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232节

  宪宗死前的七月,朝廷对妃子加封时,岳妃受封为静妃,之后长寿到七十岁才去世,只是她的女儿弘治五年尚未出嫁时便病殁了。

  覃昌立在一旁,看着台子上表演扶鸾术的顾玒,心里还在盘算朝中事务。

  一直等到顾玒的扶鸾术表演结束,拿着一张写好谶言的纸,走到朱见深面前行拜见礼。

  “怎样了?”

  朱见深问。

  顾玒乃太常寺少卿,本为庙祝,因擅长占卜逐渐晋升高位,属于成化时期通过方术入朝的著名江湖术士之一,算不上有多得宠,但他扶鸾术比较在行,皇帝就让他来主持这次仪式。

  顾玒道:“回陛下,以扶鸾的结果,凶在北方,不利于南,是为凶兆。”

  覃昌闻言皱眉:“顾大人,怎就是凶兆了?凶在哪里?能不能说清楚点儿?”

  这话把顾玒给问住了。

  要是我知道凶在哪里,能跟李孜省那样,连何时何地会发生地动都能准确说出来,我还用得着靠跳大神这套来混饭吃?

  关键是我推算不出来啊。

  所谓的凶兆,不过是知道皇帝喜欢来点不一样的,诸如什么报忧不报喜,以此来显得忠直可信,我们这群人早就把皇帝的性格摸透了,这是皇帝心里有事才让我来扶鸾,所以我得顺着皇帝的思路去说。

  朱见深听到这儿,一脸恼火,起身就走。

  既不理会顾玒,连跟他一起来的岳妃都没在意,以至于岳妃站在那儿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不会说话,下次就别说!”

  覃昌低声对顾玒喝斥一句,随即赶紧去追朱见深。

  ……

  ……

  “陛下息怒。”

  覃昌一路跟着出了宫后苑,才算是追上朱见深。

  光看朱见深走路的架势,虎虎生风,一点儿都不像是生病的人。

  朱见深道:“什么主凶,朕且问你,这宫里会发生什么凶事吗?”

  “奴婢不知。”

  覃昌赶紧低下头,“陛下,一家之言不可信,在此等事上,或多问问李仙师的意见比较好。至少……靠谱一些。”

  朱见深抬头看着乾清宫方向,摇头道:“朕何尝不知李卿能掐会算?但很多事,朕不想只听他一个人说。”

  覃昌心想,你是不敢问他吧?

  先前万妃的事,问了后提前知道万妃会死,到最后也于事无补……现在您是明知道李孜省厉害,却不敢让他随便去堪破天机,免得算出什么不好的事情,让自己背负极大的心理负担?

  既想知道未来要发生何事,还不想听到不好的声音,这就是当下您最真实的心态!

  不过,您为啥想不开要去问顾玒呢?

  这种人不就是见风使舵惯了,一嘴的凶兆等着您开口然后帮您化解,但实际上屁事都做不了!

  “朕最近,身子骨很好,精神头也不错,要不是眼白还有些发黄,朕真以为自己已经病愈了。”

  朱见深道。

  覃昌宽慰道:“陛下,您的状况很好啊,奴婢可不觉得发黄。或许是铜镜老化了,映出来才显得黄。”

  朱见深冷声道:“朕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去给皇太后请安时,她老人家拿出一方琉璃镜,让我对着光看……呵,眼白可不就带黄么?这想骗都骗不了……看得清清楚楚,唉……”

  “……”

  覃昌一时无语。

  几时太后有这么牛逼的玩意儿?

  竟能让皇帝从一面镜子里发现自己的眼睛是黄的?

  就算是再精良的铜镜,始终无法把人照得太清楚,更别说是铜镜本来自身就带黄。

  朱见深转变话题,问道:“张峦参劾李卿的案子,查得如何了?”

  覃昌脸色为难:“还在……查。”

  “你说你们能干点儿什么?这么半天都没查出个端倪来?”

  朱见深显得很恼火。

  覃昌心里更觉苦涩。

  您可不就真的是只给了“半天”时间么?

  从昨天你说,到现在,也没到一天啊。

  我们现在想应付你,还怕被你说查得不够仔细呢,果然伴君如伴虎,这君心难测,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掉脑袋。

  “这样,让李卿亲自来跟朕解释!也省得你们去查了。”朱见深道。

  覃昌一听,不由一怔。

  这意思就是说……

  你已经打算放弃张峦了?

  让被告自己来解释,就跟让被告当法官一样,这事还能查得清楚么?

  还不是任由李孜省狡辩?

  不过覃昌随即也想明白了,李孜省在皇帝眼中那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皇帝就是想让李孜省既当被告又当法官,自己能怎么着?

  “奴婢这就让人去传话。”

  ……

  ……

  东四。

  张氏药铺。

  医闹的事已经过去几天,药铺重新安静下来,但铺子暂时也歇业关张了,里面的药材被哄抢走不少,剩下的则重新做了整理,暂时都封存在别的仓房内。

  眼下铺子内重新做了整理,宋掌柜心急如焚,他很想知道这铺子是否会继续经营下去。

  这天临近中午时分,张家兄弟乘坐马车而来,后面跟着一辆马车,很快从上面下来一人,正是自河间府来京寻找投资机会的孙友。

  “二少爷,这就是你们开过的药铺?”

  宋掌柜出来迎接,就听到孙友说了这么一句。

  张延龄笑道:“是啊,开了没几天,就做了几天好生意,每天都顾客盈门……未曾想命途多舛,遭奸人陷害,药铺经营不下去了,只能盘给旁人,就想到请孙伯父来接手。毕竟不是外人嘛。”

  “客气了客气了,贤侄你跟令尊一样客气啊。”

  孙友听了很高兴。

  怎么说现在张家兄弟也是官宦子弟,居然还认他这个“伯父”,这就给他老脸上增添了不少光彩。

  就在此时,后面又过来一辆马车。

  迅即马车上下来一名女子,正是孙友的女儿孙程盈。

  孙程盈皱眉打量一下药铺,显然她对于这家已经倒闭的铺子没什么兴趣,自然也不想同意老父亲来接收这烂摊子。

  “走,咱进去瞧瞧。”

  张延龄手一挥道。

  “好。”

  孙友笑着回应。

  张延龄这才想起来要给孙友引介一下宋掌柜,连忙把人叫到了身前。

  一番简单的寒暄后,孙友进到铺子里。

  铺子内基本格局还在,先前的装修风格算是很铺张的,柜子什么的虽然被推倒过,但扶起来后接着用没有任何问题。

  张延龄给孙友陈述了一下这地脚的旺盛程度,以及风水是如何好,接下来就进入谈价格的环节。

  孙程盈生怕老父亲冲动之下办傻事,赶紧拉父亲到一旁的角落劝阻。

  “父亲,你疯了么?他们家生意都做不下去了,咱还要这药铺干啥?你真打算以后卖药吗?你懂那生意?”

  孙程盈急切问道。

  孙友笑着道:“为父是不懂,但从来京时为父不就跟你说过,接下来咱们孙家打算做药材生意吗?正好来瞻他懂行,让他给参详一下再合适不过,甚至还可以借助张家的威势,招揽来一些杏林国手。”

  孙程盈翻个了白眼道:“但也能把仇敌给引来,到那时咱的铺子也跟着受无妄之灾?”

  “傻孩子,咋能这么说呢?人家已经闹过一次了,换了主人,怎还会接着来闹?”孙友一本正经道。

  孙程盈急了:“爹,你怎么这么天真呢?你觉得那群捣乱的人真的会善罢甘休吗?听说这铺子,还是张家自阁老彭家的人手中争回来的,如果彭家的人再来捣乱,到时候我们怎么应付?”

  “少跟我说这个。”

  孙友一脸坚定之色,“家里的事,轮不到你一个注定要嫁出去的丫头做主!此事为父已经定了,无需多言。”

  说完孙友直接走过去,跟张延龄认真谈起了转让价格。

  接下来张延龄跟孙友认真谈了有关房子的租金,以及药材进货的渠道,再就是有关人手的转包。

  大概意思是说……你孙友占了天大的便宜,只要交了银子盘下铺子,转过天来就能在京师里把生意支棱起来,拥有正四品京官家族给你当坚强后盾,甚至给你指点迷津做生意,甚至于还会当你的靠山。

  听听,多靠谱?

  一番话说下来,旁边坐着的张鹤龄听得热血沸腾,脸上带着难掩的喜色。

  等孙友说要去后院看看时,张鹤龄忍不住对弟弟翘起了大拇指:“老二,你可真有本事,本来铁定亏本的买卖,被你这一说,咱不但能收回本钱,还能赚上一笔……跟着你做生意,果然不但能喝汤,还能吃到肉呢。”

  张延龄道:“大哥,你损我呢?”

  “没,我说的是大实话啊……这生意咱是做亏了,但也没亏多少。这一转手,咱应该能赚不少吧?”

  张鹤龄急切问道。

  张延龄笑而不答。

  在与孙友往后院去的时候,孙程盈用一股狠厉的神色死瞪着兄弟俩,那模样就好似看杀父仇人一样。

  “咦?那小娘皮是怎么回事?老瞪我?”

  张鹤龄拉了弟弟一把问道。

  张延龄凑过去道:“你觉得自己赚大了,人家肯定觉得亏大了啊……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话你听过没?”

  “哦,她是替她老爹觉得不值?切,在京城之地做生意,真以为有那么容易呢?他们要是把这生意接过去,我自会带着我的人给他们撑腰。上次也就是你不让我动手,不然的话,来一个我打一个,看谁敢闹事!”

  张鹤龄此时就好像江湖大佬一样,浑身散发着一股社会人的气息。

  洗不掉了!

第270章 卖官鬻爵,一本万利

  价格谈拢!

首节 上一节 232/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