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河后已近晌午,快到下午时分丁破虏便接到了斥候传回的情报,这些讯息顿时令他眉头紧皱,连忙通知各部做好战斗准备。
清军的反应比他想象中的还快,尤其是那两千号鞑子骑兵,应该是在得知这里的情况后,第一时间集结来援的,二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转瞬即至,快的话半个时辰就能到,慢的话一个时辰也够了。
而东北方向的敌军,由于大多以步军为主,虽然行军速度慢但却离此处较近一些,因此这两支鞑子预计将会在一个时辰后汇合,届时还不到黄昏时分,对方定会发动总攻。
也就是说,丁破虏部将要面临近三倍的清军,而据探马回报,这些人中可大多都是正儿八经的鞑子,包衣辅兵并不多,因此不容小觑。
此时,据夏军登陆点数十里外,一望无际的田野中,清军佐领阿鲁巴正率数千人马风风火火的朝目标地赶去,今日清晨他便接到消息,说是有大股敌军出现,于是此人连忙召集防区内的兵马回援。
阿鲁巴部隶属于镶白旗,世代皆为后金武官,他此番率领的这两千余兵中,其中一半为马甲,一半为步甲,前者皆骑着女真马,身着镶有红边的白色棉甲,上有密密麻麻的铜钉,内衬亦挂着铁片,头上则戴上配有护耳的铁质缨盔,这副装束的显然是清军精锐。
而那些跟在骑兵后头狂奔不止的步甲兵,则头戴花翎笠帽,身穿青蓝色长袍马褂,外头还套着一层黑色棉甲,从远处望去黑压压一片,因此这“黑营”之称倒也名副其实。
但也不是每个布甲兵都有这些装备,亦有许多步兵并未配有棉甲,基本都是包衣辅兵。
值得一提的是,清军的各式帽盔.甲胄,其实都是仿制明军的,仅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改动,这也并不稀奇,人家野猪皮本来就是大明的龙虎将军嘛。
不一会,一明身着镶白甲的哨骑跑了回来,并为佐领阿鲁巴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夏军已经将前面的守军击溃,目前已经登陆上岸,并在原地大兴土木严阵以待,应该已经发现己方的动向了。
“再探!”
阿巴鲁拧着眉头陷入沉思,那里的守军只有数百,挡不住数千敌兵倒也正常,但在他的设想中,其仰仗河流隔岸阻击应该能挡上几个时辰,如此也就支撑到自己率队抵达了。
只是没有料到,东岸的守军竟然败的如此之快,从时间上推测,战事可能在一个时辰内就结束了吧,由此可见,这夏军果然是个难缠的对手。
不过如今己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且不提自己麾下这二千来号人马,东北方向的佐领固什喀部亦有数千兵力,而夏军据报仅有两千左右人,因此阿鲁心中虽然凝重,但却对能否打赢这场仗很有信心。
夕阳西下,正当天空变得昏黄之时,阿鲁巴已率军抵达目标点,临近时他非常谨慎,担心遭到伏击故而不断放出探马,不过却并没有遇见什么伏兵,想来也是,以夏军的那点兵力,若依托工事死守原地才正常。
“那是什么...”
阿鲁巴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女真马,站在一座小土丘上朝前方凝视了片刻,他的眉头紧锁,两腮浓密的髯胡不禁微微抖动起来。
眼下,此人离河岸边的夏军约有四五百步的距离,已能隐约看见敌方在原地挖了两道一宽一窄壕沟.周围还有土墙之类的工事,这些东西阿鲁巴自然能理解,像那一道较宽的壕沟便能用来阻挡骑兵,想必里头还会布置一些木刺之类的陷阱。
而那道较窄的壕沟虽然有些奇怪,但应该是用来躲避铳子.箭矢的,土墙嘛就更好理解了,八成是挡炮弹的。
这些布置看的阿鲁巴微微点头,暗道这敌将果然经验丰富,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出这么多花样,这将会给己方的进攻带来很大困扰,不过对方难道不知道,就算下了马,八旗也是一等一的步兵么。
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诡异的是那一片片古怪的“篱笆”,在清军的视角中,夏军不知为何竟在两道壕沟之间,呈扇形布置了一道渔网状的屏障。
透过瞭望筒,阿鲁巴看了半晌后不禁眼皮子直跳,因为他发现那所谓的篱笆竟然是铁丝打造的,那黑灰色的冰冷金属光泽绝不会错!
每隔十数步,便钉有一根木桩,那铁丝网便被固定在这一根根木桩之上,整体还留有三个一两丈宽的缺口,那网倒是仅有一人多高,但上面有许多尖刺之物,并不好翻越,而那些夏军此刻便正处于篱笆之中。
“这...”
阿鲁巴怔怔的看了片刻,突然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他打了一辈子仗,野战.攻城.奔袭都无比熟稔,但从没有像今天这么茫然过。
陷马沟倒是好说,大不了步战就是,可真正难缠的是那道铁丝网...
第524章 冲锋
另一边的夏军都统丁破虏也看出了鞑子的犹豫,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冷笑,此战术是他在大夏讲武堂中学到的,而各部队之所以很少这么玩,主要还是出自现实考虑。
铁丝这东西倒不是太过稀罕的玩意,大明的铁匠都能手工制出来,只不过相对比较耗时耗力而已,而且还要将这么多根铁丝织成网,并挂上许多尖刺之物,其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这玩意目前在夏军中也属于稀罕物。
由于丁破虏部这回执行的任务非常重要,故此才被拨到了小钢炮.铁丝网这些珍贵物资,有了后者的存在,将会大大减缓敌军推进速度,在此期间夏军便可从容进行远程打击,那铁网上的几道口子,看似是生门实则为绝地。
半晌后,两支清军在此会师,双方佐领都意识到了敌军的难缠之处,同时感到那篱笆将会是极大的阻碍,于是在进行短暂的交流后,决定先发动炮击,看看能不能将这玩意打烂。
由于是仓促行军,清兵仅带了五六尊小炮而已,有碗口炮.虎蹲炮还有两门三斤炮,这些玩意轻便一些,倒是能勉强带上,至于更大的火炮,要调过来起码得一天的时间。
“就凭这些破烂?”
丁破虏通过瞭望筒很快发现了对方的举动,也明白了清军的意图,但他对此却有些不屑一顾,紧接着,便吩咐各部做好战斗准备。
“轰!轰!”
对面的清军阵地中骤然响起几声炸雷,那正是火炮发射的声音,阿鲁巴满怀期待的凝视着前方,但脸上很快变得阴沉下来。
屁用都没有!
这小炮的炮子似乎要比铁丝网的网口小,几乎都直接钻了过去,根本无甚作用,这一轮的炮击过后,仅让那篱笆轻微的晃了晃。
眼见炮击无用,便只能硬冲了,阿鲁巴抬头望了眼天色,顶多再过两个时辰天就会黑,届时唯有暂且休战,等清晨再攻,但这拖着拖着说不定人家的主力就来了,那可就麻烦了。
考虑到这个原因,阿鲁巴部与固什喀部不约而同的发动了总攻,双方十分默契的让辅兵顶在前方,接着乌压压的向河岸冲去。
“杀啊!”
也就是这个时候,夏军的火炮也开始进行轰击,不过对方的人数实在太多,那几门小钢炮虽然性能好,但毕竟口径和数量都不够,因此夏军早就在地上挖坑,调整了那八门飞雷炮的射角,使其能覆盖一片区域。
飞雷炮对付集群人员尤为有效,但也有它自身的缺陷,首先就是准度问题,只能打个大概范围,故而通常用来打固定的目标,比如城墙之类的共事,不过有经验的炮手也可以将其构建成一张火力覆盖网,只不过这张网只能落在战场上的固定位置,无法像正常火炮一样进行调整。
“轰!”一发实心炮弹自小钢炮射出后,不偏不倚的砸进清军之中,被击中的那几人连哼都来得及发出,立刻就变成了一堆残肢断臂,周围的辅兵见状脸色发白,但仍硬着头皮朝前冲去。
很快,又一枚圆滚滚的包裹从天而降,就是这看似人畜无害的玩意,落地之后却骤然炸响,灼热的气浪横扫一切,七八步内的清军皆被震的口吐鲜血.耳道剧痛,就连周围的嘈杂声都突然消失了,仅回荡着嗡嗡嗡的声音,这些人本能的向前跑了几步,却往往却噗通一声倒地不起。
这是因为爆炸的冲击力将其震的内脏严重受损,也就是俗称的内伤,而更倒霉的,则在炸药包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溅出的破片射死了。
在此之前,清军从未与夏军交过手,甚至连这种威力巨大的飞雷炮都没见过,这几轮炮击下来,给这些鞑子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尤其是佐领阿鲁巴,他现在都快疯了!
此人并未躲在战阵后方,而是居于辅兵之后,身先士卒的率人冲锋,刚才那一发飞雷炮正好落在阿鲁巴左前方十余步的位置,那骇人的威力几乎与红夷大炮不相上下,最重要的是,红夷大炮不会爆炸,顶多打穿一条直线而已,但此物却完全不同。
“啊!”
“这他妈的是什么鬼东西!”
阿鲁巴死咬牙关,愤恨的盯着前方的夏军阵地,他发誓待会冲过去一定要将这些汉人全部就地斩首,以此方能泄心头之恨!
这时候,遭到夏军接二连三的炮击之后,清军最前排的那些辅兵已经快有些顶不住了,有些被炸的晕头转向.神志不清的家伙甚至哭喊着朝回跑,但立刻就会迎来镶白旗鞑子的屠杀,像这些包衣辅兵大多都是汉人,他们对鞑子的狠辣手段最清楚不过,因此尽管心中害怕,却只能继续向前冲。
这六千多名鞑子顶着伤亡,排山倒海的向夏军冲来,当冲到那条陷马沟前时,立刻有数百号人从后方抬来一些紧急砍伐的木头,由于时间仓促,这些木头根本来不及制成木板,因此清军往往是将三五根木头并排绑上,接着将其设法搭在沟上,好让人通行。
这个时候,夏军的炮兵自然知道该做什么,小钢炮纷纷瞄准了这里,炮声中亦夹杂着铳响,那正是猎兵在进行狙杀,在他们的打击下,那些铺桥的清兵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这让其余人都惊惧不已。
说实话,要论起普天之下谁最了解夏军,那绝对就是明军了,尽管屡战屡败但这些年也是获取了许多信息,像飞雷炮和猎枪这两个东西,内地明军都是吃过亏自然知道,而清军却对大夏基本没有任何了解,仅知这是一支善用火器的军队,其火铳火炮都威力巨大,但威力到底多大,谁都说不上来。
这不,随着那些铺桥的辅兵一个个被狙杀,其身上血淋淋的弹孔已经说明一切,此刻那些镶白旗的鞑子心中也难免有些发毛,因为对方似乎有一种能在百步之遥精准命中的火铳。
这他娘的还有天理吗?
第525章 获胜
“后退者死!”
见那些包衣辅兵在敌方狙杀和炮击下又有了崩溃的迹象,后面的鞑子立刻斩杀了十数名逃兵才将局势控制住,不一会,陷马沟上的桥终于铺好了,这让阿鲁巴与固什喀这两名佐领放心不少,只要过了这道坎,就仅剩下那道篱笆了,将其突破之后,定能全歼这些该死的汉人。
而经过这一会的消耗,清军中的包衣辅兵已经严重不足了,于是接下来只能让那些头戴花翎笠帽,身穿青蓝色长袍马褂.罩有一层棉甲的黑营兵上了,这些步甲兵毕竟都是女真旗人,亦属于战兵的范畴。
而那些身披镶红边白甲.头戴护耳长缨铁盔,内衬还挂有铁片的马甲兵,此刻早就放弃了骑马,因为无论是陷马沟还是铁丝网,都不利于骑兵作战,眼下这些家伙正紧随黑营身后,朝前往冲去。
“来了!”
夏军这头,都统丁破虏眯起眸子凝神观去,对于清军冲破陷马沟他倒是没有多少意外,本就不指望这道关隘能挡多久,只是为了减缓敌军速度,最大性的消耗敌方有生力量而已,真正的手段正是这道铁丝网。
这群鞑子的战斗意志相当顽强,即便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却仍能坚定的发动冲锋,那些旗兵更是一个比一个冲的快,但很快,他们就被那道篱笆给挡住了。
有人尝试着翻越,却被倒刺和尖刺搞得苦不堪言,就连身上的衣物都被挂住扯烂,而且很快就会遭到狙杀,亦有鞑子试着想将那木桩拔出来,只要将这玩意弄倒,这铁丝网就沦为鸡肋了,到时候只需让人拖动那木桩,便能清理出一条康庄大道。
但夏军早有提防,那木桩都埋的较深,最起码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出来的,因此在短暂的尝试后,清军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只能顺着对方的思路,分别从那预留的三道豁口中突进。
这也没办法,停在此处随时都在面临雨点般的铳子,待的越久伤亡就越大。
见此情形,夏军的小钢炮再次发威,只不过这回发射的不是实心炮弹,而是铁砂霰弹和开花弹,炮手们早就瞄准了那些豁口,甚至将此前河岸边清兵遗留的几尊小炮也用上了。
“轰!轰!轰!”
被铁丝网所限制,清军只能走那所谓的“生门”,而这每个豁口的宽度都极其有限,你挤我.我挤你搞得在该区域,人员密度极高,这等于变相提升了夏军火炮的威力,假设正常情况下一炮能打死七八人,那么现在就能打死双倍甚至三倍的敌人!
霰弹是中近距离的大杀器,每炮下去,铁砂往往能笼罩一大片区域,这可苦了那些清兵,铁丝网附近顿时倒下了一大片人,纷纷捂着血淋淋的脸或四肢,在地上翻滚扭曲.哀嚎不已,犹如地狱般的景象,这些尽管大多着甲,但难免会有一些裸露的部位,而无孔不入的铁砂很轻易就能钻进去,深深的嵌进肉里。
通常来说,铁丝网与水冷机枪共同食用效果最佳,即便是千军万马都得饮恨当场,但大夏显然还搞不出来机枪这种神器,便只能用铁丝网和霰弹炮相结合的笨办法了,虽然杀伤力远不及前者,但仍非常管用。
炮声还在继续,清军的黑营兵损失惨重,这让阿鲁巴和固什喀两个佐领心都在滴血,这些可都是旗丁啊,死一个少一个,八旗本就人丁稀薄,不像那些包衣,死了根本不心疼。
但让二人振奋的是,尽管面临如此恐怖的火力,却仍有数百黑营与镶白马甲兵突破了铁丝网,勇敢的朝敌军冲去,试问这悲壮的一幕,哪个男儿看了不动容。
“砰!砰!”
夏军阵地上的重火枪手率先对着那些冲进来的敌兵开火,他们手上的重型火枪射击时必须支着架子,十分的笨重,但却是专门用来破甲的,口径大.装药量大.射程也惊人,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单兵反坦克枪。
清军的黑营兵披了一层棉甲,而那些镶白马甲兵则是双甲,但这些防御在面对重火枪时却跟纸糊的差不多,硕大的弹丸不仅可以击穿铠甲,甚至被击中后整个身体都被打穿。
不过那些清兵也立刻架起鸟铳或弓箭进行反击,但夏军此刻大多隐藏在战壕之中,这些打击对他们来说命中率极低,这时,那数百名清兵虽然在重火枪的点名下不断身亡,但却成功为后方部队吸引到了火力,在这个宝贵时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清兵冲进铁丝网。
“预备!”
“放!”
眼见乌泱泱的鞑子逐渐逼近,夏军步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在战壕中端着火枪瞄准前方,随着长官的下令,爆竹般的枪声不断响起,放完一枪之后,士兵们则立刻用腰间摘下一颗纸壳弹,用牙齿咬碎后再次重复射击过程。
燧发枪加纸壳定装弹的组合使得射速大大增加,往往清兵的火绳鸟铳射完一发还在进行装填之时,夏军就已经准备开第三枪了,这火力密度根本不能相比。
原本,清军拼着伤亡接连突破陷马沟和铁丝网后便已是强弩之末,好不容易冲到跟前,这才发现对方的火力有多恐怖,遭此重创鞑子终于顶不住了,许多人嘴里喊着叽哩哇啦的怪叫,开始扭头就跑。
佐领及武官们先是呵斥了一阵,接着也很快加入了逃亡的队伍,清军乌泱泱的冲来,在留下满地残骸后又乌泱泱的退走。
见此情形,夏军士兵连忙将三棱军刺挂上,在军官的率领下朝着逃跑的清军发动追击,喊杀声响彻云霄!
这场追击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夏军的将士们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下,在追击的途中,鞑子甚至还组织过反击,但很快却发现对方近战能力也强的离谱,根本讨不到什么便宜,最终便被直接打散了.遁入荒野。
经过统计,这一仗共击毙一千两百余鞑子,俘虏八百多,还缴获了六百多匹战马,这倒是个意外之喜,而夏军仅付出了三百余人的伤亡,称得上是大获全胜!
第526章 新式纺机
岭南。
越王徐晋坐在书房中,正捧着一封从马六甲发来的加急军报,据当地驻军表示,他们的快艇已在印度洋发现了荷兰海军的前哨队,其主力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印度大陆,那么根据推测,两个月之内南洋将升起一场战事。
“必须让郑元秋率水师主力撤出倭国,退回马六甲了。”
徐晋摸着下巴陷入思索,眼下倭国战事虽然尚未平定,不过接下的仗主要还是归步军打的,水师只需留下一些必要的护卫舰和运兵船即可,像那些主力战舰完全可以脱身,另外,广西号这艘蒸汽铁甲舰也要派到南洋去。
目前,暹罗已被罗延康所率的远征军控制,整个中南半岛已尽数落入大夏的掌控之中,考虑到将来荷兰人有可能自仰光登陆,故而徐晋已令罗延康部在此驻防,除此之外,辽东战事和倭国战事虽然在进行之中,但大夏往两地投的兵力不算多,并未消耗太多精力。
按照徐晋的设想,等把荷兰海军解决掉后,大夏水师便可杀向印度大陆.反攻欧洲本土,在海上将彻底没有对手,那么接下来便会迎来大肆殖民的风潮。
到时候辽东战局应该也就明了了,大夏在当地也有了据点,接下来便发动步军朝内地大规模推进,灭掉西.顺.明等势力,实现华夏一统!
当然这只是设想,眼下最重要的是南海战场,辽东失利甚至倭国失利都没什么,不会动摇大夏的根本,大不了再来一波就是,而即将来临的南海大战却不一样,如果大夏水师打输了,那么荷兰人肯定会登陆缅甸.马六甲,甚至北上威胁到广州.南宁这些重要城市。
近几期的岭南月报中,便重点刊登了夏军在各地的战事,频频的捷报使得全民都极为兴奋,并为大夏充沛的武德感到无比的自豪。
徐晋对于岭南百姓来说,是开国君主般存在,也是备受爱戴的圣明之主,但对于大夏周边的异族小邦来说,这位贪得无厌的越王殿下简直就是魔鬼,是秦始皇和成吉思汗,恐怖的夏国大兵就是其爪牙!
军事上的胜利不但能激励人心,还使得赵氏运司和造船局.兵工厂等单位的股价一路飙升,继而也让那些民间企业股价大涨,因为大夏控制的地盘和人口越多,后者所生产出的商品便更好卖,利润也更就加丰厚。
有人说了,那些东南小邦穷的叮当响,当地土人如何买得起夏商生产的布料.丝绸以及各种奢侈品呢,是的,这些土人确实相对较穷,但仍存在强烈的消费意愿,就算拿不出金银,却也可以用当地的特产,比如皮毛.矿石.木材等物来换,这些东西是专门有岭南商人收购的,倒爷们再将其运到本土又能小赚一笔。
由于工艺先进.品控佳产量足,大夏的纺织品能将成本压得很低,加上又有政策支持,这直接给东南半岛的本土纺织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同样是一匹粗布,缅甸.暹罗本地粗布的价格大致在四百三十文左右,而岭南粗布的质量更好,却只要三百二十文,这还是将运费算在内呢。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夏的纺织厂不仅规模大,管理效率高,而且因为相互间竞争强烈,大多走的是薄利多销的战略,单匹布虽然赚的少,但架不住量大啊。
当然除此之外,也离不开那些雇工群体的辛勤劳动,事实上如果不是官方出台了一系列保证劳动者利益的政策,比如每日的法定工作时限为五个时辰,也就是十小时,超过的话必须给加班费,另外工人每月必须有至少一天的带薪休假,且不准拖欠工资。
这些政策都有各府的劳务司监管,并且执行的还不错,明末时期的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对于大部分流民和贫民来说,当工人已经算是一份美差了,累是累了点,但好歹不用遭受兵荒马乱啊,而且收入稳定能吃饱穿暖,还有什么不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