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260节

  一条小溪边,杨万里用手舀了一些冰凉的河水,轻轻的拍打着毛娃的脸,后者此刻因失血过多已神志不清,幸好得到及时包扎,又上了止血的药粉,否则恐怕早就挺不住了。

  “以前听村里的郎中说红枣能补血,包里正好有几颗,你快吃了!”

  过了片刻,毛娃悠悠醒来,杨万里等人心中大喜,后面立刻有人从行军包中翻出几粒红褐色的枣干递过来。

第517章 铁甲舰

  红枣干是优质行军口粮,糖分很好饱腹感很强,因此也是夏军斥候的必备物资,但奇怪的是,毛娃见到这玩意只是愣了楞,接着虚弱的摇了摇头。

  无奈,众人只得给他灌了一些清水,喂了些糖米糕,接着用树枝和绑腿制成简易担架,将其转移到大部队所在的区域。

  直到十余天后,经军医救治后毛娃奇迹般的康复,在他的讲述下,一段陈年往事被缓缓拖出,杨万里这才知道这嗜甜如命的家伙,当时为何不肯吃红枣。

  二十多年前,贵州平越卫的某个寨子内突然跑来了一群从四川来的流民,其中有一个疯疯癫癫的肮脏女人,见人就傻笑.有时还会随地大小便,村民都很讨厌她,并屡次进行驱赶,但这女人隔几天却又会再度跑回来,流着口水到处转悠。

  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惯了,村里的孩童会常常跟在疯女人后面哄闹,甚至冷不丁踹她一脚,那时,毛娃的父亲得过痘疫.满脸的坑坑洼洼,又是个天生独眼龙,家里穷根本讨不到婆娘,于是便将主意打到这疯女人头上,准备给老毛家续上香火后便将其撵走。

  就这样,便有了毛娃,虽然是个带把的,可这孩子从小外表异于常人,浑身毛发极为明显,毛父认为是这女人太脏,才把不知名的脏病染给自己儿子,遂准备将其赶走。

  女人自然不肯,只得跪在地上作揖求饶,口齿不清的表示只要不让自己离开孩子,以后愿意少吃半碗饭,但毛家很穷,毛父连这半碗饭都不想给她吃,拎着棒子便将疯女人打走。

  毛娃长大后见小伙伴都有娘,自己却没有,问父亲时后者却答道早死了,接下来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直到他八岁那年,某个清晨那疯女人又跑回了村子,她比以前更瘦也更肮脏,不知经历了些什么,村里年纪比较大的人告诉毛娃,这就是你娘。

  毛娃没有想到,自己的娘竟然是这般模样,心里便十分嫌弃,故不愿与之说话,甚至见面也躲着走,与父亲一同不让那女人进屋,每到夜晚,毛娘便蜷缩在谷场的草堆里。

  听到这里,众人沉默了好久,杨万里轻轻一叹后问道,“那后来呢?”

  毛娃涕泪满面的说道,“那会我不愿意承认她是我娘,在我眼里那女人脏的就像畜生一样,有一回她割草时割掉了人家的麦子,我父亲揍她时,我竟还给递了棍子...”

  那会,我特别馋枣子,有一回好几天都没看见我娘,起初村民都没当回事,直到数日后,有上山砍柴的人发现了疯女人的尸体,是从那颗野枣树上摔下坡的。

  说到这里,毛娃已泣不成声,他狠狠的扇了自己两个巴掌,盯着众人苦笑道:“你们知道吗,我娘的脑袋被石头撞碎了一大块,可她手里还攥着几颗甜枣,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吃过枣子。”

  “兄弟...”杨万里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叹息道,逝人已去,就不要再一直伤感了,这年头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一直活下去呢,尤其是咱们这些当兵的。

  只要这天下一日不太平,人间惨剧只会越来越多,想想那些被鞑子掳来辽东的内地百姓吧,他们过的什么样的日子。

  说到此处,杨万里站起身来,眼神无比的坚定,他环顾众人后沉声道:

  “当今世上,唯有大王方称得上圣明之君!”

  “无需太久,我巍峨大夏定会完成驱逐鞑虏.一统江山的大业!只要跟着大王干,不仅咱们弟兄有好日子过,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也会被解救出来!”

  “呼~怎么突然有点想吃广东菜了...”

  同一时间,岭南方面。

  越王徐晋得到一个好消息,南部造船局的铁甲船项目进展迅速,已经造出了第一座具有实际意义的铁舰,目前已经过试航测试,各方面数据皆表现良好,造船局的官员请大王为这艘意义重大的舰船命名。

  “便叫做广西号吧。”

  按照夏军水师舰船的命名习惯,通常那些一级战列舰会以“府”来取名,例如现存的“广州号”.“南宁号”舰等等,也就是说,能以地方名来命名的船,都是水师的主力舰。

  而这艘铁甲舰要比传统风帆船先进的多,因此取名的规格也高一些,是以“省”来命名的,以后的铁甲舰亦是如此。

  南宁钦州港朝西五十里,便是大夏南部造船局的船坞所在,这里此刻已被戒严,因为就在今日,越王殿下要亲自视察这艘跨时代的战舰。

  从码头上望去,“广西号”此刻正静静的停泊在海面,与其他船不同,此船的外壳散发着一股冰冷的金属光泽,如果站在近处看,便能清晰的看见那一块块卯接上去的铁板,就像盔甲上的甲片一样,将这艘巨舰四周护的严严实实。

  此时,包括徐晋在内,亦有许多造船局和当地其他部门的官员,以及科研司的几位大佬,皆正一脸惊叹的对着广西号指指点点,亦有一些被邀请来参观的学子,他们这会相互叽叽喳喳的议论,其中某些对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

  这些学子可不是府学里的学生,而是隶属于南宁造船技工学院,相当于后世的“技校”,是专门用来培养造船人才的,大夏的船匠数量惊人,而且技艺精湛者无数,因此师资力量完全不成问题。

  像这种技校,在其余府县也有设立,比如桂林便有个“机械学院”,专门是教机械加工.制造,冶炼技术等等,广东高明县亦有个“火器研究学院”,是专业搞火枪.火炮的,学生毕业了直接可以进隔壁佛山兵工厂实习。

  由于这类技术学院毕业后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很容易找到活儿干,因此也很受老百姓的欢迎,毕竟有的人可能读书不咋地,却在某些方面很有天分,往往一教就会。

  相比起来,府学的录取率较低,至于即将成立的大学亦是如此,故而有很大比例的青年,会在完成县学学业之后,直接走技工学院这条路子,因为后者的录取率要高得多。

  “这铁船还真他妈能浮在水上!”

  此时,码头上一名造船学院的青年露出惊恐的表情,摇着头喃喃道:

  “物理学不存在了...”

  “非也。”一旁的先生捻着胡须笑道,

  “这恰好证明物理学的存在。”

  接着,先生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那学生一眼,斥道,“这铁船虽然覆了一层装甲,但内部却是空心的,关于浮力的原理,前几节课刚讲过吧。”

  “你这厮听了个啥?”

第518章 广西号

  “臣参见大王。”

  “免礼了,你们这回干的很漂亮啊。”

  徐晋背负双手微笑着点头,来人正是南部造船局总务孔文,其身后还跟着数名造船局的官员,这孔文最早也是船匠出身,算是技术性官僚,但在管理上也很有一套,将这造船局办的有声有色,匠人们也充满干劲,造船效率一直稳步提升。

  “哪里,这都是大王教导的好,另外科研司也是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的。”

  孔文恭敬一拜,接着清了清喉咙开始为殿下讲解起来,他表示这艘广西号铁甲舰上,吃水线以上的外壳皆覆有一层锻压铁板,其厚度足以抵御中小口径的舰炮,至于重炮,虽然挡不住,但由于有铁壳做屏障,可以大大消耗炮弹的动能,使其不会被轻易击沉。

  “嗯,不错。”徐晋闻言露出赞许的目光,自打蒸汽机问世后,佛山兵工厂是先行采用的几个企业之一,并以此为动力造出了简易轧机,能用滚轮将烧红的铁锭轧成熟铁板,虽然这套机械还不太成熟,但效率却要比传统锻打高的多。

  实际上,铁甲船这个概念本身并不稀奇,早在万历四年,倭国的织田信长便造过六艘包铁船,靠着这玩意在海战中击败了石山本愿寺的水军,毕竟这时候的海战依旧以跳板战和火攻为主,这种不惧火的铁船是噩梦般的存在。

  不过织田信长的铁船乃是依靠单帆和人力浆轮驱动,自然很是笨重只能勉强用于近海作战,这也是为何后来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带上此利器,导致海战大败。

  而大夏的这艘铁甲舰却不同,孔文解释道,此舰的主要动力为三台单缸船用蒸汽机,只要燃料充足,是完全有能力进行远洋作战的,这种蒸汽铁甲舰无惧洋流变化和风向,任何时候都可行动自如,倘若顺风,竖起帆之后也能增加航速。

  据此人所说,广西号蒸汽铁甲舰的综合航速,只比南宁号.广州号这些风帆船稍慢一些,与那些笨重的包铁船有云泥之别。

  “很好,火力究竟如何呢。”

  对于这艘船的防御力和机动性,徐晋还是较为满意的,当然不满意也没办法,这是大夏在目前的工业基础上,所能造出的最好的船,光这艘船本身的成本便已超过了十万元,这还不算搭载的火炮。

  “大王,由于舰船本身较为沉重,而一艘船的运载量是有限的,为了机动性考虑只能舍弃掉一部分舰炮。”

  孔文表示,广西号上仅设计了二十四个炮台,见徐晋听到这个数字有些不满意,他又连忙解释道,虽然舰炮数量比起那些一级战列舰大大减少,但这艘蒸汽铁甲舰上搭载都是重炮,论起打击敌船的能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着此人遥遥指向海面上那艘铁船,言称此船尽管只有双层火炮,但甲板上那四门重型主炮却是威力吓人,仅炮子的重量便达到了五十二斤,甭管啥船都挨不了两发。

  徐晋见他说的认真,便打算亲自上去参观一下,于是众人便划着小船登上了广西号,这一上来,那分布在甲板左右两侧的主炮便令人大吃一惊,那粗壮的炮管里甚至能塞进一个婴儿,所谓的红夷大炮在此物勉强倒成了袖珍炮。

  不过令人惊叹的是,那主炮管壁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厚,反而跟传统铸造炮比起来薄的吓人,见大王凝视着管壁沉默不语,孔文以为徐晋是担心质量问题,于是连忙道,这炮管可是佛山兵工厂废大力气镗出来的,其坚实程度相当之高。

  “这个本王自然知晓。”

  徐晋轻轻一叹,大夏如今也算是把前装滑膛炮玩到极致了,可后膛枪与后膛炮的研制工作却进度迟缓,主要还是在底火方面,要捣鼓出稳定靠谱的底火并不容易,这需要在化学方面有丰富经验才行,而大夏现在最缺的就是化学人才。

  但这些话他并没有说出来,而是指示道,接下来造船局的重心要继续放在蒸汽铁甲舰身上,在这玩意面前,传统帆船很快就会被淘汰,紧接着,徐晋让孔文等人对广西号继续展开各项测试,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毕竟此物现在属于大夏的镇国重器。

  “这回你们南部造船局可是立了个大功劳,本王会吩咐下去,所有参与制造此舰的人员一律论功行赏!”

  一听这话,孔文等人顿时喜不自胜,连忙拜了又拜,直呼多谢大王!

  同一时间,倭国方面。

  在之前岛根之战中,幕府军碰到夏军这个硬茬子后,只得无奈撤回兵库,扼守着京都.大坂等区域,与夏军的势力范围呈东西对峙之状。

  在此期间,德川家光曾数次出动忍者部队,对夏军高层进行刺杀,但对方如今已早有防备,故而见效甚微,他也逐渐放弃了这个念头。

  为了彻底赶走这群入侵者,德川幕府只得在全国紧急召集青壮,欲组织大军再度西下,而在徐晋的指示下,郑元秋亦在控制的倭藩内,大肆征召本地兵员,作为“夏协军”所用。

  有当地大名的配合,这个过程要比想象中的顺利,这与倭国的特殊体制有关,普通农户首先是忠于领主.忠于大名,接着才是忠于幕府,大部分人对于所谓的家国概念并不感冒。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刚出狱不久的孙传庭得到任命,前往倭国担任军事参谋一职,与秦良玉一样,徐晋准许其有带兵五百的权限。

  自打家小被接到岭南之后,孙传庭原本顽固的想法也逐渐有所改变,亦对那位“徐贼”印象大为改观,从劳改营恢复自由后,在妻子和儿女的不断劝说下,他最终仰天一叹,决定在大夏出仕。

  徐晋闻讯也很是高兴,人才永远是最宝贵的东西,大夏包容万象.别说一个大明降将孙传庭了,就是十个.百个他也吃得下,只要身在大夏的系统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一份子。

第519章 特种作战

  “郑将军,秦参谋。”

  岛根大田县,孙传庭乘坐运兵船抵达此处后,第一时间便见到了郑元秋与秦良玉二人,前者虽然是大夏水师的统帅,不过目前暂全权负责倭国战事,换句话说,人家眼下便是他孙传庭的上司。

  “久闻不如一见,呵呵鄙人可是仰慕孙大人已久了。”

  “哪里哪里,这是军部的委任书,还请郑将军过目。”孙传庭摆了摆手,接着从怀里拿出那张叠的很整齐的黄纸,此物上印有军部的钢印和越王徐晋的签名。

  大田县御所内,郑元秋身着戎装.脸上挂着微笑,他接过委任书仔细瞧了瞧,并无什么异状,这套检查也算是必要的程序之一。

  这时,一旁的秦良玉笑道,孙大人来这倭国可是个苦差,这儿物资匮乏.土人愚昧,不似岭南那般安逸,就连我这个老太太上回都差点把命丢在此处。

  “哦?竟有此事。”孙传庭闻言惊愕,秦夫人勇武无双谁人不知,夏军又强的吓人,区区远弱之倭如何是对手。

  “别提了。”秦良玉苦笑不已,便将当日之事讲了一遍,言称那个名为柳生宗矩的倭国老叟刀法着实精湛,自己险些做了刀下亡魂,最终还是凭借短铳方将其反杀,当时可真是凶险的很呐。

  孙传庭听的啧啧称奇,没想到这小小的倭国亦是卧虎藏龙,而紧接着,郑元秋便将目前的局势以及双方兵力讲述了一遍。

  “我夏军如今共有兵力近三万,其中水师一万三,步军一万六,如果将陆战兵算在内的话,那么咱们能在陆地上作战的兵便有两万之众。”

  “另外,近些天来,从各藩募到协从军约三万,其中有八千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兵役众,其余则为杂兵。”

  郑元秋沉声表示,总的来说,夏军加上夏协军的总兵力大致在五万,而经岛根一战后,德川家康虽然兵败,但仍保有近十万兵力,根据最新情报,此人如今亦在全国招募青壮,咬咬牙能该能再凑出十到十五万人马,届时总兵力应该在己方的四到五倍。

  孙传庭听的默默点头,同时仔细打量着挂在墙上的倭国地图,那上面已经用不同颜色笔标记好,哪里是几方的地盘,哪里是德川幕府的控制区,一目了然。

  “倭国不同安南,这个德川幕府方历经三代,如今尚有不俗的号召力,因此我认为要想彻底拿下这里,不是一两个月,甚至一年半载能做到的。”

  孙传庭顿了顿后沉吟道,“我听大王说,荷兰人要不了二个月便会抵达南洋,届时定有一番恶战,也就是说,郑将军你的舰队顶多只能在倭国继续停泊一个月,之后必须返回马六甲驻防。”

  郑元秋沉默的点了点头,他其实本想速战速决,通过一两次大型战役彻底将倭国主力歼灭,如此大夏后续的占领计划便可顺利实施,但受环境和补给等复杂原因影响,这里的战事却一时半会结束不了。

  “咱们必须要主动出击,我意如此...”

  孙传庭指着那张地图表示,德川幕府如今在兵库.大阪吞兵十数万.严防死守,岛国多山地环境复杂,这给己方的推进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况且还要分心提防后方起火,比如补给线出现问题等等,因此应该在向前推进的同时,出一路奇兵直击幕府的江户中枢。

  “不瞒你说,我早有此意。”秦良玉露出赞许的表情道,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郑志龙之前在江户沿海地带闹腾过,那德川家光此刻定有防备,因此要想从那里登陆难度很高,而且这种深入敌方腹地的作战行动,几乎是没有任何补给的,万一这路人马被困住那可就亏大发了。

  “的确如此,但这个险还是有必要冒的。”孙传庭指向江户东边的茨城地区,表示可从这里登陆,有三两千精兵足以,太多了反而容易坏事,接着,他举了昔日保乡军翻山越岭袭击漳州一事为例,言称只要速度够快,不等对方反应过来就能杀进江户。

  听罢,郑元秋沉思片刻后猛地一拍桌子,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就这么办吧!”

  “说实话我之前也考虑过此计划,但像这种长途奔袭作战,非独当一面的猛将不可,如今孙参谋来了本将军就放心了。”

  接着他笑着说道,原本是考虑让秦良玉与这支奇兵一同出击,老夫人征战多年经验丰富,有她当这个随军参谋定出不了什么乱子,只可惜岛根一战中,秦老夫人受了些伤,再加上年纪大了,自己实在是不放心。

  而水师的各军官,大多都是专精水战的的角色,根本没玩过这种战术,反正总的来说,就是缺乏能独当一面的将领,这也没办法,毕竟大夏发展的时间太短。

  “郑将军请放心,传庭必不负命。”

  此次会议过后,郑元秋便命人在大军中挑了两千精锐,交予南海五虎将之一的杨光北统领,孙传庭则作为此人的搭档,担任这支特种部队的随军参谋,通常而言,大夏的参谋是没有军权的,无法直接领兵,但也不是完全死板的。

  像秦良玉.孙传庭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让其仅仅做一名出谋划策的参谋实在太过浪费,因此徐晋才特批二人可领兵五百,这不但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考察和测试。

  增减五百规模的兵力对大局没有多少影响,但用的好却能起到很大作用,故此,在必要情况下,孙传庭可以从这两千精兵中调出五百,亲自带队执行战术行动,当然,这是需要杨光北点头的,毕竟后者才是这支部队的实际统领。

  这两千号人一半来自水师陆战兵,一半来自步军,皆为军事技能过硬的人员,大多身上都有功勋,即“锐士”.“虎贲”之类的老兵,甚至还有十余个破军级的兵王,后者每一个都是大夏的宝贝蛋。

  “弟兄们,咱们这回要干票大的,去将德川家光那厮的老巢给掀了!”

  海岸边水波粼粼,远处停泊着几艘大船,而此刻杨光北正对众人进行战前讲话,“你们都是咱大夏最威猛的汉子,此行必要让那倭人肝胆俱裂,再不敢与我王师相敌。”

首节 上一节 260/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