过所有战略中的核心点就是保乡军不能败,只有不断攻城掠地.不断胜利,才能把雪球滚的越来越大,最终成长为庞大巨物。
而在军部的计划里,岭南将要新扩建一级战列舰三艘.二级战列舰八艘.三级战列舰十五艘,现在拿下福建之后,当地技艺出色的船匠不在少数,几乎不逊色于广东,因此匠人的需求是完全可以满足的,经费也不是问题。
唯一让造船局头疼的就是木料问题,上一轮的造舰计划中已经将存货用的差不多了,因此这些造船所用的巨木,得从南洋各国砍伐。
第430章 大夏国拖拉机
与此同时船用蒸汽机的项目也正处于实验阶段,大匠杭白天及伽利略等人认为,这事在技术上应该不存在太大难度,无非就是将现有的三代蒸汽机进行扩大化,同时加强缸体的气密性,优化各部件性能以提升马力。
科研司用小船做过测试,随着蒸汽机的运行带动青铜桨叶片,这种船在无风无帆的情况下依旧活动自如,这简直是造船史上的里程碑式进步。
唯一的缺陷是,三代蒸汽机在精加工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另外连杆等零部件的钢材不过关,虽然比起前两代产品强得多,但有时仍旧会发生故障,需要懂修理的机师全天待命.及时排障。
但总的来说,它已经具备了实用价值,目前科研司正与南部造船局合作,意图为战列舰设计出配套的动力结构,目前的一级战列舰,由于体积沉重靠风帆运行,航行速度是相当慢的,也不够灵活,如果有蒸汽机辅助的话,机动性会大大提高,这又会直接影响战斗力。
在传统木制战船中,火力以及速度两者往往不能兼顾,火力凶猛就意味着舰炮众多船只体积大,但同时吃水也深,那么自然不够灵活,同理,速度快的船就装备不了太多重炮,体型也不能太大,毕竟这时代的船只航行完全依靠洋流和风力。
事实上,以两广地区的冶炼技术,完全可以给战列舰外壳的关键部位覆上一层铁板,以铆钉来固定,也就是最原始的铁甲舰,这玩意是划时代的战船,兼顾防御力和火力,传统木船在它面前不堪一击。
但问题是,大夏水师的战列舰本身就很沉重,如果再覆上铁板那就更夸张了,就算有蒸汽机的辅助也相当迟缓,这种船虽然看着唬人,但却是中看不中用,根本没有一点机动性跟活靶子差不多,除非生产出更大马力.更精密的蒸汽机,不过这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走。
目前的三代蒸汽机也已经在官办厂坊中尝试使用,例如那个南宁水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磨碎各种材料是相当耗时耗力的,之前都是靠水力和畜力进行,效率不是很高也就导致产量上不去,而采用了蒸汽机当动力后,月产直接暴涨,比以前翻了十倍不止。
除此之外佛山兵工厂和南部造船局也已引进了此物,据说反响非常不错,除了吵一些需要经常排障外,效率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岭南效率就是一切,各种生产部门每天都很忙,工业发展一直在稳步提升,这也多亏了数量庞大的工人群体。
由于镗床的数量不断增长,而且工匠们一直在加以改进,蒸汽机的缸体的生产速度也就得到了提升,匠部目前可月产四十多台三代蒸汽机。
“嗯...”
在这种情况下,越王徐晋不禁想到了前世的“拖拉机”,这玩意可是好东西,犁地.拉货.运输方面都有大用,虽然速度不快但载重能力很强,如果有了这东西,保乡军的后勤补给将会效率大增,而且犁地的速度也比耕牛快多了,甚至能提高粮食产量。
另外,从交趾运粮食.拉铁锭.煤炭都会效率大增,原本这里就修了一条驰道。
徐晋立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科研司,杭天白和伽利略闻言不禁陷入沉思,紧接着认真琢磨起来,这个东西的难度貌似没那么大,甚至比船用蒸汽机简单的多,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蒸汽马车作为原型了,那辆车子如今就在科研司,供工匠们进行拆解研究。
“载重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速度的减缓,这就得在传动机构上下功夫了。”
杭天白想了想后表示,如果这种所谓的拖拉机要达到大王的要求,即增加载重能力,那么就需要设计一套特殊的传动系统,用不同比例的齿轮来增强蒸汽机的力气。
齿轮这东西自古就有,东周时代便已出现铜铸齿轮,因此不算什么新奇的玩意,而历代工匠虽然还不清楚“扭矩”之类的名字,在日常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大齿轮带动小齿轮会增加转速,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会增加力量,这都是最基本的道理,但凡有些水平的工匠都明白。
徐晋听罢露出欣慰的表情,他虽然不太清楚细节上的技术,但却知道这个思路是对的,因为这一套传动结构就是后世所谓的变速箱。
果然,大夏还是能人多啊,尤其是这些大匠们个个都是人才,很多东西他们虽然听都没听过,但只要能将关键结构说出来,再结合示意的图纸很容易就能理解,甚至还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
由此可见,古人的智商一点都不低,只是知识储备不够,眼界没那么开阔而已,但在自身专业的事情上,比他这个后世来的穿越者厉害的多。
像徐晋就只知道有蒸汽机.拖拉机这个东西,对原理也粗懂一些,但真要让他亲手从零开始制造,那纯属赶鸭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