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私底下也派心腹来探过口风,想要买些重炮回去,将襄阳城打造的固若金汤,甚至于闯王李自成都动过派人去岭南采购火器的念头,但由于手头不宽裕再加上路途遥远,这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黄台吉亦如此,此人深知火器的利害.尤为着迷诸如红夷大炮之类的重炮,从渤海而来的鞑子商队,就曾与赵氏运司沟通过,希望能用马匹.皮草.辽参.现银等物来换红夷大炮,价格方面都好说。
知道这些势力都想从自己手上购买精良火器之后,越王徐晋笑了笑后便很干脆的拒绝了,主要还是不想资敌。
大夏的火器虽然精良,但像火炮这种东西还并未与其他势力形成代差,大家都是前装滑膛炮,无非你岭南造性能比较好而已,军队列装的燧发枪也是如此,将来早晚都是要打的,这些卖出去的火器将会给夏军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死伤,因此这个钱暂时没必要赚。
不过卖军火的确是个暴利行业,徐晋的底线是不能卖现役装备,但淘汰的.过时的就无所谓了,例如如果夏军列装了后膛枪,那么像现在的滑膛燧发枪就成了破烂,有人肯花高价收购破烂他还巴不得呢。
火炮也是一样的道理,后膛炮各项性能对前膛炮都是碾压的,到时候随便卖都无所谓。
就这样,张献忠.左良玉等人想要购买岭南造的想法落了空,不过来都来了,最终便各自买了一些广锅和岭南特产回去,张献忠派来的采办人员为了讨大王的欢心,甚至还斥资买了一辆行政版凤凰牌马车,赵氏运司的技师帮忙将零部件运到江西后,又在当地给组装好。
据说,此人回去之后虽然遭了一顿训斥,不过大西王却对这辆气派的豪华马车喜欢的很,言称这才是天子的座驾,私底下还令巧匠在马车上包了一层华丽的金箔。
另一头。
清兵退走后,山东各地已是遍布疮痍,无数耕田被毁.房屋被焚,连百姓都被鞑子掳走许多,建奴所经之处,可谓十室九空。
由于气候问题内地一直连年欠收,天灾未止又遇人祸,耕田一被毁后,大量的饥民.流民便会滋生层出不穷的义军,进一步消耗大明的国力,这也许正是黄台吉喜闻乐见的。
但无论如何,崇祯皇帝终于能缓口气了。
第458章 洪承畴献策
京师,紫禁城内。
朝会中,朱由检正与众臣讨论善后事件,如今山东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数人死于饥寒交迫之下,他虽有心赈灾但也无能为力。
毕竟朝廷现在不光缺饷.也缺粮啊。
但还有一件事让崇祯皇帝百思不得其解,这鞑子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攻下济南,却怎么突然就班师退走了,其中怕是有蹊跷。
数日前,祖大寿在多尔衮的右翼军回师路上设伏,麾下的关宁军阵斩六百多名鞑子,那些首级正运往京师的途中,这是本次的建奴入寇事件中,明军取得的最大战果。
“陛下,建奴仓促退走的确有些古怪,臣认为或许是跟南边有关。”
次辅程国祥紧皱眉头,分析道,“据闻郑芝龙已被徐贼击败,逃亡海外不知所踪,郑家的地盘.船舰皆被南贼接收,福建多崎岖.本为兵家不争之地,可这里倒是去辽东很方便,南贼从东海入渤海的话将会畅通无阻。”
这席话听的众人暗自点头,如此说来这南贼是愈发强盛了,大明的海岸线已经尽数被人家掌控。
朱由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疑惑道:“爱卿言之有理,不过南贼为何要攻打建奴?这两者可是相距十万八千里啊,根本没什么瓜葛,要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明还差不多。”
这时,首辅周延儒思索片刻后解释道,建奴退兵并不意味着南贼已经开始攻打辽东,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已,虏酋黄台吉虽然狂妄却生性谨慎,应该是担心南贼趁机袭击辽东,才将前线大军紧急召回。
乾清宫中一片沉默,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发出叹息:“朕明白了...这南贼是越来越强横了,就连鞑子都要惧上三分,照这个形势,朕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光复西南那天。”
“百年之后,教朕如何有颜面见列祖列宗呐。”
若放在前几年,此刻定会有许多大臣站出来劝慰圣上,说些事在人为之类的好听话,什么陛下不要气馁呀,朝廷只要一鼓作气,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但现在,诸文武却皆默不作声,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西南肯定是收不回来了,除非那个徐贼突然暴毙,不仅如此,大明能不能保住剩下的半壁江山都是问题,现在连陕西都沦陷了。
接下来,朝会开始讨论如何应对建奴的下一次入侵,吏部尚书薛国观提议,虽然闯.献二贼皆已称王割据,不过只要没有称帝,朝廷就还可以与之周旋,不如想办法拉拢二贼,让他们为大明效力,这样的话,再对付鞑子就轻松一些。
这个想法立刻引起了大臣们的嗡嗡嗡的议论声,而朱由检听罢之后也罕见的并未发怒,而是认真的琢磨起来。
这所谓的拉拢,无非就是让朝廷承认闯.献二贼的王爵名头,将其占据的地盘合法化,这事的可行性很高,但问题是弊端也很大,承认了一个异姓王就会有无数的异姓王冒出来,会有很多人有样学样。
但不拉拢又不行,先不说能不能剿灭了,就算剿灭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大明本就不多的宝贵兵力将会损失惨重,那么如果再逢建奴入侵,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说实话搁以前,谁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早就被朱由检给砍了,不过在经历了这么多事后,他的脾性倒是稍微沉稳了一些,偶尔也能压下急躁.就事论事的进行思考。
正当崇祯皇帝纠结之时,一直未曾说话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却站了出来.沉声道: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能否保全这半壁江山.甚至光复失地,就要看朝廷放不放得下颜面了,面子这东西失去了可以再讨回来,可江山若是失去了,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他对拉拢闯.献二贼的事情表示赞同,并且认为不光可以招抚他们,甚至还要与南边修好,若南贼能跟大明一块对付建奴,那么辽东八旗永世都别想入关!
洪承畴认为,杨督师曾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即与伪清议和的同时剿灭内地叛民,可以总结为先解决内部矛盾再解决外部矛盾,这个战略本身没有错,也是最适合当时环境的,但现在却有些不合时宜了。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闯贼.献贼.徐贼哪一个是好对付的?朝廷哪还有兵力搞什么十面张网围剿人家,不被人家围剿就不错了,所以大明当下的战略也应该变一变,先联合那些割据叛乱势力将辽东蛮夷解决掉,没有这个外地之后,大家便可关起门来解决内部矛盾。
大明乃是正统,无论是任何势力他都得承认朱明皇帝,从法理和道义上来讲,朝廷是稳稳占据制高权的,届时便可使封地.加爵等手段分化这些军阀.使其内斗,大明趁机积蓄实力,等这些反贼斗的差不多了再挨个收拾,也就是拉拢一批.打一批!
“卿果真是朝廷栋梁.大明臂膀!”
朱由检连叫两个“好”字,噌的一下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洪承畴的战略规划使得他顿感拨云见雾,为了祖宗基业.为了大明江山,自己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反正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
“爱卿勤王有功,死守济南城二十余天.使得建奴寸步难入,否则我城中数十万百姓定遭屠戮。” 崇祯一脸欣赏的注视着洪承畴,接着道,“方才所言亦令朕茅塞顿开,朕今擢升你为兵部尚书,总理晋.鲁.豫.湖四省一概军务。”
“至于三边总督,便由曹变蛟暂领吧,此人这番与建奴作战亦非常勇猛,是我大明之良将。”
洪承畴大喜过望,但脸上却并未表现出来,随即连忙叩谢圣恩,但同时他又感到一阵头疼,从三边总督升任四省总理,虽然权力更大,但这个担子也是相当重的,就拿湖广来说吧,南部数府已然沦陷,北部襄阳又盘踞着左良玉这个地头蛇。
河南连年大灾.层出不穷的叛乱,山东.山西刚遭到清兵荼毒.遍地疮痍,要挨个解决这些问题是很有难度的。
第459章 兵临倭国
缅甸,东吁城。
敏建县一役中,罗延康所率的大夏远征军将缅军杀的落花流水,俘虏上万名缅兵,并擒获各级将佐数十人,缅王他隆见势不妙只好断尾求生,在御林军的掩护下向王城逃去,并于路途中收拢了许多残兵。
罗延康紧随其后,派胸甲骑兵不断对缅军残部进行追击,直到远征军抵达东吁城外的时候,城中的文武大臣已经吓的面无人色。
大家都没想到,这些汉军的战斗力如此强横,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明明喝了亲敦江的水,为什么跟没事人一样。
这个疑问自然无人解答,而城外的汉军已经如法炮制了,据说正在往江里丢尸体,闻此消息,他隆自是又急又怒。
以残余的几万兵力,这东吁城倒是有可能守上一阵,不过一旦水源被污染后,城内立刻就会大乱,可见这汉人的手段之歹毒!
蕴纪达奴陀的面孔衰老了许多,作为东吁王朝的宰相他这会也是坐立不安,自己布下的毒江计竟然没有起效,也不知是如何被识破的。
“大王,唯今之计还是跟汉兵议和吧,咱们缅甸不过是寡国小邦而已,是打不过这个如日中天的夏军的,只要能休战,哪怕将那些从滇境掠回的地悉数还给他们也无妨。”
“如果此事谈不拢的话,大王便设法突围能逃多远逃多远,只要王室血脉尚存迟早有复国那一天,至于这东吁城,便交给老臣死守吧!”
紧接着,罗延康很快收到了城内送出的手书,缅王他隆表示自己认输,希望天朝上将能停止刀兵.双方休战和谈,为彰显诚意.以及赔偿天兵们的损失,自己会拿出财宝.粮草.女人来赔偿,具体数目都好商量。
不仅如此,缅甸愿意将从云南占据的几个县交还于王师,日后还会奉大夏为天朝上国定期上贡。
总的来说,东吁王朝希望用赔款.割地.俯首来换取远征军退兵,缅王他隆已经意识到这群人不是自己惹得起的,真不知道明国的岭南边陲怎么就突然蹦出来这个势力。
罗延康看完信后有些心动,但想起大王的嘱咐后便有些犹豫不决,徐晋曾告诉他,这群缅贼都是狼子野心之辈,务必要将其彻底铲除,否则会为大夏日后在当地的统治而埋雷。
因此军部的意思是,攻克东吁城之后便将缅邦境内的王族宗室.贵族官绅以及各类头人.土官悉数抓了,全押回劳改营效命,总而言之就是将那些在民间拥有话语权的人皆拿下,如此,剩余的缅民就好管理的多。
只要大夏有意识的将他们的文化抹除,三代人过后,这里的人就不会认为自己是缅民,而会更认同大夏。
双方没谈拢之后便再度打了起来,最终历经六日,远征军在火炮的连番轰炸和爆破工事下,攻破了这座王城,将东吁王朝的文武包了个饺子,包括他隆和几个儿子皆被俘,
这近两百号人立刻被绳子串成糖葫芦,然后由专人押回广西,为大夏的种植.烧砖.挖煤等事业添砖加瓦。
远征军还俘虏了四千多名匠人,其中大半都是被缅兵掳来的汉民,这些人一看终于能回家了,顿时喜极而泣。
除此之外,沐天波与莽白二人也在突围时被擒住,两人本想来个横刀自刎的壮烈之举,可关键时候又下不去手,犹豫之下便被捕获。
目前,缅军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东吁王朝的主力部队死的死.逃的逃,还有许多主动向王师投降的,大的乱子已经生不起了,但各地仍存在小规模的反抗势力,而接下来的治安战则由卫戍军接手。
东吁城
另一头,在倭国本土。
此前郑芝龙觉察到幕府正组织各地大名来围剿自己,便很干脆的放弃了长崎这个落脚点,一扭头便乘船去袭击倭国的中枢江户,不过德川家光早有防备,因此这一仗的战果并不大,在倭兵铁炮.大铳的打击下,郑家甚至都很难上岸。
不过另一头,施琅所率的奇兵却成功登上京都,潜入御所附近意图将当代的兴子天皇给擒住,虽然最终被反应过来的倭兵拼死击退,但这消息传到江户后还是将德川家光吓了一跳。
说起来,这个兴子天皇的母亲是德川家康的孙女,因此她与当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是有血缘关系的,不过稍微有些疏远罢了,但也因为这一层因素,故而与幕府的关系还算不错,当然也是没有实权的,只是个吉祥物.工具人的角色。
可无论如何,天皇若被擒被杀,对于整个倭国都是精神上的重创,甚至会动摇幕府统治的根基,因此德川家光在汗流浃背过后,连忙又向京都派了数千兵马支援。
之前,大夏曾向幕府发来照会,说这个郑芝龙是他们通缉的要犯,倭国若是敢窝藏的话后果自负,一旦此人登陆,还请立刻擒捕交给大夏。
如果放在以往,面对这种不恭的言论,德川家光是不屑一顾的,你一个明国的边陲军阀张狂什么?再厉害还能打到江户不成?
但这回的事却有些不一样,以郑芝龙这么雄厚的海上力量竟能被大夏击败,成为丧家之犬,可见大夏水师的强横战力,这是真能威胁到倭国本土的。
因此,德川家光现在对这个郑芝龙恨之入骨,你说你跑哪不行,海上那么多岛屿随便占一个不就完了,为何非要给幕府惹一身骚。
绝对不能让此人留在本土!
为了不招惹麻烦,德川家光费尽心思,几乎把能调动的力量都动完了,势必杜绝郑贼再次上岸。
双方的拉扯战进行了许多,而就在这一天,倭国海域上骤然出现了另一股强大力量,上百艘风帆战船来者不善,朝着这个大岛屿驶来。
这正是郑元秋的舰队,在拿下马六甲后便马不停蹄的朝倭国开来,目的嘛自然是为了与“幕府”合作开采银矿。
在整个东亚,只要有金矿.银矿的地方,都会出现夏军的忙碌身影。
第460章 舰炮洗地
“妈的!”
大夏的水师突然出现,使得郑芝龙一阵气急败坏,这段时间他的海上游击战还算顺利,虽然暂时上不了岸,但却从倭国海岸线上掠了不少物资,将这些奴隶.粮食.牲畜之类的战利品分下去后,顿时士气大振。
这家伙还想着这么耗个一年半载,把德川幕府给吃垮呢,没想到夙敌这么快就来了。
因此,当发现大夏舰队的那一刻,郑军立刻进行了紧急撤退,从倭国南海道逃向虾夷岛.也就是北海道附近。
大丈夫能屈能伸,打不过你.老子不跟你打就是了!
虽然郑芝龙咽不下这口气,但现在只有跑路才是最理智的,在撤离的同时,他还派手下乔装打扮,混进倭国想搞清楚夏军的动向。
数日后,长崎当地恐慌一片,无数戴着斗笠的足轻.拎着长枪,在大名的咆哮中奔向码头处,因为那里的官员刚刚回报,说是发现了大量的战船正气势汹汹的朝这边驶来,绝对是来者不善!
小日子长枪足轻装束
这个时候长崎当地是有上万兵力的,因为之前为了将郑芝龙赶走,德川家光以幕府将军的名义令附近的宫崎.熊本.佐贺.福冈几个藩国出兵,不过当这些大名率兵抵达长崎时,郑贼已经退走。
“将军,倭人似乎不太欢迎咱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