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但似乎脑子有些糊涂了,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
“你到底答不答应,给句实在话。”
周太后似乎有些生气了,喝道。
“好!”
朱见深应了一声,脸上神色变幻不定,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但至少在周太后这边,算是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韦泰,立即起草诏书,以太子为监国,主持朝中事务。”周太后果断吩咐道。
“这……”
韦泰显得很为难。
太后您也忒不讲理了!
皇帝好像只是说了个“好”,你就说要起草诏书让太子主持国事?
皇帝还活得好好的呢,这诏书我敢写?
“怎么?为难你了?”
周太后气恼地喝问,“韦泰,关键时候哀家叫不动,那平时养你们这些奴才作甚?来瞻,你来写!”
张峦闻言不不由摇头苦笑。
连司礼监掌印太监韦泰都不敢做的事,大姑你就专坑你侄子我呗?
“太后,陛下已传召首辅万阁老和吏部李尚书前来乾清宫,是否等他们到来后,在他们见证下,再草拟诏书呢?”
张峦试探地问道。
周太后琢磨了一下,蹙眉道:“来瞻,万安居心叵测,谁知他作何想法?你……确定他会站在太子一边吗?”
这下韦泰更无语了。
太后您说话真是不避嫌啊。
皇帝现在就在您旁边躺着呢,再说也没晕过去,眼睛还瞪得大大的,可您这个做太后的,却似乎打算在皇帝跟前把所有大事给定下来?
有没有必要如此着急?
张峦道:“此等时候,一切当以法统为先。”
“对。”
周太后点头道,“还是来瞻你认识准确……唉,或是哀家操之过急了,立即派人去催,把万安给拎过来。”
……
……
朱见深有母亲在旁,似乎安心了许多,过了一会儿,竟又迷瞪起来。
周太后见状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把张峦叫到一边,低声道:“来瞻,你也是的,这边事情如此要紧,为何不赶紧通知哀家?”
张峦解释道:“大姑,不是做侄儿的不想,实在是……”
说话间不由往软塌边正在查看皇帝情况的韦泰身上瞅去。
“哼哼!”
周太后摇头道,“就是派人到我那儿知会一声,怎么可能一点儿时间都抽不出来?在这点上,你还不如你女儿……正是她找人去清宁宫传话,哀家这才知晓,皇帝已病危。其实谁通知都一样,至少哀家现在知道了,就不会让一些宵小之徒有机可趁。”
张峦听到这里,心中为之大定。
这个大姑一定站在太子一边。
谁让周太后一直对邵妃看不顺眼呢?
都说婆媳间有矛盾,这样一来就便宜了没娘的太子。
太子没有老母亲横在中间,跟太后产生婆媳矛盾,那不就让太后觉得这个孙子孤苦伶仃,一定是要回护的吗?
“那万安,你确定……不会乱来吗?”
周太后再次轻声问道。
张峦看了看左右,小声道:“实不相瞒,入宫之前……我去见过他。”
周太后莞尔一笑,道:“早知道你有准备,哀家就不至于如此担心了。”
张峦看到这一幕,心中诧异不已。
你儿子都病入膏肓了,你竟然还笑得出来?
正说话间,外面传话声响起:“万阁老、李尚书求见。”
“传万安进来!”
周太后并没有马上把所有人都传进来,显然她想先试探一下万安的口风,要等万安的意思跟自己对上号,再叫别人进来,一并宣布。
随后万安屁颠屁颠进入内殿。
当他看到里面的格局时,不由吓了一大跳。
除了皇帝之外,竟然只有太后、韦泰和张峦三人,他瞬间意识到,眼下这格局,那是绝对拥护太子继位的。除了皇帝自己外,谁来都翻不了天。
第399章 大明柱梁
万安被单独传到乾清宫内殿。
当他看到现场人员配置,首先想到的就是……皇帝是不是要临终托孤了?这是要询问我的意见吗?
我应该怎么说?
随即他就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对。
在太子没有被废的情况下,好像没人会问他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你只是个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只需要拥护就行了!
“臣万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安跪下来磕头。
万岁阁老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面圣先跪上一跪,口呼万岁,至于办事什么的那都是其次。
朱见深看了万安一眼,一句话都没说,眼中尽是空洞无神。
周太后一摆手道:“万安,你起来吧。”
“多谢太后老祖宗。”
万安站起身,一副恭谨的样子。
周太后冷冷地问道:“陛下睡着了,你看到了吗?”
“是吗?”
万安回头瞥了皇帝一眼,先前皇帝还睁眼看自己来着,怎么一扭脸,就闭上眼了?
“哀家且问你。”
周太后道,“陛下如今已不能理朝,按照规矩,应该怎么办才好?”
万安道:“回老祖宗的话,应该由太子监国。”
周太后闻言有些诧异,心说,你万安现在这么识趣了吗?都不用我多说,就直接按照我所设想的口径发言?
周太后问道:“那哀家问你,诏书应该由谁来起草?”
“应该由翰林院起草。”
万安先回了一句,随后看了眼张峦,接着道,“既然臣在这里,由臣来起草也可。”
周太后非常满意万安的回答,看向韦泰问道:“韦泰,你认为呢?”
“这……”
韦泰自然挑不出毛病,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是否应该等陛下醒来后,再问问陛下的意思?”
周太后皱眉斥道:“你是越活越回去了!我家自己的事情,儿子抱恙,我这个做母亲的决定不了吗?
“哼,吾儿都这般模样了,你还非要听取他的意见!他恐怕连你是谁都认不出来了,还能再给你什么意见?”
“太后娘娘息怒。”
韦泰也学着先前万安的模样,跪下来磕头认错。
周太后气呼呼地道:“没什么需要顾念的吧?立即起草!”
韦泰战战兢兢地建议:“那……太后娘娘,是否应该把吏部李尚书也叫进来问问他的意思?”
周太后上去一脚踹在韦泰身上,怒不可遏地骂道:“你这不识趣的奴才!哀家现在不能做主,是吗?那把皇后叫来是否能行?”
韦泰仰躺在地上,一脸的生无可恋,显得很无辜。
皇帝还没死,甚至没昏迷,偶尔还能醒过来,就算糊涂一点,但也不是完全糊涂。
现在皇帝都没说让太子做监国,你这个当太后的随便从皇帝那儿征求了个“好”的回复,就想把大明的权力篡夺过去?
万安见状心里庆幸不已,嘴上道:“韦公公,这就是你的不是了!陛下重病在身,如今太后老祖宗想让社稷稳固,人心安定,当然应该以太子出面主持大局,这也是为防止宵小有不轨之企图。
“太后老祖宗为朝事殚精竭虑,不辞辛苦前来主持大局,你竟还要找她老人家的麻烦不成?”
此时的万安,就好像个秉公办事的大明柱梁,说话显得掷地有声。
周太后听了,虽然觉得这马屁拍得她很舒服,但细细琢磨,心说今天万安咋转性了?咋跟我以前熟悉的他有点儿不一样呢?
看来还是我大侄子有本事!
他一上来就先把万安给制服了,难怪能在短短半年时间,从无权无势的太子妃之父,变成朝中数得着的一号人物,确实是有真本事。
周太后道:“万安,那就辛苦你了,立即去起草诏书吧。”
“臣这就来。”
万安把袖子一撩,径直往窗前的书桌走了过去。
……
……
一份委命太子为监国的诏书,就这么写好了。
“用印。”
周太后下令。
刚从地上爬起来不久的韦泰,只能悻悻然把皇帝的印章拿出来,用在诏书上面。
周太后走到床榻前,对正闭着眼,也不知是在睡觉还是闭目养神的儿子道:“皇儿啊,你现在的状况不太好,让太子监国,你这里没问题吧?”
没有任何回声。
韦泰甚至还竖着耳朵倾听。
“皇儿觉得没问题就好。”
周太后竟是自问自答,就好像真的听到她儿子说什么一般,点头道,“把其他人都叫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