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385节

  按照现在大明的规则,波斯属于没有“通贡”的海外蛮夷之国,与大明朝廷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不过双方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往来,大明鸿胪寺也允许海外国家过来打交道。

  只是他们必须将自己摆在臣属的地位,而不是平等地位。

  实际上面对神洲王朝有这种心态的国家,也就是历史上的那些欧洲近代国家。

  英国和法国跟历史上的清朝打交道的时候,都是要将自己的君主与清朝皇帝摆在相同的地位上。

  清国早期也是因此绝对不让欧洲国家使臣直接驻京。

  波斯与神洲的往来比较多,君主和使臣都可以主动接受低于神洲皇帝的地位,与大明之间接触自然不会有什么矛盾。

  马卫国拜见大明鸿胪寺卿之后,非常认真扮演着波斯使者的身份,说明了法塔赫的心态和希望。

  “波斯国小兵弱,无法抵抗奥斯曼和顺国的双重压力,所以只能委曲求全。

  “波斯本国上下绝对没有与天朝为敌的想法,恳请天朝圣上能够宽恕小国不得已的做法。”

  大明鸿胪寺卿已经知道马卫国其实是西厂的人了,这时候看着这个西厂的探子在这里讲故事就有点奇妙。

  不得不说这家伙扮演的可真像,真的好像是个波斯当官的大明商人。

  要不是看他身边跟着两个波斯人,可能是波斯王国直接安排的亲信,鸿胪寺卿真的想问问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大明雅言在全世界通行,波斯国王安安排的亲信多半能听懂大明雅言,所以没办法当着他们的面“加密通讯”。

  鸿胪寺卿只能耐心听完了马卫国的“倾诉”,然后用带着几分警告的语调故意点明了波斯王的小心思:

  “既然波斯已经陷入了东西两侧皆强敌的处境,为何不直接正式向大明称臣朝贡?

  “成了大明圣上的臣子,顺国和奥斯曼又能奈波斯何?

  “波斯王在这种时候还首鼠两端,怕是仍然怀揣着两边都不得罪的侥幸心理吧?

  “你既然是大明人,就应该跟波斯王说清楚,神洲的历史太长了,他们做的事情我们都能找到对照。

  “他这样做,并不能得到大明的完全信任。”

  马卫国身边的两个波斯王亲信确实能听懂大明雅言,所以听到大明鸿胪寺卿的警告就有点慌张。

  两人都是下意识的看向马卫国,希望马卫国能够好好的解释。

  马卫国这边也是苦笑着对鸿胪寺卿拱手说:

  “请老先生恕罪,在下其实当初就跟波斯王说清楚了,还给他分析了当下的局势,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直接向大明称臣朝贡,配合大明消灭顺国和奥斯曼。

  “中策保持绝对中立,不允许奥斯曼和顺国军队入境,一旦遭到他们的袭击就向大明求援。

  “下策就是这样,希望能够两边都不得罪,这样继续凑合下去。

  “波斯王也并不是主动想要左右逢源,同时从大明和奥斯曼双方讨要好处,是真的没有勇气和魄力采用上中两策。

  “他们这种小国的普通君主,通常都是这样优柔寡断的心态,他们的顾虑实在是太多了……”

  鸿胪寺卿带着审视的目光看了眼前三人一眼:

  “确实如此?”

  马卫国赶紧说:

  “确实如此,在下愿意对天发誓,在下所言句句属实。”

  旁边的两个波斯王亲信也赶紧跟着点头。

  鸿胪寺卿当然是相信马卫国的,因为已经知道他是自己人了啊。

  所以这时候就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了,我知道了,我会将情况上报给圣上的,你们在驿馆等一段时间,看圣上是否会有专门的批复。”

  马卫国赶紧站起来拱手躬身道谢:

  “多谢老先生……”

  鸿胪寺卿轻轻挥手,然后端起了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马卫国再次拱手躬身告退,带着两个波斯随从返回驿馆休息。

  周围没有“外人”之后,两个波斯王的心情赶紧问马卫国:

  “马先生,以您的判断,大明的大臣和皇帝,能不能相信我们的话?”

  马卫国笑着对两人说:

  “大概率是相信的,我有六七成的把握。

  “等我这两天去走走门路,私下里去拜访一些大明的官员,找找本地曾经的合作伙伴。

  “多方运作一下,应该就有八九成的把握了。

  “我难得归国一趟,也想要到处去看看,拜访一下曾经的友人。

  “两位也可以到处转转,体会一下天朝上国首善之地的繁华,等到事情办完了再一起归国。”

  两个波斯王亲信都是颇为欣喜的答应着:

  “那就麻烦先生了。”

  马卫国打着自己要去跑关系,找门路,顺便跟以前的朋友聚聚的旗号,跟两个波斯王亲信道别,单独离开了驿馆。

  马卫国在街上多次辗转,确认没有人跟踪以后,才按照内部的联络方式,从偏僻的后门溜进了西厂衙门。

  马卫国和西厂本部的官员确认了身份,直接找到西厂的提督,递上了自己准备好的情报总结。

  西厂提督翻了一下马卫国的报告,与此前通过电报送回来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细节上更加的充分了。

  然后就上下打量着马卫国好几眼,然后颇为感慨的说:

  “你小子也是能耐啊,圣上听说你在波斯当上了大臣,所以对你稍微有点兴趣。

  “你这两天就在这里住下,这两天等我的通知,跟我一起进攻面圣。”

  马卫国听罢直接愣了:

  “啊……圣上……要见我?”

  马卫国惊愕和激动没多久,第二天就收到了通知,跟着西厂提督一起去了北苑新宫。

  在什刹海半岛上的院落中见到了大明皇帝朱简烜。

  两人行礼问好之后,朱简烜上下打量了马卫国一圈,然后用鼓励的语气说:

  “你在波斯做的不错,能当上波斯王宫廷的大臣,代表波斯王出使大明,说明你是真的有能力的。

  “这次任务之后,在明年年底之前,就离开波斯宫廷回大明吧。

  “无论波斯王是真的每魄力和勇气,还是就是想要左右逢源,大明都不能允许他们维持这种姿态。

  “不过大明也不会在与顺国、奥斯曼产生直接冲突之前,首先逼迫波斯站队。

  “你只要在战争爆发前离开就可以了。”

  马卫国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因为这点原因受到了皇帝的注意。

  这对于任何一个官员而言,都是绝对的好事。

  皇帝对自己有了印象,以后皇帝需要人做事的时候,就可能会想到自己。

  皇帝经常需要任命大量的人员担任官职。

  皇帝其实并不认识太多中层的官员,经常都是在吏部报上来的大名单之中选择。

  最多是根据他们的履历筛选一下。

  皇帝心中有印象的官员,随时都可能在皇帝对某个官员不满意的时候被替补上去。

  这种人升迁会非常迅速。

  马卫国在激动之余,赶紧恭恭敬敬的领命谢恩。

  然后马卫国继续询问皇帝对波斯的态度:

  “陛下,西厂在波斯的情报网络,臣和几位西厂同僚,几个真正的大明商人,在波斯宫廷和民间稍微有一些力量。

  “我们是否应该在未来这段时间,发动力量促使波斯王直接向大明称臣朝贡呢?”

  朱简烜沉吟了几秒钟:

  “可以尝试,但不需要冒险,不需要追求成功,也不要给与什么明确的承诺。

  “在大明的武装力量面前,波斯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我们可以轻松在战场上击溃他们,完全征服波斯然后将其拆分。

  “而通过其他手段促使波斯王臣服的话,必然要承诺保留对方的部分权威和利益。

  “那对大明而言并不是最好的结果,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马卫国当然明白,也明白了皇帝要正面夺取,而不希望折中妥协的态度:

  “臣明白了,谢陛下教诲。”

  朱简烜再次安排了一句:

  “等你下次归来之后,就到鸿胪寺去报道把,当个鸿胪寺右丞。”

  在崇祯朝以前,鸿胪寺主官鸿胪寺卿是正四品官,佐贰官鸿胪寺少卿是从五品,鸿胪寺左右丞是从六品。

  崇祯朝以后提高了鸿胪寺的地位,鸿胪寺卿变成了和其他尚书一样的正二品,少卿提升到了正三品,左右丞正四品。

  朱简烜结合吴国官制和大明官制,重建新大明官僚体系之后,鸿胪寺卿又和其他部门主官一起降到了正三品。

  鸿胪寺少卿降到了正四品,用布政使司参政平级,左右丞降到了正五品,与知府平级。

  现在大明的文官品级变得格外贵重,常规官员最高也就是正三品,正五品已经可以算是高级官僚了。

  而武官系统的品级则较为宽松,师长就是正三品了,都指挥使是正二品,都督是正一品。

  马卫国现在就是正五品官衔,看上去调动之后还是正五品,但实际上就是升了,至少相当于连跳两级以上。

  马卫国对这个品级是非常满意的,但是自己从武官系统变成文官就着实让人惊愕了。

  马卫国愣了至少三秒钟,才反应过来赶紧躬身谢恩。

第346章 不想站队,就当战场

  马卫国拜见了皇帝,接受了皇帝的当面指示,就跟西厂提督一起回到了回到西厂驻地。

  然后两人一起简单讨论了一下,如何按照皇帝的意思应对波斯国的事情。

  确定了方向之后,马卫国就回家休息了几天,等到临过年的时候再回去见波斯国王的亲信。

  波斯国王的亲信也在等待马卫国的消息,见到他回来之后马上上去询问情况。

  马卫国表情非常认真的说:

  “我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一个波斯王亲信马上追问:

首节 上一节 385/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