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朕绝不允许出现此等情形!”
“倘若如此,我大清入主中原将会难如登天!”
范文程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因此他沉思片刻后连忙表示,“皇上,范睢曾告诫秦王要远交近攻,臣认为此话同样适用于我大清。”
“辽东本为苦寒之地.人丁稀薄,这使得我大清的国力有限,因此陛下的当务之急,便是打入关内.占据那些膏腴之地,所以咱们的战略重心依旧要放在大明身上。”
“对于这个岭南的大夏,应以结交.盟誓为主。”
范文程的话说的很明白,反正就是绝不能让夏军卷入明清大战,要设法挑拨两者的关系,待大清占领了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后,不但有了充足的地盘和人口,还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届时将会扭转这场危机。
“不瞒你说,朕也是这么想的。”
洪台吉长舒一口气,此人现在有些后悔为何当初没有下大本钱招揽郑芝龙,如果此人还在的话,夏军是很难越过这道屏障攻打辽东的。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水师的重要性,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定要设法把郑家拉拢过来,哪怕封王.封地.送钱也再所不惜!
“范先生呐,如今这徐晋早已控制了安南,据闻正在攻打缅甸,朕认为缅兵是断然抵挡不住的,诸如暹罗等小国也非一合之敌。”
“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些东南小邦都会被大夏占领..”
“岭南本就海贸兴盛,朕听说人家光是做生意每岁便有数百万两的收益,现在郑芝龙逃亡倭国后,其产业也被大夏接手,每年利润恐不下千万呐,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款子...”
洪台吉发出阵阵叹息,心中极为焦虑,这种奇怪的情绪已经很久没有在他身上出现过了。
这个大夏借助海贸之利,不但军费充足.而且缅甸.安南.暹罗又是上佳的产粮地,坐拥这么强横的国力,徐晋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甚至于说,从此人身上,洪台吉才真正意识到了制海权有多么重要,当今这个时代,还真不是谁先攻入内地,谁就能称王做祖.号令天下的。
因此,在这次的对话之后,考虑到种种现实,大清的国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黄台吉认为大明已经快完蛋了,就准备在这一两年内攻克京师。
但现在由于担心大夏趁虚而入,便只好先在辽东要地布置防线.收缩防御,蛰伏观望形势发展的同时,暗自积蓄国力。
如果能通过结交手段,把夏军拉到自己阵营就好了,最差也得让对方保持中立。
可如何搞好关系嘛,还真让黄台吉有些为难,作为大夏的土皇帝,那徐晋只会比自己这个辽东的苦哈哈更富裕,就算想收买人家,也根本没东西拿。
范文程给他出了个主意,表示这徐晋诞有子嗣嘛,不如派出一支使团以和亲之名赴往岭南,如果这事能成最好,成不了的话也可以观察一下对方的态度。
洪台吉闻言表示同意,接着立刻绞尽脑汁苦思起来,自己倒是有不少女儿,但与这个徐子年纪相仿者就只有第十一女.固伦公主了,不过这和亲之事究竟派谁去呢。
这件事他打算之后再琢磨,眼下还有另一件要事,便是将这个有境外势力支持的索伦叛民铲除!
岳托跟多尔衮这两个左右两翼统领尚在回师的路上,其中包括豪格等人,因此剿灭叛军的差事最终落到了豫亲王多铎头上,此人亦是正白旗之主。
眼下,即便有证据表明索伦叛民的背后主使者乃是大夏,但洪台吉并不打算向岭南应师问罪,而是甘愿吃下这个哑巴亏。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一旦把这事摆在明面上那就是撕破脸皮了,这并不符合大清的利益,眼下只需快刀斩乱麻,将叛民彻底铲除即可。
多铎领命之后,立刻开始在诸地调兵遣将,半个月内便集结了一万六千的兵力,一路朝黑龙江北部杀去,其中正白旗出动了三千人,黄台吉还令额驸佟养性.率三千汉旗兵协助前者,至于剩下的则是包衣辅兵。
崇祯四年前,清兵可以说是极其缺乏火炮这种重武器,在攻辽东坚城时往往力有不逮.致使伤亡惨重。
该年,因俘虏的王天相会造炮,黄台吉便着手打造大清自己的重炮部队,建立了汉军一旗,旗纛为青色,由佟养性掌管这支火器部队,十年时,又扩为二旗。
林昌永所领导的辽东独立团很快便发现了清兵的异动,并经探查,得知此番前来的皆为鞑子精锐,就连镇国重器红夷大炮都运来十多门,红.白巴牙喇兵也出动了不少。。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独立团内部引发剧烈震动,大伙都很清楚,清兵这次是来真的了,是抱着斩尽杀绝的态度,即使追到东西伯利亚境内恐怕也在所不惜。
那些索伦兵还好,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害怕,这些野人对生死看的都很淡,而那些新加入的汉人士兵则不同,这些家伙本就是农奴出身,尤为知晓鞑子的厉害,因此一听这么多清兵杀来,许多人腿都软了。
“兄弟们!没什么可怕的!”
宣慰大使林昌永与团长乌尔塔将那些农奴兵召集到一起,开始进行战前动员:
“想当年,越王殿下刚起事之时,我保乡军不过数百人而已,动辄面对成千上万官军来剿,那时的保乡军也不过是由山贼和新兵蛋子组成的而已,论起装备甚至还不如你们呢!”
林昌永神情肃穆的举起双臂,朗声道,“大王曾云,星星之火.阔以燎原!”
“只要辽东还存在被欺压的农奴,咱们独立团的火焰就永不会熄灭!早晚会让这冰天雪地里燃起熊熊火焰!”
“此役.我等实乃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要让鞑子们知晓咱们独立团的厉害,要让伪清知道,欺压百姓是没有好下场的!”
第456章 新战国时代
就在辽东独立团面临一场苦战之际,崇祯十一年的时光缓缓走到末尾,转眼便到了除夕之日。
岭南的各府城中早已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工厂.坊,店铺皆放假三日,百姓们喜气洋洋的走在街头,手头宽裕点的便去肉市割上几斤肥猪肉,买上少许肉蔻.桂皮之类的香料,再打上一坛好酒,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度过年关。
经济稍微困难些的,便也花上数十.上百文钱,买个两三斤鱼干,蒸透之后用荤油一煎,倒也是一年中的难得美味,如果再喝上二两烧刀子,那可真是浑身舒坦。
大夏的养殖业已经发展许久,不过这时代的养殖技术还很有限,况且军队的需求实在太大,能留到市面上的肉食其实很有限,很长一段时间内,肉食是凭票供应的,普通百姓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拿上肉票。
不过捕鱼业逐渐发展起来之后,肉食的供应就宽裕了许多,虽然肥美的猪肉依然很贵,但次一等的鱼肉却要便宜很多,尤其是那些价格低廉的杂鱼,大多人都吃得起,只是舍不舍得的问题。
当然这仅限于两广和福建之类的沿海地区,像云.贵这种交通不便的山区,老百姓想吃上一口肉食依旧很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尚需时间。
越王徐晋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十年内,务必要让每一个大夏百姓都能喝上肉汤.吃上糙米饭!
这是大将军的承诺,老百姓对此深信不疑。
除夕这天,桂林的越王府内十分热闹,莺莺燕燕齐聚一堂.将徐晋围绕在饭桌之上,一旁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娃娃,皆由仆人抱着,其中长子徐承麟快满岁了,已经会口齿不清的说一些简单词汇。
次日,内统局总务凌棠呈上一则情报,仔细阅过之后让徐晋啼笑皆非,原来是江西那边的张献忠终于按捺不住,建国称王了,不仅如此,这家伙甚至还向大夏发来请帖,邀请夏使前去见证。
自从湖广流窜到江西之后,张献忠于当地迅速壮大起来,此人本就善于骑兵奔袭,麾下的李定国等人皆勇猛善战,这里的官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在历经几次战役后大多都被献军收编了。
江西是膏腴之地,当地有许多士族豪门,是非常富庶的,占据南昌之后,张献忠便深度学习大夏的看家本领,以强硬手段向那些士绅群体下手.勒索钱财,敢有不从者举族斩首。
像这些宗族的势力的确很强,但这是建立在官官相护的基础上,以及大明统治下,就算朱由检这个皇帝也是很难动他们的,甚至朝廷的命令到了地方早就变味了,皇权根本下不了乡。
但张献忠是什么人?他的农民军就是专门来打破规则的,无论江西本地的宗族势力多强,都不可能跟正规军队对抗,“杀!杀!杀!”就完了。
顺利占据江西全境后,献军已扩充到十八万的规模,张献忠又在当地搜刮了海量财富,这使得他自信心爆棚,一扫昔日颓态,立刻着手准备登基称帝,原本此人是想攻克南直隶后再称帝的,但现在已经忍不住想要提前过把瘾了。
当皇帝好啊,谁不想当皇帝。
关键时候,还是谋士王志贤对其苦苦相劝,表示人家势力庞大的徐晋也不过称个王而已,你怎么好意思直接称帝呢?
这不是徒惹人笑话么,张献忠自不喜这番言论,当即恼羞成怒,可冷静下来一想,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于是他退了一步,打算先建国称王,至于称帝之事还是等攻下南直隶再说吧。
就这样,于崇祯十一年腊月下半旬,张献忠在江西南昌府建“大西国”,号“西王”,并对手下大加封赏。
恢复实力之后,此人琢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湖广的左军给收拾了!
他张献忠这辈子吃的亏全都吃到了左良玉身上,之前又遭其偷袭,此仇不共戴天。
但说实话,对于要不要立马攻打左良玉,这家伙还是有些举棋不定的,虽然他心里不太想承认,但左良玉好像真是自己的克星,基本上跟他作战都很难打赢。
而且最主要是,左军现已入驻襄阳城,此城之坚.攻克之难,张献忠深有体会,他实在不想再白白损耗实力了。
但无论下一步的战略如何制定,左良玉却是横竖都绕不开的,否则自己就算去扭头攻打南直隶,此獠八成会偷袭自己的大本营。
“奶奶的!”
张献忠越想越气,面对这种棘手的场面,他决定要设法把大夏也拉下水!
如果夏军愿意跟自己结盟,一块攻打左良玉的话,那解决掉此人简直轻而易举。
但问题是,人家凭什么跟大西结盟呢?搞不好夏军早就对江西有想法了。
这使得他很苦恼,只好打算趁着邀夏使前来的机会,了解一下岭南那边的态度。
同一时间,闯王李自成攻克西安城,并趁着洪承畴勤王之际,将关中迅速占领,又在潼关布下重兵,以防秦兵再杀回来。
在闯王事业迎来第二春的同时,河南杞县人士李岩慕名来投,两人相见甚欢,闯王更是直呼“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
李岩曾为大明举人.颇有侠义之风,生性慷慨豪爽.爱打抱不平,这个脾气倒是很对李自成的胃口。
并且此人有王佐之才,告诫闯王如果想成事的话,应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以此收拢人心。
这家伙还很懂舆论的奥妙,竟亲自假扮商人,在陕西各地散播“闯军乃仁义之师,对百姓不杀不掠。”之类的话。
又编出朗朗上口的童谣,“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在他的竭力推动下,这些消息一时在陕.豫各府县火速传播,使得无数青壮跋山涉水.慕名参加义军。
李自成大喜过望,认为此人就是自己的诸葛卧龙,他如今实力暴涨后,便有些犹豫的对李岩说出了想要建国的想法,不过让闯王意外的是,李岩对此并未反对,而是在仔细的想了想后表示赞同,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闯王,如果是前两年,您方才之言李某恐怕得摇头了,不过咱们现在已经在陕西站稳脚跟,今后要吸纳那些明军.明将,以及那些士子儒生,靠义军这个名头显然是不合适的,很容易给人留下贼寇匪窝的印象。”
“倘若建国的话,也算是有个正经名头了,可使咱们招贤纳士变得顺利一些,下面将士们也有盼头嘛。”
李自成听了对方的分析后心中大定,紧接着便在崇祯十一年的除夕当日便于陕西建立“大顺国”,不过他也暂未称帝,而是仍号“闯王”。
同时设立了六部等机构,并擢封李岩为吏部尚书,兼领军师一职,李自成还严加整顿军务,行屯田练兵.抚恤百姓之事。
至此,华夏大地开启了新的战国时代,大夏.大明.大清.大西.大顺群雄并立,又有左良玉等军阀蠢蠢欲动,只是不知究竟谁会笑到最后。
第457章 大夏重工
崇祯十二年,正月初。
马六甲地区现已被大夏管控,在此驻有步军三千人.水师两千余人,以及数十艘大小战船,虽然兵力不算多,但岸上.港口处可是修建了不少炮台,建筑材料主要为土制水泥添加碎石制成的混凝土,还奢侈的用了一些铁条当作筋骨。
这种炮台是极其坚固的,寻常的六斤炮弹打在上面仅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坑,哪怕是九斤.十二斤的舰炮,想要将其摧毁也是相当困难,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建造速度比较快。
目前,军部已派专人到当地勘测,打算修建一座永备性军用工事,例如棱堡要塞。
拿下马六甲之后,大夏自然要代替曾经的葡萄牙人,向过往远洋商船征税,具体税额将视货物的性质.价值而定,例如那些从南洋往欧洲倒腾香料的商船,征的税就多一些,因为这玩意利润也高嘛。
倘若是大夏需要的物资,比如硫磺.硝石.粮食.牲畜.鲸油等玩意,那这个税就收的相当低,有时候甚至是免税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时期欧洲基本处于贸易逆差的角色,除了火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高附加值商品能向东方出口,反倒是需要花大把大把的银子进口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奢侈品,当然还有大蒜素.酒精之类的神药,如果不是有非洲.美洲殖民地持续输血的话,他们早就破产了。
现如今,欧洲商人就连火器都很难卖出去了,因为佛山兵工厂生产的产品,技术性和品质都是相当出色的,大夏已经很少从外界进口火器,偶尔因为急需补充舰炮,可能会对大口径重炮感兴趣。
像澳门的卜加劳炮厂,现已被佛山兵工厂控股,又有一些广州富商也入了股,剩下的少部分则是被马士加路也所掌握,每年的分红皆被拿去救济葡人贫民了。
有了大批资金之后,这个合资炮厂又将生产线扩充了一番,现有工人四千多名,汉匠.夷匠皆有,如果材料充足.产能全开的话,每月可产三斤.六斤炮四百多门,或九斤.十二斤以上的重炮一百五十门左右。
卜加劳炮厂产品
佛山兵工厂的规模要大得多,匠工数量是前者的四倍有余,即便是要分出一大半人手用来生产火枪.刺刀.胸甲等军械,剩下的产能用来造炮,产量依旧要比卜加劳炮厂高一些,如果再加上广西各府零零散散的几个中等规模炮坊,仅在造炮速度一项上,大夏在全球都鲜有敌手,像步军所用的野战炮,可月产上千!
至于火枪的话,佛山兵工厂上个月造了足足五千条。
大夏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半农业.半工业的国家,在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于钢铁.煤炭的需求量是极为恐怖的,因此从北部湾西部到广东阳江流域.这条航线相当忙碌,每日都有密密麻麻的民船.官船载着大量铁锭.煤炭来往运输,佛山已赫然成为重工业基地。
还好早早打下了安南,徐晋这才从当地获得了优质的煤.铁富矿,否则就算有钱也没办法,以两广的矿产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么庞大的工业体系,像云南也是有储量不错的各类矿产,不过因为运输成本问题目前仅作为补充力量。
大夏的军械产量之盛是有目共睹的,岭南造的火器质量相当好,这使得内地的各方势力都眼红不已,真想冲进佛山将那兵工厂洗劫一空,但这也只能幻想一下了,真想搞来岭南造,还是得通过正规途径。
例如张献忠前不久就派人来过广东,这家伙在江西抄了许多士绅得家后发了一把,便想着也给步军弄些火器装备,尤其是火炮,这玩意他可是缺得很,随军的炮匠数量实在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