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和秦国之间的联系,又何其深远?
那是一个他亲手塑造的国家,
一个充满他理想的国家,
就像一个由他亲手扶养长大的孩子一样。
倔强的父亲嘴里嚷嚷着,“长大了就去自谋生路,以后的生死跟自己毫不相干。”
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并且遇到危机的时候,他怎么会不为之忧虑呢?
秦孝公也没想到,
秦国刚刚走到原本目标的位置,就要因为迷失方向,而撞个头破血流。
他只能安慰自己,“无妨的,还有扶苏。”
“扶苏是个很好的孩子,是秦国新天命所降下的希望。”
“只要他成为新的君主,一定可以扼住秦国狂乱的脚步!”
商鞅悲伤的说,“希望如此吧!”
……
“覆灭六国所得到的宝物,是非常庞大的。”
“为什么秦王不愿意将它们拿出来,封赏将士,来稳住他们呢?”
鬼神的宫殿中,
鬼吏们也对秦王政的举动,产生了疑惑。
因为鬼神喜欢读书,观察人间的变化,
所以上行下效,鬼吏们也喜欢谈论人间的事务,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出相应的疑问。
何博正在大殿上认真烧烤,并不想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他随口就说,“是因为舍不得吧!”
季伍当即附和,叉着腰大声说道,“我早就说了,那些诸侯贵人,都是要吃平民血肉的!”
“他们的欲望是没有底线的,他们索求的手段是超乎想象的!”
“难道从秦王变成了皇帝,嬴政就不是统治者,不用当那吃人血肉的怪物了吗?”
“可现在看来,始皇帝的生活并不奢华啊?”有人举手说道。
他们这些死鬼,仗着活人看不见自己,经常会去旁窥他人生活中的细节,以图更加的了解人心——
谁让阴间跟“人心”的关联,过于密切呢?
鬼也要去揣摩人心,才能更好生活啊!
所以,
鬼吏们知道,始皇帝嬴政,实际上并不是个喜欢享乐的人。
他经常处理奏疏到深夜,并且为自己定下了规矩,不完成既定的任务,他是不会睡觉的。
他的后宫里面塞满了美人,
但那些人中,大部分源于六国诸侯的后院。
六国既灭,她们作为战利品,被堆砌在咸阳宫中。
始皇帝偶尔会去看她们,但更多时候还是选择和奏疏臣子待在一起。
他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要感受权力,运用权力。
这会让嬴政觉得充满了安全感,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人需要的。
至于那二十多个子嗣?
在出入后宫的次数并不多的情况下,能繁衍出这么多血脉,
只能说嬴政的能力,的确好了。
总的来说,
始皇帝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并不注重享乐。
“可他在骊山修皇陵,耗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难道还不够吗?”有人反驳。
“那是他死了才住的,谁活着的时候会去皇陵啊!”
于是几个年轻的鬼吏更加不解,“既然他不用珠宝装饰自己起居的宫室,也不沉迷美色,营建酒池肉林,又为什么要舍不得那么多东西呢?”
何博就说,“那就是他心里有事了!”
撂下这话,
鬼神就将自己新烤熟的肉串,分给了亲近的死鬼们。
“可是他都做皇帝了,哪里会有事情让他顾虑呢?”还有人在问。
何博拍了拍手,又拿起几串新的,搭在火炉上,又张口说,“一个人思考行事的方式,跟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何博想起赵姬胡来的一生,给自己孩子带去的心理阴影,顿时唏嘘起来。
血缘亲人相继将他抛弃,
谁还会相信这个东西呢?
于是心里的空缺,只能依靠外物来填补了。
越是聪慧,
则越是冥顽。
随后,他一指西门夫人,对她说道,“想养一个正常快乐的孩子出来,可不容易吧?”
“那可太艰难了!”西门夫人捂嘴笑道,“太过关心,要么就要压迫到孩子,要么就要溺爱坏了孩子。”
“这为人父母的道理,实在是玄奥非常。”
何博哈哈笑了起来,回想了下自己在嬴政小时候,与之相处的经历,以及最后的不欢而散,随即点了点头。
第231章 公子扶苏
“陛下怎么可以这样!”
紧邻皇宫的一处宅邸中,
公子扶苏正悲伤的向着自己的新婚妻子诉说内心的苦闷。
“天下刚刚统一,他就采取这样剧烈的手段,根本没有让人因为六国的消失而舒缓一口气……这样的做法,人心怎么可能会归附嬴秦呢?”
他的妻子,
也就是黑状的女儿,试着将自己从父祖那边听到的话转述给扶苏,希望可以安抚他的情绪,解开父子间的矛盾。
那聪慧美丽的少女说,“陛下是为了摸索治理天下的新方法吧?”
“新的天命取代了旧的天命,新的天下,也取代了旧的天下。”
“九鼎变成了用和氏璧做成的玉玺,治理的手段当然也要跟着变化才对!”
“但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陛下不能学习前人的智慧,只能自己探索了。”
但扶苏说,“国家是无数人组成的,以前的君主在治理人,现在难道就不是在治理人了吗?”
“稳定了人心,国家自然会跟着稳定!”
“而且制度即便要随着时代而改变,也不能如此剧烈啊!”
扶苏想起一统天下后,始皇帝召集大臣商议的种种事务。
除了赞颂君主,为其改换尊号一事外,
始皇帝还专门令群臣共议:
治理天下,
是用郡县?还是用分封?
最后,
丞相李斯等人取得辩论胜利,因此皇帝下令,在全国推行郡县,而废止分封。
扶苏对这个决议,其实是颇为不满的。
他深受儒家的教导,认为“分封”是先贤制定的法则,必然有其作用。
山东六国革新,也是郡县分封并举,而不是全然集权。
除此之外,
他也懵懂的认为,山东六国刚刚入手,就操持如此剧烈,是不利于秦国统治的。
人心虽然似水,会流动变化,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变的。
操之过急,
是要起反作用的!
于是,
扶苏又跟自己的父亲争执了起来,认为一统天下这件事,本来就很急切了,以至于那些立下军功的士卒,一时都得不到自己应该的回报。
现在,这个新生的王朝还没有稳定,始皇帝又要强迫天下人接受秦国的制度,实在是如同倾世洪水一样凶猛。
水可以滋润两岸,
也可以泛滥两岸,
这样的道理,扶苏觉得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
就像他当年面对激烈反对的扶苏,仍然强硬的要求,抹除秦王后的身份一样。
而一想到自己的母亲,
扶苏更加伤感了,在妻子面前落泪不止。
如今,
秦王变成了皇帝,追封了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但就是不提将已经病逝的王后,追封为皇后之事。
可见几年过去,
皇帝的心意仍然不变,
他决意要把那个为自己生下长子,陪伴了他数年的女人埋葬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让她成为史册中的一桩谜团。
群臣见状,
也不敢请求皇帝册封太子了。
扶苏因此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处境中——