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般为何贾家大姑娘却又要入宫?
纵然是为女史与入宫还有些差别,但是现下大姑娘也怕到了该出宫的时候了,现下却毫无消息了。
这让薛姨妈和宝钗更加感到困惑和不解。
她们不明白,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势下,贾家还要让大姑娘入宫?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还是他们有着别的什么打算和谋划?
而今日自家兄长明显对宝钗的关注胜过了薛蟠甚多,纵然有自家儿子不成器的原因,但这里边还是让薛姨妈感觉到了一丝不一样。
她隐约觉得,兄长对宝钗的关注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是自己的侄女,更可能是因为她身上有着某种特殊的价值。
这让薛姨妈心中感到担忧。
宝钗得到了舅舅的关注,薛姨妈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宝钗的命运将会如何。
“还有母亲,舅舅今日对妹妹另眼相待,莫不是想要给妹妹找个好人家?”薛大傻子薛蟠的一句话,让薛宝钗脸上飞红,如同绽放的桃花,娇艳欲滴。
同时也让薛姨妈母女二人心中都是一动,仿佛平静的湖面上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第134章 薛蟠的事理
她们当然明白王子腾的异样关注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时代,婚姻对于女子来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对于薛家这样的大家望族来说,婚姻更是关乎家族荣誉和未来的大事。
因此,王子腾对宝钗的关注,无疑让薛姨妈母女二人心中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宝钗已经满了十六岁了,按照大景这个时代的惯例,满十六岁便是可以考虑婚姻之事了。
这并不是说需要立刻出嫁,而是可以开始考虑婚姻对象的问题了。
对于宝钗这样的女子来说,婚姻的选择更是需要谨慎再谨慎。
不仅要考虑对方的家世、品貌、才华,还要考虑对方的性格、习惯、爱好等等。
因此,薛姨妈深知这一点,她开始认真思考起宝钗的婚姻问题。
她知道,若是要寻个满意人家,一两年时间花下来也属正常。
毕竟,婚姻不是儿戏,不能随便找个人就嫁了。
到时候宝钗满了十四岁,基本上就可以考虑什么时候成婚了。
想到这里,薛姨妈不禁有些感慨。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宝钗就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她也记得自己年轻时候的情景,那时候她也是像宝钗一样,被家人呵护着、宠爱着。
如今,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时,她也感到一丝欣慰。
毕竟,宝钗是她的心头肉,她看着她从小长大,看着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变成一个聪明伶俐、知书达理的大姑娘。
她知道宝钗的品性、才华和容貌都是出众的,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而王子腾的关注,无疑为宝钗的婚姻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她知道王子腾在京城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如果他能够出面为宝钗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家,那无疑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想到这里,薛姨妈不禁有些期待。她开始想象着宝钗穿上嫁衣、步入婚姻殿堂的情景。
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她的女儿将会是最美丽的新娘。
她也想象着宝钗未来的生活,希望她能够遇到一个疼爱她、呵护她的丈夫,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女儿,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是她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她最大的心愿。
按照大景这边的规制,女子成亲年龄不得小于十四岁,但惯例则是十六岁左右为最佳,超过十八岁便是有些略大了。
所以一般说来大家闺秀都不会超过二十岁就会出嫁,超过二十岁基本上都属于有什么问题难以出嫁的了。
倒是对男子没有这么多约束,除了不低于十四岁这个低限外,其他并无太多羁绊,但一般说来也是不超过二十岁为宜。
见女儿有些羞涩,深怕儿子又说出一些不着调的话来,薛姨妈赶紧道:“总之你们舅舅是不会害你们的,他在京中人脉宽泛,见多识广,若是能替你妹妹寻个好人家,那也是一桩好事,……”
“娘,女儿年龄还小……”薛宝钗本来不想多言,但又怕母亲说得太露骨。
“母亲,这宝玉成日里往咱们院里跑,你说舅舅是不是想要撮合……”薛大脑袋坐在一边突然自顾自的来了这么一句。
“我观察那宝玉,觉得他与我相差无几,都不是读书的料子。
他整天在族学里混日子,嬉笑打闹,并不比我强多少。
可为何人人都夸赞宝玉,见到我却总是挑剔呢?”薛姨妈和薛宝钗听后,脸色都微微一沉,心中颇有触动。
她们清楚无论孩子如何,自家的总是最好的,这份母爱是无法替代的。
这几日,梨香院里来的姨母、珠大嫂子、琏二嫂子,还有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每当提及宝玉时,都是赞不绝口,言语间充满了羡慕和欣赏。
除了那位林妹妹鲜少发表意见外,其他人都不免要提及自家的哥哥,都说如果哥哥能像宝玉那样温文尔雅、才情出众便如何如何了。
即便是薛姨妈和宝钗,在这样的氛围下,也只能附和着夸赞宝玉的好处,尽管她们心里明白,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足。
然而,听得多了,心里也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薛姨妈和宝钗都清楚,薛蟠虽然顽皮,但也有他的可爱之处,为何就不能得到同样的夸赞呢?
为了不让薛蟠在外面游荡惹事,家里索性也让他去贾家的族学里混日子,希望他能受到一些熏陶和管教。
没想到,他只去了一天就回来抱怨说那族学根本不是一个读书的地方,里面的学生都是混日子的。
薛姨妈和宝钗听后,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她们问薛蟠为何觉得不是读书的地方,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那种进出随意、想来就来的地方,怕是读不出什么书来。这让她们更加担忧薛蟠的未来。
不过,在薛姨妈的严厉逼迫下,薛蟠倒也没有太过分,时不时还是要去一趟族学,至少表面上还是顺从的。
但现在,薛姨妈却发现薛蟠渐渐和东府那边的几位熟悉起来,经常一起玩耍、游荡。
这让薛姨妈心忧不已,她担心薛蟠会受到不良影响,走上歧途。
毕竟,东府那边的名声并不好,薛姨妈不希望薛蟠也卷入其中。
如果说薛姨妈完全没有想过要让贾薛两家结亲的心思,那也不尽然。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联姻是一种常见的巩固家族地位的方式。
宝钗也隐约察觉到了自己母亲的一些心思,她明白母亲希望她能够成为贾家的媳妇,以此来提升薛家的地位。
但宝钗也有自己的想法。
现下薛家没落的趋势越发明显,尤其是看到自己兄长那般的做派,薛宝钗的心中不禁充满了忧虑与无奈。
她深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怕用不了十年,薛家就要彻底原形毕露,昔日的繁华与荣耀将不复存在。
这一路行来,从松江到扬州,再到京城,她亲眼目睹了自家的那些营生一步步走向衰败。
难以为继的产业已经岌岌可危,血亏的项目也在不断吞噬着家族的财富。
更有一些产业居然被一些无赖盘占,他们不仅强占产业,还反咬一口,说薛家欠着他们的货款和薪水,真是让人气愤又无奈。
许多产业都已经彻底败落,薛家的基业正在一点点崩塌,仿佛一场无法逆转的噩梦。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家里却没有一个主心骨来支撑局面。
父亲早逝,母亲又身体欠佳,无法担当重任。
兄长薛蟠又是一个只知饮宴高乐、啥都不管的人,他根本无法承担起家族的重任。
他整日里与一些酒肉朋友混在一起,挥霍着家族的财富,却对家族的困境视而不见。
二房那边的人也已经难得看到人影,据说他们是在山东那边去经营营生了,对家中的事务更是无暇顾及。
因此,本来一些尚有挽转余地的产业,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银子化成水,一点点流失殆尽。
现在兄长薛蟠在金陵又出了事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
即便处理好了,那起码也要两三年在外边避风头。这期间,家中的产业和事务又将如何处置呢?
真是让人头疼不已。
薛宝钗清楚,自己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家族的未来谋划出路。
但面对如此困境,她又该如何下手呢?
来到了京城,虽然日常营生倒也无甚问题,但京中的薛家却只有一些寻常生意,比不得金陵尚有诸般人脉和资源。
除了舅舅和姨母家外,便再无其他亲戚熟人可以依靠。而舅舅家的那两个表兄也据说是不成器的,大表兄早已经成亲,连妾都纳了五六个,却成日里在戏楼子里扮角儿,沉迷于戏曲之中无法自拔。
据说他的三房妾室都是戏班小旦出身,这样的行为在京城里也被传为“佳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薛宝钗不禁感叹,家族的未来究竟该如何走下去呢?
而二表兄更是挂着国子监的名头,却整日在外围猎饮宴,要么就是逛楼子、走狗斗蛐蛐,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
他对于学业毫无兴趣,更别提为家族争光了。
舅母据说也曾有意去几家通家之好提亲,希望为二表兄寻得一门好亲事,以图将来能够有所依靠。
但结果却令人失望,那些人家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
即便有人愿意,也只是愿意将庶女嫁过来,这让舅母格外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在这京师城里,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你家儿子如何,大家都心里有数。
能嫁庶女那都是看着你节度使一家的面子上了,否则要按寻常人家的标准,即便是庶女都不愿意嫁给你这等一看就是纨绔混吃等死的角色。
原本以为这贾家的宝玉衔玉而生,怕是一个有造化的,但来了之后,虽说觉得这宝兄弟模样气派倒也不差,但是却总觉得缺了一些什么。
似乎他并没有那种能够撑起家业、担当重任的气质和能力。
他整日里与姐妹们混在一起,诗词歌赋虽然有些才情,但终究不是男子应有的志向。
尤其是这被自己儿子薛蟠这么一说,便是连薛姨妈都觉得自己姐姐的这个儿子有点儿难以撑起家业的模样。
她不禁开始担心起来,如果宝玉真的像薛蟠所说的那样,那么贾家的未来又该怎么办呢?
“哥哥切莫在人前说这般话,”宝钗深怕自家兄长口无遮拦,在家里说说也罢,若是在贾府里边被人听见,只怕就要让两家起嫌隙了。
“宝兄弟只是年龄尚小,尚未定性,再等两年便是要去书院读书的。
到时候他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能够担当起家族的重任。”宝钗试图安慰自己的母亲,她明白母亲的担忧和期望。
同时,她也希望薛蟠能够谨言慎行,不要给家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清楚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成员的言行都代表着整个家族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她时刻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以免给家族带来负面影响。
“那书院我也是知晓的,要吃苦才能有所成。可你看这族学里,大家都混日子,我怕宝兄弟去了书院也难得受下来。
不过宝玉的确是生得俊,人也挺和气的,我与他说话,他也是格外客气,……”薛蟠咧着大嘴笑道,像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情。
“还说改日便要请我饮酒呢!看来他也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不像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