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244节

  金氏稍微有些得意。

  让你们这些娘家人以前瞧不起我,觉得我嫁亏了,现在你们没话说了吧?

  张延龄趁机为老娘找补:“舅舅,我们在城外还有个宅子,比这个更大更奢华。”

  金氏听完后虽然高兴,却怕儿子说多了弟弟会伸手讨要好处,不由白了儿子一眼。

  金膂咽了口唾沫,道:“姐姐嫁得好,有眼光,咱金家人说不得要多仰仗姐姐。以后我就留在京师做点小本买卖,望姐姐能多加提携。”

  ……

  ……

  金膂告辞离开,金琦被留了下来。

  张家两兄弟,带着表弟出门,后面跟着几个家丁,为首的是刚进门不到十天的护院领班曹祖。

  曹祖今年二十多岁,乃江湖术士出身,听说张家显贵就跑来投奔。

  张鹤龄没啥见识,基本上来者不拒,加上这曹祖会点儿方术,加上市井气息很重,有点儿凶神恶煞的样子,就被张鹤龄收在身边充当得力干将。

  只有张延龄知道,哥哥收下的这帮拥泵,没一个可信。

  尤其是曹祖,将来他儿子曹鼎也会成为张家家仆,到了正德年间,因曹祖和曹鼎父子不合,导致曹祖被赶出张府,怀恨在心之下居然举报张家兄弟谋反,最后虽然事情被压了下来,但也让张家名望和地位受损。

  张延龄心知曹祖不是啥好鸟,但也没过多纠正。

  在他看来,人教人是如何也教不会的,但发生点儿什么事,就能让张鹤龄知道他招揽的这群人不靠谱。

  “两位表兄,你们要带我去哪儿?我爹不让我惹事。”金琦跟着一起出来,见聚拢的人越来越多,不由问道。

  张鹤龄乐呵呵道:“带你去干票大的。”

  张延龄侧头问道:“表弟,你小名叫啥?”

  “爹叫我金豆子。”金琦道。

  “好的金豆子,为兄问你,你在家乡时经常惹事吗?为啥你爹要如此教你?”张延龄以严父的口吻问道。

  “我在学塾跟同窗打架,爹说我不是块学习的材料,就不让我读书了,打算日后让我应武举。”金琦道。

  张鹤龄道:“可以啊,耍点功夫给我们瞧瞧。”

  金琦不知道自己被两个表兄当猴耍,当即便摆开架势,在人前好好地展现了一番。

  张鹤龄看完后摇摇头:“虽然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但看上去更像是花架子,打架的话花拳绣腿可不行。”

  金琦被如此抨击,自尊心受到打击,急忙辩解:“大表兄,你不能看不起人,我在我们那儿打架可厉害了,像你这么大的都不敢跟我动手。”

  “金豆子,别动怒,我大哥是在跟你开玩笑。”张延龄笑道,“有一身好功夫这是好事,今天我们出去打架,你要去不?”

  “打什么架?如果把人打伤了,爹肯定会怪我的。”

  金琦有些不情愿。

  张延龄笑道:“咱不怕打伤人,就怕被人打伤……我们要打的可不是什么市井泼皮,而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你上去后只管打,就算出现偏差,也有人给兜着……怎么样?”

  “那……那行吧。就我们吗?”

  金琦明显有点瞧不上张家兄弟带出来的这些人。

  张延龄道:“这么点儿人手怎么够?回头给你瞧几个厉害角色,人家可是有真功夫,都是练家子出身,你要是有本事,也可以跟他们过过招。”

  “我不怕。”

  金琦拍着胸脯,一副倔强的模样。

  张鹤龄咧嘴大笑,道:“行啊,没想到娘有这么好的侄儿,以后跟着咱,吃香喝辣,今天打完了带你去吃大鱼大肉……哦对了,你想吃啥?”

  “我听说京师的烤鸭挺好吃的。”

  金琦马上开始期待起庆功宴来。

  张鹤龄喝道:“呸,吃什么都行,就是别吃烤鸭……老子最爱吃烤鸭,莫非你还想跟我抢不成?”

  金琦委屈巴巴地道:“给块肉吃都不行吗?”

  张延龄笑道:“今天好好表现,让你大表兄给你根鸭腿吃……”

第279章 械斗

  等一行到了地方,覃云已带着他的人到齐。

  这次覃云带来了十几个锦衣卫弟兄,显然上次打架拿了笔厚赏回去,让他赢得了同僚之心。

  柴蒙那边带过来十几个人,也都是全副武装。

  金琦这才知道,原来今天这场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真要去与人火拼。

  “二公子,一定要这么做吗?”

  柴蒙作为秀才出身的先生,最是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虽然他还是遵照命令把人给带了过来。

  张延龄解释道:“姓彭的找人去咱的药铺捣乱,让咱的生意做不下去,我们还能吃哑巴亏不成?

  “前几天风声紧,不适合打回去,但今天……怎么都要找回场子!”

  “那就干吧。”

  覃云最是爽快,带人去打架,既能出长期被权贵呼来喝去积蓄下的闷气,还有银子拿,对他来说真是赢得手下之心的好买卖。

  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借助给张家办事的机会,获得张家人尤其是张延龄的信任,这在他看来才是最赚的……

  毕竟张家是未来的皇后娘家,国丈、国舅之家,地位可比自家那个司礼监掌印的伯父要牢靠多了。

  张鹤龄挥舞着手上的棒子,大声道:“看我不把他们满口牙打掉!让他老太太喝米汤,滋滋响。”

  张延龄没有理会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的大哥,吩咐道:“诸位,今天行动时我们要不动声色,不显露身份,总的来说就是打砸完就走,不能让人察觉我们是谁……

  “务必做到一击必杀,速战速决,绝不拖泥带水,更不能与官府的人照面……任务完成后立即撤退,到时会准备好酒席给诸位洗尘。”

  “咋个意思?”

  张鹤龄听完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以为还是跟上次一样,顶着张家老大的名头前去打架,闹得满城风雨,为他扬名立万。

  张延龄耸耸肩道:“没啥意思,不过就是做事讲究对等罢了。”

  柴蒙见张鹤龄还是一脸问号,于是道:“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彭家人到药铺来捣乱,没用公开身份,虽然我们知道是他们干的,但一时间却找不到证据,如此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对。”

  张延龄点头道,“所以请诸位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平安退出战斗,最好就是连根毫毛都不要掉在现场,就算彭勉敷跑官府去告状,也找不到证据。”

  “这有点儿难啊。”

  张鹤龄抱怨道。

  张延龄笑了起来,拍了拍兄长的肩膀,道:“所以大哥你今天就不用上场了,跟我在一边看热闹就行……小表弟,这次你要出手不?”

  “干啥?”

  金琦很迷糊。

  听起来就不像是干什么好事,好像事情还很大,不是他这年岁能承受得起的。

  张延龄道:“跟着去一趟,不就什么都就知道了?”

  ……

  ……

  彭家在京师并没有公开的店铺,因为按照规则来说,当官的不能自行营商。

  所以彭勉敷在外一直都以强取豪夺著称,这也是京师权贵积累财富的惯用手段,就是用权势威逼利诱,低价把别人的产业买回来,再转手卖出去,或是租出去,获取长期收益。

  但彭勉敷似乎把手伸得太长了,在京师德胜门外拥有几处货栈,总的来说就是当坐商,在通州码头低价收购南边来的货物,用自家船只运到京城后再批发给京师商贾,从中谋利。

  “看那邸店规模不小,里面堆的是什么?”

  出了城,距离彭家货栈尚有一段距离,张鹤龄不由开口问道。

  张延龄道:“我问过了,乃木材……京师的木材生意,彭勉敷垄断了大半,过去几年京师修造道观和佛寺,基本都是用的他家的木材。

  “这种生意不是一般人能染指的,他跟承办内府建筑的负责人韦兴,来往密切,两边勾结很深。”

  覃云道:“我听说,他们以次充好惯了……拿很多烂木头去修建佛寺,收取的却是上好料子的钱。”

  “干那种缺德的事情,天理难容啊。”张鹤龄嘴上如此说,心里却在嘀咕,“以次充好?还能这样玩?”

  显然这件事对张鹤龄最大的感触就是……赚钱的手段咱又学了一招。

  要是我以后也承建什么道观、佛寺或者是宫殿,就拿坏的冒充好的,一本万利。

  张鹤龄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问道:“老二,你觉得咱直接一把火把他的邸店给烧了,如何?”

  张延龄摇摇头:“杀人放火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做,我们只是给他们一点教训,不能乱来。

  “今天彭家有一批木料顺着运河抵达积水潭岸边,我们的人可以冲上船去,把他们的木头解开,直接丢水里。”

  “老二,为兄这就要说你了……木头掉水里,那是会浮起来的,还是烧了比较好,一劳永逸。”

  张鹤龄开始表现他的渊博知识。

  覃云道:“按照规矩来说,但凡修造皇室建筑的木料,绝对不能泡水,因为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木料变形、霉变和虫蛀,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寿命。咱们这一闹,这批木料很可能要原封不动退回。

  “但木料、石料这些东西,本身价值并不高,高就高在运输上,这批货受损,绝对会让彭家血本无归。”

  张鹤龄却扁扁嘴,不以为然道:“都说他们擅长以次充好,他们难道不会把木头捞起来继续用?”

  张延龄笑道:“老哥,这事就不用你来操心了,按照既定计划办事即可。覃百户,你觉得这件事有问题吗?”

  “没问题。”

  覃云正色道,“他们运木材的船本来就没多少人看守,咱在积水潭这么一闹,但凡是同行都会知道他们的木料泡过水,到时若他们敢继续用到皇室建筑的修造上,言官绝对会参劾。”

  “那就上!”

  张延龄招呼道,“诸位务必记得我的话,不留证据。办完事就撤,但凡有谁阻挡,见着就打,但一定不要闹出人命来,别下死手。”

  “好咧。”

  在场人等群情激昂,感觉跟上阵杀敌没什么区别。

  ……

  ……

  积水潭乃大明运河运输的北方终点站,其码头广泛分布于德胜门内外,由水关隔成了两半,城内码头多为皇家所有,城外才是官民两用,乃京杭大运河到通州后,再通过北运河往京师运输的终点站,城外这一片聚集了京师最大的货栈集散地。

  很多大宗物料,都是运送到积水潭,而有权有势的官商会直接在积水潭周边建立起货栈和邸店,从事的全都是货运、仓储和物流生意。

  且这买卖一本万利,因为河道运输讲究的是关系和门路,只有达官显贵家的船只通过各路水关才不会被盘剥,也有很多外地客商挂靠在他们门下,或者是直接找他们的船只来运送和仓储货物。

  彭勉敷正是看到这桩生意背后蕴藏的巨大利润,才会冒着千夫所指的风险染指其间。

  到了积水潭其中一处码头旁,一群人气势汹汹往彭家货栈方向冲了过去。

  覃云留在张延龄身边,给张延龄指了指。

  “那边是保国公家的邸店,这个是英国公府的货栈,他两家如今在京营中地位隆宠,尤其是近些年保国公一脉,可说是深得当今陛下信任,除此之外还有外戚周家,他们的邸店在东边,不过做的都是些粮食生意……”

首节 上一节 244/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