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覃云心中惊疑不定。
审犯人看起来是辛苦活,但从来都容易榨出油水来,也很容易立功,这种好事能落到我头上?
朱骥笑道:“你在锦衣卫中也算是老人了,办事勤快,还会做事。听说你在太子妃娘家那边,办事还算得力,弟兄们对你多有赞赏,还说你乃是诸多百户中最体恤下属的那一个。”
覃云一听,这话怎么这么熟悉?
感情还是有钱好办事,以往别人对我都是谤议,说我干啥啥不行,只能做点儿跑腿的脏活累活。
现在我把银子给他们赚回来,是个人都在说我好话?
“你伯父,乃如今的司礼监印公,先前连东厂提督韦公公都专程过来打招呼,让多关照一下你。其实咱锦衣卫内,你也知晓,关系户太多,谁没个深厚背景?关键还是看是否有真本事!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现在有好的差事自然要派给你做。”朱骥笑眯眯地道。
覃云赶紧道:“卑职没什么能耐,只想用心做事。”
朱骥点头嘉许:“这挺好,自夸有大本事的多为阴损刻薄之徒,而你不一样,我识人不知凡几,那些替你说好话的人都是真心实意佩服你的。
“你为人实诚,这是好事,但在锦衣卫中往往需要有些手段才能高升。所以让你先来试试审问犯人。”
覃云心想,感情让我来诏狱增加阅历,是为了锻炼我的狠辣?
“这样……”
朱骥说着,往四下看了看,发现没人后,立即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样的东西,递给覃云,小声道,“这是我送给张翰林的一点儿小礼物,无法当面相赠,就由你帮我转交吧。”
“啊?”
覃云这才知道,原来眼前的顶头上司交给了自己一个私活。
居然是帮朱骥送礼!?
堂堂锦衣卫指挥使,竟要给太子的岳父送礼?
至于吗?
朱骥笑道:“你是自己人,我也就跟你直言了……上次因为搜捕亡匿净军之事,太子在背后帮了我一把,让我成功躲过一劫。据说此事乃张翰林在背后提点,此番不得不报答一二。”
覃云心想,你堂堂锦衣卫指挥使,居然对太子示好?
皇帝健在的情况下,你这行为很危险啊!
再说,你确定那张翰林知道什么亡匿净军之事,还曾跟太子提及?
“我这算是知恩图报,并无其它意思。”朱骥道。
“是。”
覃云心想,就算你告诉我实情,我也不敢对外人言。
再说了,就算我告发你,也没人会相信我说的话。
不过你对我还真是放心。
这是把我当自己人了啊!
不知不觉间,我就成了锦衣卫指挥使的心腹?
这岂不是意味着……后边我还有荣升的希望?
“再说诏狱大牢里那几个,东边甲字号,关押着几个南方官员,背后有一些商贾势力。”朱骥扬了扬眉毛,神秘一笑,“你好好诈一下,让他们写信给外面的家人,让他们的父母妻儿送银子来。这些银子你就跟你手下的弟兄分了吧。”
“这……”
覃云心想,这岂不是典型的中饱私囊?
朱骥手按在覃云肩上,一脸鼓励的神色:“少年才俊,锦衣卫这么多年轻人,我最看好你,你将来至少能当个千户。好好做事。”
……
……
覃云一天下来,耳朵里听到的全都是鼓励的话语。
但他不是傻子,他能从这些人的赞誉中,听到一种利用之意。
因为官职没变,他不需要办庆功宴,下午就收拾心情跑去张延龄在城里新租下的一处宅院,进去后,就见到张鹤龄正在那儿操练人手。
柴蒙坐在一旁的条石上,手里拿了把折扇轻轻摇,瞅着眼前的热闹,嘴角挂着一抹笑意。
“覃百户来了?”
看到覃云,柴蒙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笑道,“大公子在操练新军呢。”
覃云愣了下:“这……”
“言笑而已。”
柴蒙道,“说是最近又要增加一些人看家护院,也不知他们在搞什么。今天连我都没见到二公子,他最近似乎挺忙的。”
覃云点了点头,抬头看着堂屋方向,问道:“二公子可有说过银镜之事?”
“什么银镜?”
柴蒙对此毫不知情。
覃云道:“我先前看二公子搬了几块琉璃过来,好像就在这儿……随后琉璃怎么处置了?”
柴蒙笑了笑,道:“我上哪儿知道去?他最近让我去买几本书回来,在说要开班授徒……我也不知他究竟是怎么个意思。要不你问问大公子?”
“不用了。”
覃云继续看着一群人在那儿瞎比划。
二人正说着话,外面一行人进来,为首者正是张延龄。
而在张延龄身后,紧跟着秦昭和李吾唯,他们各自带着随从。
“就是这里了。”
张延龄进到院子后,对身后的人招呼,“这是一处临时租来用作联络的院子,以后有什么事,两位可以派人来知会这边。”
几人一起进得院子,没等秦昭和李吾唯站稳脚根,就见到对面一群拿着棍棒的打手杀气腾腾,旁边还站着个提刀的锦衣卫百户覃云。
李吾唯吓了一大跳,差点儿就要跪地求饶。
张延龄招呼道:“覃百户,你怎么来了?”
“我……”
覃云本想说,我找你有事。
但在外人面前,他不太好开口。
“那就不打扰了。”
秦昭很识趣,当即笑着提出告辞。
张延龄叫道:“先不忙走,我拿点儿样品给你们看看……大哥,帮我招呼下客人……去去去,把人都给我解散了……在这里闹腾,像什么话?我还怎么接待贵客?”
“都散了,都散了。”
张鹤龄见弟弟发火,连忙挥手,“明天出城演练,都给我精神点儿。”
第328章 身在局中
张府。
覃云将朱骥托他交给张峦的礼物,那个信封样的东西递了过去。
张峦当即就要打开来看看,却被张延龄按住手。
“爹,无功不受禄,朱指挥使凭啥要给咱送礼?还是别看了,直接退回吧。”张延龄劝解。
张峦想都没想便把东西交还覃云,摇头道:“还是不收了。”
覃云为难道:“卑职乃奉命前来,还望张大人您不要让卑职难做。这只是朱指挥使为感谢您,给您的一点小小回报。
“概因先前追捕亡匿净军之事,您帮了朱指挥使一把,他所行感谢礼而已。”
张峦目光瞟向儿子,问道:“亡匿净军?那是啥?”
张延龄也有些茫然:“这事……家父完全不知情啊。”
“说是太子曾在文华殿听政时,特别提了一嘴,帮朱都督免除责罚。朱都督或认为,太子不会无端出手相助,一定是受了张大人您的影响。”
覃云耐心解释道。
张峦笑呵呵道:“我啥都没做,这就给我送礼来了?听你这一说,我更不能收了……这事压根儿就与我没任何关系。”
覃云央求道:“张大人,您还是收了吧。”
“这个……”
张峦不由望向儿子。
显然收礼这种事情乃老张一向以来的梦想,当官发财,任何一个市井小民都会有如此心态。
张延龄见覃云态度坚决,也不好把事情做绝,于是道:“那爹您就打开来看看。若是太过贵重,我们还是不适合收。”
“好。”
张峦终于忍不住,动手把信封拆开,等看到里边的东西,脸上的期许顿时变成了尴尬。
看着像一封信,等打开后还真就只是一封信。
不过这封信没有抬头,也就是说并没有指名道姓,且上面的文字很多,这时代可不时兴标点符号,也就张延龄这个怪胎在写说本和戏文时有意使用,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帝,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发现阅读起来太方便了,后来阅读其他书籍竟有些犯难,如今信纸上所有文字都糊在一块儿,张峦看起来就一阵头疼。
“吾儿,你快给看看,这是啥意思?”
张峦不解地问道,“这是礼单吗?看起来不像啊!”
张延龄拿过来一看,点头道:“确实是礼单,还是一份厚礼。”
旁边的覃云凑上前看了眼,也是一脸疑惑,本来以他的谨慎这会儿应该离开,免得被张家人觉得他别有用心,但在好奇心驱使下,他就是想探寻个究竟。
“这是先前被查抄的几个涉梁芳案之人的口供和罪证,他们的家产被抄没后,被人低价买了去,其中一部分,朱指挥使准备送给父亲您。”
张延龄解释了一下。
“是吗?”
张峦忍不住想接过那厚厚一沓信纸再看看,却被张延龄伸手挡住。
张延龄皱眉问道:“爹,您是不信我的话吗?”
张峦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说话间,张峦还往覃云那儿瞅了瞅,意思是,儿子啊,难道是因为覃云在旁,你不方便说得太清楚?
张延龄叹道:“这不明摆着的事情么?梁芳倒台,跟着他一起倒的还有京师之地那些为他做事之人。
“梁芳连自己的家产都没能保住,他名下的田地,那些本是陛下和万妃赏赐给他的,还有他自己攒钱买的,现在都直接归入皇庄管理。梁芳都如此,您想想他庇护的那些人又会如何?”
“对。”
张峦点了点头,问道,“那朱指挥使送礼与此事有何关联?”
张延龄道:“梁芳和韦兴的家产是有明确去向和归属的,敢动手脚的地方不多,但二人太多依附的门人了,他们家产的充公和分配方面出现了很多糊涂账。而恰恰,这才是此案中涉及金钱和财产的最大纰漏所在。”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