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251节

  岛田则成恭敬的鞠了个躬,眼神中闪过一抹追忆,他解释道,大约在一千年前.当时的大和国有一望族叫做“秦氏”,这个家族是更早的时候从华夏的吴国地区迁徙过来的,据说是秦始皇的后裔,曾为倭国带来了纺织.杂耍.演艺等技艺,和服也是他们带过来的,因此在倭国又被称之为“吴服”。

  秦氏族群的人丁众多,几乎把控了大和国的各行各业,是当时最为鼎盛的家族,不过后来遭到倭国本土统治者的猜忌,便一直进行打压拆解,甚至将“秦”这个姓氏都给禁了。

  岛田则成自豪的表示,自己家族就是秦氏的一支,只不过后来为了低调而改姓为岛田,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算是根红苗正的汉裔,身上流淌着始皇帝的血脉,跟那些低贱的本土倭人完全不同。

  “哦?竟有此事?”

  郑元秋瞠目结舌,这个说法还真是头一回听呢,岛田则成见太君有些不信,便认真的补充道,当年的德川家康时代,大名鼎鼎的忍者之神叫做“服部半藏”,这个服部一族便也是秦氏的分支之一,只不过后来像岛田家一样改了名,迁徙至伊贺国。

  这些事情在幕府高层中不算什么秘密,太君不信的话以后可以抓些人问问便知。

  “即便如此,可距你们的先祖登上倭岛已有千余年时光了呐。”郑元秋笑道:“四五十代人总是有的吧,这么久你竟没有忘记自己是汉裔?”

  “嗨!”

  岛田则成的表情很严肃,他说自己也是长大后才知道身上流淌着高贵的始皇帝血脉的,尽管这血脉已经稀薄的无以伦比,但也不是本土倭国野人能比的,自己这么多年未曾娶妻生子,便是不想让这高贵的血脉被杂血稀释。

  这么多年里,他忍辱负重,本以为自己将以卑贱倭人的身份度过余生,却没曾想天降甘霖,遇见了自家乡而来的大夏太君,作为一个秦皇子孙.中华汉裔,协助王师扫平幕府义不容辞!

第492章 海陆联动

  近日,两万大夏步军已陆续抵达长崎港,其统帅名为黄阔,也是裴山县时期的元老了,属于岭南本土出身的土著将官,而随军参谋则由秦良玉担任。

  海船颠簸,老太太被折腾的不轻,但她毕竟也是老将了什么场面没见过,自然不会将这点苦头放在眼里,一路上秦良玉虽晕晕沉沉.却仍强打精神期待着与倭军交战。

  郑元秋与黄阔迅速会师,商讨起具体的战术来,从纸面数据上看,倭军的数量是夏军的五倍之多,不过两人对此却不以为然,因为火力配置上两者根本无法相比。

  另一头,倭国幕府发现忍者众久久未归,更无半点讯息传回,自知是任务失败了,德川家光对此非常失望,他原本还指望用小手段就解决夏贼呢,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过根据近日的探查,幕府也大致搞清楚了夏军的总兵力应在三万出头。

  “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十六万对三万。”

  “优势在我!”

  三日后,已在兵库地区集结完毕的十六万倭军气势汹汹的朝岛根杀来,而夏军则在此等候多时,在交战之前,双方也进行了最基本的沟通,无非就是喊话劝降那一套。

  “尔等卑贱之倭冒犯天威,非但不献诚投降却竟敢冒犯王师,与我大夏作对,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岛田则成举着一个铁皮喇叭,叫喊的格外卖力,他用的是倭国语言,因此德川家光听的非常清楚,这时代倭国也是有西洋传来的瞭望筒,于是他很快便看清了这个家伙的容貌。

  “巴嘎!”

  当德川家光发现这名倭奸竟是自己的爱臣之后,当即暴跳如雷,自幕府成立以来岛田家世代经营这石见银山,平日里兢兢业业.为日本国出了不少力,可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如今怎么就成了叛徒?

  于是,倭军的高层一片哗然.那些武士更是叫嚣着要亲自砍下这个倭奸的首级,更有脾气火爆的直接与之隔空对骂起来,大意就是你这个叛徒,枉将军还惦记阁下的安危,如今却帮着外敌对付自己人,真是个没有廉耻的家伙!

  “谁跟你们是自己人!”岛田则成愤怒的叫道:“我可是尊贵的汉裔,如今只不过是回归自己的族群而已,你们这些倭岛野人懂什么?”

  “大夏太君说了,只要肯投降的,都有机会被任命为维持会会长,我劝你们还是识相一点吧,不要作螳臂挡车的蠢事!”

  双方正在互喷垃圾话之际,德川家光却惊讶的看见夏军阵地上冉冉升起一颗“孔明灯”,上面似乎还站着一名手持彩旗的传令兵,这让他心里头难免有些惊疑不定。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朝科技吗?

  哪怕是在荷兰人手里,也没见过这种东西啊。

  多说无益,双方很快先进行了一番火炮对轰,但结果显而易见倭军完全不是对手,夏军炮兵的军事素养要比对方好得多,再加上火炮的质量.数量都更胜一筹,因此几轮互射下来,德川家光的脸色越来越差。

  “呀斯给给!”

  眼见大筒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幕府只能靠人海战术冲过去与之近身交接了,要想获胜这是唯一的法子,随着无数道“进め!”的呐喊从武官口中发出,密密麻麻的长枪足轻立刻凶狠的朝前方突进。

  “预备!”

  见此情形夏军这头毫不惊慌,士兵们早已列好了线列队形,正举枪瞄准这群小矮子呢,于是在双方距离逐渐接近一百步的时候,夏军先来了轮远射,雨点般的枪弹呈抛物线状将正在冲锋的倭兵笼罩。

  许多长枪足轻正跑着跑着,周围的同伴却像撞到空气墙一般的倒下,紧接着连他自己也闷哼一声骤然栽倒。

  滑膛枪远射是夏军的看家本领,但也不是每支军队都会的,一般只有那些老兵才玩的转,能将积累的战场经验与步兵操练融合贯通,所以但凡敢玩这个战术的,皆是大夏的精锐部队。

  德川家光此番御驾亲征正是为了鼓舞士气,当此人见到这一幕后顿时脸都白了,作为一个将军他很清楚,这么远的距离放铁炮,这对士兵的要求非常高,夏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眼下的伤亡还承受得起,剩下的这点距离,一定要冲过去呐!

  这时,雷鸣般的炮声突然从海面上响起,这正是大夏水师给步军兄弟的火力支援,这回的战场离海岸不远,那些战列舰上的重炮射程极远,完全可以覆盖一部分战场,虽然中间有林子和山包遮挡,船上的人视野有限,无法直瞄战场。

  但有了侦察气球的指引后,水师的舰炮只需朝某个具体的方向轰就行了,这些炮的口径都很大,炮弹的威力更是吓人,砸在地上就是一个深坑,不过因为距离问题无法射击开花弹,否则战果还会更大。

  现有的开花弹还无法承受太高的膛压,因此这玩意只能在中近距离使用。

  这突如其来的舰炮轰击要比步军的野战炮声势大多了,瞬间将倭军打懵,当即有不少足轻鬼哭狼嚎的就想逃跑,而德川家光更是一脸震惊的看向海岸方向,正是因为有林子和山包作为障碍物,他这才敢在此地与敌军作战,可没想到人家的炮弹竟能抛射过来,而且打的这么准。

  “该死!”他恨恨的盯向那枚热气球,瞳孔中升起熊熊怒焰,心道一定是因为此物的存在,对方的炮才能打这么准。

  倭军的士气不错,即使面对这么强大的火力也没有全面溃败,那些逃兵很快被督战兵解决,而其余的足轻则硬着头皮继续发动冲击。

  正值此时,只见夏军后方突然分出一队骑兵,这群人皆骑着快马.背着挂好刺刀.上好弹的燧发枪,势如奔雷般的在战场外侧绕出一条弧线,直接向倭军侧翼杀去,这正是秦良玉率领的五百游骑兵。

  老夫人打了一辈子仗,今日才直呼过瘾。

  越王殿下允许她亲自统领五百兵,甚至拨的还是最为精锐的近卫军,这些兵的军事素质实在太高了,甚至要超出马家的白杆兵一届,最主要的是装备还特别好,简直是天下一等一的精兵啊!

第493章 回马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这八旬老太着胸甲.戴钵盔.骑上战马,堪称英姿飒爽,那柄长剑不但可以杀敌,还可以斩断岁月。

  秦良玉善使双剑,但此前在铜仁府一役中受了些伤.再加上气力不胜从前,便只能使用单手剑了,她举起右臂高呼道“随我杀!”接着,一骑绝尘的冲了出去。

  而那五百名面色冷峻的游骑兵也纷纷策马追上,一言不发的跟着老将军的步伐。

  庞大而混乱的战场上枪炮声.呐喊声震天,但这数百人组成的洪流却是如此的醒目,倭军很快注意到了这支不速之客,顿时便有好几个家臣向德川家光请命迎敌。

  “柳生师范何在?”

  “末将在!”

  “便由你去将这支敌骑消灭。”

  “嗨!”

  柳生宗矩严肃的朝将军拜了拜,紧接着,这个八旬老剑豪立刻去调兵遣将,此人除了是幕府的情报头子“大目付”之外,亦是德川家光的剑术老师和兵法师范。

  黄昏下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秦良玉率那五百众奔至敌方中军侧翼后,游骑兵动作娴熟的翻身下马,朝着那些一脸惊恐的倭兵扣动扳机,伴随着爆竹般的枪声,一排又一排的足轻接连倒下,而这时,游骑兵们已经列好队形准备发动刺刀冲锋了。

  仅凭五百人自不可能杀穿对手,不过若是能给德川家康的中军带来混乱也就完成任务了,夏军投放在倭国的骑兵并不多,一共只有一千胸甲骑兵而已,这会正在跟幕府的猴骑兵们纠缠。

  这时,只见那些倭兵足轻乱糟糟的分开,接着一大群精锐从后方穿插,朝游骑兵们赢了过来,这些家伙大多都是戴着斗笠的铁炮兵.背后插旗的长枪兵.还有少量穿着半身甲.额头绑着白布条的武士,领头那人须发皆白.目露寒光,其手持一柄约五尺的野太刀,腰里还别着一把短刀,这正是柳生宗矩。

  此人乃是倭国最顶尖的剑豪之一,虽然年逾八旬.气力衰败但经验却很老辣,与旁人不同,柳生宗矩此番并未着甲,主要原因是此物较为沉重,会对本就有限的体力造成负担。

  近几日,十兵卫那支忍者小队没有任何音讯传来,想必此刻已经身亡了,丧子之痛使得这位老剑豪甚为伤心,今日也算是携怒而来。

  “射撃!”

  这支幕府精锐里约有两百多名铁炮足轻,在武官的吼叫声中他们迅速列好三段击的队形,接着开始朝正在发动冲锋的游骑兵反击,这些日式火枪手的装扮十分奇特,除了醒目的斗笠之外,其腰带上还拴着一根绳子,另一头则绑在枪身上。

  

  有图为证

  这是因为倭国的火枪在人体工程学上比较落后,还是当年葡萄人传进来时的构造,因为不能抵肩射击,故而发射时枪口上跳严重,拴绳子这个笨办法便是为了抑制。

  在铁炮足轻的打击下,终于对游骑兵们造成有效伤亡,前排的数十人顿时被击倒,不过双方距离很近,再加上战场较为混乱,倭国的火枪手也仅仅发射了两轮而已,紧接着那些在柳生宗矩和那些武士的率领下,数百名长枪足秋趁势向敌方杀去。

  “倭贼,还不受死!”

  秦良玉拎着长剑,一夹战马毫不畏惧的冲向敌群,她的经验非常丰富,略微一扫后便锁定了那名须发皆白,戴着一顶斗笠的老叟,心道此人定是敌将,若能将其斩杀倒是省了许多麻烦,自己本就善马战,以居高临下之势砍了这厮应不是问题。

  柳生宗矩也注意到了这位迎面而来的骑将,凝神片刻仔细一看,却发现这竟是一位老妪,此人脸色顿时冷了下来,说实话他并不想杀女流之辈,这会脏了自己的宝刀,而且对方的年纪还这么大,即便赢了也有些胜之不武。

  连这种半截身子入黄土的老妪都派上阵,莫非那所谓的大夏真是无将可用?

  “呔!”

  秦良玉可不管这么多,驾着马冲过来后.弓着腰反手便是一剑撩出,她手中的长剑极为沉重.几乎可以称之为“鞭”,这一击又趁着马势故而力道骇人,柳生宗矩见状皱了皱眉并没有硬接,而是快如鬼魅般的打了个滚,信步闲庭的将其避开。

  “嗯?”

  一击未果,战马余势不减又朝前冲了好几十步才停下,这时游骑兵已抄着刺刀与那些倭兵混战在一起,秦良玉见战局尚在掌握之中,便不紧不慢的再次调转马头,她微眯双眼打量着这个清瘦的老叟,心道此人武艺果真惊人。

  若是年轻个几十岁,遇见这种对手自是要大战五百回合,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还是要速战速决的好,秦老夫人琢磨片刻后,心里已有了对策。

  接下来,面对再次冲过来的敌将,柳生宗矩仅面无表情的站在原地.甚至将双眼缓缓闭上,这正是“新阴流派”的不传之秘,世人只知新阴流被称为“活人剑”,强调在战斗中夺取敌方武器,使双方都能保全性命,避免无谓的流血。

  但很多人却不清楚,此流派还有一式“心眼刀”,可一击必杀.须臾间毙人性命,而亲眼见过这一招的人基本没有活下来的,昔日此人曾一战斩杀七名武将,便是凭借此式。

  感受着草鞋底传来的震颤,空气中的战马喘息声也愈加响亮,柳生宗矩从老僧入定的状态回过神,瞬间睁开的双目中精光爆射,接着急冲向前朝着那马头挥起一刀。

  秦良玉瞪大眼睛,这怪老头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这一刀若是斩中,不光马头被砍下,恐怕连自己都得遭殃,而且因为角度太过刁钻,她根本没法格挡,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夫人只能从马镫中抽出脚,咬牙朝地上滚去。

  刚一落地,那战马的头连着脖子高高飞起,腥热的血液飘洒在半空中,秦良玉见状并未惊慌,而是趁机摸向腰间,但这时候,上半身染红一片的柳生宗矩已经拖着刀朝她杀来。

  “你输了。”

  柳生宗矩淡漠的注视着对手,从口中吐出几个生硬的字节,他是懂一些汉语的。

  “不,输的是你。”

  电光火石之间,秦良玉不由分说的拔出短铳就射,情况危急她仅来得及将枪口对准敌方胸膛,不过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弹丸也根本不会乱跑了。

  “纳尼!”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惊天一击,柳生宗矩直接傻了,在倭国可没有这种打法啊,当然如果他要是早跟夏军打过仗的话,就会知道大夏军官都擅长玩“回马枪”。

  心惊之下,他自知无法躲避,便本能般的劈下一刀意图将铅弹拨走,但结果嘛,霎时间柳生宗矩的肩膀便爆开一朵血花,整个人闷哼一声踉跄倒地。

第494章 冬装招标

  岭南,王府的几个夫人近日有些不太高兴,导致调皮捣蛋的徐承麟都挨了母亲几顿揍,原因是丈夫跟那个辽东破鞋走得很近,一些风言风语已经传到了王府。

  说起来,这段时间徐晋没少跟大玉儿战斗,就这股骚劲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越王之所以甘愿付出美色,也是有所企图的,其目的正是想试试能否通过此女的关系拉拢科尔沁及蒙古诸部,不过这事要想办成,得先灭了大清再说。

  算算日子,要不了多久辽东鞑子就要面临大军压境了,清使宁完我早已告辞,但大玉儿却被暂时扣下了,此后,驿馆中便常有靡靡之音,这也算是越王大将军殿下为数不多的风流韵事,于数十年后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有野史为证:

  “是夜,帝御数女。”

  “圣颜锐减,几欲马上风。”

  徐晋自然不知道这些事,知道了也不在意,他现在最关心的各地的战况,据可靠消息,荷兰人的舰队顶多再过三个月左右就会驶入亚洲,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必须将倭国的事解决掉,如此,舰队才可抽身迎敌。

  另外,罗延康所率领的远征军已打到暹罗都城,暹罗国王早已吓破了胆.直接率文武百官出城投降,此事虽然突然.却也在清理之中,毕竟安南.缅甸覆辙在前,区区暹罗又能支撑多久。

  如今,除了老挝宣慰司的南部以及真腊王国,大半个个东南亚已尽在大夏的控制之下,夏军充沛的武德让这些土人深有体会。

  啃下中南半岛的好处显而易见,饥荒和粮食问题将迎刃而解,当然移民会与当地土著产生碰撞或冲突,后者也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但只要不关注这类群体,那么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首节 上一节 251/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