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281节

  要真是这样,那以后我在翰林院还有容身之地?

  算了,算了,这层关系我还是不用为好,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总好过被人污蔑是李党骨干,将来不要被李孜省牵连才好。

  ……

  ……

  张峦又是夜不归宿。

  一大早浑身酒气回来,坐在自家院子里的藤椅上,在那儿傻笑个不停。

  金氏出来,看到丈夫一副痴傻的模样,心里就来气,但她现在治不了丈夫,冷哼一声便转身回屋。

  一直等到快吃早饭,张鹤龄伸着懒腰出了房间,却迟迟不见张延龄人影。

  “爹?你又在这儿坐着?你么跟老二一样,现在没事就发魔障……真搞不懂你俩。”张鹤龄拿起一旁的洗漱用品,瞅了瞅却不太想漱口洗脸,这在他看来,还是太过麻烦了。

  张峦问道:“你弟呢?不会不在家吧?”

  “在呢。”

  张鹤龄道,“半夜子时都过去了,我起夜时还看到他屋子里的灯亮着,可能是熬得太晚,早上起不来吧。”

  “吾儿真是辛苦了。”

  张峦感慨道。

  “爹,我不辛苦吗?大晚上还要起床来尿尿……你说这话,我怎么听起来觉得寒碜呢?”

  张鹤龄道。

  张峦白了大儿子一眼,好像骂都懒得骂,摇头道:“我说你弟弟,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夜里还没睡觉,肯定是为了整理文稿……算了,让吾儿多休息一下,我让你娘给他准备几个好菜。”

  张鹤龄撇撇嘴:“大早上的就准备好菜?撑不死他。”

  张峦道:“老大,嘴欠就少说两句,说多了容易丢人。你只要跟在你二弟身边,哪怕是不说话,别人也会把你当一号人物看待。记住为父的话了吗?”

  “切!”

  张鹤龄不屑一顾地道:“爹,你竟把做跟班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你又皮痒了是吧?”

  张峦站起来怒目相向,如果不是酒后乏力,他恐怕都要拿起院子里的扫帚追着张鹤龄打了。

  张鹤龄缩了缩脖子,一溜烟逃回屋子去了,正好躲避让他厌烦的漱口洗脸。

  ……

  ……

  没过多久,张延龄也起床了。

  张峦亲自过去帮忙递毛巾,一副殷勤的模样。

  “爹,您有事让我做吗?”

  张延龄一时间有些适应不了张峦这热情模样。

  “没有,为父就是觉得,你太有本事了。”

  张峦道,“太医院都解决不了的病,你一副药下去,陛下的病情竟大有起色……吾儿啊,你到底是如何造诣?以前咋没看出来,你治病这么厉害呢?”

  张延龄微微皱眉。

  要说弄权玩阴谋,还真不是他的专业。

  当然穿越者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生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广泛,也让他了解到成化末年昏暗官场的方方面面,并以此来布局和生存。

  但要说他的专业……肯定还是治病救人啊。

  我他娘一个中医博士,心中熟记的药方那么多,先不管有用没用,也不管什么中医黑中医吹,咱先不跟西医比,单纯跟一群老古董的古代中医相比,我也算是占尽了知识面的优势吧?

  “哦,那可能是凑巧吧。”

  张延龄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张峦笑着问道:“你到底跟谁学的本事?我一直想见见你背后的高人……为父也知道,可能根本就没这个高人,或许就是上天赐给你的知识。我当你是神仙下凡,神明庇佑……可你也要说个究竟啊。”

  张延龄道:“没有什么好说的啊……爹,以后我把以前看过的书,拿给您看看?”

  张峦道:“如此说来,你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咯?”

  “呵呵。”

  张延龄可不敢这么说。

  要是他点头承认了,张峦非要拿本书让他现场验证一下,那就露馅儿了,还是诚恳一点为好。

  “爹,您想那么多干啥?”

  张延龄道,“昨天宫里来人,让我再造几面镜子送到东宫去……姐姐想拿镜子在宫里为太子走动一下,建立起人脉关系。”

  “儿你真是考虑周到,都替你姐姐筹划上了。”

  张峦到这会儿,终于忍不住把好消息说出来,“为父已晋升詹事府太子洗马,并且陛下又把鸿胪寺卿的位子还给我了。以后每个月,我都有那么几天,能亲自到东宫去跟你姐夫会面。为父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张延龄皱眉不已,问道:“怎么升这么快?”

  张峦道:“李孜省说了,陛下问他谁献的药方,他守口如瓶,没有吐露一个字……故,晋升之事并非因我治病而起。”

  张延龄却摇头:“爹,您千万不要把陛下看得太愚钝……难道陛下在这件事上一点儿自己的见识和判断都没有?多半是陛下已猜到,献药方的那个人就是您,只是没当面点明罢了。”

  “啊?”

  张峦很惊讶,“李孜省……他骗我?”

  “他没骗您,他肯定没说,不然也不会得意洋洋向您炫耀。但陛下要给您升官,他没有反对,等于是间接印证了陛下的判断。”张延龄道,“如果下一步陛下的病情再有反复,您看着吧,求药之事还会继续。”

  张峦道:“求个药而已,还好吧。”

  张延龄叹道:“就怕下一步让您入宫去给陛下诊病,且还要冲锋在前。太医院的院使你想当不?”

  “儿,别吓唬你爹。”

  张峦道,“我堂堂鸿胪寺卿,跑去太医院当院使?吃饱了撑得吧!大不了,下次李孜省再来求药,我不答应便是。”

  张延龄道:“倒也不用拒绝得那么直接。爹您是以治痘疮上位,为陛下治病这件事,或许您怎么都避不开……

  “若是您在隐晦身份立场的情况下,为陛下诊病,或还间接帮太子成就孝义之名……也未尝不可!”

第311章 我是急脾气

  文华殿内。

  一天授课结束,到了下午散工时,谢迁开始让人收拾,等现场恢复清爽后便会带着他这班人离开。

  朱祐樘在覃吉等人簇拥下返回端敬殿,而这头谢迁把手头的教案整理好,招呼了一下同僚,刚走出文华殿,就见到覃昌在那儿含笑以对。

  “覃印公。”

  谢迁连忙走过去见礼。

  作为翰林体系的官员,谢迁心知以后自己跟覃昌接触的机会很多,要是未来自己有资格入阁,那与覃昌间的往来只会更加频繁。

  覃昌主动迎了过来,笑着拱手:“谢先生,久违了。”

  “不敢当。”

  谢迁赶忙还礼。

  覃昌道:“是这样的,咱家来替陛下传个话,给你们这班加个讲官,乃鸿胪寺卿、翰林院史官修撰、詹事府太子洗马张峦。”

  谢迁皱眉问道:“好端端的,为何要加个讲官?还是……”

  “还是监生出身,是吗?”

  覃昌微笑应对,“这是陛下的口谕,先前这位张鸿胪做了不少让人刮目相看之事,尤其是在万和寺重修之事上,协助太子完成得很好,其在教导太子事上颇有建树,这不陛下慧眼识人,破格予以提携,让他有机会在东宫讲班的位置上出一份力。”

  谢迁为难道:“可是……东宫讲班内的人,平时教授的课业,都有明确分工,随便加个人进来,不知该给他安排个什么差事才好。对了,他专精哪门学问?”

  东宫讲官,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特别拿手的项目。

  有的精四书,有的通五经,经史子集都分别有人涉猎和研究,相当于把语文课分成各类小项,每个人的授课内容基本都是固定的,随便加个讲官进来,需要把部分讲课的内容分润出来,相当于侵占了别人的利益。

  要是一般正统进士出身的翰林讲官也就罢了,但张峦这种本身没什么才学的关系户,谁愿意把教学工作交给他?

  连举人都不是的先生,说误人子弟都是轻的,教不好太子,用祸国殃民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

  覃昌笑道:“陛下有言在先,张鸿胪无须负责日常授课,毕竟他自己也有事情要做,陛下还等着看他写的说本呢。陛下的意思,需要协助太子办事时,就可以让其入宫。

  “谢先生,你是这一班讲官的领班,由你来安排行程最好不过,每月至多让他入宫两三次便可。”

  “两三次?”

  谢迁眉头紧锁。

  对于这个要求,他有些看不懂。

  皇帝让张峦当讲官,可以理解为皇帝打算让他儿子多接受一些历练,让张峦帮太子做点儿实事。

  但为什么又不允许张峦时常入宫呢?

  这是既想利用其特长,又在防着对方?

  覃昌道:“意思带到您这儿,接下来就由您全权负责,咱家先回了。”

  “覃印公请留步。”

  谢迁连忙叫住覃昌,好奇地问道,“张峦那边,不知是否通知到了?他是如何回应的?”

  “由您去说不是更好?他被安排到您这一班,您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他初来乍到,你让他多加学习,揣摩一下如何才能做好一个讲官,有不懂的地方您不妨多指点他一下。”

  覃昌说到这里,不想多赘言,拱拱手后离开。

  ……

  ……

  出宫路上,谢迁心事重重,王鏊主动凑了过来。

  “覃公公找你何事?”

  王鏊在谢迁这一班中算是二把手,也就更关心谢迁在文华殿授课时的一举一动。

  要说东宫讲班中,刘健和李东阳算是独一档的存在,之前这一班由李东阳统领,王鏊不会随便发表意见。

  自从李东阳守制,谢迁开始带这一班后,按照规矩来说,王鏊有义务协助谢迁把手头的差事办好。

  谢迁黑着脸道:“讲班加了一人,乃张来瞻。”

  “谁?”

  王鏊诧异地问道,“可是太子的岳父?”

  “不是他还有谁?还是陛下亲口吩咐下来的,让他兼了詹事府太子洗马的差事,分配到东宫咱这一班来。

  “本来东宫讲班的人各司其责,互不干扰,突然安插个人进来,也不知上面是怎么个意思,还说每月只让其入宫两三次便可。”

  谢迁说话间,也在思忖这件事背后有什么因由。

  王鏊道:“如今兼任日讲官的人可不少,但实际上负责为太子授课的也就咱这些人,像那些翰林学士,多未曾参与到授业中来。平常事务的安排,陛下也多不过问。”

首节 上一节 281/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