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烜平时的工作除了类似的规划,还有很多礼仪性的事务。
天工十五年七月五日早上,朱简烜用过早膳,换上常服,坐上自己的专用机动车,在禁卫军护送下出城。
朱简烜作为皇帝最先在日常生活中改用汽车,自己的护卫部队也同时完成了“机动化”。
原本骑马开路的骑兵,换成了骑两轮机动车的骑兵,也就是摩托车兵。
骑兵后面是可以作为战场主力的轮式装甲车部队。
最后是负责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步兵,也全部乘坐敞篷式的的军用汽车,装备了适合巷战和特种作战的冲锋枪。
朱简烜的车队穿过西苑出宫,出阜成门穿过西外城区域,顺着城西的柏油路继续向西。
车队一直行驶到了宛平县石景山脚下的永定河畔。
朱简烜前世这里属于石景山区,再过了永定河就属于门头沟区了。
现在的石景山旁边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水坝,前世的门头沟城区现在变成了一个水库。
但更重要的变化是永定河,就在石景山旁边一分为二。
石景山南侧是永定河原有的河道,北侧额外引出了一条支流,朝着东北方向延伸开去。
北侧的支流比北方的大部分河流都要宽阔。
中间的河道宽度至少有两百米,河道两侧一百多米之外,还有十米多高的河堤。
河道内侧,河堤的内侧,都有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其中填充了碎石,构建了防止堤坝泥土滑坡的体系。
不过现在这条显然是人工修建的河道之中没有水。
朱简烜今天专门出城来石景山,就跟这条新修的人工河道启用有关系。
如果是一条普通的运河,无论是开工竣工启用,都不需要朱简烜这个大明皇帝亲自来参加。
但这条新运河非常的特殊,它就是北水南调工程第三阶段最后一条排水通道,也是顺天府直接入海的新航道。
这条运河自石景山开始向东北流到颐和园南侧,然后转而向东流淌连接顺天府外城护城河,在顺天府城东南方向离开护城河继续流淌到天津入海。
这条河道今天即将正式启用,北水南调三阶段工程竣工了。
如果只考虑将黑龙江水南调入京,不考虑继续引黑龙江南下冲刷黄河,那整个北水南调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等着三江泽大湖蓄水水位达标,整个黑龙江水系就会逆流到顺天府入海了。
所以整个北水南调工程的负责人,在外奔波十八年的天子门徒汪莱写了份报告,请示朱简烜是否搞个庆祝仪式。
朱简烜看着报告的时候也是满心的感慨。
这个自己持续支持了十八年,持续投入建设了十八年的大工程,现在终于实现了最为重要的一项目标。
只要稍微再等几年,等三江泽大湖水位达标,整个黑龙江水水系南下入京。
届时顺天府和北直隶北部的缺水问题就能根治了。
这种奇观级别的超级工程,朱简烜觉得自己有必要亲自来参加。
这样也是再次表现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也是对所有工程相关人员的鼓励。
这种持续十几年,未来还要继续的工程,如果没有决策者的明确支持,很难持续运行下去。
朱简烜的车队在石景山东侧停下。
汪莱为首的工程人员,以及内阁、工部、水部等相关部门官员,都已经在山脚下的广场上等着了。
护卫部队控制现场,朱简烜下车看向周围,周围的所有人一起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朱简烜微微抬手示意:
“诸位爱卿都辛苦了,今日就不用拘礼了。”
朱简烜说着,视线在人群中扫了一下,在前排中间位置找到了汪莱。
当初那个形象颇为秀气,性格颇为活泼的稚嫩少年,现在变成了一个精壮黝黑沉稳的中年人。
不过内在的气质似乎没有怎么变,仍然带着一股冲劲,现在整个人都非常的兴奋。
朱简烜径直走到汪莱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问他的想法:
“你当初那个异想天开的设想,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你现在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汪莱马上兴致勃勃的说:
“学生现在非常的激动,情绪难以自已,可能有些语无伦次,先请陛下恕罪。”
朱简烜也很开心,只是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了,不会那么轻易展露特别夸张的情绪,所以现在也只是保持微笑:
“我明白你的心情,我是你的老师,你能有现在的成就,老师也高兴啊。”
汪莱这边马上接上了茬:
“没有陛下始终如一的支持,学生无论如何也走不到这一步,有再多的想法也没有机会实现。
“而且,这些工程进行到现在,学生越来越明白陛下的深谋远虑,学生实在是佩服至极。
“当初学生和其他的师兄弟们其实都无法理解,陛下为何要把黑龙江水引到顺天府来。
“但是最近这几年,我们都已经完全明白了,当初陛下就已经预料到了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根据华北工业建设的情况,预估了未来的工业建设用水需求,提前谋划额外的水源。”
朱简烜知道汪莱说的都是真心话,他们这些弟子应该是全世界最崇拜自己的人。
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前世的经验参考,都觉得自己提前规划好了一切。
过去的这十几年里面,北直隶北部和东部的工业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用水量也随之水涨船高。
农业机器在官营农场逐步普及,大规模抽水灌溉成了寻常的事情,农业用水量也迅速上涨。
有了化肥和农业机器之后,土地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至少翻了一倍,华北地区的人口也再次开始迅速攀升。
过去的十几年里面,北直隶地区的人口增加了将近一千万。
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单纯居民正常生活用水的数量,都比二十年前翻倍了。
相比江南而言,华北地区的水源本来就不丰富,北直隶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只有四百到五百毫米。
顺天府及以东的永平府受到燕山的影响,年降水量比北直隶中部地区稍微高一点,但也只是勉强超过六百毫米而已。
地面河流水源并不多,单纯用于灌溉和饮用都不够,再加上工业建设的需求,本地的水源更加不敷使用了。
大量缺水的工厂和农田,只能不断打井抽取地下水,而且可以预计的未来用水还能继续增加。
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源倒是比较丰富,但是朱简烜已经专门提醒过,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不能放开了抽。
最近这些年,顺天府周围的各个府县的官民厂商和工地,都在等着北水南调工程落实,把东北的水源引过来。
朱简烜让汪莱带路,在其他工匠和官员的簇拥下走路上石景山,仪式的地点就在石景山上。
石景山已经成了永定河分流的枢纽,早就已经修建了上山的公路。
朱简烜一边走路,一边继续跟工匠们说话:
“按照你给我的报告,北水南调的总体工程虽然才刚刚结束,三江泽大湖也还没有积蓄到预定的水位。
“但是顺天府和永平府的大量官民、工厂、农田,最近这几年应该已经开始能用上东北来的水了吧?”
汪莱马上回应确认说:
“是的陛下,咱们的调水工程不是单纯修建一条运河,其实是在整个工程沿线修建了一系列的大小水利工程。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松花江流向控制坝工程。
“在松花江中游的伯颜卫地区,也就是江水进入三江泽所在山谷之前,修建了一道大型双向水闸。
“水闸正常打开的时候,松花江水自然继续流入三江泽大湖。
“水坝封闭的时候,松花江水就无法进入大湖,会反过来在松花江中游的的低洼沼泽积蓄。
“而后顺着我们修筑的运河南下,最终抵达顺天府周围的水系。
“所以现在华北已经能用上松花江水了。”
朱简烜对这个截断松花江的水闸工程倒是有印象,位置大概就在前世哈尔滨东北方向的松花江河道上。
前世那里好像本来就有个水库,那地方本来也适合修建水库。
只是前世黑龙江流域不独属于中国,在上游修建水库也会遭到对面的抱怨,所以对于黑龙江水资源的开发非常谨慎。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干涉大明对东北水力资源的开发了:
“三江泽蓄满需要时间,松花江截留却很快就能完成,单就松花江的流量就已经能赶上淮河了。
“不过跟整个黑龙江流域相比,还是差了很多啊,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吧……”
汪莱这边马上继续补充说明:
“确实只有五分之一左右,不过现在顺天府和永平府两地能用上的不只是松花江的水。
“咱们现在建设的运河河道,也不只是一条单纯的输水运河,同时也是一整套大范围的水资源调配系统。
“北水南调的运河主河道,本质上是顺着山脚修建一条水坝,把水坝和山脉之间的空间变成航道。
“但山脉不是平整的,山脉中有大大小小的山谷,山谷通常也是雨水汇聚成河的地方。
“华北和辽东地区的主要河流源头,基本都在燕山东部和南部的山谷中。
“运河修筑完成的同时,也封住有河流经过的山谷,在山谷中形成一个个的小水库。
“运河本身作为一个狭长的低矮水库,能将这些河流水库全部串联起来。
“每一个小水库与运河汇聚的地方,都修建了至少三个水闸。
“运河河道上下游方向各有一个,第三个水闸则朝向山谷外面原有的河道。
“原有的燕山发源的所有河流,都可以将源头的河水汇入运河,下游也能从运河得到水流补充。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水库和河流网络,调控整个区域内的季节和地区上的水资源分布。
“如果一地发生水灾,可以用串联在一起的所有水库共同分担洪水,也可以用下游的所有大小河道分头泄洪。
“如果一地发生旱灾,也可以用整个网络的水源补充救灾。
“松花江水南下加上水资源调配系统,已经大幅度缓解了顺天府周边地区的缺水问题。
“不过要最终彻底解决,还是要再等六到八年,等三江泽大湖的水位达标,整个黑龙江流域水源南下的时候。”
朱简烜理所当然的吩咐和提醒说:
“所以现在华北地区用水还是要尽可能的节约。
“整个运河系统内的河流,都不能随意浪费水源,松花江来水没有用完,也不能直接排入海中。
“继续修整运河连接的所有河道,修建足够多的水闸和船闸,把河道当成运河来管理。
“除了避免海水倒灌的需求之外,确保我们本地用多少取多少,松花江岁还是要尽可能汇入三江泽大湖。
“同时做好污水控制,禁止任何工厂将污水直接排入运河连接的河道,水源被污染了才是最大的浪费。”
汪莱和周围的工匠、官员们马上一起躬身答应着。
汪莱在修建运河的时候,已经在修整运河连接的河流了,不过目前只完成了顺天府周围的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